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诗文集(二十三)819

合集下载

汤显祖写下的诗词

汤显祖写下的诗词

汤显祖写下的诗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好词好句、名言短句、祝福语、古诗词、读后感、观后感、日记、周记、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famous quotes and short sentences, blessings, ancient poetry and lyrics, post reading feedback, post reading feedback, diaries, weekly not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汤显祖写下的诗词汤显祖写下的诗词(精选10篇)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译文】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出典】明朝汤显祖《牡丹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注:1、《皂罗袍》汤显祖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注释: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鲜艳美丽。

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了的短墙。

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旧冷落。

赏心乐事:晋宋时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这两句用此句意。

奈何天:无可如何的意思。

谁家:哪一家。

后句意为自己家的庭院花园里没有赏心乐事。

朝飞暮卷:唐代王勃《滕王阁诗》中有“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句,形容楼阁巍峨,景色开阔。

翠轩:华美的亭台楼阁。

锦屏人:被阻隔在深闺中的人。

忒:太。

韶光:大好春光。

全句意思是,被阻隔在深闺中,辜负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3、译文: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

这样美好的春天,宝贵的时光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

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封建家长们把这美好的春光看的太卑贱了。

4、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因此经常得罪人。

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招揽而落选。

直到三十三岁时才中进士。

中进士后,拒绝当时执掌朝政的张四维、申时行的拉拢行贿而遭排挤。

明万历年间曾任给事中,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

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昆曲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原文

昆曲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原文

《牡丹亭》——汤显祖原文戏折列表(前二十五出)(后三十出)第一出标目第二十六出玩真第五十一出榜下第二出言怀第二十七出魂游第五十二出索元第三出训女第二十八出幽媾第五十三出硬拷第四出腐叹第二十九出旁疑第五十四出闻喜第五出延师第三十出欢挠第五十五出圆驾第六出怅眺第三十一出缮备第七出闺塾第三十二出冥誓第八出劝农第三十三出秘议第九出肃苑第三十四出诇药第十出惊梦第三十五出回生第十一出慈戒第三十六出婚走第十二出寻梦第三十七出骇变第十三出诀谒第三十八出淮警第十四出写真第三十九出如杭第十五出虏谍第四十出仆侦第十六出诘病第四十一出耽试第十七出道觋第四十二出移镇第十八出诊祟第四十三出御淮第十九出牝贼第四十四出急难第二十出闹殇第四十五出寇间第二十一出谒遇第四十六出折寇第二十二出旅寄第四十七出围释第二十三出冥判第四十八出遇母第二十四出拾画第四十九出淮泊第二十五出忆女第五十出闹宴第一出标目【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

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汉宫春〕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

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

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

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尔回生定配。

赴临安取试,寇起淮扬。

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

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

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

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

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第二出言怀【真珠帘】〔生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论星宿,连张带鬼。

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

谩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黄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鹧鸪天〕“刮尽鲸鳌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

凭依造化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

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

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

”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

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岭南。

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

汤显祖诗集

汤显祖诗集

汤显祖诗集摘要:一、汤显祖简介1.汤显祖生平2.汤显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二、汤显祖诗歌创作特点1.汤显祖诗歌的主题2.汤显祖诗歌的艺术风格3.汤显祖诗歌的审美价值三、汤显祖诗集的出版与影响1.汤显祖诗集的成书过程2.汤显祖诗集的版本及流传情况3.汤显祖诗集对后世的影响正文:汤显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汤显祖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艺术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汤显祖简介汤显祖(1550 年-1616 年),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

他不仅是明代杰出的戏曲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

汤显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在戏曲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诗歌作品的独特风格。

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高的声誉。

二、汤显祖诗歌创作特点汤显祖的诗歌作品主题丰富,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爱情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汤显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高远著称,他善于抒发自己的感情,以真实的感受描绘生活。

汤显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诗篇,也有婉约之作。

汤显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世的喜爱和推崇。

三、汤显祖诗集的出版与影响汤显祖的诗集在他生前就已经开始成书,但直到他去世后才正式出版。

汤显祖的诗集有多个版本,流传情况较为复杂。

尽管如此,汤显祖的诗集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汤显祖的诗集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汤显祖的诗歌作品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二是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汤显祖的诗歌作品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重要对象,许多文学批评家都对汤显祖的诗歌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价。

【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二梦;《牡丹亭》(三)

【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二梦;《牡丹亭》(三)

【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二梦;《牡丹亭》(三)《牡丹亭》·剧本(三)【明】汤显祖著第二十二出旅寄【捣练子】(生伞、袱、病容上)人出路,鸟离巢。

(内风声介)搅天风雪梦牢骚。

这几日精神寒冻倒。

“香山奥里打包来,三水船儿到岸开。

要寄乡心值寒岁,岭南南上半枝梅。

”我柳梦梅。

秋风拜别中郎,因循亲友辞饯。

离船过岭,早是暮冬。

不提防岭北风严,感了寒疾,又无扫兴而回之理。

一天风雪,望见南安。

好苦也!【山坡羊】树槎牙饿鸢惊叫,岭迢遥病魂孤吊。

破头巾雹打风筛,透衣单伞做张儿哨。

路斜抄,急没个店儿捎。

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

怎生冰凌断桥,步高低蹬着。

好了。

有一株柳,酬将过去。

方便处柳跎腰。

(扶柳过介)虚嚣,尽枯杨命一条。

蹊跷,滑喇沙跌一交。

(跌介)【步步娇】(未上)俺是个卧雪先生没烦恼。

背上驴儿笑,心知第五桥。

那里开年有斋村学!(生作哎呀介)(末)怎生来人怨语声高?(看介)呀,甚城南破瓦窑,闪下个精寒料。

(生)救人,救人!(末)我陈最良,为求馆冲寒到此。

彩头儿恰遇着吊水之人,且由他去。

(生又叫介)救人!(末)听说救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俺试问他。

(问介)你是何等之人,失脚在此?(生)俺是读书之人。

(末)委是读书之人,待俺扶起你来。

(末扶生,相跌,诨介)(末)请问何方至此?【风入松】(生)五羊城一叶过南韶,柳梦梅来献宝。

(末)有何宝货?(生)我孤身取试长安道,犯严寒少衾单病了。

没揣的逗着断桥溪道,险跌折柳郎腰。

(末)你自揣高中的,方可去受这等辛苦。

(生)不瞒说,小生是个擎天柱,架海梁。

(末笑介)却怎生冻折了擎天柱,扑倒了紫金梁?这也罢了,老夫颇谙医理。

边近有梅花观,权将息度岁而行。

【前腔】(末)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论草包似俺堪调药,暂将息梅花观好。

(生)此去多远?(末指介)看一树雪垂垂如笑,墙直上绣幡飘。

(生)这等望先生引进。

(生)三十无家作路人,薛据(末)与君相见即相亲。

王维(生)华阳洞里仙坛上,白居易(合)似近东风别有因。

汤显祖诗文集

汤显祖诗文集

汤显祖诗文集(二)张铁城2016、7、28发送我国历史悠久,文学光辉灿烂。

但是,长期闭关锁国,自鸦片战争丧权辱国之后,与当时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无任何竞争力可言,故而,同年逝世的莎翁和汤翁,如今在世界的影响力相差甚远。

我国文学研究著作浩瀚如海,但是,对戏曲的研究(除晚清民初的国学大家王国维之外)至今仍然十分薄弱。

有学者指出:要汤翁和莎翁一样闻名世界,尚需百年的努力,尤其是,汤翁的诗文,几乎无人研究。

我对古汉语知之甚少,古文观止一书我都看不懂,现在只能上网查找到一些汤翁的诗词,又没有英语译文可借鉴,只好查词典,翻参考书,试着与众网友一起领略其中的奥妙。

从今天起,将发送一些汤显祖的诗文,……汤显祖的诗词全集、诗集(135首全)【诗词名句网】汤显祖简介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江西临川人。

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

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

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

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1、《江宿》•明·汤显祖•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1.《江宿》年代: 明作者: 汤显祖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注释】:[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寂历]寂静、冷落。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此诗写秋江月夜情景,境界深邃广阔,气氛寂静清幽,富有神秘色彩。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2、《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明·汤显祖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

「明代」汤显祖的二十首诗词曲,值得品读

「明代」汤显祖的二十首诗词曲,值得品读

「明代」汤显祖的二十首诗词曲,值得品读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江西临川人。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

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万历十九年目睹当时官僚腐败,上书《论辅臣科臣疏》,被贬为徐闻典史。

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弃官归里,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

作品有《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为其代表作。

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广陵偶题二首·其一】岁月隔人去,风尘可自如。

偶然流泪处,翻着旧时书。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秋发庾岭】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露,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鹤正南飞。

【送客归岳州】枫隐号蝉急,林开放躭轻。

柳烟眠际稳,江月醉余清。

夜色遥湘渚,秋阴冷岳城。

还怜洞庭水,渔笛与歌声。

【部中鹤】曲台双白鹤,日赋十餐钱。

良为升合资,留滞江海年。

传呼卿出入,引吭飞舞前。

轩墀看鹤人,时与小翩翾。

凤皇犹可饲,安得羽中仙。

【雨花台所见】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

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

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

宜笑入香台,含颦出幽径。

徙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

随态惊蝶起,思逐流莺凝。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

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

拎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

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证。

如何违玉缨,沈情击金磬。

【赴帅生梦作】青云覆嘉林,明月映珠津理绝有连气,况乃在人伦。

历落帅生姿,礼食先一旬。

采撷极玄史,词赋落㻞璘。

我生弱冠余,良游非抚尘。

汤显祖诗文集(二十)816

汤显祖诗文集(二十)816

汤显祖诗文集(二十)张铁城2016、8、16发送在下面的一长串目录里,我单选了汤显祖的“十年后,平昌士民赍发徐画师来画像以祠,遣之四首(一六·八三)”;我是在一部有关汤显祖事迹的纪录片中得知:有一位名画师特地来汤显祖故乡为他绘制肖像,得以留存至今(但愿当代的县级领导,身后都能享此殊荣)。

请看:平昌遗爱祀汤公时间: 2010-11-18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遂昌弃官回临川后,遂昌士民经常到临川探望汤显祖,汤显祖也和遂昌士民书信往来,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万历三十六年(1608),遂昌士民在相圃书院为汤显祖立生祠,选派画师徐侣云到临川为汤显祖画像,汤显祖十分感动,作《十年后,平昌士民赍发徐画师来画像以祠,遣之四首》诗。

在《与门人叶时阳》信中说:生去平昌十余年,初无所觊。

儿子又鲜一达者。

乃为生绘像立祠,此是贵乡笃谊。

如生薄德,何以承之。

在《与门人时君可》信中说:平昌祀我,我以何祀平昌也?当时处州知府郑怀魁听说遂昌士民为汤显祖画像立祠,欣然为之作记,高度评价了汤显祖在遂昌的政教治绩,称汤显祖行可质天地鬼神,文能安民人社稷。

汤显祖得知后,写信给遂昌的王起萃说:“相圃得郑公之文,立礼兴诗,非止不佞一人之感己也。

”又写了《谢郑辂思郡伯为作相圃生祠画像》一文,深表感激之情,文中写道:读至“行可质天地鬼神”,不觉涕从,何以得此;誉以“文能安民人社稷”,徒令汗浃,无所承之。

遂昌士民将郑知府的《相圃生祠画像记》刻石立碑以志,汤显祖写了《寄平昌时叶诸生,为护郑太守碑金石之文也二首》诗:归去来兮二十年,门前五柳郁参天。

当初亦解栽桃李,愁见春花隔暮烟。

报愿钟声接署香,梦魂常发瑞牛光。

郑公文字诸生礼,时一看碑到射堂。

明万历四十四年六月十六日(公历1616年7月29日),汤显祖在临川逝世。

万历四十六年(1618),遂昌士民将汤显祖奉入名宦祠以祀。

名宦祠位于遂昌县儒学大成殿前棂星门内东侧,奉祀遂昌历代享有名望的县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显祖诗文集(二十三)张铁城2016、8、19发送
我在下面的《汤显祖诗文集上》目录中,看到他的“睡午(一六·四七)”,在一位网友的文章中找到该诗的两句话,请看:
“就汤显祖个人来说,因家庭和社会的因素,自幼就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

这在他诗中也每每有所反映,如“中观诚浅悟,大觉有深旨”(《梦觉篇》)、“庄生大有人间世,忍遣清魂化蝶飞”(《睡午》),“忽怪夜来星劫晓,诸天于此震魔军”(《平昌钟楼晚眺》)。

不仅在思想上受到释、道、佛思潮的影响,他还同释、老二氏人物有广泛的交游,甚至还很热衷于一些宗教实践活动,但又始终不放弃现实的世俗生活。

但比较言之,汤氏更为热衷的,乃是世俗生活,如诗所述:“青楼明烛夜欢残,醉吐青衫倚画栏。

赖是美人能爱惜,双双红袖障轻寒”(《病酒答梅禹金》)。

其实,所谓“半学侬歌小梵天,宜伶相伴酒中眠”《唱二梦》),即学佛、参禅、悟道而又不绝情欲,这乃是其时“三教合一”思潮影响下士阶层中流行的时尚。

在这种“时尚”思想的影响下,游览宗教胜地,登高望远、游寺登塔也自然是文人及城市市民的最爱。

”…………张铁城2016、8、19
我国历史悠久,文学光辉灿烂。

但是,长期闭关锁国,自鸦片战争丧权辱国之后,与当时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无任何竞争力可言,故而,同年逝世的莎翁和汤翁,如今在世界的影响力相差甚远。

我国文学研究著作浩瀚如海,但是,对戏曲的研究(除晚清民初的国学大家王国维之外)至今仍然十分薄弱。

有学者指出:要汤翁和莎翁一样闻名世界,尚需百年的努力,尤其是,汤翁的诗文,几乎无人研究。

我对古汉语知之甚少,古文观止一书我都看不懂,现在只能上网查找到一些汤翁的诗词,又没有英语译文可借鉴,只好查词典,翻参考书,试着与众网友一起领略其中的奥妙。

从今天起,将发送一些汤显祖的诗文,……张铁城2016、7、27
汤显祖诗文集上
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分类: I214.82
形态: 2521 章节
阅读: 获取图书 - 相似文献
全文目录……
代郡人答(一五·六三)
南昌吊罗维祯青兰山居偶成(一五·六五)
用韵水月问病二首(一五·六六)
偶兴度一少年为僧二首(一五·六七)
水月破船吟二首(一五·七○)
水月疏山寻达公游处并问吴选部四首(一五·七一)
水月匡山结腊寄问邢来慈二首(一五·七二)
口号送谢山子再如广陵二首(一五·七四)
先寒食一日同张了心哭王太湖袁翰林四首(一五·七六)答张了心往寻远公吊明德师处(一六·九)
吴拾芝访星子吴句容并招谢山子广陵四首(一五·七九)寒食上蘧家(一五·八一)
建安王驰贶蔷薇露天池茗却谢四首(一六·二)
五日送黄南昌内徵暂归旌德二首(一六·三)
相者过〓却寄曾舜徵二首(一六·一二)
峨嵋僧(一六·一三)
和袁明府送周阳孺归蕲二首(一六·一六)
魏辟疆云欲上都二首(一六·一九)
送余玉帘二首(一六·二○)
送钱简栖还吴二首(一六·一八)
再赠简栖往寻梅禹金二首(一六·二一)
送臧伯顺还中吴二首(一六·三○)
再送伯顺归苕二首(一六·三二)
送桂文学归慈溪兼讯姜给事松槃(一六·三一)
送张伯繁荣昌盛世兄入燕四首(一六·三三)
熊墨川写真秣陵更二十年许赠之二首(一六·三五)
东隐僧在袁明府斋头(一六·三六)
拾芝不能得谢山子归从间道去,口号二首(一六·三七)
题窗示儿二首(一六·三八)
正唱南柯,忽闻从龙悼内杨,伤之二首(一六·三九)
丁巡司归缙云寄声括苍士民二首(一六·四○)
平昌赍发弟子数人从师吴越,里居稍有来问者二首(一六·四一)
寄刘天虞(一六·四四)
与帅氏二从候关者(一六·四六)
睡午(一六·四七)
丁东儿代内(一六·四八)
五日梦梅客生如秣陵竞渡时二首(一六·五一)
闻姜仲文使君卧阁旬时,怀不能去漫成六首(一六·五九)
遣宜伶汝宁为前宛平令李袭美郎中寿,时袭美过视令子侍御江东还内乡四首(一六·六四)
从信州费生索笺烛二首(一六·六六)
梦惟审如送粤行时别泪二首(一六·六七)
同大耆有悼四首(一六·六九)
偶咏陶(一六·七○)
四月八日永安禅院期超无二首(一六·七二)
寄建武张洪沙公子游武夷六绝(一六·七三)
对纪公口号四首(一六·七四)
问李生至清(一六·七五)
超然为里儿所挠,赠刀遣之(一七·八八)
纪公疏山寺讯吴吏部二首(一六·七六)
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四首(一六·七七)
洪山看省试怀故友饶伯宗(一六·七八)
看演新举人马宗儿侄(一六·七九)
送李质卿孺德叔侄吉水口号。

二生予通家门士,秋场为刘临川所录,来求资具以北,戏之四首(一六·八一)
为得月亭小仙祠四绝有序(一六·八四)
病中遣客(一六·八六)
华西四绝寄王道服岳伯(一七·一)
得信州高寿丞寄元舒哭儿书,是时元舒亡久矣二首(一七·三)
唱二梦(一七·五)
和张师相二月桃花岭看雪(一七·八)
口占奉期建安三月三二首(一七·九)
玉兰花开和张师相(一七·一○)
袁侯喜作佛事,广寿寺集僧展藏甚盛,寄问浮梁水月(一七·一九)
广寿寺僧多土田眷属,嗔疾客僧乞食展藏二首(一七·二○)
作紫襕戏衣二首(一七·二二)
看接花子示儿(一七·二三)
先友吉水刘兑阳兄子晋卿以空函远寄,却赠二首(一七·二四)读锦帆集怀卓老(一七·二五)
送吴龙游徙阳春长,乞藤障子四首(一七·二七)
听于采唱牡丹(一七·二九)
江雪图送李篆史还〓二首(一七·三一)
扫除瓦砾成堆,偶望达官家二首(一七·三二)
送篆史张藜叟九江二首(一七·三三)
送琴僧还闽,奉怀世伯李百鹤先生,并怀颜曼叟(一七·三四)招青林僧二首(一七·三五)
送昙韵度岭二首(一七·三六)
病起怀吴玺郎疏山二首(一七·三七)
春兴怀学乡二首(一七·三八)
送客麻姑便过庐岳饭僧二首(一七·三九)
寄问清流王相如二首(一七·四○)
元夕洪沙公子远致高灯却谢二首(一七·四二)
送王孔宪越游怀中郎二首(一七·四四)
答江陵张维时四首(一七·四五)
叹沼鱼不乐如尘趣累禅
楚江采莲
江乡闻雁
噍五交,哀二禅,送客自嘲
偶诵(一七·四六)
闻拾之渡琼,寄胡宪伯瑞芝二首(一七·四九)
临章楼闻越舸且别怅然二首(一七·五○)
金精洞在宁都(一七·五一)
云卿湖上待万余二生不至(一七·五二)
晏蜚卿东还并问张宾王二首(一七·五三)
朱子得太守索颜抚州二姑坛帖(一七·五五)
重过用晦王孙斗西春院作(一七·五八)
讽瀑泉王孙四游诗(一七·五九)
沉角寄宗良王孙。

王孙肢节并废,而韵思转清(一七·六○)偶作(一七·七一)
少小(一七·七三)
送黄医归麻姑二首(一七·七六)
口号付小葛送山子广陵三首(一七·七七)
章门诸友雪中来问业,一宿便还二首(一七·七八)
城南泣李孝廉东宿(一七·八一)
江楼看别者(一七·八二)
长至簟葛送梦得东还口号二首(一七·八三)
逢左拱之章〓即赠二首(一七·八四)
李篆史索新婚诗小谑(一七·八五)
内叹(一七·九三)
见故时书画狼藉惜之(一七·九六)
滕王阁看王有信演牡丹亭二首(一七·九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