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4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32张PPT)

军 事
阅读教材并结合以下时间轴提示,梳理甲午中日战 争经过。
6月2 日日 本出 兵朝 鲜 9月15 日平壤 之战爆 发;左 宝贵殉 国 11月 22日 旅顺 大屠 杀 1895 2月3 日日 军占 领威 海卫 4月17 日签订 《马关 条约》 6月八 国联 军侵 华战 争开 始 9月 8月 签订 联军 《辛 攻陷 丑条 北京 约》
1894 年
1900
1901
朝鲜 东学 党叛 乱
7月25 日甲 午战 争爆 发
9月17 日黄 海海 战;邓 世昌 牺牲
年
2月17 日北 洋舰 队全 军覆 没
7月 年 联军 义和团 占领 运动达 天津 到高潮
年
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清朝战败的原因 材料1: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 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 根本原因:清朝统治腐败 也。”
一、危局·残局——战争概况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走上资本 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制定大陆政策, 对外侵略扩张,蓄谋已久。(根本原因) (2)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 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3)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4)欧美:不干涉日本侵略 (国际环境)
条约 主要内容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
︽ 马 关 条 约 ︾ ︽ 辛 丑 条 约 ︾
危 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二州为商埠 局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进一步破坏领土和主权 刺激了列强瓜分之野心 加重了中国人民之负担 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阻碍中国民资本主义发展 中国税收被列强控制(负担) 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清朝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 治中国的工具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3d957bd910ef12d2af9e79a.png)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唐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削弱地方行政权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源流分明,脉络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所有的官员都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了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 法治色彩。 4.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严密的统治网络。 5.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宗法观念、宗法关系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 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 所作,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 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 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 中国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沈沈(沉 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 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 裂似瓜”。
近
鸦片战争后
代 中
开放的通商口岸
国
开
放 的
第二次鸦片
通
战争后开放的通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经过明治维 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外 侵略野心 (2)“大陆政策”的制定(蓄谋已久) (3)1890年经济危机
(4)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台湾
大陆政策
基本确立;伯
弊:直接民主成为政
利克里改革: 法律至上
治腐败、社会动乱的
“黄金时代”
隐患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 民与贵族的斗争; 古罗马法 罗马帝国时期的扩 律制度 张及不同民族的矛 盾斗争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源流分明,脉络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所有的官员都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了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 法治色彩。 4.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严密的统治网络。 5.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宗法观念、宗法关系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 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 所作,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 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 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 中国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沈沈(沉 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 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 裂似瓜”。
近
鸦片战争后
代 中
开放的通商口岸
国
开
放 的
第二次鸦片
通
战争后开放的通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日本经过明治维 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萌生对外 侵略野心 (2)“大陆政策”的制定(蓄谋已久) (3)1890年经济危机
(4)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台湾
大陆政策
基本确立;伯
弊:直接民主成为政
利克里改革: 法律至上
治腐败、社会动乱的
“黄金时代”
隐患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 民与贵族的斗争; 古罗马法 罗马帝国时期的扩 律制度 张及不同民族的矛 盾斗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35f419be23482fb5da4c35.png)
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 对 中 国
丑
条 反帝官吏永不用
D
社 会 的 影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 响
约
危害 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总理衙门外务部
E
1、清 廷堕落 为“洋 人的朝
廷” 2、中 国完全 陷入半 殖民本 封建社 会的境
地
思考1:归纳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势?
思考总结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840-1900)
一、甲午中日战争
5.影响:
(2)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迅速走上资本主义 强国之路,进一步侵略 扩张。 ②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3)对西方: 拓宽了侵华途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企图把中国变为列强的殖民地。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2.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①是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②消极的一面:盲目排外、迷信愚昧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过程
①爆发: 1900 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 发动侵华战争。 ②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先后占领天津、北京。
3. 补充:东南互保(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免于战
(2018·全国卷2·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 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 当时( )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②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军事) ③转向日本学习,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思想)
》 对 中 国
丑
条 反帝官吏永不用
D
社 会 的 影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 响
约
危害 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总理衙门外务部
E
1、清 廷堕落 为“洋 人的朝
廷” 2、中 国完全 陷入半 殖民本 封建社 会的境
地
思考1:归纳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势?
思考总结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840-1900)
一、甲午中日战争
5.影响:
(2)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迅速走上资本主义 强国之路,进一步侵略 扩张。 ②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3)对西方: 拓宽了侵华途径——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企图把中国变为列强的殖民地。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2.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①是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②消极的一面:盲目排外、迷信愚昧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过程
①爆发: 1900 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 发动侵华战争。 ②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先后占领天津、北京。
3. 补充:东南互保(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免于战
(2018·全国卷2·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 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 当时( )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②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军事) ③转向日本学习,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思想)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

问题探究1:中日因何而战?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 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 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 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 陆政策”。日本大陆政策共确定了五个步骤:第一期征服 中国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满蒙地方;第 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世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日本和八国联军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 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20多年前那个甲午年,发生了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 战争。这场战争,让中国满清政府丧权辱国,加速倾覆;让日本帝国主 义大获全胜,更加狰狞。 120年来,每一次忆及甲午,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 120年中,无数人反思甲午,都在呐喊、战栗与鞭笞。 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 …… 抚摸伤痛,是为了不再受伤。反思历史,却不能沉迷于历史。从甲 午的废墟上站立起来,才是我们追忆甲午的最大目的。 ——2014年04月13日人民日报《知耻雪耻 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
问题探究1:中日为何能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 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 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 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 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 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19张PPT)

本课重点难点突破
难点之一
4.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适应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西方列强援 引“利益均沾”条款获取同样利益。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 榨取巨额利润,并且利用关税特权,严重排挤和摧残着中国的民族工业,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综 上 所 述 , 由以上四个方面比较可以看出,《马关条约》在每个方面对中 国的侵略都比《南京条约》更加深化,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 度大大加深了。
本课重点难点突破
爱国 主义
学习小结
谢谢观赏
条约影响 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
辛丑条约带给中国巨大的影响
政治方面
1
《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经济方面
2
赔款共分39年才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翻一倍多,也使得中国在很长 一段时间内翻不了身,经济实力极度落后。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马关条约-
时间背景
爆发时间
爆发原因:个人原因与社会原因
最终结果:中国惨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条约内容
1.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允 许名国驻兵保护; 2.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 铁路沿线要地; 3.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4.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前沿导论
①
②
目录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时间背景
爆发时间
主要战役及关条约》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30张PPT)

那个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乱石 中用人烧出了一条宽敞大道。 它一步一步把人们引到新世界的绿色牧场…… 几年以后,人们建起了一座新大厦,作为智慧老 人的住宅,并准备把勇敢先驱者的遗骨埋在里面。
——房龙《宽容》序言
史料研习 突破重点
看:民族觉醒
材料:惨烈的失败换来沉痛的反思,沉痛的反思 为中国迎来了一个沉痛的转身。知耻而后勇,原 本就是先圣往哲殷切教诲,中国人不怕失败,就 怕失败之后不敢承认。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 大损失,惟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
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
3.通过爱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
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
的斗争精神。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 生活。
…… 一天夜里爆发了暴乱
——房龙《宽容》序言
基础巩固 突破重点
忆:“大国”之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之战 威海之战
连连看
旅顺大屠杀 战争爆发 邓世昌壮烈牺牲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列概强述的中侵国华军史民实反,人民反割台斗争;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说明西方
抗外来侵略斗争 的事迹,体会中
国联军侵华战争与 《辛丑条约》
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 灾难。 2.概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
华民族英勇不屈
中日战争中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抗
的斗争精神。
日、台湾人民反割台、义和团抗
国没有就此沉沦民,族没意有怨识天觉尤人醒,而是奋起,坦
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 敌人学习。从此,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历 程,……不三年,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而为 中国再出发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能性。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材料中 “毫不犹豫转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
——房龙《宽容》序言
史料研习 突破重点
看:民族觉醒
材料:惨烈的失败换来沉痛的反思,沉痛的反思 为中国迎来了一个沉痛的转身。知耻而后勇,原 本就是先圣往哲殷切教诲,中国人不怕失败,就 怕失败之后不敢承认。甲午战败让中国蒙受了巨 大损失,惟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
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
3.通过爱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
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
的斗争精神。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 生活。
…… 一天夜里爆发了暴乱
——房龙《宽容》序言
基础巩固 突破重点
忆:“大国”之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之战 威海之战
连连看
旅顺大屠杀 战争爆发 邓世昌壮烈牺牲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列概强述的中侵国华军史民实反,人民反割台斗争;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说明西方
抗外来侵略斗争 的事迹,体会中
国联军侵华战争与 《辛丑条约》
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 灾难。 2.概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
华民族英勇不屈
中日战争中清朝爱国官兵英勇抗
的斗争精神。
日、台湾人民反割台、义和团抗
国没有就此沉沦民,族没意有怨识天觉尤人醒,而是奋起,坦
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 敌人学习。从此,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历 程,……不三年,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而为 中国再出发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能性。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材料中 “毫不犹豫转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41张PPT)

围,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 军事 (3)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抗争。清王朝开始进行__________ 改革;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 救亡图存 的斗争。 __________
点拨: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标志着列强侵华的经济方式由甲午中日 战争前的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发 1 .原因: 19 世纪末,人民群众 __________ 展。 2.概况 扶清灭洋 ” , 表 明 义 和 团 打 击 的 对 象 是 (1) 口 号 : “ __________ 外国侵略者 。 ____________ 抚而用之”——镇压。 (2)清政府的政策:镇压——“__________
1.简述甲午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 3.简述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口号、败因和影响。 4.简述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整体感知
课本基本按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影响这一顺序介 绍,线索清楚。第一目介绍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经 过、结局和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 国的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农民阶级掀
京津 地区,1900年,向北 (3)斗争:1898年,势力遍及________ 东交民巷使馆 和______________ 西什库教堂 发起猛烈进攻。 京______________
(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3 .影响: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 帝国主义 的 嚣 张 气 焰 , 一 定 程 度 上 推 动 了 精 神 , 打 击 了 __________ 清王朝 的改革运动。 __________
了什么? (3)列强“向中国开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 怎样的政治影响?
提示:(1)中日甲午战争清王朝战败,《马关条约》签订, 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在 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腐败, 制度落后。
点拨: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标志着列强侵华的经济方式由甲午中日 战争前的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发 1 .原因: 19 世纪末,人民群众 __________ 展。 2.概况 扶清灭洋 ” , 表 明 义 和 团 打 击 的 对 象 是 (1) 口 号 : “ __________ 外国侵略者 。 ____________ 抚而用之”——镇压。 (2)清政府的政策:镇压——“__________
1.简述甲午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 3.简述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口号、败因和影响。 4.简述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整体感知
课本基本按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影响这一顺序介 绍,线索清楚。第一目介绍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经 过、结局和对中国政局的影响。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中 国的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农民阶级掀
京津 地区,1900年,向北 (3)斗争:1898年,势力遍及________ 东交民巷使馆 和______________ 西什库教堂 发起猛烈进攻。 京______________
(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3 .影响: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 帝国主义 的 嚣 张 气 焰 , 一 定 程 度 上 推 动 了 精 神 , 打 击 了 __________ 清王朝 的改革运动。 __________
了什么? (3)列强“向中国开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 怎样的政治影响?
提示:(1)中日甲午战争清王朝战败,《马关条约》签订, 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在 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腐败, 制度落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探究研析
•主题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 1.主观方面 • (1)清政府自身极端腐朽。 • (2)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
战自保”的方针,贻误战机,如平壤之战、威海卫之战等。 • (3)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
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 2.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 国国力相对落后。综观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日本相比不仅 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落后。
• ①『思考』 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 显得十分无能。……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 接着又完全吞并了这个国家。
• “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哪 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 [答案] 提示: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社会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危害 加税重收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 中国________受到列强控制
“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 略中列国强 的大本营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 地区,置于________武装控
• 3.影响
清政府
• (1)迫使_______半_殖__民成地为半帝封建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2)中国完全陷入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境地。
• 3.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马关签条订约》 ________________。
• (1)内容与危害内容
危害
台湾
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
割辽东半岛、________及附属 岛屿、澎湖二列亿岛两给白银日本
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杭州
潮
内地
赔偿日本军费______投__资_设__厂___
大大加重了中资国本人输出民的负 担
• 『点拨』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最 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 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
• ②『阐释』 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 “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 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灭洋”具有鲜明的爱国主 义色彩,但是义和团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具有盲目排外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扶清”反映了农 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对清政府缺乏正确的认识。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_______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 ________
• 二、八国联军侵华 …………② • 1.背景 • (狂1)潮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扶争清灭后洋,列强掀起瓜分京津中国的
• (2)反帝斗争高涨:义和团打着“____________”的旗号, 在________地区形成高潮。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
新课情境导入2学习目标诠解3课前自主学习
4
课堂探究研析
5
随堂达标训练
6
课时作业
新课情境导入
1894 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 终,硝烟散尽,兵戈已止,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战争 早已随风而去。然而,海岸边那锈迹斑斑的炮台依 然伫立,海军博物馆前“甲午雪耻”四个字格外刺 眼,黄海波涛依旧汹涌,仿佛都在向我们讲述着那 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
2.了解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
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
的史实。
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掌握《马关条约》 【学法导引】
《辛丑条约》的内容 1.结合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发
及影响。
展的背景,认识此时西方列强对
课前自主学习
• 一、甲午中日战争 …………①
• 1.背景明治维新 • (1)日本__________农__民后起,义 军事实力上升。 • (2)1894年,朝鲜爆发____________,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竟不敌四岛小国?这的确引人深思。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拨开历史迷雾,寻找真相。通过反思来获取有价值 的信息,在反思中启示未来吧!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 【重点难点】
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
的背景。
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
• 2.经过 • (1)发动战争:1900年6月,英、美等借义口和团镇运压动
______________,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 (2)进攻受阻:义和团和爱国官廊兵坊在________附近打击侵略
者,联军退回天津。
紫禁城
• (3)攻陷北京: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司令 部设在__________内。
『思考』
《经过盟军的努力,龙被征服了》1900年 “盟军”是谁?盟军为什么要征服“龙”?
• [答案] 提示:“盟军”是指八国联军。随着民族危机的
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特别 是义和团运动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 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 ③『点拨』 相对于其他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尽管 没有割地、开辟通商口岸的规定,但它从政治、经济、军 事、外交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特别是清政府严 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沦落 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
• 3.结议果和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 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________”。
•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 1.时间:1901年9月。
• 2.内容及危内害容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 计9.8亿两 在北京中国东人交民巷设立“使馆 界”,界内不许__________ 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外务准部 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
朝鲜。
• 2.过程 • (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丰岛朝鲜________海面
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 (2)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黄海
• (3)黄海大战: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日军控制
________制海权。
北洋舰队
• (4)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 (5)威海卫战役:1895年,日军攻占威海卫,____________ 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