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总练习题49846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可打印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可打印以下是一系列可打印的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1. 汽化与液化的基本概念a. 什么是汽化?b. 什么是液化?c. 汽化和液化之间有什么区别?2. 与汽化相关的公式和计算题a. 根据公式 Q = m * L,计算物质从液体到气体的汽化热量。
b. 如果一瓶液体的质量为 200g,汽化热量为 40 J/g,计算它的汽化热量。
c. 一瓶水在 100℃时进行汽化,它的汽化热量为 2260 J/g,计算需要多少热量来将水汽化。
3. 与液化相关的公式和计算题a. 根据公式 Q = m * L,计算物质从气体到液体的液化热量。
b. 如果一个物质的质量为 300g,液化热量为 30 J/g,计算它的液化热量。
c. 某个气体在 50℃时进行液化,它的液化热量为 1500 J/g,计算需要多少热量将气体液化。
4. 实际应用题a. 为什么容易在高原地区煮面时,水煮沸所需要的时间较长?b. 为什么高山上的水会更快沸腾?5. 探究题a. 研究不同液体的汽化热量,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
b. 探究不同气体的液化热量,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
6. 思考题a. 除了热量,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汽化和液化?b. 汽化和液化与物质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请注意,以上题目的回答部分不再进行展示。
您可以点击链接下载可打印版的练习题,并根据需要进行解答。
下载链接:(这里不附加实际链接,请自行提供可打印的练习题文件,并将连续字数适当增加)。
希望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您提高对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的理解,并巩固相关知识。
祝您学习进步!。
汽化与液化练习题

汽化与液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汽化?A. 冰融化成水B. 水蒸发成水蒸气C. 铁块加热后变红D.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2. 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液化?A.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霜B. 霜融化成水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雾D. 雾滴落成水3. 汽化过程中需要:A. 吸热B. 放热C. 温度不变D. 压力不变4. 液化过程中需要:A. 吸热B. 放热C. 温度不变D. 压力不变5.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容易汽化?A. 铁B. 水C. 酒精D. 玻璃二、填空题6. 汽化分为两种方式:_______汽化和_______汽化。
7. 液化可以通过_______或_______来实现。
8. 蒸发是一种在_______温度下,发生在液体_______的汽化现象。
9. 沸腾是一种在_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0. 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形成的。
三、判断题11. 汽化过程是吸热过程,液化过程是放热过程。
()12.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但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则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13. 汽化和液化是可逆过程。
()14. 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直到全部变成气体。
()15. 露水和霜都是液化现象,但露水是水蒸气液化,霜是水蒸气凝华。
()四、简答题16. 请简述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17. 为什么说蒸发具有致冷作用?18. 请解释为什么在高山上水的沸点会降低?19.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洒水可以降低室内温度?20.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室外的水管容易破裂?五、计算题21. 假设有1千克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从20℃加热到100℃,然后全部汽化成水蒸气。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 J/(g·℃),汽化热为2260J/g。
求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热量和水全部汽化所需热量。
六、实验题22.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沸腾时的温度和沸腾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 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汽化?A. 水结成冰B. 水烧开后变成水蒸气C. 冰融化成水D. 铁块熔化成铁水2.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液化?A. 雾的形成B. 冰融化成水C. 水烧开后变成水蒸气D. 铁块熔化成铁水3. 以下哪种现象是汽化过程中的蒸发?A. 冰箱中的水珠B. 夏天衣服上的汗渍变干C. 冬天窗户上的霜花D. 冬天呼出的白气4. 以下哪种现象是液化过程中的凝结?A. 冰箱中的水珠B. 夏天衣服上的汗渍变干C. 冬天窗户上的霜花D. 冬天呼出的白气5.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液化需要放出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汽化和液化都不需要热量交换B. 汽化和液化都需要吸收热量C. 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液化需要放出热量D. 汽化需要放出热量,液化需要吸收热量二、填空题6.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7.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_。
8. 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_________热量。
9. 液化过程中,物质需要_________热量。
10.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_________汽化现象。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四、计算题12. 假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100克的水被加热至100摄氏度,如果水全部蒸发成水蒸气,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18 J/g·°C,水的汽化热为2260 J/g)五、实验题13.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水的蒸发过程,并说明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六、论述题14. 论述液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七、判断题15. 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都需要吸收热量。
()八、应用题16.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如果将水加热至120摄氏度,水会立即沸腾吗?为什么?九、分析题17. 请分析为什么在夏天,人们喜欢在室内放置一盆水来降低室内温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放热。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达到一定温度,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①沸腾的特点:液体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持续吸热。
③沸点的影响因素:液体的质量,气压。
A:标准大气压B:增大气压C:增加水的质量D:减小气压,增加水的质量2.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缓慢的汽化现象。
①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空气流速。
三、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
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2.压缩体积。
如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3.“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液化的现象。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采摘的辣椒放在阴凉处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用笤帚把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2.“响油鳝糊”是苏州传统名菜之一。
“响油”,取意热油浇在鳝糊表面上“嗤啦”作响,让人感觉妙趣横生。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响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鳝糊向热油放热B.油浇在鳝糊上后急剧沸腾C.鳝糊中的水分急剧沸腾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高3.如图所示是吐鲁番流行使用的坎儿井结构,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
其中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以下关于坎儿井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地下主体水道流动时,减小了水流动时候的表面积B.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减少了水的蒸发C.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带来的水蒸发D.由于井内温度低,水在流动过程中没有汽化4.耍杂表演赤手从沸腾“油锅”中取物,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B.这是可能的,油里面加了醋,醋使得油的沸点大大降低C.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D.这是可能的,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5.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熔化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6.小明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要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选择()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丙7.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汽化和液化练习测试题完整版

汽化和液化练习测试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4、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
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5、湿衣服在通风处比无风的地方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一碗水洒在地面上比盛在碗里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
6、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
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7、把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凉,这是因为酒精在时要热(填吸或放).8、为了缓解五一期间炎热,世博园内启动了一种降温设施,这种“降温明星”就是低压两相流喷雾降温技术,整个世博园的雾喷区域约18万平方米,喷雾后15分钟内,3米范围内温度会降低6℃,经过喷雾降温,园区比上海市区凉爽3℃-5℃。
请问:这些“白雾”怎样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喷雾降温是利用“白雾”原理来降温的。
3.3--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含答案)

汽化和液化1、物质由__ ___态变为__ _ __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过程要_____ ___热,汽化的形式有____ __和____ _两种。
2、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过程要________热,液化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图1)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图13、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物质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游泳运动员刚从水中上岸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运动员身上的水()熔化吸热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D.液化放热—A./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来了,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C、秋天早晨,小草上结有露珠D、太阳出来后,小草上的露珠不见了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寒冷的冬天,洗好的衣服刚晾出来就结了冰B、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C、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D、大雾的形成7、若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8、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_______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速度加快蒸发;_______图表示的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_______图表示的是增大物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加快蒸发。
\甲、刚洗过的锅上有水珠,乙、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丙、将篮球场上的积水扫开用火烤一烤[9、下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练习题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汽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时要吸热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液化时要放热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它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
例如:洒在地上的水变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蒸发吸热,在手背上擦上酒精,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的过程中吸热,致使液体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
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
水沸腾现象: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汽泡,汽泡在水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中。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变。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沸点。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液体的沸点除了与物体的种类有关外,还与气压有关,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
液化现象: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口中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雾滴。
清晨,我们看到的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夏天,我们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就是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用久的白炽灯会变黑,这是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灯丝温度降低后凝华附在灯壁上造成的。
课堂练习1.汽化有两种方式,它们是热过程,其中任何温度下进行;液体在沸腾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二是,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2、夏天,我们买饮料时,发现从冰柜中拿出来的饮料,一会儿瓶外便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遇冷化成的,气体在液化的过程中要热。
初二物理汽化液化练习题

初二物理汽化液化练习题1. 汽化和液化是物质存在的两个基本状态。
以下是一些与汽化和液化过程相关的练习题,供你巩固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2. 选择题:1) 下面哪个过程是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A) 凝固B) 充分溶解C) 汽化D) 液化2) 某固体物质的沸点是30°C,该物质在室温20°C下会发生什么变化?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变成等离子体3) 下面哪个条件会促使液体物质发生汽化?A) 加大压强B) 降低温度C) 减小表面积D) 增加重力作用4) 在哪种情况下,液态物质会变成固态?A) 加热B) 减小压强C) 降低温度D) 增大分子间距离5) 在常温常压下,液态物质会发生什么转变?A) 凝固B) 气化C) 沸腾D) 冷凝3. 填空题:1) 汽化和液化是一种________的现象。
2) 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 液体在其沸点以下的温度时会________。
4) 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________。
5) 冷凝是气体转变为________的过程。
4. 解答题:1) 请解释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存在的不同状态,并说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
2) 为什么天山雪融化成水时,周围的空气会感到凉爽?3) 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煮东西需要更长的时间,原因是什么?4) 什么是沸腾?请解释沸腾的过程。
5) 如果把一个气体密封在一个容器中,加热该容器会发生什么?请解释原因。
5. 注意事项:- 在答写解答题时,结合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相关规律进行解释,尽量简明扼要。
- 请在思考后给出准确的答案,不要写模糊或不确定的回答。
- 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答案,避免直接复制书上的答案。
6. 答题完毕后,你可以对照答案进行自我检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祝你顺利完成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化和液化;习题
1.水可以变成气,像水变成气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其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其二为__________,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进行汽化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汽化__________是过程。
3.液体在沸腾过程要不断__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__。
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部分家庭安装了热风干手器,利用热风干手器可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A.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
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减小了水的表
面积
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
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5.夏天,冰棒从冰柜拿出来,它的周围会冒“白
汽”,这是()
A.升华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汽化现象
6.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分的__________。
夏天喜欢吃冰棒,是因为冰棒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热,使人感到凉爽。
7.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汽”,如图4-3-1所示。
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现象而形成的。
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汽”是向(选填“上”或“下”)的。
8.请你对汽化的两种方式作比较,填写下列表格。
汽化方式
异同点沸腾蒸发
不同点发生条件发生位置剧烈程度
相同点
9.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蛋壳表面的水干后,会觉得很烫,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10.在敞口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逐渐升高
B.不变
C.逐渐降低
D.忽高忽低
11.当某种液体的温度为它的沸点时,该液体()
A.一定在蒸发
B.一定在沸腾
C.可能在沸腾
D.可能蒸发和沸腾同时进行
图4-3-1
12.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
A.用电吹风吹湿头发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13.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水的蒸发现象
B.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
D.水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14.文文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调小,但仍保持锅内的水沸腾,直到煮熟。
两次比较,他发现()
A.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B.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
时间接近
15.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
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图4-3-2
16.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17.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B.90 ℃的水也可以沸腾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18.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会出现水珠,这是__________现象。
19.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时,水会发生各种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____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以上两种物态变化时都__________热。
20.图4-3-2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表示的是物质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
12.小明在学习了“汽化和液化”知识后,提出一
个问题: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
后,他猜想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与液
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
度有关。
请你帮他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证明他
的猜想是否正确。
图4-3-3
13.图4-3-3(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一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4-3-3所示,则__________图一定是水沸腾前的情景,__________图一定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温,5 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4 min,数据如下表:
内打入空气,他发现原本沸腾的水停止沸腾;停止加热后,他又用抽气筒从密闭的容器内抽出一部分空气,发现容器内的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2)分析以上现象和数据,你能帮助该同学得出什么结论?(至少写出两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在制糖工业中,要求糖汁在100 ℃以下沸腾,以便除掉糖汁中的水分,同时又不影响糖的质量。
如何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