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分析和续驶里程研究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前期研究及任务来源为贯彻落实2025年节能目标,配合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制定和后续实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从2018年起开始着手进行《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标准修订的前期预研工作。
主要包括:1)密切跟踪国外、国际轻型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WLTP等),包括现有技术内容的分析,未来更新内容的跟进等;2)密切跟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和开发”(简称“中国工况”)项目、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GB 18352.6—2016)相关动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2019年3月13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审查会上审议通过了GB/T 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的修订,并同意将该标准分为轻型汽车和重型商用车辆两部分,本标准为轻型汽车部分。
2)主要工作过程按照节能工作整体部署,《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标准修订工作于2018年正式启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国内外主要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企业、检测机构等8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研究。
自2018年启动标准修订工作以来,中汽中心标准所对国际主流标准法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对比,组织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和技术交流并在工作组内部开展技术验证工作,同时充分吸取了中汽中心“中国工况”项目组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标准起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4月,中汽中心标准所根据前一阶段研究和验证情况完成了标准修订草案,并在工作组内部开展了多轮意见征集与讨论,于2019年9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情况如下:表2 主要技术会议及研究活动2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1)研究目标《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标准修订应满足政府主管部门的汽车节能管理需求,保障我国2025年汽车节能目标的实现,同时满足消费者获取更贴近实际驾驶和不同使用条件的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信息的需要。
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Ft—汽车驱动力(N); Ff—滚动阻力(N); Fi—坡道阻力(N); Fw—空气阻力(N)。
第三节 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根据汽车行驶方程可计算出最大坡度角α为:
在低速时,爬坡能力要大得多,基于式(4-4)的计算结
果将产生显著偏差,而应按式(4-6)计算如下:
第三节 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最短时间(单位为s)来评价。 M1 , N1类纯电动汽车,采用0一50km/h原地起步加速
时间和50一80km/h超车加速时间; M2 , M3类纯电动汽车,采用0一30km/h原地起步加速
时间和30一50 km/h超车加速时间。
第三节 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2.动力性指标
(3)爬坡能力
纯电动汽车的爬坡能力用坡道起步能力和爬坡车速来评价。 坡道起步能力是指纯电动汽车加载到最大设计总质量时在坡
好的硬路面上所能到达的最高车速。 1 km最高车速 通常简称为最高车速,是指纯电动汽车
能够往返各持续行驶lkm以上距离的最高平均车速。 30min最高车速 是指纯电动汽车能够持续行驶30min以
上的最高平均车速:
第三节 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2.动力性指标 (2)最大加速能力 纯电动汽车的加速能力用从速度v1加速到速度v2所需的
道上能够起动且1min内向上行驶至少10m的最大坡度。
爬坡车速是指加载到最大设计总质量后,纯电动汽车在给定
坡度(4%和12%)的坡道上能够持续行驶1 km以上的最高平均车 速。
第三节 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3.动力性指标的计算 (1)电动汽车最高车速的计算
电动机发出的功率全部消耗于车辆阻力。若电动机的
第三节 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指标
4.续驶里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程试验⽅法第1部分:轻型...《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程试验⽅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作简况1)前期研究及任务来源为贯彻落实2025年节能⽬标,配合乘⽤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乘⽤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管理办法》制定和后续实施,在⼯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业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有限公司从2018年起开始着⼿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程试验⽅法》标准修订的前期预研⼯作。
主要包括:1)密切跟踪国外、国际轻型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程试验⽅法(WLTP等),包括现有技术内容的分析,未来更新内容的跟进等;2)密切跟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况研究和开发”(简称“中国⼯况”)项⽬、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GB 18352.6—2016)相关动态,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2019年3⽉13⽇,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审查会上审议通过了GB/T 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程试验⽅法》的修订,并同意将该标准分为轻型汽车和重型商⽤车辆两部分,本标准为轻型汽车部分。
2)主要⼯作过程按照节能⼯作整体部署,《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程试验⽅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标准修订⼯作于2018年正式启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国内外主要乘⽤车及轻型商⽤车⽣产企业、动⼒电池企业、检测机构等8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研究。
⾃2018年启动标准修订⼯作以来,中汽中⼼标准所对国际主流标准法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展了⼴泛的调研和对⽐,组织召开了多次⼯作会议和技术交流并在⼯作组内部开展技术验证⼯作,同时充分吸取了中汽中⼼“中国⼯况”项⽬组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标准起草⼯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4⽉,中汽中⼼标准所根据前⼀阶段研究和验证情况完成了标准修订草案,并在⼯作组内部开展了多轮意见征集与讨论,于2019年9⽉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电动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的评价探讨

电动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的评价探讨在动力性方面,我国电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主要是依据是国标《GB/T 18385 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最高车速,30分钟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车速,坡道起步能力等。
在经济性方面,经济性评价指标主要依据国标《GB/T 18386 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测试工况分为60km/h和NEDC循环工况,评价指标主要有能量消耗率和續驶里程。
针对经济性评价而言,不同的国家,在选择循环工况和方案时有着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对于行驶工况的开发而言,最初是针对传统的燃油汽车的排放以及油耗的检测,当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还没有形成针对性的行驶工况的评价体系,在进行评价和实车测试时,还是遵循传统汽车的行驶工况来进行,例如参考欧洲经济委员会的ECE-15的标准,以及为了满足市郊路面的行驶状况而修改的EUDC市郊工况;另外还有日本所推出的10?15工况和其最新修订的JC08工况;美国相继也制定了一些工况标准,如:UDDS、SAE等。
对于我国的国标而言,除了所指出的NEDC工况外,一些研究单位和科研院所还针对不同地区的路况建立了一些典型的工况数据,如北京地区的工况、长春地区的工况以及西安地区的工况等,基于这些工况来对整车的路面性能进行评价[1-3]。
此外,针对评价纯电动汽车最高车速、爬坡能力、加速时间、能量消耗率以及续驶里程等动力性与经济性评价指标,不同的车型有着不同的性能指标,而对于相同的车型,由于有着不同的电动机参数和传动系统参数的匹配,导致其能耗和动力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在选择车型和实施定量计算时,如果对于一个车型而言,其方案选择和性能指标相对于另一个车型较高时,性能优势较为明显,倘若各指标之间优劣交错,这就需要重新对比评价。
对此,在各国国家标准中还少有提及车辆的综合评价标准[4-6]。
1 电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动力性需求方面,和传统汽车基本类似,在GB18385-2005中所列出的评定车辆动力性的参数主要是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最大爬坡能力。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策略研究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策略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可持续交通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然而,续航里程一直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和消费者的接受度。
因此,研究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因素要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首先需要了解影响续航里程的因素。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方面:1、电池技术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和寿命直接影响续航里程。
目前,主流的电动汽车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
然而,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仍有待提高,同时在低温环境下性能会有所下降。
2、车辆重量车辆的重量越大,行驶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就越多,从而缩短续航里程。
因此,通过采用轻量化的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等,可以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续航里程。
3、空气动力学车辆的外形设计对空气阻力有很大影响。
优化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可以减少空气阻力,降低能耗,从而增加续航里程。
例如,流线型的车身、低风阻轮毂和扰流板等都可以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4、驾驶习惯驾驶习惯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有显著影响。
急加速、急刹车和高速行驶都会增加能耗,而平稳驾驶、合理利用能量回收系统则可以提高续航里程。
5、车载设备能耗车内的电子设备,如空调、音响、导航系统等,都会消耗电能。
优化这些设备的能耗管理,在不需要时及时关闭,可以节省电能,延长续航里程。
二、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策略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1、电池技术改进(1)研发高能量密度电池科研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新型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这些新型电池有望在未来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优化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精确的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量、温度、电压等,合理控制充放电过程,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2、轻量化设计(1)使用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造中,更多地使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替代传统的钢铁部件,不仅可以减轻车身重量,还能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纯电动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纯电动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进步,纯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比于传统的燃油车,纯电动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纯电动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续航里程不足、充电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纯电动汽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续航里程不足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电池技术的限制,目前市面上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在300-500公里左右,而传统燃油车的续航里程往往能够达到600-800公里以上。
这意味着纯电动汽车在长途行驶时需要频繁充电,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针对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1. 提高电池技术水平。
目前,锂电池是纯电动汽车主要的动力源,而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通过不断研发新的电池材料和技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可以有效提升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 发展快速充电技术。
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大幅缩短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建设更加完善的快速充电网络,使得纯电动汽车在长途行驶时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充电。
3. 推广车载发电技术。
车载发电技术可以通过车辆内部的发电设备为电池充电,从而延长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通过研发更加高效的车载发电设备,实现车辆自我充电,可以有效缓解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
二、充电设施不完善除了续航里程不足之外,充电设施不完善也是纯电动汽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城市中的充电设施普遍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大部分充电桩都集中在市中心地区,给纯电动汽车的充电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地面停车位不足、充电桩的使用费用以及充电速度等也是影响纯电动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
针对充电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1. 加大充电设施建设力度。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研究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研究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的未来展望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提升的未来展望
▪ 电池技术的发展
1.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从最初的 100Wh/kg提高到了现在的300Wh/kg以上。 2.充电速度的加快:新一代快充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充电,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 3.轻量化设计:采用更轻的材料来制作电池,以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
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
▪ 提高电池使用环境
1.优化电池使用环境,如降低电池工作温度、提高电池工作湿度等,以提高电池的 能量密度。 2.研究和开发新型电池防护技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研究和开发新型电池维护技术,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
▪ 提高电池回收利用
1.采用新型电池回收技术,如湿法回收、热解回收等,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研究和开发新型电池回收管理系统,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研究和开发新型电池回收设备,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寿命。
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研究
续航里程提升的重要性
续航里程提升的重要性
续航里程提升的重要性
1.提高用户满意度: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能指标,续航里程的提升可以满足用户更长的行驶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2.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续航里程的提升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续航里程的提升可以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4.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续航里程的提升需要依赖于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进步,因此,续航里程的提升也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 技术的进步。 5.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是实现绿色出行的重要途径,续航里程的提升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降低能源消耗:续航里程的提升可以降低单位里程的能源消耗,有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研究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研究摘要:随着汽车拥有量不断增长,尾气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世界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各国政府、世界人民和汽车制造企业都普遍认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必须是节能减排,而纯电动车正是这股潮流中的领军人物。
但技术的瓶颈限制了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提高。
本文先是简单地叙述了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的问题,然后是从纯电动车的实际运用中总结出影响它续航能力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简单地阐述了提高纯电动车续航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前言:作为现代工业文明象征的汽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质量好坏、民众喜爱程度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纯电动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用户购买纯电动汽车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其续航里程的高低。
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一)电池应用现状纵观整个纯电动车生产业,其电池以铅酸、锂离子为主。
铅酸电池是纯电动车发展的初期主流电池,但其性能低、充电速度缓慢、寿命短,污染较严重。
因此,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铅酸电池逐步被锂离子电池取代。
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较低,无记忆效应,比铅酸电池容量大,循环寿命较长。
(二)续航能力的现状简单来说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是在电池饱和状态下行驶到下次充电的里程数。
从目前的汽车产品来看,虽然汽车企业一直在加大电池、车身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仍然远远不及汽油机汽车。
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宣传里虚报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几乎是行业潜规则。
二、影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因素(一)电池的容量电力驱动和电力控制系统是纯电动汽车与汽油机车区分最大的一个方面。
蓄电池容量是限制纯电动车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但由于蓄电池制造工艺和材料制约,导致纯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蓄电量远远达不到汽车用户续航里程的要求。
在纯电动车使用时,电池放电量越大,容量降低得越快,续航里程就越短。
(二)气温的高低影响电池容量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外部温度的高低,纯电动车在夏季和冬天的续航里程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一般工作方式为恒转矩起动,达 1.2 电动机的转矩特性
到额定功率后转为恒功率运行。电机在低速运转时,电
假设电机驱动系统具有理想的峰值工作特性,其转
机控制器向电机输出的电压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此 矩、功率—车速曲线如图 1 所示。图中,ub 为电机基速
时电机为恒转矩特性;当转速增大到某一值时,电机端电 (额定转速 nb)对应车速;umax 为电机最高工作转速 nm 对 压达到电源电压,这时的转速值即电机基速。超过基速 应车速;ua 为电动汽车起步加速达到的某一车速[3]。
负载电流变化,给出相关计算方法;研究影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因素,建立其续驶里程计算模型。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负载电流;续驶里程
中图分类号:U469.72;U467.4+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 3331(2013)01- 0009- 03
Analysis of Power Performance and Study on Driving Range for Pure Electric Vehicle
后,电机端电压保持不变,而磁通随着转速增加呈双曲线 形衰减,因此, 转矩也随着转速增加呈双曲线下降,此时 电机为恒功率特性[2]。因此,选择电机基本原则:电机额定
T
转矩
P 功率
功率能满足最高车速要求;电机短时工作转矩能满足最
大爬坡度要求;常规车速应落在变频电机的基频上;最高
车速功率平衡点应落在电机特性曲线的恒功率段上。
作者简介:唐瑜亮(1975-),男,工程师;从事客车电器、车身、电动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的研发和设计工作。
10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3 年 2 月
车速、不同爬坡度及不同加速度情况下所需电机的动力
与功率和其他参数,部分如下:
3
1)纯电动汽车功率
PM=
1 η
(
mgf cosα 3 600
ua+
CDAua 76 140
1)车速与电流的关系。 在水平路面上,纯电动汽
车等速行驶所需要功率换算至电机输出轴为
3
PM=
η1 (
mgf ua 3 600
+
CD 76
Aua 140
),kW
因此,ICD=
PB UB
= 1 000 PM UBηMηC
,A
2)坡道与坡道起步电流的关系。 主电路电流
ICD=
PB UB
= 1 000 Pi UBηMηC
动力电池组总能量,kW·h;C 为电池组额定容量,Ah;UB 为电池组端电压,V,其值等于每组电池的额定电压与电 池组数量的乘积。另外,有制动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机,制 动能量占工况总能量 15% ̄20%,车辆续驶里程会增加 10% ̄15%[10]。
表 2 匀速车速与续驶里程
匀速车速 (/ km/h) 30 40 50 60
最高转速,决定驱动车轮后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用
umax=0.377 rnmax/i 校核,取两者之中的小者。 5)纯电动汽车加速时间。加速时间分为原地起步
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当 ua≤ub 时,加速时间
ua
ua
乙 乙 t= 1 3.6
0
δm dv= 1 Ft1- Ff-Fw 3.6
0
δm
2
Ft1-
的转矩产生一对地面的圆周力 F0,同时地面对驱动轮产 生反作用力即是驱动汽车的外力,此力称为电动汽车的 驱动力 F(t N)。其数值为 Ft=TM×i×η/r,其中:i 为传动系总
汽车发展原因之一是续驶里程短,分析影响续驶里程的 传动比;r 为车轮半径,m;η 为传动系机械效率(根据经
原因、提高续驶里程是纯电动汽车研究者追求的目标。 验,配变速器时,η 取 0.86;电机直接驱动时,η 取 0.90)。
Tang Yuliang
(Quick Bus Co., Ltd, Guilin 541805, China)
Abstr act:The author analyses the dr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re electric vehicle (PEV) motor, and establishes a
+
mg sinα 3 600
ua+
δmj 3 600
ua)
利用功率平衡定性分析设计使用中有关动力性问
题较为方便。另外,在纯电动汽车主电路上的电流分析、 续驶里程分析中也常用它[4]。
2)车速 - 电机转速间关系。电动汽车车速 u(a km/h) 可利用电机转速 n(r/min)换算:ua=0.377 rn/i。式中,i 为 总减速比;r 为车轮半径,m。
根据文献[12],现举一从加速 - 匀速 - 减速工况来
说明多工况行驶续驶里程的计算。假定速度从 0 加速到
32 km/h 用时 12 s,再以 32 km/h 等速行驶 24 s,最后减
速行驶到车辆停止用时 11 s。加速时驱动力为 Ft1= mgf
2
2
+ CDAua /21.15+δ×m×j=17 722.7 N, 行驶里程为 S1= ua /
乙1 a2- u2
=
1 2a
|
a+u a-u
| +c,可求出加速时间 t。
6)纯电动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与传统汽车计
算一样。
2 主电路负载电流及续驶里程影响因素分析
2.1 主电路负载电流
纯电动汽车在行驶时,电机的输出功率将随阻力功
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主电路中传递的电功率也是在不
断变化,但与所需的阻力功率始终保持平衡。纯电动汽车
3)车速 - 电机转矩、驱动力。电机输出转速与转矩
之间的计算公式:TM= Tmax (n≤nb),或 TM=9 549 Pmax /n (n>nb)。式中,Tmax 为电机额定转矩,N·m;Pmax 为电机 额定功率,kW。
结合上式,得出纯电动汽车牵引力 F(t N)和车速之 间计算公式:Ft= Tmax iη/r (u≤ub),或 Ft=3 600 Pmaxη/ ua (u>ub)。
上的电路较为复杂,有供冷暖空调、气泵电机、油泵电机
提供动力的电路,有供照明和仪表的电路,还有其它电子
设备的电路等。纯电动汽车的主电路是指给电动汽车行
驶提供所需能量的电路,即动力电池组—电机控制器— 电机[5]。动力电池组的输出功率:PB=UBIBηMηC,kW。
式中:UB 为电池组端电压,V;IB 为电池组输出电路的 电流,A;ηM 为电机效率;ηC 为电机控制器效率。
establishes the calculation model.
K ey wor ds: pure electric vehicle;power performance;load current;driving range
对纯电动汽车的牵引力、车速、主电路负载电流之 间进行研究,确定电机转速、转矩、驱动力之间的关系, 对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分析十分必要[1]。目前,影响纯电动
整车质量等,它们对续驶里程的影响与传统汽车一样。
对于纯电动汽车,其续驶里程的影响因素还有:
1) 动 力 电 池 性 能 。动 力 电 池 性 能 主 要 指 能 量 密
度 、额 定 容 量 、放 电 率 、放 电 电 流 、放 电 深 度 、自 放 电
率 、内 阻 ,特 别 是 成 组 一 致 性 及 电 池 的 环 境 温 度 是
续驶里程 /km 311.2 272.3 237.3 206.3
2)多工况行驶续驶里程的计算。多工况行驶比等速
行驶多加速和减速状态,在计算功率消耗时,计入加速
k
时的功率消耗就可以了。因此,多工况行驶里程 S=ΣSi, i=1
式中:Si 为每个状态行驶距离,km;k 为车辆能够完成
的状态总数。多工况行驶和等速行驶在某一状态时的计 算方法是相同的[11]。
1 纯电动汽车受力分析
ub
ua
umax u/km·h-1
图 1 电动汽车转矩、功率—车速曲线
1.1 驱动力
1.3 行驶阻力
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储存的电能通 过控制器输出给电机,电机输出功率,电机产生的转矩 TM(N·m)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此时作用于驱动轮上
纯电动汽车的滚动阻力 Ff、空气阻力 Fw、坡度阻力 Fi、加速阻力 Fj 及它们与驱动力的平衡与传统汽车一 样,按照文献[3]计算。因此,可计算出纯电动汽车在不同
经济性指标之一 [8- 9] 。匀速行驶时,总的驱动力:Ft=
2
m·g·f+ CDAua 21.15
,则续驶里程:S=
EBηηMηCηB×3 F
600
,km。其
计算结果见表 2。其中动力电池组总能量 E= C×UB / 1 000=400×(3.2×169)/1 000=216,kW·h。式中,EB 为
3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计算
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主要是根据电池输出能量 与车辆行驶消耗的能量相等的原则进行计算 [7] 。以一 12 m 电动城市客车的续驶里程为例来说明。其基本参 数见表 1。
表 1 某 12 m 电动城市客车的基本参数
参数 满载总质量 m/kg
迎风面积 A/m2 风阻系数 CD 轮胎滚动半径 r/m 滚动阻力系数 f 主减速比 i0 机械传动系效率 η 电机驱动效率 ηM 电机控制器效率 ηC 每组电池额定容量 / 电压 电池总能量 EB /kW·h 动力电池放电效率 ηB
,A,爬坡功率 Pi 按文献[3]计算。
3)加速时间与电流的关系。电动汽车在水平路面
上加速行驶时,主电路电流
ICD=
PB UB
= 1 000 Pj UBηMηC
,A,加速消耗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