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流程介绍

合集下载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专利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专利

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专利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储存装置,其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

本专利旨在通过优化热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的温度,保证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并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本专利的核心在于设计一种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控制模块等组件。

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动力电池的温度变化,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将启动冷却装置或加热装置进行热管理。

冷却装置采用先进的液冷技术,能够迅速将动力电池的温度降低至安全范围;而加热装置则能够在寒冷环境下保持动力电池的适宜温度。

二、热管理方法除了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本专利还提出了一种热管理方法,该方法针对不同的工况进行温度控制。

具体而言,当电动汽车处于高温环境下行驶时,控制模块会及时启动冷却装置,通过散热片、冷却剂等方式将动力电池快速降温;而在寒冷环境下行驶时,加热装置则会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进行自动调节,保持动力电池的适宜温度。

通过这种巧妙的热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动力电池在特殊环境下受损。

三、本专利的创新之处本专利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1. 多元化的热管理方式:本系统结合了冷却装置和加热装置两种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灵活调控,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响应,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2. 智能化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实时反馈进行智能调节,避免了传统热管理系统操作繁琐、反应迟缓的缺点。

3. 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本系统和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的温度,避免了因高温或低温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保证了动力电池的稳定运行。

四、结语本专利的热管理系统及热管理方法,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创新。

新能源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和仿真分析

新能源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和仿真分析

新能源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和仿真分析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传统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动力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代表,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由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失控现象可能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甚至发生爆炸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热管理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对于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持久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热管理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1.散热系统设计:散热系统的设计是保证电池工作温度在正常范围内的关键。

可以采用空气散热、液体散热或辅助散热等方式,通过散热器、风扇、液冷板等散热装置,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出,有效降低电池温度。

2.温度传感器布置:合理布置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分布,为热管理系统实时调节提供有效的依据。

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应覆盖整个电池组,以便快速发现温度异常情况。

3.热传导材料的选择:电池组内部的热传导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了热量的传导效率。

常用的热传导材料有铜、铝、石墨等,其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应得到充分考虑。

4.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热管理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温度控制、功率控制和循环控制。

温度控制通过控制散热装置的启闭和调速来维持电池内部温度稳定。

功率控制包括电流限制、电压限制等方式,以保证电池在工作范围内正常供电。

循环控制则是通过调节散热介质的流速和流量来调节散热效果。

总之,新能源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和仿真分析是确保电池安全和性能稳定的重要环节。

合理设计散热系统、布置温度传感器、选择适当的热传导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电池温度,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快速获得设计方案的反馈,指导改进设计并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对热管理的研究和优化将会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文带你看懂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一文带你看懂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一文带你看懂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如果电池的工作温度超出合理温度区间,不论是过热或过冷,都可能发生热失控,电池性能都会明显甚至急剧下降。

因此,电动汽车都会装备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监测电池的工作温度等状况,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和处理。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主要有冷却处理、加热升温、调整充放电策略三方面内容。

一、冷却处理高电压蓄电池的工作温度必须处于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保容量和充电循环数等指标的理想寿命得以优化。

当电池温度较高时,利用冷却液循环、自然风吹散热、热泵空调等冷却方式,对电池进行冷却降温。

1.冷却液循环根据环境温度,可通过低温冷却器或连接在制冷剂循环回路上的热交换器,将高电压蓄电池的余热排出。

低温回路2的控制主要通过驱动高电压蓄电池冷却转换阀来完成。

高电压蓄电池冷却回路的散热器可将余热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热交换器通过热交换器中所喷入或蒸发的制冷剂,对冷却液进行冷却。

随后,冷却后的冷却液提供给低温回路。

低温冷却回路如图所示:在通过充电装置供电插座对高电压蓄电池进行充电时,低温回路转换阀(Y73/2)在中等温度下切换到直流转换器和充电装置方向,并将电子装置的余热通过低温回路的散热器排出为此,风扇可根据冷却液温度分级开启。

当高电压蓄电池温度较低时,冷却液通过被高电压蓄电池冷却系统膨胀阀阻断的热交换器进行输送。

在这种情况下,高电压蓄电池的热容量被用于冷却直流转换器和充电装置的电子系统。

电动制冷剂压缩机将低温气态制冷剂从蒸发器中抽取,对其进行压缩,同时令其升温并输送到冷凝器中。

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通过流经的,或通过风扇马达所吸入的车外空气进行冷却。

当达到根据制冷剂压力所确定的露点后,制冷剂便会发生冷凝,并令其形态由气态变为液态。

随后,制冷剂流入储液罐(干燥器)。

在流过储液罐时,制冷剂吸收潮气,蒸气气泡被析出,同时机械杂质会被滤除,以保护后续部件免受侵害,清洁后的制冷剂继续流向高电压蓄电池冷却膨胀阀。

在那里,处于高压下的液态制冷剂被喷入,或蒸发至高电压蓄电池冷却系统热交换器中。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流程介绍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流程介绍
动 力 电池 热 管理 系统 及其 设 计 流 程 介 绍
周 奕 王 英 黄晨 东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和技术管理部, 上海 2 0 1 8 0 4 )
【 摘要 】 从电池热管理系统、 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类型、 电 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流程、 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
选 型以及 热管理系统性能验证等几个 方面全面介绍 了动力 电池热管 理系统 。对动 力 电池 热管理 系统 的设计 工
[ 2 ] 徐浩 , 芮 执元 , 王富强. 基于有 限元 的大型 摩擦 焊机 主
轴 箱优化设计[ J ] . 机械设计 与制造 , 2 0 1 3 ( 3 ): l l 4 - l 1 6 . [ 3 ] M. P . B e n d s o e , O. S i g mu n d . T o p o l o g y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t h e o r y ,
t he r ma l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pe r f o m a r n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t h a s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b a t t e y r pa c k t h e r ma l ma n —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d e s i g n.
作 有 一定 的 指 导 意 义 。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b a t t e r y p a c k t h e r m a l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流程介绍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流程介绍

上海汽车 2014. 06
·9·
新能源汽车
图 10 产品开发流程示意图
图 11 电池热管理开发流程示意图
4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选型
4. 1 冷却板选型 冷却板作为电池包水冷系统中最关键的零部
件之一,冷 却 板 的 选 型 至 关 重 要。 冷 却 板 的 选 型 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冷却板的压降必须满足客户 要求; 冷却水流动的一致性要求; 爆破压力要求; 冷却板的机械要求; 冷却板必须通过振动和冲击 载荷测试; 冷却板必须满足公差要求以及空间尺 寸要求。 4. 2 风机选型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设计流程介绍
周 奕 王 英 黄晨东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和技术管理部,上海 201804)
【摘要】 从电池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类型、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流程、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
选型以及热管理系统性能验证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工 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晓军.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世全. 先进电动汽车技术[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 社,2013.
[3] 方杰,王英,谢先宇 等.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测试 评价体系[J]. 上海汽车,2013( 9) : 11-15.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热管理系统 零部件 汽车
doi: 10. 3969 / j. issn. 1007-4554. 2014. 06. 02
动力电池组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储能元 件,直接影响到 HEV 的性能。由于充放电过程中 电池本身会产生一定热量,从而导致温度上升,而 温度升高会影响电池的很多特性参数,如内阻、电 压、SOC、可用容量、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电池 热效应问题也会影响到 HEV 整车的性能和循环 寿命。因此,研究电池的散热问题,对保持电池组

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增长,动力电池包作为其核心组件之一,对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动力电池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容易引发过热问题,并且过热还会导致电池的寿命缩短。

因此,优化设计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为了实现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有两个主要方面需要考虑:散热和温度控制。

首先,散热是通过散热片、散热风扇和散热管道等散热结构的设计来实现的。

其次,温度控制则是通过对散热系统的监测和控制来实现的。

合理的设计散热结构和温度控制策略是优化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核心。

在散热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散热片的选择和布局。

散热片的选择要考虑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稳定性,并且布局应该合理,以保证散热片能够充分覆盖电池包的表面。

其次是散热风扇的选择和布置。

散热风扇的选择要考虑风量和噪音等因素,并且布置要合理,以保证风扇能够将热量有效地带走。

最后是散热管道的设计。

散热管道要有足够的长度和直径,以保证热量能够充分传输,并且要避免管道的折弯和堵塞等情况。

在温度控制策略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要考虑测量范围和精度等因素,并且布置要合理,以保证能够准确测量电池包的温度。

其次是风扇控制策略的设计。

风扇控制策略应该根据电池包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风扇的转速,以保持电池包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最后是散热系统的监测和报警功能设计。

监测系统应该能够实时监测电池包的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及时发出警报,以引起用户的注意。

除了散热结构的设计和温度控制策略的设计,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优化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

例如,可以使用相变材料来吸收热量并稳定电池包的温度。

相变材料具有高吸热能力和稳定的温度特性,可以在电池包温度过高时吸收热量,在温度过低时释放热量,从而实现电池包温度的稳定控制。

008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008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从宏观上讲,动力电池热管理是对电池系统内部热环 境进行制约、调节和利用。其目的是为了使动力电池工作 在一个最佳的热环境,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同时,提供 一个能量平衡的环境,实现整车能量的综合利用。
具体而言,热管理就是在电池系统中温度过高时,对 系统进行降温;在温度过低时,对系统进行升温;在特殊 情况下,譬如停车等待过程中,要对系统进行保温。根据 热管理的不同应用场合和功能,分为冷却系统、加热系统 和保温系统。
由于高温可以加速电解液、电极和隔板的老化速率, 当电池组中温差较大时,高温部分的老化速率会明显快 于低温部分,随着时间的积累不同电池之间的物性差异将 越加明显,从而破坏了电池组的一致性,最终使整组电 池提前失效。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就必须对动力电池 进行热管理。对动力电池的热管理主要是通过电池热管 理系统(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BTMS)来实 现的。
图8-7(a)和图8-7(b)为Ni/MH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 常规循环性能和工况循环性能。可以看出无论是常规寿命 实验还是工况寿命实验都以高温55℃温度条件下的容量衰 减最快。200次循环其放电容量就低于初始容量的60%。低 温0℃条件下的常规循环寿命实验中,放电容量的变化曲 线与常温条件下的相接近。
电池的热相关问题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寿命 及使用成本的关键因素。电池热管理系统是应对电池的热 相关问题,保证动力电池使用性能、安全性和寿命的关键 技术之一。
我们以锂离子电池热相关问题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讲 述。
首先,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中的能 量与功率性能。温度较低时,电池的可用容量将迅速发生 衰减,在过低温度下(如低于0℃)对电池进行充电,则 可能引发瞬间的电压过充现象,造成内部析锂并进而引发 短路。

纯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

纯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

AUTO TIME63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 1 引言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决定了整车的续航里程、成本、使用寿命、安全等关键性指标,均与电池热相关问题具有紧密的联系[1]。

当电池处于较高温度环境下工作时,由于PACK 内部的散热均一性的差异,导致部分位置的电芯温度偏高,进而会是的电芯内部的活性材料部分高温氧化分解,使得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衰减较快,如果温度持续偏高,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电极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损坏[2],造成部分电芯提前失效,使得动力电池的整体性能发挥失效,严重的后果就是会发生安全事故。

设计出一种稳定电池热管理系统,使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确保整车使用的安全性能,显然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使用对整车的各方面性能均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2 热管理系统设计流程热管理系统作为电池部分的一个子系统,需要根据整车的使用环境、整车的运行工况和电池单体的温度等设计输入进行需求分析,以确定电池系统对热管理系统的需求。

2.1 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的功能和要求热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单体电芯的温度检测;电池系统内部模组温度过高时,可以进行有效的散热处理;低温条件下电池纯电动车用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徐善红 聂永福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 要: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保障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以及提升电池在系统中性能表现,提出在电池系统端进行有效的热管理设计。

基于纯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整车性能需求,进行了电池包散热及加热控制策略设计、电池包冷及加热系统设计和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总体布局的设计,确保该热管理系统设计可以有效地保障电池系统内部温度的合理分布。

关键词:热管理设计;冷却系统;加热系统;结构优化系统无法进行充电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加热处理;确保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均匀,减少各个电芯单体之间的温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电池充电过程中的 能量平衡
图2
电池放电过程中的 能量平衡
95%以上。因此,温度对日历寿命的影响极大,温
度越高日历寿命衰退越严重。
从表2、图4可以看出,温度对电池的循环寿
1.2温度升高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对电池的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都 有影响。本文引用了某家动力电池厂关于不同温 度对不同电芯的日历寿命的影响数据,如图3、4 所示。具体数据如表l、2所示。
系统的零部件选型及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评估等多 个方面来进行电池系统热管理的设计和验证,才 能保证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性能评估
CFD是电池热管理系统最有效的评估手段之
[3]
方杰,王英,谢先字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测试
一。根据目前已有的风冷和水冷项目经验,CFD
评价体系[J].上海汽车,2013(9):11-15.
空冷/水冷混合冷却系统 空冷/水冷}昆合冷却系统原理如图8所示。

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流程介绍
空冷/水冷混合冷却系统中有两个关键零部件:一 个是水冷的电池冷却器,另一个是空冷的电池散 热器。
3.1产品开发流程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开发流程应与电池包开发 流程保持一致。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贯穿于整个电 池包的设计过程中,在整车开发经过A样件、B样 件、C样件、D样件以及最后的产品5个阶段,电池 热管理参与每个阶段的设计、更改、试制以及验 证,具体流程见图10。 3.2热管理开发流程 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开发首先必须明确客户的 需求以及对电芯性能的了解,根据电芯特点和整 车实际情况,确认电池的冷却方式是空气冷却还 是水冷却。不管哪种冷却方式,首先根据电池的
的性能和寿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介绍
寿命。因此,研究电池的散热问题,对保持电池组
’o…-
+‘¨¨
‘‘‘…
。o…_・’o…t・。‘…_・。。…_・。。l…
‘¨¨I
。’l…
’’…●
…_
o…-
+’…I
’‘…I
。o…I
。。…・
+’J…
。¨¨_
‘’…・・+¨lI・
‘’…_
’¨¨・
参考文献
[1]
噪声设计[J].振动与冲击,2008,27(11):168.172 [6] 舒磊,方宗德,赵冠军.驾驶室结构减振降噪的拓扑优
轴箱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3):114—116. [3]
method and M.P.Bendsoe,O.Sigmund.Topology optimization:theory,
[1]谭晓军.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2] 社,2013. 陈世全.先进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结语
电池的温度直接影响了电池的安全性,因此
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设计研究是电池系统设计中最
关键的工作之一。必须严格按照电池的热管理设
计流程、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类型、热管理
收稿13期:2014—04—16
上海汽车2014.06
・7・
万方数据
2所示
从表1、图3可以看出,温度对电池的El历寿 命有很大的影响。同样的电j笆:,在环境温度23℃,

238天后电池的剩余容量为80%,但是电池在
55℃的环境下,272天后电池的剩余容量已经达 到80%。温度升高32 cC,电芯的日历寿命下降了
上海汽车2014.06
・9・
万方数据
明确客户对电 设计 池包的需求 -工程、设计冻结
试制 ・功能验证——CV
・工程更改二pV样件设计+冻结
-试制一DV样件试制完成
・工程更改一PV样件设计冻结 试制.Pv氧件试制完成
・设计验证——DV
・产品验证——PV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 PSO产品签认书 工程更改 试生产
・23℃80%SOC.Xcel]ll ・35℃80%SOC-Xcel]Ⅶ
.45℃80%SOC—Xcel]Il

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类型介绍
不同的整车环境,不同的电池包类型,使用的
・23。C
・55℃80%SOC.Xcell¨ 80%SoC—Xcel]Ⅶ
一35℃80%SOC..,Vcel]Ⅷ l一45。C 80%SOC—Xcel]q
vironment[J].Structural
256-263.
and Muh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2004,26:
庞剑,谌刚,何华.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
徐浩,芮执元,王富强.基于有限元的大型摩擦焊机主
[5]
邓兆祥,高书娜,胡玉梅.基于拓扑优化的轿车车身低
[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
r_E
甄当 一㈨j
图8空冷/水冷混合冷却系统
一加执一器
冷却负荷,确定满足需要的风量/水流量,然后对
设计进行一系列的验证计算,计算满足设计要求 后进行零部件的选型,确认供应商等一系列工作。 电池的热管理开发流程见图1 1所示。
空冷/水冷混合冷却系统具有系统紧凑、性能 好且低温环境下经济节能等优点。但是此系统复 杂、成本高、控制复杂且可靠性要求高。
能量输出/kWh
300 235 163

撒一
L!鉴!坚j
上海汽车2014.06
・8・
万方数据
2.2低温散热器冷却系统 低温散热器冷却系统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 低温散热器冷却系统是电池的一个单独系统,由 散热器、水泵和加热器组成。该冷却系统具有系 统简单、成本低、低温环境下经济节能等优点。但 是此系统有着冷却性能低、夏天水温高、应用受天 气限制等缺点。 2.3直接冷却水冷却系统 直接冷却水冷却系统的原理图如图7所示。 直接冷却水冷却系统具有系统紧凑、冷却性能好
化设计[J].振动与冲击,2008,27(3):113一116. [7] 王力,田晟,喻惠然.基于Optistruct的整车试验台架结
applications[M].Germany:Springer,2003.
Kodivalam S,Yang R J.Muhidisplinary Design Optimiza-
【Abstract】The
battery pack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is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ystem,type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of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and


图6低温散热器冷 却系统原理图
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Un¨V
_喜l 一
q驶舱~恶发器T审^¥J
罔9直接空气冷却系统
剐黼囊酬嫠踺 :::=f|水圣=骥

图7
在进行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类型设计选择时, 需要考虑到电池的冷却性能需求,结合整车的性 能以及空间大小,系统的稳定性和成本高低也是 要考虑的因素。
直接冷却水冷却系统
evaluation.It has reference for the battery pack
agement system design.
【关键词】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汽车
doi:10.3969/j.issn.1007-4554.2014.06.02 动力电池组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储能元 件,直接影响到HEV的性能。由于充放电过程中 电池本身会产生一定热量,从而导致温度上升,而 温度升高会影响电池的很多特性参数,如内阻、电 压、SOC、可用容量、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电池 热效应问题也会影响到HEV整车的性能和循环 1.1电池热量的产生 由于电池阻抗的存在,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 电流通过电池导致电池内部产生热量。原理如图 1
2.5直接空气冷却系统 直接空气冷却系统的原理图如图9所示。此 系统利用驾驶舱的低温空气对电池进行冷却。 直接空气冷却系统具有系统简单、空气温度 可控以及成本低等优点。但是此系统并不是对所 有类型的电芯都适合,浸湿后回复慢且电池内部 会有污染的风险。

以及工业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此系统零部件
比直冷多、系统复杂、燃料经济性差且压缩机负荷 高。此类型的冷却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电池热管 理系统之一。
4.1冷却板选型 冷却板作为电池包水冷系统中最关键的零部
件之一,冷却板的选型至关重要。冷却板的选型 必须满足如下要求:冷却板的压降必须满足客户
要求;冷却水流动的一致性要求;爆破压力要求; 冷却板的机械要求;冷却板必须通过振动和冲击 载荷测试;冷却板必须满足公差要求以及空间尺 寸要求。 4.2风机选型 电池空气冷却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为风机,风 机的选型直接影响电池包空冷系统的冷却效果。 风机的选型要求如下:根据电池的热生成速率确 定空气流量;满足每个模块的温升要求;基于系统 所需空气流量以及系统的压降曲线选择满足要求 的风机,如图12所示。
I一55℃80%sOc.XcellⅧ
400 500
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类型也不尽相同。不同的热 管理系统,零部件类型的结构不同、重量不同以及
60(
图3温度对日历寿命的影响

{【一\≮
系统的成本不同和控制方式不同,使得系统所达 到的性能也不相同。下面将展开介绍不同类型的 热管理系统以及不同系统的优点、缺点及关注点。 2.1直冷系统 直冷系统的原理图如图5所示。直冷系统具 有系统紧凑、重量轻以及性能好的优点。但是此
i专普嚣五星#替I lcv/Dv甩v试制及验证i
冷袈盎蓬霁羹布
I㈣H…T』z■半

6lJiiUl下刖k半r—1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