最新药科大学教案-(药物分析试验首页1)
药物分析实验讲义

(二)包含实验项目基本信息
实验项目一 1、实验项目名称: 薄层色谱 2、实验项目目的和任务: 掌握 TLC 的原理,制备和运用 3、实验内容: 制备薄层色谱硅胶板,供试品分析,计算供试品中化合物的 Rf 值
4、项目需用仪器设备名称: 烘箱 加热套 (电炉 水浴锅) 电子天平
5、所需主要元器件及耗材: 玻璃板 层析缸 碘缸 点样毛细管 烧杯等 碘 展开剂(乙酸乙酯—正己烷)供试
甘亚
编写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二 0 一二年二月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大纲
(一)本课程实验总体介绍
1、 本课程实验的任务: 《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要求 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药典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熟 练地掌握药物分析中包括样品处理、药物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 定等各项实验技能以及常用分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严 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的药物分析能力,从而能熟练地借助药典完成 药品质量检验工作。 实验课教学应做到: 1) 认真验证实验教材指定的药物分析理论,加深对本学科专业 知识的理解 2) 正确掌握实验教材中各类代表药物的分析方法,熟悉各种分 析方法的操作技术。 3) 全面了解药物分析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培养严肃认真,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本课程实验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有关的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 内容与方法, 考虑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安排实验的步骤。 设计的 5 个实验,包括了色谱技术(TLC、HPLC、GC)、容量分析(两步滴定 法)、光谱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法),涉及原料药的分析和制剂分 析。 3、本课程适用专业:
5、所需主要元器件及耗材: 容量瓶(250mL 100mL) 移液管(5mL) 烧杯 乙酰氨基酚片,氢氧化钠 6、学时数: 4 学时。
药物分析教学实践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物分析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药物分析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药物分析教学实践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技能。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药品的质量控制,提高药品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践内容1. 药物分析基本原理与实践(1)化学分析方法: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
(2)仪器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能: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
2. 药品质量检测与控制(1)药品质量标准与法规;(2)药品质量检测方法:含量测定、杂质检查、稳定性试验等;(3)药品质量不合格案例分析。
3. 药物分析新技术与应用(1)新型药物分析技术: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2)药物分析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3)药物分析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四、实践方法1. 实验室教学(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3)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药品质量不合格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总结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教师点评并总结。
3. 专题讲座(1)邀请药物分析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2)学生与专家互动,解答疑问;(3)教师总结讲座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4. 实习实训(1)学生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等实习;(2)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药品质量检测、分析等工作;(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总结实习经验。
五、实践评价1. 实验室操作技能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广西中医学院《药物分析》课程教案(首页)

广西中医学院《药物分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药物分析》是广西中医学院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药物研发、生产、检验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熟悉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 能够独立完成药物分析实验,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了解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药物分析概述1.1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1.2 药物分析的任务和方法1.3 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势第二章药物的性状分析2.1 药物的物理性状分析2.2 药物的化学性状分析2.3 药物的生物性状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实验法:通过药物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药物分析领域的前沿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占总评的40%。
2.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等,占总评的6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32课时,实验操作32课时。
2. 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3. 教学进程:第1-8周:完成药物分析概述、药物的性状分析等基本理论内容的学习。
第9-16周:进行药物分析实验,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分析等。
第17-24周:学习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药物分析》教材,作者:X。
2. 实验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药物分析试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代码130042课程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代码:130042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开课学期:第四学期课程总学时:108学时实验学时:38学时前期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使用专业:药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药物分析是高职高专教育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药物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基本理论及制剂检验技术;药典中常见分析方法的介绍及典型药物的分析;药品生物检测技术、中药制剂分析及体内药物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能够掌握药典中常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常见药物的分析,初步具备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药物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能力,能够胜任生产企业、研发部门及营销单位的相关技术工作。
药物分析实验课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实验室所开的实验课均随相应的理论课进行,通过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应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的:1、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正确掌握药典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2、使学生掌握药品检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各种仪器的使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为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对所有参加药物分析实验课的学生做出以下具体要求:1、实验课前要预习实验教程,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规程。
2、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及时并如实地做好记录。
3、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按规定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一、目的要求二、实验用品三、操作步骤四、实验结果五、结果分析三、主要仪器设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旋光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溶出度测定仪、ZTY-1型自动永停滴定仪、脆碎度检查仪、融变时限检查仪等。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二)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二)-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实验-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 课程内容:1. 药物分析实验基础知识- 药物分析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药物分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药物分析实验技术- 药物样品的制备和处理- 药物分析实验中的仪器和设备使用- 药物分析实验中的常用试剂和指示剂3. 药物分析实验案例分析- 常见药物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操作- 药物分析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结果处理4.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撰写-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药物分析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 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解药物分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3. 课堂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
4.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评估。
- 课程考核:1. 实验操作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评分。
2. 实验报告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和格式进行评分。
3. 学生表现考核: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进行评分。
- 课程教材:1. 《药物分析实验》(第二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2. 《药物分析实验指南》(第三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3. 《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手册》(第四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 课程参考资料:1. 《药物分析学》(第五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2. 《药物分析实验技术手册》(第六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3. 《药物分析实验案例分析》(第七版),作者:XXX,出版社:XXX。
- 课程评价标准:1. 学生掌握药物分析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2. 学生具备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药物分析实验,并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

大专《药物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
(2)掌握药物的性状检查、鉴别试验和含量测定等基本分析方法。
(3)熟悉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药物的性状检查和鉴别试验。
(2)能够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药物含量进行测定。
(3)具备对药物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和解释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药物分析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
2. 药物的性状检查和鉴别试验。
3. 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4. 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药物的性状检查和鉴别试验,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其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
3. 实验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药物分析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大专《药物分析》教材。
2. 实验器材:显微镜、光谱仪、滴定仪等。
3. 实验药物:代表性药物样品。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药物分析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与质量控制。
2. 药典与药品标准。
3. 药物分析实验操作规程与安全规范。
4. 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与质量控制,药典与药品标准的重要性。
2. 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药物分析实验操作,强调实验安全规范。
3. 研讨法:组织学生讨论现代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八、教学准备1. 教材:大专《药物分析》教材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规仪器及设备。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案

《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课时安排6学时实验一药物的杂质检查(蒸馏水的杂质检查)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药物杂质检查的意义。
2.掌握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杂质限量的计算方法。
讲授提纲:(二)氯化钠的砷盐杂质检查(10分钟)(三)蒸馏水的杂质检查(15分钟)1.酸碱度,2.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3.硝酸盐与亚硝酸盐4.氨,5.二氧化碳,6.易氧化物,7.不挥发物,8.重金属重点:氯化钠的砷盐杂质检查,蒸馏水的杂质检查:1.酸碱度,2.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6.易氧化物,7.不挥发物,8.重金属难点:氯化钠的砷盐杂质检查,蒸馏水的杂质检查:重金属基本内容:13.砷盐仪器装置:如图1,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B为中空的标准磨口塞,上连导气管C(外径8.0mm,内径6.0mm),全长约180mm。
D为具孔的有机玻璃旋塞,其上部为圆形平面,中央有一圆孔,孔径与导气管C的内径一致,其下部孔径与导气管C的外径相适应。
将导气管C的顶端导入旋塞下部孔内,并使管壁与旋塞的圆孔恰相吻合,粘合固定,E为中央具有圆孔(孔径6.0mm)的有机玻璃旋塞盖,与D紧密吻合。
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约60~80mm),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E并旋紧,即得。
标准砷斑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 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后,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检查法,取本品5.0g,置A瓶中,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加碘化钾试液5ml”起,依法操作,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PPT学习教案

检验方法和限度
检验方法:
验,在仲裁时,应以药典方法为准 。
限度: 原料药含量(% ),一般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 为100% 时,是指药典方法可达到的数值,其 上限<101.1% 。
采用其他方法时,应与药典方法作比较 试
第7页/共44页
标准品、对照品与试药的区别
标准品: 是指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 中含量 测定 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 计,以 国家标 准品进行标定。
第20页/共44页
一部分:说明本版与欧洲药典品种
1.
凡例 二部分:适用于BP正文和附录,共有31条, 与Ch.P 类同。
三部分:为欧洲药典凡例,内容较第二 部分丰 富。
2.
其他与USP、Ch.P类同。
正文 收载品种为2663个,1361个来源与欧洲 药典( 第3版 ),
3.
附录 共分24类,每类按内容分,分别分类,如 第2类 为光谱 法
C.JP
E
D.BP
E.NF
第40页/共44页
5~8 A.附录 B.正文 C.凡例 D.通则 E.一般信息
5.药品的质量标准应处在药典的 B 6.对溶解度的解释应处在药典的 C 7.通用检测方法应处在药典的 A 8.制剂通则 A
第41页/共44页
[X型题]
1.检验报告应有以下内容 A.供试品名称 B.外观性状 C.检验结果、结论 D.送检人盖章 E.报告的日期
第18页/共44页
3. 附录:
检查和含量测定的一般要求 所用仪器 一般检查和检定 微生物试验 生物试验和含量测定 化学试验和含量测定 物理试验和测定以及一般信息
每一类中有包含数项,各不相等。
共六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药科大学教案(药物分析试验首页 1)实验一葡萄糖的性状、鉴别和检查教学目的1、了解药品鉴别、检查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药品性状测定方法和性状的正确描述;3、掌握药品的常用鉴别的方法和原理;4、掌握药品中一般杂质检查的方法原理和限量计算方法。
本章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无臭,味甜。
溶解性------------ 结构式分析( 60min)比旋度测定依中国药典 2000年版二部附录W E测定,比旋度为+ 52.5°至+53.0°。
---------- 旋光仪使用( 120min )【鉴别】(1)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 化学反应式(60min)【检查】------------ 各检查的注意事项( 120min )酸度加水20ml溶解,加酚酞指示液与氢氧化钠滴定液,应显粉红色。
氯化物依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忸A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6.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重金属依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忸H第一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砷盐依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忸 J第一法检查,应符合规定(0.0001 %)。
教学参考书中国药典 2000年版二部本章内容的重点旋光仪的使用比色管的使用及清洗一般杂质限量的计算本章内容的难点古蔡氏试砷法中所加各试剂的作用与操作注意点复习思考题1、鉴别检查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意义及一般杂质检查的主要项目是什么?2、比色比浊操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3、试计算葡萄糖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溶液的取用量。
4、古蔡氏试砷法中所加各试剂的作用与操作注意点是什么?5、根据样品取用量、杂质限量及标准砷溶液的浓度,计算标准砷溶液的取用量。
教具及教学设备要求100ml 容量瓶, 10ml 离心管,旋光仪,纳氏比色管,试砷瓶。
Experiment 1 The Description,Identification and Tests ofGlucoseI. Purpose1. To understand the aims and purposes of the drug quality control.2. To learn about the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and the special words for the description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ugs.3. To experiment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glucose.4. To study and experiment on the methods of drug tests2. Contents and teach time assignmentDescription Colourless crystals or a white crystalline or granular powder; odourless; taste, sweet. Dissolubility ------------------------ (60min)Specific optical rotation Polarimeter ------------------ (120min)Identification announcements --------------------- (60min)(1) Dissolve about 0.2 g in 5 ml of water ,add dropwise hot alkaline cupric tartrate TS ;a red precipitate of cuprous oxide is produced.examination ------------------- (120min)Acidity Dissolve 2.0 g in 20 ml of water, add 3 drops of phenolphthalein IS and 0.20 ml of sodium hydroxide (0.02 mol/L) VS; a pink colour is produced.Chloride Carry out the limit test for chlorides (Appendix VIII A) ,using 0.60 g. Any opalescence produced is not more pronounced than that of a reference using 6.0 ml of sodium chloride standard solution (0.01%). Heavy metals Dissolve 4.0 g in 23 ml of water , add 2 ml of sodium acetate BS (pH 3.5) , carry out the limit test for heavy metals (Appendix VIII H , method 1): not more than 0.0005%. Arsenic (Appendix VIII J , method 1) (0.0001%).Referencesthe Volumn 2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Focal pointThe use of PolarimeterHow to use and clear the color comparison tubeHow to figure out the limit of arsenic or heavy matalsDiscussion1. What are the purposes of drug identification and test? What are the usual items of drug tests?.2. What are the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the clarity test?3. How much of the lead standard solution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limit test for heavy metals in thisexperiment?4. What precautions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limit test for arsenic(Appendix VIII J , method 1)? Andwhat is the function for each of the test solutions added?5. Figure out the amount of the arsenic standard solution that should be taken for the limit test forarsenic(Appendix VIII J, method 1) (0.0001%) in this experiment with the specified quantity of2.0 g of sample.teaching device100ml volumetric flask ; 10ml centrifuge tube ; polarimeter ; color comparison tube; arsenic test bottle实验二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分析教学目的1. 掌握质量检验的项目与方法;2. 掌握阿司匹林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分析的操作条件及要点。
本章讲授提纲及学时分配【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
溶解性------------ 结构式分析( 30min)【鉴别】⑴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⑵取本品约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煮沸2分钟后,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 化学反应式(Ihour)【检查】------------ 各检查的注意事项(Ihour)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0.50g,加温热至约 45C的碳酸钠试液 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游离水杨酸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硫酸铁铵指示液显色,与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配制)比较,不得更深(0.1 %)。
【含量测定】------------- (5.5hour)原料中性乙醇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 3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
片剂两步滴定法。
本课程学科的新进展与理论课相结合,再复习阿司匹林的各种含量测定法,相关文献介绍。
教学参考书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二部本章内容的重点原料与片剂为何要用不同的测定含量方法本章内容的难点中性乙醇的制备,两步滴定法的操作注意点本章内容及讲授的改进意见复习思考题1. 阿司匹林原料药物与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质量检验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何不同?2. 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度检查中为什么要更换溶剂?教具及教学设备要求50ml 烧杯, 10ml 离心管,电炉,水浴锅,滴管,滴定管。
Experiment 2 The Analysis of Aspirin and AspirinEnteric-coated TabletsI. Purpose1. To learn about the procedures and the items for drug analysis.2. To experiment on the analysis of Aspirin and its Enteric-coated Tablets.2. Contents and teach time assignmentDescription Dissolubility ----------------- (30min)Identification announcements --------------------- (1hour)(1) To about 0.1 g add 10 ml of water , boil and cool. Add 1 drop of ferric chloride TS ; a violet colour is produced.(2) To about 0.5 g add 10 ml of sodium carbonate TS , boil for 2 minutes and cool. Add dilute sulfuric acid in excess ; a white precipitate is produced and an odour of acetic acid is perceptible. Examination -------------- ----------------------- (1hour)Clarity of solutionSalicylic acidAssay ----------------------- (5.5hour)Material direct titration using sodium hydroxideTablet two-step titration.Referencesthe Volumn 2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Focal point 精品文档The preparation of neutro- alcoholHow to operate tow-step titrationDiscussion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ssay of aspirin and its enteric-coated tablets?2. Give an explanation of the purpose of the solvent changing during the drug release test of aspirinenteric-coated tablets.teaching device50ml beaker; 10ml centrifuge tube . electric furnace , thermostat-controlled waterbath, volume buret实验三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质量分析教学目的1. 熟悉复方制剂双波长计算分光光度方法含量测定原理;2. 掌握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实验的操作条件及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