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初二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二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二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初二,最容易被忽略的年级,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那么如何正确利用初二这一年学习数学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初二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初二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一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①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的应用第二章实数1、认识无理数①有理数:总是可以用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表示②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2、平方根①算数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数平方根②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数平方根是0③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

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④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⑤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个是a的算数平方,另一个是—,它们互为相反数,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可记作±⑥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a叫做被开方数3、立方根①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三次方根②每个数都有一个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a叫做被开方数4、估算①估算,一般结果是相对复杂的小数,估算有精确位数5、用计算机开平方6、实数①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②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数轴上每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永远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7、二次根式①含义:一般地,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②=(a≥0,b≥0),=(a≥0,b>0)③最简二次根式:一般地,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④化简时,通常要求最终结果中分母不含有根号,而且各个二次根式时最简二次根式初二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1、确定位置①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2、平面直角坐标系①含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②通常地,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上下册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上下册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上下册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基础的学科,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初二上下册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 小数与分数的相互转换小数与分数是数学中常见的表示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

2. 线段、角的概念掌握线段和角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标示线段和角的表示方法,并应用于相关题目解答。

3.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了解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根据给定的函数关系式绘制函数图像,并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4. 数据统计与概率了解数据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并解决与此相关的问题。

5.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图形的分类,能够绘制并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解题。

二、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 比例与相似掌握比例与相似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相关计算。

2. 平面坐标系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够根据给定的坐标绘制点的位置,以及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斜率等。

3. 三角形与四边形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相关定理解答相关问题,并进行计算。

4. 几何体的认识和计算掌握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计算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等相关计算。

5. 代数式及解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并解答代数式和方程。

综上所述,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如上。

学好数学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希望本文对同学们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初二数学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初中2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初中2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初中2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数学是一门理科学科,也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初中二年级,学生需要继续学习和巩固基础的数学知识,并进一步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初中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梳理。

第一,整数在初中二年级,整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并能进行加减法运算。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整数的绝对值、相反数以及整数加减法的规则。

第二,小数和分数小数和分数是初中二年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化,并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其中,学生需要特别注意小数、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算式与方程在初中二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算式与方程,这是数学学习中的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算式与方程,并能够解决包括加减乘除在内的基本运算。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变量的概念,了解解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四,形状与运动初中二年级的数学还包括对形状和运动的学习。

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形状,并能够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平移、旋转和翻转等基本运动变换,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第五,数据与概率数据和概率是初中二年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地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基本的概率概念,并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第六,函数与图像在初中二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函数与图像的概念。

学生需要能够了解基本函数的概念,并能够绘制简单的函数图像。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函数关系的表示方法和函数之间的变化规律。

第七,比例与百分数比例与百分数也是初中二年级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学会比较和利用比例关系,能够进行求解比例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够进行百分数的转化和运算。

第八,计算能力的提高在初中二年级,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进行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运用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

初二数学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二数学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二数学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数的拓展与应用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负整数2.分数–真分数–假分数–整数部分3.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实数1.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2.实数定义与性质–实数表示–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代数式1.代数式的定义–常数项–变量项–系数2.代数式的运算–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去括号–化简图形与运动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原点–横坐标、纵坐标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坐标轴上的点–非坐标轴上的点直线与角1.直线的表示与性质–直线的表示方法–平行线与垂直线–锐角、钝角、直角2.角的定义与性质–角的概念–锐角、钝角、直角–互补角、补角、对顶角三角形与四边形1.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边长关系–三角形角度关系2.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投影与相似1.图形的投影–垂直投影–平行投影2.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数据分析与概率统计与概率1.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2.简单概率–试验与事件–概率的定义–两个简单事件的概率3.事件的运算–事件的并、交、差–事件的逆平均数与中位数1.平均数–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中位数–中位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解式与方程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定义–解的概念2.解一元一次方程–加减法解方程–乘除法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简单方程与多元一次方程1.解简单方程–含绝对值的方程–分式方程2.解多元一次方程–含两个变量的方程–含三个变量的方程几何图形与方程1.图形方程–点的坐标与直线方程–圆的方程2.几何图形与方程的应用–图形方程在几何图形上的应用–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上是初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中考来说是必备的基础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将为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做习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2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2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2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二数学是学生进入中学后的第二年数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以下是初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代数知识1. 代数表达式与算式:了解代数表达式和算式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代数表达式,进行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2. 一元一次方程: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包括等式两边加减相等数、等式两边乘除相等数等。

3. 两步及多步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学习解两步及多步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分配律等。

4. 四则运算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学习代数运算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如应用代数式求解周长、面积、速度等实际问题。

二、数与式知识1. 整数:掌握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进行整数间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分数与百分数:学习分数与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转换关系,进行分数与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计算器的使用: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但要注意运算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合理性。

4. 二元一次方程: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包括联立法、代入法、消元法等。

三、几何知识1. 基本图形:学习平面内的基本图形,如点、直线、线段、射线等。

2. 平面与空间几何关系:了解平面与空间几何图形关系的基本概念,如平行、垂直、相交、重合等。

3. 角的概念:学习角的基本概念,如顶角、对顶角、邻补角、互补角等。

4. 三角形与四边形: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以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

5. 相似与全等:学习相似与全等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进行相似与全等判定和运算。

四、数据与统计知识1. 统计数据的收集: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和调查问卷的编制,能够进行数据的描述和整理。

2. 统计数据的分析:学习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图形的绘制和数据的处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3. 概率知识: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概率进行问题的解答。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章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热度: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热度:初中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热度: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热度: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热度: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知识点八年级1.提公共因式法※1.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如:※2.概念内涵:(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即:※3.易错点点评:(1)注意项的符号与幂指数是否搞错;(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2.运用公式法※1.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2.主要公式:(1)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3.易错点点评:因式分解要分解到底.如就没有分解到底.※4.运用公式法:(1)平方差公式: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③二项是异号.(2)完全平方公式:①应是三项式;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③还有一项可正负,且它是前两项幂的底数乘积的2倍.3.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初二数学知识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7.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8.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9.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数学学习方法技巧一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要以为理解了就行有的同学认为,数学不像英语、史地,要背单词、背年代、背地名,数学靠的是智慧、技巧和推理。

初中二年级必背知识点

初中二年级必背知识点

初中二年级必背知识点一、数学知识点 1. 自然数和整数: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数,整数是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数。

自然数和整数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 分数和小数:分数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分数和小数的应用涉及到比例和百分数等概念。

3. 平方和平方根:平方是一个数的二次幂,平方根是一个数的平方的逆运算。

平方和平方根在几何和代数中有重要的应用。

4. 等式和方程:等式是具有相等关系的代数式,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等式和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基本概念。

5. 三角形和四边形: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组成的图形,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内角组成的图形。

三角形和四边形是几何学的基础概念。

6. 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是将一个物理量的数值从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

常见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体积、质量等。

二、科学知识点 1. 物质与能量: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能量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原因。

物质与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热、光、电等方面。

2. 食物链与能量流动: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模型,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过程。

食物链和能量流动是生态学的基础概念。

3.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指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

4. 天文学基础知识: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宇宙的科学,包括星体、行星、恒星等的观测和研究。

了解天文学基础知识有助于对宇宙的认识。

5. 地球与环境: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环境、气候、地理等知识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语文知识点 1. 识字与词汇:识字是指通过学习掌握汉字的读音、书写和意义,词汇是指语言中的基本词组和词语。

识字和词汇的掌握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2. 语法和修辞: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和结构,修辞是通过语言方式达到修饰、强调或感染读者的目的。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分式
1 楔积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
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默莱作为默莱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公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数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均的应用
第三章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菱形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的平方,那么这个矩形是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第四章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