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1. 单位换算- 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分钟等于60秒:1分钟 = 60秒- 小时等于60分钟:1小时 = 60分钟- 1小时 = 60分钟 = 3600秒- 货币的基本单位:元- 10角 = 1元- 10分 = 1角- 100分 = 1元2. 三角形- 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 直角三角形:一个角度为90度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相等,我们称之为“腰”,而斜边则是斜着的那一边-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边相等,我们称之为“腿”3. 数组- 数组是一种有序的数据集合- 数组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数字、字符串等- 数组的索引从0开始,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为0,第二个元素的索引为1,以此类推- 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在创建数组时需要指定长度- 使用索引可以读取或修改数组中的元素4. 乘法计算- 乘法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乘法满足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满足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满足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5. 分数的加减-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分数的加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分数的减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分数的分子可以约分,即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之间没有公约数6. 长度和面积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 = 1000米,1米 = 100厘米,1厘米 = 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 = 平方米,1平方米 = 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加减法运算1.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的数目加在一起,求它们的和。
2.减法: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求它们的差。
二、乘法运算1.乘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的值进行重复相加或相减,求它们的积。
2.乘法口诀表:掌握乘法口诀表是进行乘法运算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进行快速计算的方法。
三、整数运算1.整数加减法:对于整数的加减法,只要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原则进行计算即可。
2.整数乘法:乘法的规则同样适用于整数,正数与正数相乘为正,负数与负数相乘为正,正数与负数相乘为负。
3.整数除法:整数除法的结果可能是整数,也可能是小数,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进行计算。
四、两位数加减法1.十位数加减法:对于两个十位数的加减法,我们首先对十位数进行计算,然后再计算个位数。
2.个位数加减法:对于加减法中的个位数,可以根据进位和借位进行加减运算。
五、三位数加减法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百位数加减法:对于三个数的百位数进行加减法,如果进位或借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位或借位。
2.十位数加减法:对于三个数的十位数进行加减法,可以根据进位和借位进行运算。
3.个位数加减法:对于三个数的个位数进行加减法,可以根据进位和借位进行运算。
六、小数运算1.小数加减法:对于小数的加减法,首先按照小数点对齐的原则进行计算,然后进行进位或借位。
2.小数乘法:对于小数的乘法,可以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运算,最后再将结果转化为小数。
3.小数除法:对于小数的除法,可以将被除数除以除数,然后根据要求取小数点后相应位数的数字。
七、长度1.厘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用cm表示。
2.米:较大的长度单位,用m表示,1m=100cm。
3.公里:较大的长度单位,用km表示,1km=1000m。
八、质数和合数1.质数:大于1且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整数,称为质数。
2.合数:大于1且有除了1和自身之外的其他因数的整数,称为合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孩子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科目,下面我将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
1、熟练掌握数字的读写,能认识数字0~
20,能读写1~
10,会读写10~
20,掌握加减法标志及其含义,会看到更大的数字,学会用米字格比较大小,学会用数字和算术符号表达数量。
2、研究空间概念,掌握上、下、左、右、里、外、正、
反等方位词,会运用这些方位词表达位置关系。
3、研究表示数量的概念,掌握大小概念及其含义,研究
数量的比较及其原理,研究比较数量的几种方法。
二、数的运算
1、掌握加减法运算,掌握两个数的加法、减法运算,研
究几个数加减法运算,研究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及其应用,会计算一定范围内整数的加减法。
2、研究比较大小,掌握比较大小的原理,会比较数量的大小,研究比较大小的几种方法,研究大小比较的原理及其应用。
3、研究乘除法,掌握乘除法的原理,研究乘除法的规则及其应用,会计算一定范围内的乘除法。
三、图形
1、研究图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研究图形的性质及其含义,研究判断图形对称性的方法。
2、研究图形的运算,掌握图形组合及其原理,会用图形进行几何运算,并能运用几何运算求解实际问题。
3、研究图形的比较,掌握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研究比较图形大小的几种方法,研究图形比较的原理及其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汇总。
在研究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年级的数学对于孩⼦来说⼗分重要。
⼩编在此整理了⼈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 第⼀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画“正”字的⽅法收集数据。
2、⽤统计图表来表⽰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单元表内除法(⼀) ⼀、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些物品分成⼏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法: (1)把⼀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平均分时,可以⼀个⼀个的分,也可以⼏个⼏个的分,直到分完为⽌。
(2)把⼀些物品按每⼏个⼀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个这样的⼀份。
⼆、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除法算式表⽰。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新课标第⼀⽹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2~6的乘法⼝诀求商 1、求商的⽅法: (1)⽤平均分的⽅法求商。
(2)⽤乘法算式求商。
(3)⽤乘法⼝诀求商。
2、⽤乘法⼝诀求商时,想除数和⼏相乘等于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个因数=积÷另⼀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2、⽤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三,四,六,⼋,⼗,⼤,⼲,丰,⼟,⼠,中,⽥,由,甲,申,⼝,⽇,⽈,⽊,⽬,森,⾕,林,画,伞,王,⼈,⾮,菲,天,典,奠,旱,春,亩,⽬,⼭,单,杀,美,品,⼯,天,⽹,回,喜,莫,罪,夫,⿊,⾥,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两位数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2. 乘法的认识:了解乘法是多少个相同的数相加,掌握乘法的口诀。
3. 乘法的应用:学会使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两位数与个位数相乘、两位数相乘。
4. 小数(0.1)的认识:了解小数是整数的一部分,能够用小数表示简单
的物品数量。
5. 分数的认识:认识分数是整体的一部分,能够用分数表示简单的物品数量。
6.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并能够辨认和拼凑出不同的形状。
7. 长短、厚薄、高低的比较:能够用比较的方式描述和判断物体的长短、厚薄、高低等特征。
8.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包括使用大小关系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9.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包括找规律、列算式、推理等。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能够按照给定的方向转动物体,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11. 时间的认识:认识钟面的构造和指针的作用,学会读取和表达时间。
12. 用标准单位量长度:认识厘米和米,能够用标准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这些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归纳

《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归纳统计表可以用来收集数据。
例1、调查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
(1)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最多,参加美术小组的人最少。
(2)参加篮球小组的有13人。
统计时,可以用“正”字记录数据,“正”字每一笔表示一个1,一个“正”字表示的数是5。
例2、投票做班长。
正正正正正(1)小明的票数是12张,小亮的票数是21张,小刚的票数是18张。
(2)小亮的票数最多,当选班长。
《表内除法(一)》知识点归纳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时,使得每一份都一样多。
例1、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则每一份都有3颗糖。
平均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如果要按几个一份来平均分,求可以分几份,可以一份一份地数,每分一份就从总数中减去这一份的数,直到分完为止。
例2、有18支铅笔,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几份?分析:分第一份就用了6根铅笔,剩下18-6=12(支)。
分第二份再用了6根铅笔,剩下12-6=6(支)。
分第三份也用了6根铅笔,剩下6-6=0(支)。
分第三份之后铅笔就全部分完了,所以按每6根一份来分,可以分三份。
除法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例3、把6颗糖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算式为:6÷2=3(份)“÷”叫做除号,读作“除以”。
例4、6÷2=3读作:六除以二等于三。
在一个两个数相除的算式中,“÷”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后面的数叫做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例5、在算式6÷2=3中,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①被除数÷除数=商②被除数÷商=除数③商×除数=被除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已知被除数和除数,求商,可以逆向思考,用乘法口诀找出合适的数作为商。
例6、求12÷3等于多少,可以想乘法口诀,什么乘3等于12。
因为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3=4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概念1、数的定义: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长度、重量等。
2、数的分类: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等。
3、数的表示:数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也可以用中文大写数字表示。
二、数的运算1、加法:加法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叫做和。
2、减法:减法是把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新的数,叫做差。
3、乘法:乘法是把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数,叫做积。
4、除法:除法是把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一个新的数,叫做商。
三、数的应用1、计算:数学是一门计算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计算面积、体积、距离等。
2、比较: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如比较两个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等。
3、分析: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比如分析函数的变化规律、求解方程等。
四、数的性质1、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即a+b=b+a,a×b=b×a。
2、结合律: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即a+(b+c)=(a+b)+c,a×(b×c)=(a×b)×c。
3、分配律: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即a×(b+c)=a×b+a×c,a+(b×c)=a+b×c。
五、数的排列组合1、排列:排列是指把n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一个排列。
2、组合: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一个组合。
六、数的图形1、线段:线段是由两个点连接而成的,它可以用来表示距离、长度等。
2、圆:圆是由一个点和一个半径组成的,它可以用来表示圆的面积、周长等。
3、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它可以用来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
七、数的概率1、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它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字,表示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
在“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等于2个3”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分拆方法,主要是把一个两位数分拆成10和几,分拆成最简便方法就是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也就是把十几分拆成十和几。
还可以先通过交换,然后来分拆;
注意:我在分拆因数的时候,要分拆比较大的因数,书写时要注意格式。
如将14×6这类表内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
(1)可以先交换,变成17×5=10×5+7×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 5×17=5×10+5×7=85
(2)可以先交换,变成17×5=9×5+8×5=85,
也可以直接处理5×17=5×9+5×8=85
(二)正方体的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很多,形状也是不同的,共有11种之多。
由6个正方形的组合图形有多个,不是所有的6个正方形组合成的图形都能折出正方体的。
(三)连乘,连除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提高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运算顺序:
(1)在整数四则运算中,计算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其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计算含有括号的式题时,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小括号里面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的式题,运算顺序是小括号里面,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四)相差多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也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是用减法计算,因为从较大数里去掉和较小数同样多的一部分就是比较小数多的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一)要点:
1、认识千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0为1000。
2、能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
3、会将千以内数进行分拆,会把数表示成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难点:
1、对千以内数的分拆。
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
根据数位来写,百位是几,就是几百,十位是几,就是几十,个位是几,就是几,然后将这些数写成连加形式
2、数中间、末尾有零的读写法。
读数时,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一个数的中间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二)两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数射线(千)读写千以内的数
拓展题:十位上可以填几?3□2 <345
(三)位值图上:掌握个位、十位和百位各自的位值。
一个数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右起第二位是(十)位,千位是右起第(四)位,十位右边是(个)位,十位左边是(百)位;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
要点:它是按照口算、估算、笔算的顺序安排的,具体内容有: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三位数的加法,三位数的减法,结合有关的计算还要掌握探索规律与解决问题。
(一)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计算方法就是把几个百加或减几个百;
1、抢答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00-300= 700-30= 730-450=
600+100= 60+80= 250+360=
900-200= 590+40= 320-280=
2、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00+300○700-200 250+310○500
380-190○200 270+30○640-340
3、拓展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 )+350=750 400-( )=80
( )-70=210 280+( )=780
(二)三位数加一位数
横着看,只要计算几十加几,百位上的数不变
加法规律:十位是9,个位上的数又相加满十,答案中百位上的数就要多1,如果三位数中十位上的数不是9,不管进位还是不进位,百位上的数都不变。
减法规律: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再减”。
(三)三位数加减法
三位数加三位竖式计算规律:相同数位上的数一定要对齐,哪一位相加满十必须向前一位进一,不管几位数加几位数竖式的算法是一样的。
三位数减三位竖式计算规律: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使本位上能加上10,然后再减。
(多位数加减法也一样)
关键是简便方法计算:如245 -127 =
算法一:245 –100 = 145 先减百
145 –20 = 125 再减十
125 –7 = 118 最后减个
递等式计算:
245 –127
= 245 –100 –20 –7 先减百
= 145 –20 –7 再减十
= 125 –7 最后减个
= 118
算法二:
245 –127
= 245 –7 –20 –100 先减个
= 238 –20 –100 再减十
= 218 –100 后减百
= 118
算法三:
245 –127
= 248 –130 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3,
= 240 –130 + 8 变成减去一个整十数,
= 110 + 8 整十数减整十数再加上一个个位数。
= 118
(四)估算与精确计算
估算的方法:可以把加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后,再相加。
也可以用“移补”的方法,看作几百或几百几十再相加。
(五)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写算式答句:
兔的只数×每只兔子的腿数+鸡的只数×每只鸡的腿数=鸡兔共有的腿数师:18条腿有几种可能?生:4种
师:那么就写出4个这样的式子
( )×4+( )×2=18 ( )×4+( )×2=18
( )×4+( )×2=18 ( )×4+(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