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考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1.先要确定最高计数单位,然后确定是几位数,再去对号入座。
2.让学生利用好手中的计数器,或自己画简易图的方式帮助理解数的组成。
3.练习:可以根据组成来做猜数游戏。
读法
写法
会读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中间有0和末位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可增加的练习形式:根据两条信息提出一个问题、根据问题说说需要哪两个条件。
连加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会用连加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单位名称。
连减(两种方法解决)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会用连减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正确应用小括号。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单位名称。
读数和写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完全分开。读数和写数都是建立在对数位意义正确理解之上的。
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的关键与读法相同,也是理解数位的意义和熟记数位顺序的过程。
1.遇到不会读的数在计数器上拨,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协助读。
2.在掌握读法规则的前提下,变幻形式练习。
3.掌握写数的步骤。具体步骤是:
(1)读完汉字的数后,圈出计数单位。
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两种现象的不同特点。
在既有平移,又有旋转时,有些同学就不能很好的区分两种现象,出现了混淆。
1.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认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时,出示生活中的画面,从而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教学要求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孩子们研究的一个重要科目,下面我将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
1、熟练掌握数字的读写,能认识数字0~
20,能读写1~
10,会读写10~
20,掌握加减法标志及其含义,会看到更大的数字,学会用米字格比较大小,学会用数字和算术符号表达数量。
2、研究空间概念,掌握上、下、左、右、里、外、正、
反等方位词,会运用这些方位词表达位置关系。
3、研究表示数量的概念,掌握大小概念及其含义,研究
数量的比较及其原理,研究比较数量的几种方法。
二、数的运算
1、掌握加减法运算,掌握两个数的加法、减法运算,研
究几个数加减法运算,研究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及其应用,会计算一定范围内整数的加减法。
2、研究比较大小,掌握比较大小的原理,会比较数量的大小,研究比较大小的几种方法,研究大小比较的原理及其应用。
3、研究乘除法,掌握乘除法的原理,研究乘除法的规则及其应用,会计算一定范围内的乘除法。
三、图形
1、研究图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研究图形的性质及其含义,研究判断图形对称性的方法。
2、研究图形的运算,掌握图形组合及其原理,会用图形进行几何运算,并能运用几何运算求解实际问题。
3、研究图形的比较,掌握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研究比较图形大小的几种方法,研究图形比较的原理及其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知识点汇总。
在研究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一、第一单元:重点: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⑴加减混合⑵连加、连减(两种方法解决)⑶乘加、乘减难点: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题目。
二、第二单元重点:1、除法的含义(平均分)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用口诀求商。
4、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用口诀求商。
三、第三单元重点:1、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画角。
3、认识平移和旋转,画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画平移后图形四、第四单元重点: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应用除法含义解决的两种实际问题:⑴会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3、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五、第五单元重点:1、读写万以内的数及万以内数的组成。
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3、整十数、整百数及简单的计算。
六、第六单元重点:1、认识克和千克。
2、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七、第七单元重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2、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3、估算八、第八单元重点:1、每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2、复式统计表九、第九单元重点:1、图形的规律2、数列的规律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注:要知道八个方位,能根据给出的示意图描述出地点的位置。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0乘任何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乘除法的估算必须会。
用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的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57×89;能准确计算出除数一位数的除法,如:417÷4,并会用乘法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要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与整理用调查法收集数据:(1)确定调查对象(2)确定调查内容(3)确定调查方式(4)呈现调查数据(5)分析调查数据,解决问题在收集数据时,可以用分班、分组、举手或在表格打“√”,来进行调查。
调查时,要清楚,不重复、填准确、不遗漏。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采用“正”字方法更简便易数。
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把统计出来的数据填在一定的表格内,这种表格叫统计表。
用统计表来呈现调查数据,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公式为: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本)答:每人分4本。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本)答:能分给6个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用画“正”字的方式。
2.统计图表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用表格来实现。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2.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3.除法算式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所得的数是商。
5.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是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
2.平移是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3.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3.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先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XXX和千克的认识1、克是重量单位,1克等于1千克的1000分之1.2、千克是重量单位,1千克等于1000克。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
二、XXX和千克的换算1、将克换算成千克,要将克数除以1000.2、将千克换算成克,要将千克数乘以1000.3、在换算时,可以画图帮助分析,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XXX和千克单位来称量物品的重量。
2、在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时,需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画图或列算式来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选择合适的单位和方法来求解。
XXX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采集1.学会用“正、 ? 、○”字整理数据。
2.会数“正”字,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目5。
3.依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常有题型:( 1)依据图形将数目填入下表。
(看清楚是用“正”字仍是填数目)( 2)一共有 ____ 。
(各个部分的数相加)( 3) ____最多, ___最少。
(从统计表中察看找寻)( 4)从中选 _____最适合。
(选最多的,由于 ......)( 5)你最喜爱 ____ ,这组有 ___ 。
(联合自己实质填写)( 6)£比△多(或许少) _____ 。
(用多的数目减去少的数目)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1.平手分的含义:每份分的相同多,叫均匀分。
除法就是来解决平手分问题的。
2.均匀分有两种状况:(1)把一些东西均匀分红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总数÷份数=每份数例: 24 本练习本,均匀分给 6 人,每人是多少本?列式: 24÷ 6= 4(本)( 2)把一些数目,按每份是几个分红一份,求能均匀多少几份?(或一个数里有几个几)总数÷每份数=份数例: 24 本练习本,每人 4 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 24÷ 4= 6(人)3.除法算是的读法:从左到右的次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余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例: 42÷ 7= 642 是被除数, 7 是除数, 6 是商读作:42除以7等于65.一句口诀能够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例:“三八二十四”能够写成的算式:3× 8=248× 3= 2424÷ 3= 824÷ 8= 3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商×除数=被除数7.解决问题(读 2 遍题,认识题意,去掉剩余信息,保存实用信息,列出算式,正确计算;带上单位,写上答,检查)8.易错点:均匀分的问题,看是谁除谁第三单元:图形与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整重合。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内容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要求掌握三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三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三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3. 三位数的拆分与组合:要求能够将一个三位数按照十位、个位进行拆分,并能够根据拆分的数进行组合。
4. 两位数的整十整百加法和减法:要求能够进行整十整百的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5. 百位数的理解:要求理解百位数的意义,即它在一个数中的位置具有的大小。
6. 两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7. 足够多的加法与减法:要求通过足够多的练习,巩固和提升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熟练度。
8. 第一组数的加减法:要求能够通过第一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观察出规律并推广到其他运算中。
9. 数量的对比: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数量进行大小的判断,并能够进行比较。
1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学习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以上仅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练习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2、整理数据的方法。
3、“正”字的笔画,代表几。
4、学会填统计表,并进行计算。
5、画图(注意每隔代表几)。
1、平均分的定义。
2、平均分的方法(A按指定的份数分B按指定每份个数分)
3、把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也就是这个数里面有多少个几。
4、除法式子各部分名称。
5、用除法的情况(平均分、知道总数和每份个数、知道总数和份数)。
6、用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式子。
7、除法式子的读作和口诀的区别。
1、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定义(“轴”字怎么写)。
2、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旋转怎么写)。
3、剪纸。
1、综合算式的定义
2、运算顺序(3种)
3、脱式。
4、由2个式子写出一个综合算式(注意小括号)。
1、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各部分名称)。
2、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3、在具体的题目里面各部分的意义。
4、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法式子。
5、解决问题
(A注意问题里面的“至少”两字。
B商和余数的单位。
)
6、找规律。
(余数是几就是这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这组的最后一个。
)
1、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2、数位表。
3、数数。
4、算盘的认识(A各部分名称.。
B上珠和下珠各代表几。
)
5、近似数。
6、加减法(方法:A竖式B相同的零)
1、表示物品重量的计数单位:克、千克。
2、感知克和千克大概有多重。
3、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学会换算比较大小)
4、认识各种称,并能读数。
5、学会估计重量。
6、给物品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
7、推理一:文字推理
8、推理二:数字表格推理
①多多少(多几),少多少(少几)
②还剩多少?(还剩几)
③还有多少个?(还有几个)
④还要多少个?(还要几个)
⑤总共有12个,一个袋子装5个,另外一个袋子装几个?
①一共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
②总共有几个?(总共有几个?)
①有4堆苹果,每堆5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知道每份个数和分数,求总数,用乘法)
②谁的几倍是几?(5的4倍是几?)
①有12个苹果,每两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知道总数、每份个数,求份数)
②有12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知道总数、份数,求每份个数)
③题目里面出现平均分肯定用除法。
④谁是谁的几倍?(20是5的几倍?)
(坐公交上车下车、运货运来运走)
①有4排学生,每排有6人。
如果每排站8人,可以站几排?(先乘后除)
②12朵花平均插在花瓶里面可以插4个花瓶,小明插了7个这样的花瓶,请问他插了几朵花?(先除后乘)
③一瓶药片有42片,张英每天吃3次,每次吃2片,这瓶药片可以吃几天?(先乘后除)
①剩下的5个装一包能装几包?(先减后除)
②剩下的每天考7个,还要多少天?(先减后除)
小明有4盒铅笔,每盒有5支。
后来送给妹妹4支,小明现在还有多少支?(先乘后减)
小明有4盒铅笔,每盒有5支。
后来妈妈又买了6支给小明,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先乘后加)
1、有12只白猫,6只黑猫,平均每只笼子里放3只,需要几只笼子?(先加后除)
2、二(1)班有男同学12人,女同学18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分几人?(先加后除)
多少为一组就除以几。
得到余数是几就是组里面的第几个,没有余数的就是组里面的最后一个。
1、列式子
(1如果有两步,想写综合算式的记得小括号;2不会写的分两步,以免出错)
2、单位记得写(商的单位看问题,余数的单位看总数)
3、问题里面有“至少、最少”商要+1
4、问题里面有“大约、大概”要将数字化为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5、答(1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2问几问回答几问;3不管几问只用一个答。
)
总价、单价、数量
总数、每份个数、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