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PPT课件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2

前事之师:我们能从司马迁身上学到些什 么?
阅读P87和观看视频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能写 成《史记》这一不朽著作?
阅读P87和观看视频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能写 成《史记》这一不朽著作?
客观因素:①汉武帝时的大一统和文 化的发展;②司马迁阅读大量藏书和 到许多地方游历;(见闻广博)③家庭 的熏陶。 主观因素:①刻苦写作,忍辱负重, 意志顽强;②同时对生命价值有一个 正确的认识。
道教思想观念: 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 长生不老 消除欲望
得道成仙 炼制丹药
2、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什么? 作者是谁?它记载哪一段时间的历史?
《史记》。司马迁
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二、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生平:
西汉时期人,今陕西人。其父司马谈 担任太史令。司马迁深受父亲的影响, 喜欢阅读和思考,成年后,游历祖国名 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史记》的内容和体例分别是什么? 《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
注:五 帝:黄 帝 、颛 顼 、帝 喾 、尧 、舜 孝 武:汉武帝
卷 八 十 一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第
卷 六 十 五 孙 子 吴 起 列 传 第 五
卷 六 十 三 老 子 韩 非 列 传 第 三
卷 十
卷 卷 卷 三 二 夏 本 纪 第 二 第 一
……
……
……
……
二 孝 武 本 纪 第 十 二
五 秦 本 纪 纪 第 五 ·
史 一记 五》 帝目 本 纪录
·
·
·
汉武帝
·
·
·
·
黄帝
·
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评价《史记》:“其文直, 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 之实录”
第19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19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第19《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知识与能力: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授过程(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2分钟。
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
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初步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不仅政治经济在发展,化也随之进步。
我们在第18已经深深地被秦汉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所折服,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了解一下此时的人科学成就吧。
”(展示封面:中国历史第19《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秦汉时期的化人科学→宗教)【第一目: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师:前同学们对“自己动手”作了预习工作——“我们的附近有哪些佛教寺庙和道教胜地?”有哪位同学做了调查和了解的,请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介绍。
生:长沙有著名的开福寺,还有岳麓上的云麓宫。
生:我去过南岳衡,衡的寺庙香火很盛。
【学生活动。
介绍了解的知识,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不要出现只谈佛教寺庙或者只谈道教胜地的情况,尽量让学生两方面都能谈到。
】师: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中亚地区传入中原的,所以,它属于外宗教。
(:示意图《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动态演示佛教由中亚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路线,以及早期道教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产生。
)(:图片《中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
师:相传西汉末年,两个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释迦牟尼像到洛阳,所以叫做白马寺)师:佛教认为人死后可以投胎转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顺从忍耐,这些,老百姓和统治者都接受,因而逐渐流行,经过千百年与中国化的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佛教。
第19课秦汉的宗教、文学和艺术

第 19 课
游景点、知史事
佛教四大名山
宗教
道教四大名山
司马迁故居 史学
秦始皇兵马俑 长沙马王堆帛画 艺术
佛教的传入
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它是怎样传入中 原的呢?
印度;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佛教宣扬什么?如果你
马 王 堆 帛 画
佛教与道教比较简表
印度
中国
东汉时期 兴起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西汉佛教传自西, 东汉道教本土起。 司马史记纪传体, 上自黄帝下至今。 秦兵马俑称奇迹, 长沙帛画更珍奇。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吗?
不是,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被道教奉为教主。
道教哪些教义符合统治者的需求?
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司马坡
迁司 马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你知道《史记》记载的内容和体裁吗?
内容: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 体裁:纪传体通史
他们是如何评价《史记》?
班固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
鲁迅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坑内共有 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 8000件,实用兵器数以万计。 出土的各类 陶俑,按照不同身份分为将军俑、军吏俑、 武士俑等几个级别,其服饰、冠带、神姿各 不相同,千姿百态,几千件俑没有一张相同 的脸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 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人的今生
如能忍受苦难,来世就能得到幸福。因此,为 了来生的幸福就要放弃对阶级压迫的斗争。
安徽齐云山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PPT课件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宗 教 史 学
司马迁与《史记》
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艺 术
1、佛教传入
中国民间主要流传 哪几种宗教?你去 过哪些宗教圣地呢?
你知道佛教起源于 哪里吗?它是怎样 传入中原的呢?
白马寺
大 月 氏
天竺
洛阳
长安
白马寺
白 马 寺
佛教为什么能得到统 治阶级的大力扶持和提 倡?它又有哪些教义吸 引了人民群众?
司 马 迁
汉朝人,我国古代 杰出的史学家和文 学家。其著作《史 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鲁迅 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前事之师
结合录像中司马迁忍辱负重写 《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 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考 你认识这些文物吗? 考 它们是哪里出土的? 你
秦始皇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 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看了兵马俑 图,你的感想如何?
马 王 堆 帛 画
说说这幅画描绘的 是什么内容?
知识巩固
能力拓展 自己动手
佛教与道教比较简表
发源地 传入或兴 起时间 佛教 印度 西汉末年 传入中原 寺院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道教 中国 东汉时期 兴起
宗教场所
主要教义
道观 修身养性 得道成仙
再
见
湖南师大附中 尹文珊
感谢聆听,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2、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总是最好的,失去的恋情总是让人难忘的,失去的人永远是刻骨铭心的。 3、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6、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7、做自己就可以了,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 8、相信所有的汗水与眼泪,最后会化成一篇山花烂漫。 9、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10、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11、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1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13、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是证明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14、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15、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16、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17、诚心诚意,诚字的另一半就是成功。 18、我终于累了,好累,好累,于是我便爱上了寂静。 19、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20、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21、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 22、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1

司马迁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著有《史记》 一书,被鲁迅称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司马迁所著,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天与人的关系,开通古今的变化,写出自成一家的著作。)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陕西韩城司马迁故乡的太史祠
艺术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 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 此坑的北侧20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把它们分别定名为 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军阵)
秦始皇陵兵马俑2号坑(军阵)
秦始皇陵兵马俑3号坑(军事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 迄今为止世界上出 土的最大艺术宝库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
土的帛画,是汉代帛 画中的稀有珍品,也 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 品。
瑰宝
艺术
兵马俑
宗教
帛画 史学
佛教 道教
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B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
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前句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后句是说其文学成就。总之,《史记》 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是文学与史学的高度统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课件 岳麓版

太上老君、土地爷、灶君等神灵都来自道教虚构的神仙世界。
【探究思考】(1)材料一两幅图片中的建筑物分别属于哪两种 宗教?你能说出这两种宗教哪一个是外来宗教,哪一个是土生土 长的宗教吗?
【参考答案】佛教和道教。
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一下宗教在我国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珍品。
1.秦汉时期政治上的大一统,经济上的繁荣发展,带动了科学技 术、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 2.《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和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鲁迅因此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秦兵马俑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在于用泥土塑造烧制而成,与
真人真马大小相当,造型精美。
秦汉时期政治上的大一统,经济上的繁荣发展,带动了科学
2.重·难点: (1)重点:司马迁和《史记》。 (2)难点:佛教的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 的影响。
一、宗教
1.佛教:
古代印度 。 (1)起源:佛教起源于_________
西汉末年 由中亚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传入:_________
2.道教: 东汉 时期。 (1)兴起:_____ 道家 思想。 (2)来源:民间流行的神仙巫术和_____ 老子 为教主。 (3)教主:奉_____
技术、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
道教兴起,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画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再一次向后人证实了人类本身才是创造 历史、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
探究主题1 宗教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4)地位:我国的本土宗教。
二、《史记》 西汉 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 _____ ___ 马迁 ____ 黄帝到汉武帝 时期 叙述了从_____________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学 习 目 标
3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1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2
通过对佛教与道教的比较,培养概括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通过学习司 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辉煌成就,培养勇于 追求真理的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白马驮经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自 主 学 习
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将 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傅毅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 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摹写浮屠的遗像。蔡等后来和天竺高僧迦 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中国有佛教和跪拜的仪规是从这时开始的。蔡等 又带回佛经四十二章和释迦牟尼的立像,明帝令画工绘制佛的图像,安放在 清凉台和显节陵上,经藏在兰台石室。蔡等是用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明 帝因此在洛阳城雍关之西,建了一座白马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后来都是在 这座寺庙里圆寂的。 1.阅读“白马驮经”故事。你从 故事中知道佛教什么时候传入我北武当山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安徽齐云山
4.你到过哪些道教名山?
5.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与道教有关? 白日飞升;长生不老;金浆玉液;脱胎换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张冠李戴;胡说八道;不三不四;返老还童;天官赐福;鹏程万里; 大音希声;不食烟火;洞天福地;金童玉女;袖里乾坤;壶中日月; 清静无为;餐风露宿;无中生有;内圣外王;三魂七魄。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最新课件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佛祖简介
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释 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 迦牟尼生活的时代,约为公元前六 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 孔子同时,透过释迦牟尼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出,他虽被尊 为圣人,且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崇奉敬仰,但他是人不是神, 在获得觉悟之前,也曾有过疑惑痛苦,但他超出常人之处, 是以己之苦推及众生之苦,从而生起解脱之无上悲愿,他舍 弃了常人所羡慕的一切财富、王位、妻儿,毅然出家修道, 历经六年,艰苦备尝,终于断除各种无明烦恼,觉悟到宇宙 人生的实相,获得根本解脱。
以先秦时代的哲学家老子为其创始人,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思想对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如老子的虚怀 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素朴、助人为乐、 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 想等。正是这种道教文化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 族开阔的文化襟怀,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
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2.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 3.列举雕塑、绘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1.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2.司马迁与《史记》
3.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1.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佛 教
道 教
佛教的传入 佛教是广泛流行于 亚洲的宗教和哲学。它 对东方世界的宗教、文 化、社会生活发挥重要 作用。佛教于公元前6世 纪产生于伽毗罗卫国 (现尼泊尔境内)。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 传入中原地区,东汉初年开始逐渐兴盛。
古印度:不是今天的印度,而是指南亚次大陆。包括
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
佛教传入中国
河南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位于古都洛阳城东十二公里处,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朝廷斥资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距今 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东汉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明帝 遣使赴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 汉使之请,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翌年,明帝 昭命于雍门外兴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命名为白马寺。 白马寺建成后,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在其内,译出我国第一 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从此,白马寺逐渐成成为中国佛 教活动中心,并吸引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僧人来拜佛求法。 由于白马寺的兴建,使佛教文化广为传播,因此,千百年来, 白马寺一直被东亚文化区域奉之为“释源”、“祖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月氏
白马寺 中国第一座寺庙
洛阳 白马寺
长安
天竺
佛教为什么能得到统治阶 级的大力扶持和提倡?它又 有哪些教义吸引了人民群众?
佛教四大名山
安徽九华山
浙江普陀山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嵋山
2、道教兴起
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什 么?兴起于何时?尊 奉谁为教主? 道教 东汉时期
老子
老子
道教又适应了 统治者什么需求呢?
前事之师
结合录像中司马迁忍辱负重写 《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 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面对困难和挫折, 我们应该勇敢面对,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而不是逃 避。
你认识这些文物吗? 它们是哪里出土的?
1、秦始皇陵兵马俑: (1)是秦汉时期雕塑 作品的代表。 (2)地位:是迄今为止出 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
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 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看了兵马俑 图,你的感想如何?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珍品。
三、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1.秦兵马俑:出土地点:( 陕西临潼)
地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 最大 雕
塑艺术宝库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
2.马王堆帛画:
出土地点:( 长沙马王堆 )
秦始皇陵兵马俑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陵墓里有骑兵兵佣七千多件,陶马六百余匹,战车
一万多辆。武士俑有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 神态……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雕塑艺术?
秦汉时期
2)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雕塑杰作是什么?
秦始皇陵兵马俑
3)材料所述的雕塑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精神风貌? 开拓进取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决心,气吞山河的气势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温
故
知
新
1、(
)早期,我国已发明了纸。
2、(
)时期,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
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3、成书于( )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
到汉代以来的数学成就,有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
水平。
4、东汉科学家( )制造了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
震仪器。
5、张仲景所著《 伤寒杂病论 》对中医学的发展产
地位:是汉代帛画中的稀有珍品,也是我国古代艺术教是下列(C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
2.“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出自(B
) A.司马光 B.司马迁 C.班固 D.班超
3.《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不可能叙述
的历史事件是( D )
候传入我国的吗?(C)
A.春秋时期 B.秦朝 期
C.西汉末年
D.东汉时
6.下列人物在《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D )
A 黄帝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蔡伦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司马迁 名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记载范围:从黄帝 到 汉武帝 时期 3000 多年的历
《史记》
史。
体裁:是我国第 一 部 纪传体 通史。
2.
内容:全书130 篇,52万余字。除了记载了史学之
外,还记载了丰富的 天文学 资料。
意义:开创的纪传体,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无韵之离骚”。
1、《史记》:
(1)历史价值:既是一部史学巨著,也 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2)内容: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3000多年的历史。
2、司马迁的成就: 写出史学巨著《史记》。 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写作范例。
二、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简介:是 西汉 时期的史学家,所写的《史
记》是一部不朽的 史学名著 ,也是一部优秀 的 文学作品 。
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尊称为医“ 圣 ”。
第 19 课
宗 教
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史 学
司马迁与《史记》
艺 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
术
1、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中国民间主要流传 哪几种宗教?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佛教起源于哪里? 它是怎样传入中原 的呢?什么时候传
入中国?
起源于古印度。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西汉末年期
道教四大名山
安徽齐云山
江西龙虎山
四川青城山
湖北武当山
佛教与道教比较简表
佛教
道教
发源地
古印度
中国
传入或兴 起时间
西汉末年 传入中原
东汉时期 兴起
宗教场所 主要教义
寺院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道观
修身养性 得道成仙
二、司马迁与《史记》
西汉人,杰出的史
司
学家和文学家,其
马
巨著《史记》,鲁
迁
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A.武王伐纣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昭君出塞
4.舞蹈《千手观音》获得2005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节 目评比一等奖和特别大奖。你是否知道“千手观音”、“
功德无量”的词汇跟哪个宗教有关?(D)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来 自于佛教的一些语言在我们的身边常能听到,这说明 佛教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知道佛教是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