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全真试题专题一机械运动过桥问题相遇问题_wrapper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 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B不符合题意; C. 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等值、反向、共线、不同体不是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D. 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2.2015年8月,来自挪威的艾斯朋和比约恩两人,在张家界天门山成功挑战“翼装飞毯”高空极限运动.艾斯朋身穿翼形装在天门山空中飞行(如图甲),比约恩从3000米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图乙),最后降落在艾斯朋的背上后,两人共同急速向前飞行(图丙),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空中合体的壮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 B. 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C. 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平衡实验中测量拉力时,竖直调零后,倒置时不需要调零 D.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可让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答案】 D 【解析】【解答】A、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平衡,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读数时,如果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平衡实验中测量拉力时,竖直调零后,倒置时仍然需要调零,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要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B.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 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D. 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运动学综合题

运动学综合题 例1、如图所示,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缠在圆筒上,圆筒半径为R,放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光滑斜面上,当绳变为竖直方向时,圆 筒转动角速度为ω,(此时绳未松弛),试求此刻圆筒与绳分离处A 的速度以及圆筒与斜面切点C的速度 例2、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岛A,A与直湖岸的距离为d,湖岸边有一点B,B沿湖岸方向与A点的距离为l.一人自B点出发,要到达A 点.已知他在岸上行走的速度为v1,在水中游泳的速度为v2,且v1>v2,要求他由B至A所用的时问最短,问此人应当如何选择其运动路线?

例3、一根不可伸长的细轻绳,穿上一粒质量为m的珠 子(视为质点),绳的下端固定在A点,上端系在轻质 小环上,小环可沿固定的水平细杆滑动(小环的质量及 与细杆摩擦皆可忽略不计),细杆与A在同一竖直平面 内.开始时,珠子紧靠小环,绳被拉直,如图所示,已 知,绳长为l,A点到杆的距离为h,绳能承受的最大 T,珠子下滑过程中到达最低点前绳子被拉断, 张力为 d 求细绳被拉断时珠子的位置和速度的大小(珠子与绳子 之间无摩擦) 例4、在某铅垂面上有一光滑的直角三角形细管轨道,光滑小球从顶点A沿斜边轨道自静止出发自由滑到端点C所需时间恰好等于小球从A由静止出发自由地经B滑到C所需时间,如图所示.设AB为铅直轨道,转弯处速度大小不变,转弯时间忽略不计,在此直角三角形范围内可构建一系列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光滑轨道,每一轨道由若干铅直和水平的部分连接而成,各转弯处性质都和B点相同,各轨道均从A点出发到C点终止,且不越出△ABC的边界.试求小球在各条轨道中,从静止出发自由地由A到C所需时间的上限与下限之比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专题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专题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1,其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 A. 1:2 B. 2:1 C. 9:2 D. 2:9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 地球 B. “火卫一”探测器 C. 太阳 D. 火星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 80m/s B. 10 m/s C. 5 m/s D. 无法判断 4.下图是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所记录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5.3cm B. 5.25cm C. 3.25cm D. 3.3cm 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6.小明测量小球直径,记录数据分别为2.41cm,2.43cm,2.40cm,2.42cm,2.50cm, 则该球的直径为() A. 2.43cm B. 2.432cm C. 2.42cm D. 2.415cm 7.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山 B. 船 C. 房屋 D. 河岸 8.下列正常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是40km/h的可能是() A. 卡车 B. 行人 C. 喷气式飞机 D. “神州六号”飞船 9.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则行人()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是某小球在水池中下落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池壁上每块砖的厚度为a,闪光灯每隔△t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根据照片你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A→C运动是匀速运动;②B→D运动是匀速运动; ③A→C平均速度为3a/2△t;④通过D点时速度为a/△t.

重点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

重点高中物理运动学专题

————————————————————————————————作者:————————————————————————————————日期:

运动学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一.基本概念 1.质点 2.参照物 3.参照系——固连于参照物上的坐标系(解题时要记住所选的是参照系,而不仅是一个点) 4.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v 绝=v 相 +v 牵 二.运动的描述 1.位置:r=r(t) 2.位移:Δr=r(t+Δt)-r(t) 3.速度:v=lim Δt→0 Δr/Δt.在大学教材中表述为:v=d r/dt, 表示r对t 求导数 4.加速度a=a n +a τ。 a n :法向加速度,速度方向的改变率,且a n =v2/ρ,ρ叫 做曲率半径,(这是中学物理竞赛求曲率半径的唯一方法)a τ : 切向加速度,速度大小的改变率。a=d v/dt 5.以上是运动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也就是位移、位移的一阶导数、位移的二阶导数。可是三阶导数为什么不是呢?因为牛顿第二定律是F=ma,即直接和加速度相联系。(a对t的导数叫“急动度”。) 6.由于以上三个量均为矢量,所以在运算中用分量表示一般比较 好 三.等加速运动 v(t)=v 0+at r(t)=r +v t+1/2 at2 一道经典的物理问题:二次世界大战中物理学家曾 经研究,当大炮的位置固定,以同一速度v 沿各种角度发射,问:当飞机在哪一区域飞行之外时,不会有危险?(注:结论是这一区域为一抛物线,此抛物线是所有炮弹抛物线的 包络线。此抛物线为在大炮上方h=v2/2g处,以v 平抛物体的轨迹。) 练习题: 一盏灯挂在离地板高l 2,天花板下面l 1 处。灯泡爆裂,所有碎片以同样大小 的速度v 朝各个方向飞去。求碎片落到地板上的半径(认为碎片和天花板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即切向速度不变,法向速度反向;碎片和地板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即碰后静止。) 四.刚体的平动和定轴转动 1.我们讲过的圆周运动是平动而不是转动 2.角位移φ=φ(t), 角速度ω=dφ/dt , 角加速度ε=dω/dt 3.有限的角位移是标量,而极小的角位移是矢量 4.同一刚体上两点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 两点的相对距离不变,相对运动轨迹为圆弧, V A =V B +V AB ,在AB连线上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学到《机械运动》这一课,那么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教案的设计,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中机械运动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学到《机械运动》这一课,那么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教案的设计,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机械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

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 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图像汇编

《机械运动图像题》中考汇编 1.【上海毕业】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 的。如图所示的s-t 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时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 米/秒,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米。 2.【10淮安】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 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 图象可知,计时s 后小车开始运动;1s 至5s 小车通 过的路程是m ,速度是m /s . 3.【10沈阳】.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 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 ________m/s 。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 骑车者是________的。 4.(2011哈尔滨)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 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 /s ;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5.【10济宁】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 跟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6.(江苏徐州市)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______m ,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m /s 。 7.(2011攀枝花)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 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 3s 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将向_______运动(选填“东”或“西”)。 s/m t /s 8 6 4 2 0 8 2 4 6 A B C D

2016年泛珠三角物理竞赛综合试卷一答

Pan Pearl River Delta Physics Olympiad 2016 2016 年泛珠三角及中华名校物理奥林匹克邀请赛 Sponsored by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HKUST 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赞助 Simplified Chinese Part-1 (Total 5 Problems) 简体版卷-1(共5题) (9:00 am – 12:00 pm, 18 February, 2016) 1. Electrostatic Force (4 marks) 静电力(4分) Consider a 2017-side regular polygon. There are 2016 point charges, each with charge q and located at a vertex of the polygon. Another point charge Q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polygon. The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regular polygon to its vertices is a. Find the force experienced by Q. 考虑一2017-边正多边形。其中2016个角上各有一点电荷q。另有一个点电荷Q位于多边形的中心。中心到每一个角的距离为a。求Q所受的力。 Consider the polygon with a charge q at each vertex. In other words, there are 2017 charges. The system has a discrete rotational symmetry and hence the force acting on Q must be zero. Now our system is equivalent to the above system but with a charge –q added to one vertex. Hence the force is F= Qq 4πε0a2 a? where a? is a unit vector pointing from the center to the empty vertex. 2.Capacitors (13 marks)电容器(13分) (a-c) Consider two clusters of electric charges. Cluster A consists of N charges q1, q2, …, q N, located at positions r?1,r?2,…,r?N respectively. Cluster B consists of M charges q1′,q2′,…,q M′, located at positions r?1′,r?2′,…,r?M′ respectively. (a-c) 考虑两组电荷。组A由N个电荷q1, q2, …, q N组成, 并分别位于位置r?1,r?2,…,r?N。组B 由M个电荷q1′,q2′,…,q M′组成, 并分别位于位置r?1′,r?2′,…,r?M′。 (a)Write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r?) at position r? due to the charges in cluster A. (1 mark) B|A A B|A A|B E B|A和E A|B有何关系? (1分)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 1. 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 A.甲先被击中 B.乙先被击中 C.两人同时被击中 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2. 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 下开动时,木块图2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 t0相比是( ) A.t=t0 B.t<t0 C.t>t0 D.A、B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3. 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大小和材料都相同而转向相反的轮子,它 们的转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一把均匀直尺C ,它的长度 大于两轮转轴距离的2倍。把该直尺静止地搁在两转轮上,使尺的重 心在两轮之间而离B 轮较近。然后放手,考虑到轮子和尺存在摩擦, 则直尺将( ) A 保持静止。 B 向右运动,直至落下。 C 开始时向左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D 开始时向右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4. 在一辆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人竖直于车厢地板向上跳起,落回地板时,落地点( ) A 在起跳点前面; B 在起跳点后面; C 与起跳点重合; D 与火车运动情况有关,无法判断。 5. 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高速飞行的轰炸机上投下一颗炸弹,飞机驾驶员和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对炸弹运动轨迹的描述如图12所示。其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 图12 6. 一列长为s 的队伍以速度V 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 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 。; ; ; 22222)D (2)C (2)B (2)A (V v sv V v s V v s V s -++ 7. 甲、乙两车站相距100千米,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匀速驶向乙站,速度为40千米/时。当公共汽车从甲站驶出时,第一辆大卡车正好从乙站匀速开往甲站,而且每隔15分钟开出一辆。若卡车的速度都是25千米/时,则公共汽车在路途中遇到的卡车总共有( ) (A).20辆。 (B)15辆。 (C)10辆。 (D)8辆 8. 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 ,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u , 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

高中物理奥赛讲义全套

目录 中学生全国物理竞赛章程 (2)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5) 专题一力物体的平衡 (10) 专题二直线运动 (12)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13) 专题四曲线运动 (16) 专题五万有引力定律 (18) 专题六动量 (19) 专题七机械能 (21) 专题八振动和波 (23)

专题九热、功和物态变化 (25) 专题十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27) 专题十一电场 (29) 专题十二恒定电流 (31) 专题十三磁场 (33) 专题十四电磁感应 (35) 专题十五几何光学 (37) 专题十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 (40) 中学生全国物理竞赛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

Olympiad,缩写为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的正式批准。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第二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者主要是在物理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竞赛应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竞赛活动主要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要搞层层选拔,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四条学生参加竞赛主要依靠学生平时的课内外学习和个人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要为了准备参加竞赛而临时突击,不要组织“集训队”或搞“题海战术”,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学生在物理竞赛中的成绩只反映学生个人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不应当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五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竞赛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和副主任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委任。委员的产生办法如下: 1.参加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推选委员1人; 2.承办本届和下届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推选委员3人。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 篇 运动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 第2篇 运动学 【知识梳理】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遵从矢量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我们一般把质点对地或对地面上静止物体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质点对运动参考照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而运动参照系对地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以速度为例,这三种速度分别称为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牵连速度,则 v 绝对 = v 相对 + v 牵连 或 v 甲对乙 = v 甲对丙 + v 丙对乙 位移、加速度之间也存在类似关系。 三、物系相关速度 正确分析物体(质点)的运动,除可以用运动的合成知识外,还可充分利用物系相关速度之间的关系简捷求解。以下三个结论在实际解题中十分有用。 1.刚性杆、绳上各点在同一时刻具有相同的沿杆、绳的分速度(速度投影定理)。 2.接触物系在接触面法线方向的分速度相同,切向分速度在无相对滑动时亦相同。 3.线状交叉物系交叉点的速度,是相交物系双方运动速度沿双方切向分解后,在对方切向运动分速度的矢量和。 四、抛体运动: 1.平抛运动。 2.斜抛运动。 五、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 2.变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的大小在不断改变的圆周运动叫变速圆周运动,它的角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在不断改变,它的加速度为a = a n + a τ,其中a n 为法向加速度,大小为2 n v a r =,方向指向圆心;a τ为切向加速度,大小为0lim t v a t τ?→?=?,方向指向切线方向。 六、一般的曲线运动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为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做圆 周运动的一部分。在分析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的运动时,可 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处理。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向心加速度为2n v a ρ =,ρ为点所在曲线处的曲率半径。 七、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1.刚体 所谓刚体指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形状等都保持不变的物体或组成物体的所有质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刚体的基本运动包括刚体的平动和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刚体的任

南阳市新野县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机械运动

南阳市新野县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机械运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5八上·迁安期中) 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内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 A . 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 . 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 . 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 . 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2. (2分)(2020·牡丹模拟) 运动员百米赛跑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B .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可以减小摩擦 C . 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D . 运动员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长 3. (2分) (2020八上·苏州期末) 一名蹦极运动员从高处竖直下落,在此过程中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到最低处,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 . 地面在靠近,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B . 地面在靠近,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C . 地面在远离,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D . 地面在远离,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4. (2分) (2020八上·苏州期末) 以下与中学生相关的物理量估测最合理的是() A .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8°C B . 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 C . 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5m/s D . 头发丝的直径约为70μm 5. (2分) (2019八上·平遥月考)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第一讲机械运动 知识结构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 ①单位 基本单位:m 常用单位:km,dm,cm,mm,um,nm 换算关系: ②测量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③误差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别 产生误差的原因 减小误差的办法 正确认识: 2、时间 ①单位 基本单位:s 常用单位:min,h 换算关系: ②测量工具:秒表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 . 2、参照物 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这个被选作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这个物体与之间有没有的变化。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是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1)快慢不变;(2)、沿直线运动 2、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s V τ =,s表示,t表示,v表示。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是,符号为,常用单位还有, 其符号为, 换算关系:1 =3.6 。 3、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4、平均速度是表示做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运动时间内的 的物理量。 典型例题 例1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一枝新铅笔的长度O.175 ;(2)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3.5 ; (3)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2.5 ;(4)一名同学的高度16.4 ; 例2(2012福建福州)如图20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 例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 例4(2012湖北恩施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例5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3m/s,它们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第29届(2012年)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答案

第29届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本卷共8题,满分160分 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题给的表格中,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解过程。 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改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17分)设有一湖水足够深的咸水湖,湖面宽阔而平静,初始时将一体积很小的匀质正立方体物块在湖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释放时物块的下 底面和湖水表面恰好相接触,已知湖水密度为ρ;物块边长为b ,密度为ρ , 且ρ, <ρ。在只考虑物块受重力和液体浮力作用的情况下,求物块从初始位置出发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由于湖面足够宽阔而物块体积很小,所以湖面的绝对高度在物块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可选湖面为坐标原点并以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以下简称x 系. 设物块下底面的坐标为x ,在物块未完全浸没入湖水时,其所受到的浮力为 2b f b x g ρ= (x b ≤) (1)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物块的重力为 3g f b g ρ'= (2) 设物块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g b b a f f ρ'=- (3) 将(1)和(2)式代入(3)式得 g a x b b ρρρρ'?? =- - ?'?? (4) 将x 系坐标原点向下移动/b ρρ' 而建立新坐标系,简称X 系. 新旧坐标的关系为 X x b ρρ ' =- (5) 把(5)式代入(4)式得 g a X b ρρ=- ' (6) (6)式表示物块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若0X =,则0a =,对应于物块的平衡位置. 由(5)式可知,当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物块下底面在x 系中的坐标为 0x b ρρ ' = (7)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运动学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运动学1.A、B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 C.两人同时被击中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2.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下开动时,木块图2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t0相比是() A.t=t0B.t<t0C.t>t0 D.A、B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3.如图所示,A、B为两个大小和材料都相同而转向相反的轮子,它们的转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一把均匀直尺C,它的长度大于两轮转轴距离的2倍。把该直尺静止地搁在两转轮上,使尺的重心在两轮之间而离B轮较近。然后放手,考虑到轮子和尺存在摩擦,则直尺将() A保持静止。B向右运动,直至落下。 C开始时向左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D开始时向右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4.在一辆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人竖直于车厢地板向上跳起,落回地板时,落地点() A 在起跳点前面;B在起跳点后面; C与起跳点重合;D与火车运动情况有关,无法判断。

5.在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高速飞行的轰炸机上投下一颗炸弹,飞机驾驶员和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对炸弹运动轨迹的描述如图12所示。其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图12 6.一列长为s的队伍以速度V沿笔直的公路匀速前进。一个传令兵以较快的速度v 从队末向队首传递文件,又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到队末。如果不计递交文件的时间,那么这传令兵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 7.甲、乙两车站相距100千米,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匀速驶向乙站,速度为40千米/时。当公共汽车从甲站驶出时,第一辆大卡车正好从乙站匀速开往甲站,而且每隔15分钟开出一辆。若卡车的速度都是25千米/时,则公共汽车在路途中遇到的卡车总共有() (A).20辆。(B)15辆。(C)10辆。(D)8辆 8.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u,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可判断() A.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u=1:10。 B.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u=1:10。 C.刘教授将会提前3分钟到校,且v:u=1:9。 D.刘教授将会提前6分钟到校,且v:u=1:9。 9.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物体恰能沿MN方向(如图1中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1中OO’为竖直方向, 则在图1中气球和物体P所 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10.某段铁路有长度L的铁

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机械运动

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机械运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8八上·铁力期中)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 ,后40min内的速度是60km/h ,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 A . 35 B . 40 C . 45 D . 50 2. (2分) (2019八上·巴彦淖尔期中) 在诚仁中学第七届田径运动会上,八年级(5)班张亚南同学以27s 的成绩打破女子200m比赛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张亚南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比赛全程平均速度约为7.4m/s C . 以主席台为参照物,张亚南同学是静止的 D . 为结果准确,计时裁判员应在听到发令枪声后开始计时 3. (2分)我国的动车技术已经进入国际市场,高速列车在行驶时依靠高压电力作为动力,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线连接如图所示,则() A . 动车高速行驶时,相对于车顶上方的高压线路是静止的 B . 动车高速行驶时,受电弓与动车保持相对静止 C . 动车做成子弹头形状目的是增大与空气上方的接触面积 D . 动车的时速最快可以达到300m/s 4. (2分)某学生的身高可能是() A . 0.175米 B . 17.5米 C . 175分米 D . 1750毫米

5. (2分) (2019八上·龙华期中)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 . 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 . 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6. (2分) (2017八上·重庆期中)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在8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则它在前4s内的速度一定是() A . 10m/s B . 5m/s C . 20m/s D . 4m/s 7. (2分) (2019八上·利辛月考) 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圆柱体的直径、铜丝直径、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 . 甲、乙、丙 B . 甲、丁 C . 乙、丁 D . 甲、丙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 8. (2分) (2018八上·镇江月考) 一个质量为500g的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相比较,该货物的惯性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 (2分) (2015八上·江苏月考) 2013年2月,江苏省推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一、整体法 方法简介 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整体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是多种思维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价值高。因此在物理研究与学习中善于运用整体研究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贯通,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有机组合。灵活运用整体思维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显现“变”的魅力,把物理问题变繁为简、变难为易。 赛题精讲 例1:如图1—1所示,人和车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 人用水平力F 拉绳子,图中两端绳子均处于水平方向, 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若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且 水平地面是光滑的,则车的加速度为 . 解析:要求车的加速度,似乎需将车隔离出来才 能求解,事实上,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即人和车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可将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将人和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两条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绳的拉力为2F ,所以有: 2F=(M+m)a ,解得: m M F a +=2 例2 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 1—2所示,今对小球a 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 对小球b 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 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 )

解析表示平衡状态的图是哪一个,关键是要求出两条轻质细绳对小球a和小球b的拉力的方向,只要拉力方向求出后,。图就确定了。 先以小球a、b及连线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共受五个力的作用,即两个重力(m a+m b)g,作用在两个小球上的恒力F a、F b和上端细线对系统的拉力T1.因为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必为零,由于F a、F 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抵消,而(m a+m b)g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悬线对系统的拉力T1的方向必然竖直向上.再以b球为研究对象,b球在重力m b g、恒力F b和连线拉力T2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恒力向右偏上30°,重力竖直向下,所以平衡时连线拉力T2的方向必与恒力F b和重力m b g的合力方向相反,如图所示,故应选A. 例3有一个直角架AOB,OA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OA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个环的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何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1—4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OA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大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小D.N变大,T变大 解析先把P、Q看成一个整体,受力如图1—4—甲所示, 则绳对两环的拉力为内力,不必考虑,又因OB杆光滑,则杆在 竖直方向上对Q无力的作用,所以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 OA杆对它的支持力,所以N不变,始终等于P、Q的重力之和。 再以Q为研究对象,因OB杆光滑,所以细绳拉力的竖直分量等 于Q环的重力,当P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发现细绳和竖直方向 夹角a变小,所以在细绳拉力的竖直分量不变的情况下,拉力T应变小.由以上分析可知应选B. 例4 如图1—5所示,质量为M的劈块, 其左右劈面的倾角分别为θ1=30°、θ2=45°, 质量分别为m1=3kg和m2=的两物块, 同时分别从左右劈面的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

【物理】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机械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 1.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 C. 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但房子总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C 【解析】【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不能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A不符合题意; B、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方胜了乙方,是因为甲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的最大静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 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符合题意;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所以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房子同样如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匀速直线运动 B. 非晶体的凝固 C. 晶体的熔化 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 错误; 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