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叶绿素测定方法范文

叶绿素测定方法范文

叶绿素测定方法范文叶绿素是一种含有镁离子的绿色光合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蓝细菌中,并且起着关键的光合作用。

因此,研究和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植物生长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叶绿素测定方法。

1.乙醇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是最常用的叶绿素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通过乙醇提取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然后通过光谱分析测定其吸收光谱。

步骤如下:-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切碎并将其放入含有乙醇的离心管中。

-提取叶绿素:在冷暗条件下,用乙醇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醇中。

-离心:将提取液进行离心,分离植物碎片和乙醇提取液。

-光谱测定:取适量提取液进行光谱扫描,并记录吸收峰的波长和吸光度。

2.酸醇法酸醇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叶绿素测定方法,它是通过酸化和还原醇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步骤如下:-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切碎并将其放入含有醇的离心管中。

-酸化:向样品中加入盐酸或硫酸酸化,使叶绿素转化为酸化叶绿素。

-还原:向酸化的样品中加入还原剂(如乙醇或均苯胺),使酸化叶绿素转化为还原叶绿素。

-光谱测定:取适量还原液进行光谱扫描,并记录吸收峰的波长和吸光度。

3.二氧化碳法二氧化碳法是一种基于叶绿素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来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步骤如下:-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切碎并将其放入含有研钵中。

-加入试剂:向样品中加入含二氧化碳的饱和氯化钾溶液及酒精,使叶绿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产物。

-过滤:用过滤器将反应液滤过,以除去残余的植物残渣。

-光谱测定:取适量过滤液进行光谱扫描,并记录吸收峰的波长和吸光度。

4.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叶绿素测定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叶绿素的含量。

该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和分析。

-样品提取:将待测样品进行乙醇或醚提取,使叶绿素溶解于提取液中。

-样品净化:用净化柱净化提取液,去除杂质。

-液相色谱分析:将净化后的提取液注入液相色谱仪,通过色谱柱分离不同类型的叶绿素,并通过紫外检测器测定其吸光度。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的测定
叶绿素是植物中的重要色素,用于光合作用中的光能捕捉和转化。

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可以评估植物的光合活性和健康状况。

常用的叶绿素测定方法包括:
1. 酸醇提取法:将植物组织置于酸醇混合液中,利用酸溶解细胞膜,醇提取叶绿素。

然后用光度计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将植物样品制备成溶液,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离和检测。

根据标准曲线或内标法,确定叶绿素的浓度。

3. 光谱分析法:通过测量叶绿素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光谱,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常用仪器包括光度计或分光光度计。

4. 荧光光谱法:通过测量样品在激发光下发射的荧光光谱,间接推测出叶绿素的浓度。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波长下激发光和荧光信号的比值来评估叶绿素的含量。

5. 无损测定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或其他无损技术,通过样品材料的光学特性来推测叶绿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植物样本测定。

叶绿素测定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条件、设备和样品特性。

根据需求,可以选用适当的方法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基于叶绿素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其最大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值,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1. 新鲜菠菜、小麦、水稻等植物叶片。

2. 95%乙醇、无水乙醇、碳酸钙、石英砂等试剂。

实验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移液管4. 量筒5. 滤纸6. 比色皿7.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称取新鲜植物叶片0.1g(准确至0.0001g),放入研钵中。

-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用研杵研磨成匀浆。

- 加入5ml 95%乙醇,继续研磨至叶片组织变白。

2. 叶绿素提取:- 将提取液转移至10ml试管中,用少量95%乙醇冲洗研钵、研杵及残渣,合并于试管中。

- 用滤纸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

3. 叶绿素分离:- 将滤液转移至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和652nm处测定吸光度值。

4. 叶绿素含量计算:- 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 叶绿素总含量 = 叶绿素a含量 + 叶绿素b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以菠菜叶片为例,实验结果如下:| 植物种类 | 叶绿素a含量(mg/g) | 叶绿素b含量(mg/g) |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 叶绿素总含量(mg/g) || -------- | ------------------- | ------------------- | --------------------- | ------------------- || 菠菜 | 1.23 | 0.78 | 0.45 | 2.46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分析其光合作用能力和生长发育状况。

实验10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10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 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旳光有最大吸收,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旳吸光度(也 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旳吸收系数即 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旳根据是Lambert-Beer 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经过溶液时,溶液旳吸光度与溶 液旳浓度和液层厚度旳乘积成正比。其数学体现式为: A=Kbc 式中: 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 液旳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旳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旳最大吸收峰 分别位于663、645nm处。叶绿素a和b在663nm处旳吸 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旳 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旳吸光系数 分别为16.75和45.60。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 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旳吸光度(A663和A645)与 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a、Cb 、Ca十 b,单位为g·L-1),旳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达:
叶绿素含量旳测定
一.试验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旳吸收, 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 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旳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旳吸光 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 A=αCL.式中:α百分比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 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 旳吸光系数。多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 旳吸光系数可经过测定已知浓度旳纯物质在不 同波长下旳吸光度而求得。
漏斗、大试管
三. 试验环节
叶片洗净、吸干、去大叶脉 ↓
称0.5g叶用丙酮研磨 ↓

植物生理学实验-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
整理课件
2、测定光密度
以96%乙醇为空白,比色测定3份样品的光密度;
波长665nm、649nm和470nm
B126室:分光光度计 型号:22PC
整理课件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功能键
显示屏
样品室
整理课件
波长调节旋钮
整理课件
测定溶液加到 比色杯的2/3初
空白对准光路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植物生理学实验
叶绿体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光 谱有差异。在使用不同溶剂提取色素时, 计算公式有所不同。
本实验以 96%乙醇为例。
整理课件
96%乙醇提取
已知叶绿素a、b的96%乙醇提取液在红光 区的最大吸收峰:a=665nm;b=649nm
根据有色物质的加和性,建立方程组: D665=Kaλ665 Ca+ Kbλ665 Cb D649=Kaλ649 Ca+ Kbλ649 Cb
Ka645= 16.75 Kb645= 45.60
整理课件
植物生理学实验
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 D663 = 82.04Ca+9.27Cb D645 = 16.75Ca+45.60Cb
解方程组得:
Ca (mg/L)= 12.72D663 – 2.59D645 Cb (mg/L)= 22.88D645 – 4.67D663 Ca与Cb相加即得叶绿素总量(CT): CT (mg/L)= Ca + C整b理课=件20.29D645 + 8.05D663
Enter 输入键,接受当前的状 态或进行测定;
Mode 功能键,按该键显示不 同的功能菜单;
2、测定

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

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

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叶绿素的提取与分析测定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实验,主要用于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色素——叶绿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方法和数据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提取和分析测定叶绿素,了解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

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组织中,尤其在叶片中含量最为丰富。

本实验将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叶绿素。

提取后的叶绿素可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选取新鲜植物组织(如叶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称取一定质量(m)的样品备用。

2.叶绿素提取:将样品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混合液),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转入离心管中,于低温下离心(如4℃、10000 r/min),收集上清液备用。

3.叶绿素定量分析:取一定体积(V)的上清液,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6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叶绿素的浓度(C)可由吸光度计算得出。

公式如下:C = (11.77A663 -2.59A646) / m / V4.数据记录:记录每个样品在各波长下的吸光度,并计算出叶绿素浓度。

5.数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样品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并绘制柱状图或饼图等图形表示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假设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植物的叶片进行实验,以下是实验所得的数据:1.三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样品1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样品3的含量最低。

这可能与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2.根据所得数据绘制柱状图或饼图等图形,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样品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

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植物间的差异以及叶绿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

叶绿素含量测量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叶绿素提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2. 了解分光光度法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3. 掌握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叶绿素含量测量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主要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测定其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菠菜、番茄等绿色植物叶片。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剪刀、移液管、量筒、滤纸、吸水纸、碳酸镁悬浮液、乙醇溶液、石英砂、碳酸钙粉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称取适量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碎。

(2)将剪碎的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碳酸钙粉和3~5ml 95%乙醇,研磨至组织变白。

(3)将研磨后的提取液过滤到10ml试管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移液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ml,摇匀。

2. 测量吸光度:(1)设置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为665nm、649nm(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最大吸收峰)。

(2)将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设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叶绿素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 = 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液层厚度,c为叶绿素浓度。

通过计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预先绘制)或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求得叶绿素浓度,进而计算叶绿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菠菜叶片中的叶绿素。

2. 在665nm、649nm波长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光度分别为0.68和0.32。

3. 根据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关系,计算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分别为0.6mg/L和0.3mg/L。

实验二、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实验二、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二、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是研究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光合中作用的第一步。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眏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原理]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A=Kbc式中: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处。

叶绿素a和b 在663nm处的吸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的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A663和A645)与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 a、C b、C a十b,单位为g·L-1),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示:A663=82.04C a+9.27C b (1)A645=16.76C a+45.60C b(2)解方程(1)和(2)得:C a=12.7 A663—2.59 A645 (3)C b=22.9 A645—4.67 A663(4)C a十b=20.3 A645—8.04 A663(5)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只要测得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浓度和叶绿素总浓度(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II-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设计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
2. 学习利用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
3. 掌握分光光度计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的原理与方法
二、原理:
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果蔬等绿色植物组织中,并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
成叶绿体。

当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即游离出来,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
光、热较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生成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在稀碱液中
可水解成鲜绿色的叶绿酸盐以及叶绿醇和甲醇。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均
易溶于乙醇、乙醚、酒精和氯仿。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a、b在长波方面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nm和645nm,且两吸
收曲线相交于652nm处。

叶绿素a、b的比吸收系数K为已知,可在663nm和
645nm测定试样吸光度(两组份混合试样测定,双波长法),根据Lambert-
Beer定律,列出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式:
A
663
=82.04c a+9.27c b (1)
A
645
=16.75c a+45.6c b (2)
(1)、(2)式中的A
663、A
645
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3nm和645nm时的吸光度
度。

c
a
、c b为叶绿素a、b的浓度,单位为g/L。

82.04、9.27为叶绿素a、b在波长663nm时的比吸收系数16.75、45.6为叶绿素a、b在波长645nm时的比吸收系数。

解方程式(1)(2),则得经验公式:
c a =12.7 A
663
-2.69 A
645
(3)
c b =22.9 A
645
-4.68 A
663
(4)
c
T
=(c a + c b)=20.2 A645+8.02 A663...... (5)
此时,c T为总叶绿素浓度,c a、c b为叶绿素a、b的浓度,单位为mg/L ,利用上面(3)(4)(5)式,即可以计算a、b总叶绿素的浓度。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棕色容量瓶(如使用白玻容量瓶,可用报纸遮光)、小漏斗、滤纸
试剂:95%乙醇
三、实验步骤
1、试材的采集
采集新鲜植株叶片(或含叶绿素的其他组织),夹于双层报纸中,风干(不能置于太阳光下晒)。

将风干材料处理成细小颗粒,装入封口塑料袋,避光保存。

2、待测液的制备
(1)叶绿素的浸提
精密称定风干后的样品(约0.1g)于20mL 95%乙醇中,在室温浸提36-48h。

(2)叶绿素浸提液定容
提取液过滤到50mL 棕色容量瓶(如使用白玻容量瓶,可用报纸遮光),用95%乙醇定容至50mL ,摇匀,置于暗处备用待测。

3、测量吸光度
取1cm 的比色皿,注入上述叶绿素酒精溶液,用95%乙醇为参比液,1cm 的比色皿为吸收池,分别在663nm 和645nm 波长测吸光度,每一波长读三次数,取平均值带入公式计算。

如吸光度大于0.8,按倍数准确稀释(稀释倍数为n ),尽量使吸光度的测量值在0.2-0.8范围内。

4、结果计算
用测得的吸光度 A 663、 A 645,代入(3)式计算溶液中叶绿素a 的含量;代入(4)式中计算得到叶绿素b 的含量,代入(5)式计算得到叶绿素总含量。

计算植株中叶绿素含量时,需要考虑稀释因子。

数据记录及处理: 表1
表2
17周星期一、星期二(全天开放)采集新鲜树叶并把样品带到实验室来领塑料密封的试管,然后称量0.1g 新鲜样品用研钵磨碎,并用少量酒精洗涤并转移到塑料密封试管,稀释到50mL 的刻度,带回家避光保存,并于星期三,星期
-1
T mg L (mL)10001000100%
T c V w m ⋅⨯=
⨯样
()
四(全天开放)带到实验室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浓度含量,交实验报告批改后登记成绩。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