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分析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国家为了扶持外向型产业发展,通过给予出口企业一定比例的退税政策,减轻企业的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促进了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
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影响,传统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
然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为传统产业提供了一定的减税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
例如,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等传统出口行业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拓展了更高附加值的市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为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方面,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降低了新兴产业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加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了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例如,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在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下,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此外,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国内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减少了企业的出口压力,鼓励企业将重心转向国内市场,推动了国内市场的繁荣发展。
企业通过拓展国内市场,可以减少对外部不稳定因素的依赖,降低经营风险。
同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
例如,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等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行业在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下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然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出口退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出口退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出口退税政策在经济发展和贸易促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出口,减轻企业负担,将企业出口产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一些税款一定比例地返还给企业的政策措施。
这一政策对国内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出口退税政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出口贸易规模具有积极作用。
由于出口退税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优势。
退税政策还能够推动企业加大出口力度,增加出口贸易规模,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
其次,出口退税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出口退税政策能够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的投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的地区,出口退税政策可以吸引外资,引领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再次,出口退税政策对促进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出口退税政策,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量和销售额。
这将进一步带动国内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激发内需,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另外,出口退税政策还有助于扩大出口市场多样性和降低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依赖性。
通过降低企业出口的风险和成本,出口退税政策能够鼓励企业拓展新的出口市场,寻求新的商机。
这将有利于企业降低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依赖,减少外部经济风险,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
然而,出口退税政策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退税政策可能会导致财政收入减少。
随着退税规模的扩大,国家对于税收的征收能力将会减弱,财政收入将受到影响。
其次,退税政策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度依赖出口市场,忽视了在国内市场的发展。
过度地追求出口,可能使得国内市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国内产业的不平衡发展。
综上所述,出口退税政策对国内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出口规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扩大出口市场多样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出口退税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出口退税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XXX为例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各环节中已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种税收制度,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出口退税现己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鼓励出口的税收政策,是被WTO规则所认可的一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其功能是“避免重复课税、促进公平竞争"。
我国自1985年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对于构筑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快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步伐,鼓励出口、扩大创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XXX为例,具体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XX出口企业、对XX经济增长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为更好地发挥退税政策的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实行新税制以来出口退税政策的简要回顾1994年实行新税制以来,国家为了适应日趋复杂的世界贸易环境,更好地发挥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及宏观经济形势,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以求保持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1.1994 -1997年1994年实行新税制时,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也就是按照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实行全额退税。
但由于受到税收管理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的影响,这项政策只执行了一年多,在1995年和1996年即降低了出口退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2.1998-2004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促进出口,1998年以后提高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变为5%、13%和15%、17%四档。
3.2004年,解决欠退问题由于出口退税率提高,再加上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大幅度、超计划增长,1999年开始出现欠退的情况,到2002年,累计欠退税款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月1月1日起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同时降低出口退税率。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化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指中国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减轻对外贸易企业负担,而对出口货物向企业退还相应的税款。
这是中国对外贸易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入、调整和优化。
在引入阶段,中国政府通过引进外资、促进出口等途径,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此时,出口退税政策主要是基于出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不同企业的出口比例、产品种类、行业特点等制定不同的退税系数。
在调整阶段,随着中国外贸的快速增长和贸易环境的变化,政府开始重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
此时,政府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对退税对象进行调整,将政策重点从传统行业转向高技术行业,鼓励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对退税率进行调整,根据不同产品的出口情况和市场竞争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退税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优化阶段,中国政府开始重视退税政策的绿色环保和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此时,政府主要通过加强对出口企业的监管和管理,提高退税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促进企业遵守绿色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应。
首先,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了中国企业增加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出口退税政策降低了出口企业的税负,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鼓励企业增加投资、拓展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次,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随着退税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中国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了整个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最后,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分析引言出口退税是指国家政府对出口商品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进行退还的一种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增加对外贸易,促进出口,刺激经济增长。
本文将对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出口退税的基本原理出口退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出口商品上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进行退还,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
这种政策对于增加出口、吸引外商投资和扩大就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益出口退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促进外贸发展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税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出口量。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增加外汇储备,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2.2 吸引外商投资出口退税政策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退税政策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率,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到我国投资开办企业。
这将促进国内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3 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促进外贸发展和吸引外商投资,出口退税政策刺激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高了就业机会。
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4 优化产业结构出口退税政策对于调整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降低出口成本,加大出口力度,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3. 出口退税政策的问题和改进虽然出口退税政策能够带来诸多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1 容易导致产能过剩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刺激下,企业普遍增加产能、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受限,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
3.2 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分追求出口规模,忽视内需市场,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失衡。
3.3 容易产生产能过剩由于出口退税政策的存在,企业对出口市场过于依赖,对内需的依赖度降低,从而导致出口市场波动对经济的冲击增大。
出口退税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

出口退税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国家运用各种政策手段促进出口贸易健康、持续的发展,出口退税政策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宏观调控手段。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出口货物免征国内生产、流通环节的间接税,或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一种税收制度。
随着我国出口退税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安排的出口退税资金与出口退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缺口,出口欠退税问题由此产生。
本文希望通过我国内部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不断规范化,降低退税率,变相减少国家补贴政策,提高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在这方面的负担,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企业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认定和调查的机会。
关键词:出口贸易;宏观调控;出口退税;政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xport trade, national use of various policy instruments to promote healthy export tra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is one of a very important means of macroeconomic control. The export tax rebate system is a country or region for export goods are exempted from domestic production, circulation indirect, or refund of export goods in domestic production, circulation has paid an indirect tax system. As China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scale of export tax rebates, export tax rebate funds exist between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export tax rebate arrangements for a larger gap, export tax rebates owed to problems arising. This paper aims to constantly adjust and standardize our internal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to reduce tax rate, disguised reduce state subsidies, improve the export commodity prices, to some extent, reduce the burden on enterprises in this regard, the reduction of other countries on China's export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anti-dumping goods.Keywords: Export trade; Macro-control; Export tax rebates; Policy一、出口退税的基本理论1.1 出口退税的定义出口货物退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贸易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口退税政策是指国家政府对出口企业缴纳的税收给予一定的返还,以促进出口贸易发展和提高国家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在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自1994年实施以来,成为了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重要发动机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出口企业可以减轻负担,增强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
同时,出口退税政策也降低了企业实际税率,使出口商品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海外买家,进一步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了2.5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退税总额为8952亿元人民币,占出口总额的35.8%。
这一数据表明,出口退税政策不仅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也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
二、调整出口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也对我国的出口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国际市场对于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商品需求日益增长,政府的出口退税政策也发生了调整,对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商品进行了差别化的退税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政府也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三、带动相关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出口退税政策不仅对出口企业具有促进作用,也对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以出口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同时,政府也通过相应的配套政策,促进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较大的助力。
四、补偿企业税收成本增加虽然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出口退税政策,但仍然存在部分企业的税收成本增加现象。
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政府通过出口退税政策对企业进行一定的税收补偿。
出口退税的重要性

出口退税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出口退税政策成为了各国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针对出口商品或服务,根据一定比例返还已缴纳的税款。
本文将探讨出口退税的重要性,并从经济、贸易、产业和国家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出口退税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给予企业退税优惠,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退税政策能够激励企业增加生产和出口,促进贸易增长,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退税可以帮助其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
其次,出口退税在促进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球化时代,贸易活动成为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
出口退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竞争力,进而增加出口额度。
这有助于扩大国家的出口规模,增加对外汇的收入,改善贸易顺差,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外贸平衡。
同时,退税政策也可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此外,出口退税对于产业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退税政策,国家可以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
退税政策可以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这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最后,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出口退税政策具有战略意义。
退税政策可以吸引外商投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外资本的流动和融合。
这有助于推动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综合国力。
退税政策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出口退税政策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经济、贸易、产业和国家发展的意义。
通过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出口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吸引外资等方面的作用,出口退税政策对于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于各国来说,合理运用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是实现经济发展和贸易平衡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口退税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XXX为例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各环节中已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种税收制度,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出口退税现己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鼓励出口的税收政策,是被WTO规则所认可的一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其功能是“避免重复课税、促进公平竞争"。
我国自1985年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对于构筑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快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步伐,鼓励出口、扩大创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XXX为例,具体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XX出口企业、对XX经济增长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为更好地发挥退税政策的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实行新税制以来出口退税政策的简要回顾1994年实行新税制以来,国家为了适应日趋复杂的世界贸易环境,更好地发挥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及宏观经济形势,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以求保持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1.1994 -1997年1994年实行新税制时,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也就是按照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实行全额退税。
但由于受到税收管理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的影响,这项政策只执行了一年多,在1995年和1996年即降低了出口退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2.1998-2004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促进出口,1998年以后提高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变为5%、13%和15%、17%四档。
3.2004年,解决欠退问题由于出口退税率提高,再加上外贸出口连续三年大幅度、超计划增长,1999年开始出现欠退的情况,到2002年,累计欠退税款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月1月1日起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同时降低出口退税率。
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为5%、8%、11%、13%和17%五档。
4.2005—2008年7月,控制出口规模,优化出口结构从2005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同时鼓励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国家又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摩擦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提高了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2008年7月1日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引起的各种矛盾,同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再次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调整以后,出口退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
5.2008年下半年-2010年,保增促调,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自2008年下半年起,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连续7次上调出口商品退税率(财税[08]111号, 财税[08]138号, 财税[08]144号, 财税[08]177号, 财税[09]14号, 财税[2009]43号),调整后的效果十分明显。
6. 2010年—今,优化结构2010年6月,出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财税[2010]57号)规定,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等6类行业40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国家节能减排、抑制产能过剩政策的实施,并且在取消406种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当中,有部分商品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在2008~2009年刚刚上调过的。
二、出口退税对XX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以企业为中介,通过影响出口企业的出口数量和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而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又会间接影响财政收入。
另一方面出口退税也会对财政收入产生直接影响。
其影响机制如图1。
图 1 出口退税政策效应1.出口退税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出口退税影响最直接的自然是出口企业,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出口额、资金周转,进而影响到出口企业规模、数量的变化。
⑴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额的影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决定生产(出口)多少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在增值税先征后退的情况下,企业的出口总成本TC =生产总成本+增值税额-退税额。
若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为mc ,出口价格为P (人民币价格,不考虑汇率因素),增值税税率为t ,出口退税率为r ,则出口的边际成本()r t P mc MC-⋅+=,(见图2中的MC )。
该曲线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部分即为该企业的供给曲线。
出口总收入()r t Q P TR+-⋅⋅=1, Q 为出口产品数量。
于是出口的边际收益()r t P MR +-⋅=1,(见图2中水平线MR )。
MR 与MC 的交点决定了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出口量)Q 0。
当出口退税率r 提高时,出口边际成本中的()r t P -⋅项减小,在生产的边图 2 退税率对出口量的影响际成本mc不变的情况下,出口边际成本下降,出口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动(见图2中MC’),意味着供给增加。
同时,边际收益MR增加,边际收益线向上移动(见图2中MR’)。
MR’与MC’交点决定了退税率提高后企业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出口量)Q1。
可见,退税率提高,企业的出口量增加。
在出口价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出口额也将增加。
同理,退税率降低,企业的出口量减少,出口额减小。
当然,以上结论成立的前提是国际经济形势不发生剧烈变动,出口需求没有大的变化。
现实中这个条件无法满足,因此,从实际统计数据中没有发现两者的同向变化关系(见图3)。
图 3 2007-2011年XX出口增长率与综合退税率1从图3中,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两者的同向变化关系,反而看到了两者的变化方向相反。
最显著的是2009年,在综合退税率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出口增长率不增反降,而且下降幅度不小,由23.76%下降到-8.16%,下降了31.92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这种情况正说明了出口退税政策遵循的是相机抉择原则,逆经济风向而行。
提高退税率的,一般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不佳,出口受阻的情1出口增长率根据《XX统计年鉴·2011》11-21 分地区出口总值,嘉善历年出口总值计算得到;综合退税率=免抵退税额/免抵退出口销售额况下采取的政策,而降低税率,一般是在国内出口增速过快,外贸顺差过大的情况下发生的。
也即在国内出口增速下降时,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使综合退税率上升;而在国内出口增速较快时,则降低退税率,使综合退税率下降。
②影响出口数量的因素很多,有企业生产成本、汇率、国外需求等,而对国外需求有直接影响的进口国的经济增长率对出口数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我们曾计算过嘉兴市分国别出口增长率与进口国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出口美、日、德、意的出口增长率与相应国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78、0.81、0.85。
③具体到2009年的情况,当时正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国际消费需求降低、再加上国内生产成本大涨、人民币持续升值,在这些情况的综合作用下,使退税率提高的利好被稀释了。
当然,这并不否定提高退税率的作用,事实上,这对减弱危机影响,尽快走出困境,还是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2010年出口的恢复性增长极为明显,出口增长率回复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使中国在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中成为受影响较小的国家。
(2)出口退税有利于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2007-2011年间,XXX免抵税额总额255684万元(表1),年均减少企业纳税支出51136.8万元,为企业减轻纳税成本;实际退税总额367905万元,年均退税73581万元,缓解从紧货币政策给出口企业带来的资金短缺局面,帮助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研发中去。
5年中,审核应退税额349403万元,实际退税367905万元,不仅及时将审核应退税款退还给企业,更是消耗了2006年底结存的应退未退税款18502万元,这其中有政策调整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国税退税部门“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加快出口退税单证的审核进度,提高退税效率,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合理简化办税手续,有效提高退税管理效率,确保申报、审核、审批、退调库的“四及时”,以实际行动支持出口企业发展。
随着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大,退税金额逐渐增加,出口退税的资金缓解了企业在出口上出现的资金短缺现象,加快了资金链条的连接,激励了企业的发展。
⑶出口退税有利于出口企业数量、规模的增长正是由于出口退税等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的扶持、引导,近年来,XX出口企业数量、规模和比重均呈高速增长态势。
截止2011年12月31日,我县登记在册的出口企业946户,较之2005年的380户,平均每年增长近百户。
规模最大的出口企业,2011年出口额达万美元。
平均单个企业出口额从2005年的212.49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46.93万美元,增加了34.44万美元。
出口总值由2001年的1.8216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3.36亿美元,增长了12.82倍。
2.出口退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口退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对企业出口数量(出口额)以及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实现的。
前者影响经济总量,后者影响经济结构。
⑴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拉动经济增长的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四驾马车,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X-M)。
因此,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的增加直接增加了GDP。
而且,出口的增加,不仅使上游、上上游……企业产出增加,更会因收入增加引起消费、投资增加,从而使GDP以出口增加量的“贸易乘数”倍增加。
图4是1990-2011年XXX地方生产总值与出口总值变化曲线,从中可以看到,两者的变化方向大体一致,对此进行简单的线性回归,得到:GDP=11.96699X+318891.1, R2=0.973115s=(0.444774) (41420.76)t=(26.90580) (7.698822)其中GDP为地方生产总值(万元),X为出口总值(万美元)。
图 4 1990-2011年XXX地方生产总值与出口总值11数据来源:《XX市统计年鉴·2011》可见,线性回归的拟合优度较高,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即出口每增长1美元,地方生产总值将增长近12元。
⑵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的经济结构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与外贸出口有关的结构性问题也不少,诸如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等,国家一直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更是加大了调整的力度,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中,也不乏调整结构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