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_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合集下载

秦汉时期的宗教信仰与文化

秦汉时期的宗教信仰与文化

秦汉时期的宗教信仰与文化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造就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个时期,宗教信仰与文化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会介绍秦汉时期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以及它们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一、秦汉时期的宗教信仰秦汉时期的宗教信仰非常多样化,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同时还包括了许多异教信仰,比如天师道、黄老教、五斗米道、阴阳五行等等。

儒家是秦汉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儒家的基本教义是仁爱、人伦、道德,以及尊重礼法等等。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道家则强调“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皆由道生,道不可名状,要追求道的真谛。

道家也是中国思想流派中非常重要的一派,其理论影响力深远,并对中国文化和传统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衍道家是道家的一个分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老教。

黄老教的教义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一个无为而治的境界,不应该追求名利和权利等世俗的东西。

法家的主要教义是法治,他们认为百姓应该依照法律行事,强调权威和法度,是一个非常实用性的学派。

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政治文化的产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墨家则是一个非常注重工程技术和实用性的学派,它强调实用主义和公益,倡导工程技术和劳动,主张统一思想、均分财产和等级。

除了这些思想流派之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很多异教信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天师道、阴阳五行、五斗米道等等。

这些信仰都具有非常复杂的体系和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

二、秦汉时期的文化秦汉时期的文化非常繁荣,有着很多特色和特点。

文化方面的主要体现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

在文学方面,秦汉时期有着大量的文献记录和著作,如《史记》、《汉书》、《诗经》、《庄子》、《道德经》等等。

这些文献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成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方面,秦汉时期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特别是在瓷器、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上,都有着非常高的成就。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兵马俑坑全景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这是谁的塑像?他创立了什么宗教?你还知 道哪些相关知识?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一、佛教的东来
古印度(天竺)佛教圣地鹿野苑
古印度(天竺)佛教圣地菩担伽耶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二 道 教 的 兴 起
道教是在什么时期产生的?它的 教主是谁?有 哪些主张? 太上老君塑像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道教创始人张陵(张天师)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道教胜地青城山(四川成都)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三、司马迁写《史记》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迅韵“ 之史 离记 骚” 史 家 之 绝 唱 鲁 无
——
家究 之天 言人 之 际 通 古 今 之 司变 马 迁成 一
——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陕西韩城司马迁故乡的太史祠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四、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步兵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跪射武士俑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立射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将军俑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源自秦始皇陵兵马俑——骑兵俑秦始皇陵兵马俑——鞍马俑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列队严整的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兵马俑中的车马俑
秦汉时期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兵马俑刚出土时尚有鲜艳的色彩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doc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doc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合作展示
交流解疑
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惟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二、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难点: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依据目标
自学思考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________(时间),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2、(),道教史学巨著《》
4、《史记》全书130篇,52万字,全面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________到__________时期约3000多年的历史。
B.道教于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
D.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收获反思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布置作业
目标检测
通过学习秦汉文化,选出一个你最佩服的这一时期的人物,讲讲他的故事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
②这一时期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是什么?
③该雕塑艺术品被誉为什么?
检测
反馈
1、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A.少林寺B.白马寺C.法门寺D.大慈恩寺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春秋》B.《左传》C.《史记》D.《汉书》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请回答:(1)材料中的“司马氏”是谁?“一书”是指哪部书?

岳麓版七上第19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word教学设计

岳麓版七上第19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word教学设计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知识网络构建课后即时训练1.世界三大宗教指: (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道教 ④伊斯兰教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 .西汉初年B .西汉末年C .东汉初年D .东汉末年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伊斯兰教4.如果你想查阅汉高祖刘邦的事迹,可以翻阅下列哪部著作( )A.《论语》B.《九章算术》C.《孙子兵法》D.《史记》5.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塑艺术品是( )A .画像石B .铜奔马C .秦兵马俑D .博山炉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佛教传入: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由中亚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兴起:兴起于东汉时期,思想主要起源于神仙巫术和道家思想 《史记》 作者:司马迁 体裁: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内容: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 影响:开创的纪传体,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秦兵马俑遗址: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规模:仅秦陵东侧陶俑坑内就有兵俑7000余个、马俑600余匹、战车100多辆 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马王堆帛画:是汉代帛画中的稀有珍品,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汉书》 B.《春秋》 C.《史记》 D.《诗经》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汉武帝 B.班超 C.陈胜 D.秦始皇8.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A.搜罗天下奇闻 B.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原因C.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传名后世9.秦始皇兵马俑是以步兵、骑兵还有()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

A.车兵 B、仆士 C、弓箭兵 D、轻兵10.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11、秦汉时期举世闻名的雕塑艺术作品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A.带枷的陶俑 B.秦始皇兵马俑 C.乐山大佛 D.卢舍那大佛综合思维导航12.阅读下列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历史课件 秦汉时期的文化

历史课件 秦汉时期的文化

4.农学的发展—农学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
《氾胜之书》,中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农 学专著。原书已佚,石声汉先生在前人基 础上辑得3 500余字,分101条。氾胜之,汉
成帝时任议郎,是一位有经验的农学家,他根据 关中地区的自然条件,细致地探索了精耕细作的 生产方法。他的最大贡献是总结出了著名的区种 法。
2、东汉前期王充:《论衡》
唯物思想。
他认为:
1、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 种客观的物质 2、三反对: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 鬼;反对厚葬 “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秦汉思想 特点: 儒学神秘化、官方化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写了《论衡》一书,指出天是一种自 然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喜怒哀乐, 也不会通过灾祸来警告人。他还认为, 日食、月食、打雷、下雨,都是自然 现象,并非天降灾祸。王充批判迷信 鬼神的思想说,人死了,形体腐朽, 血脉枯竭,骨肉化为灰土,精神也随 着消亡,不会变成鬼。世界上根本没 有鬼神存在。 在鬼神迷信思想泛滥的时代,王 充根据科学知识,有利地提出无神论 的观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主要内容
一、科学技术 二、哲学和宗教
三、史学和文学艺术
四、社会生活与风俗 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秦汉文化的原因和特点
繁 荣 原 因 特 点



1 秦汉大一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2 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 3 中外交流活跃 4 先秦文化的基础
1 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 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4 气度不凡,气势宏伟,充满自信
在园艺生产方面,秦汉时期创造了蔬 菜瓜果的温室栽培技术,发明了瓜果 套作法、嫁接法、移植法等,特别是 东汉时期的双季稻栽培技术,更是水 稻栽培技术上的一项突出进步。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PPT课件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PPT课件
第 19 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宗 教 史 学
司马迁与《史记》
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艺 术
1、佛教传入
中国民间主要流传 哪几种宗教?你去 过哪些宗教圣地呢?
你知道佛教起源于 哪里吗?它是怎样 传入中原的呢?
白马寺
大 月 氏
天竺
洛阳
长安
白马寺
白 马 寺
佛教为什么能得到统 治阶级的大力扶持和提 倡?它又有哪些教义吸 引了人民群众?
司 马 迁
汉朝人,我国古代 杰出的史学家和文 学家。其著作《史 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鲁迅 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前事之师
结合录像中司马迁忍辱负重写 《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 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考 你认识这些文物吗? 考 它们是哪里出土的? 你
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 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看了兵马俑 图,你的感想如何?
马 王 堆 帛 画
说说这幅画描绘的 是什么内容?
知识巩固
能力拓展 自己动手
佛教与道教比较简表
发源地 传入或兴 起时间 佛教 印度 西汉末年 传入中原 寺院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道教 中国 东汉时期 兴起
宗教场所
主要教义
道观 修身养性 得道成仙


湖南师大附中 尹文珊
感谢聆听,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2、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总是最好的,失去的恋情总是让人难忘的,失去的人永远是刻骨铭心的。 3、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7、做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 8、相信所有的汗水与眼泪,最后会化成一篇山花烂漫。 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10、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11、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1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3、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14、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5、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16、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17、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18、我终于累了,好累,好累,于是我便爱上了寂静。 19、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20、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21、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22、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初中历史教案: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初中历史教案: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知识与能力: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 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授课过程(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2分钟。

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的丝绸之路。

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来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

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初步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不仅政治经济在发展,文化也随之进步。

我们在第18课已经深深地被秦汉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所折服,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此时的人文科学成就吧。

”(展示课件封面:中国历史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课件:秦汉时期的文化人文科学→宗教)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动手”作了预习工作 “我们的附近有哪些佛教寺庙和道教胜地?”有哪位同学做了调查和了解的,请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介绍。

生:长沙有的开福寺,还有岳麓山上的云麓宫。

生:我去过南岳衡山,衡山的寺庙香火很盛。

师: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中亚地区传入中原的,所以,它属于外来宗教。

(课件:示意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动态演示佛教由中亚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路线,以及早期道教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产生。

)(课件:图片《中国最早的佛寺 洛阳白马寺》。

师:相传西汉末年,两个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来到洛阳,所以叫做白马寺)师:佛教认为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顺从忍耐,这些,老百姓和统治者都接受,因而逐渐流行,经过千百年来与中国文化的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

在西汉末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东汉时期,道教也兴起了。

(课件:老子《道德经》简帛→道观。

)师:图片上的历史人物是谁?生:是老子。

师: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

奉老子为教主。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PPT课件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PPT课件


17、不明白,别人都说痛苦的记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可它在我心里,总是在这样的深夜,悄悄袭上心头,不断的蔓延,不断的重复。

18、触摸不到的幸福,再努力也是徒劳。

19、从此,只是孤单一人,守护着自己的孤独,卸下所有的包袱,蹒跚前行,期待着下一个幸福的轮回。

20、残花乱流年,愁肠攒心痛……试着用微笑去听完你们的邂逅,却发现伤痛占满了全世界,而被你捏碎的故事,你还欠我一个结局……回望过往,一切如梦,看似无痕,却挥散不去。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捂住了渐渐变红的眼睛,在悲痛欲绝的痛楚传来之前,爆发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 《史记》 肯定陈胜吴广反抗暴秦
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 罪恶,还大胆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 这在历代尤其是官方史书上难能可 贵,因此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 范.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史记》与司马迁
或或人 轻重固 于于有 鸿泰一 毛山死 。,,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笑 口 常 开 笑 世 上 可 笑 之 人
大 肚 能 容 容 天 下 难 容 之 事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的传入
白马寺的香炉
白马寺钟楼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道教的产生
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它 的产生是承继殷商时代的鬼神崇拜、战国时代 的神仙方术、两汉的黄老学说,即黄帝的思想和 老子的道德经。 东汉末年,张陵在巴蜀地区草创五斗米教; 张角创太平道,标志着道教的产生。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 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父司 马谈是汉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 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 职)。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踪遍 及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 初仕郎中,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 八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 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在《史记》 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 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 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 前91年完成《史记》。
这种说法迎 合了统治者害 怕人民反抗的 心理,因此受 到了大力扶植。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性, 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 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 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宗教 佛教 发源地 古印度 主要主张 兴起或传 入时间 西汉末年 生死轮回因果报 应,今生要忍受 苦难来世,才能 得到幸福 东汉末年 修身养性,炼制 丹药,以求得道 成仙
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后还能象在人间一样延续的他的统治, 所以修建了他的骊山陵墓,里面再造了人间的万物,用 水银做山川河流,用宝石做日月星光,用珠宝玉器营造 树木花鸟。与此同时,为了保护他的这些财产,他象在 人世间一样,也需要他的军队战士来保卫,所以他修建 了兵马俑,作为他死后的卫士。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峨 眉 山
九 华 山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四大道教名山
龙 虎 山
青 城 山
齐 云 山
武 当 山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
《史记》书影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 • • •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史记》的: 1、体裁 2、内容 3、文字特色 4、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 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将军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立射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鞍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跪射武士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骑兵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步兵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问题一: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风貌? 问题二:为什么秦始皇把规模如此巨大的军阵埋 在他的陵墓附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史记》
• 体裁:纪传体通史 • 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
帝时期的史事 • 文字特色:文笔简洁、语言生动、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 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纪(帝王 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 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 面的情况)8篇,共52,6500字。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十四史
《史记》开创的 “纪传体”,为后世史 学家所继承;历朝历代 用纪传体编写的断代史 层出不穷,加上《史记》 共有24部,在我国封建 社会里被称作“正史”。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的 的现 璀 磅了 兵 璨 礴两 马 明 气千 俑 珠 势多 的 是年 艺 世前 术 界秦 群 艺军 像 术横 形 宝扫 象 库六 地 中国 展 ,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道教的基本教义
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教的特点 关注现实,重视现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和道教兴起之后,很快就受到封建统治者的 大力提倡和扶植。 这是为什么呢?
道教圣地——武当山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 后能够转生来世。今生 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 地信佛,那么,来世就 可以得到幸福。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东来和道教的兴起
■司马迁和《史记》
■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佛教的传入
古印度(天竺)佛教圣地鹿野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洛 阳 白 马 寺
位于洛阳城东,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 国后由官府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年间,距今已 有1900多年历史。因当年天竺高僧是以白马驮佛经、佛像来洛 传教,故得名。白马寺是佛教在辽阔中华大地上兴起的第一座 佛教寺院,被佛门弟子公认为"祖庭"和"释源"。
道教
中国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把这些人物或地名按佛、道两教归纳
玉皇大帝、西天如来、太上老君、八仙、 少林寺、武当山、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 城隍 少林寺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西天如来 玉皇大帝 太上老君 八仙 武当山 城隍
佛 教
道 教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四大佛教名山
五 台 山
普 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
, .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2号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军事指挥部)
第18课 秦汉昌盛的文化
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