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李健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lilin)概要

第一节 西方两大学经济思潮
2、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及其理论依据
萨伊:萨伊定律与货币面纱观 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法 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
➢ 基本原则: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和自动均衡 ➢ 理论核心:市场的价格机制 ➢ 主张: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中国要进行自由竞争,一切都可以借助
➢ 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 ➢ 消费品生产与投资品生产 ➢ 储蓄和消费 抛弃了“二分法”,指出市场机制的不完美性和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第一节 西方两大学经济思潮
2、当代国家干预主义的形成
历史背景:1929-1933年大萧条 针对大萧条,自由经济学派提出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 “罗斯福新政”
➢ 政府以稳定金融、控制物价、调节生产、保证利润、兴办公共工程、 扩大财政支出、扩张货币共计来刺激经济的等一系列紧急的政府干 预经济措施的总称
金融学说史 (04146022)
使用教材: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李健编著) 授课教师:李林 电子邮箱:lin_licd@ 所在院系: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
第1章 西方两大经济学思潮的变迁 及其对货币金融学的影响
一、西方两大学经济思潮 二、当代两大经济思潮与两大经济学阵营的形成 三、20世纪以来两大经济思潮的交替起伏与两大经济
经济自由主义:泛指要求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反对国家 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理论主张和政策主张。
1、经济自由主义的由来
➢ 络克:人对其劳动、劳动产品和劳动手段拥有自主权 ➢ 诺思:自由贸易的好处 ➢ 魁奈的《经济表》(1758):法国重农主义的创始人
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仆人,只有自由和私人利益才能国家欣 欣向荣。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终将增进整个社会利益。
李健《金融学》课后习题及详解(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圣才出品】

李健《金融学》课后习题及详解第5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1.如何认识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以及利率之间的关系?答:(1)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2)利息是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贷出方的报酬。
正是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偿还时,需要在本金之外附加一定数额的利息,这样利息也就成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具体体现。
(3)由于本金数量会对利息总额产生重要影响,这使得我们无法通过比较利息额来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高低,在对不同信用活动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进行比较时,我们需要剔除本金数量多少对其产生的影响。
由此,我们引入了另一个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利率。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它是指借贷期满的利息总额与贷出本金总额的比率。
由于利息率能够剔除本金数额多少对利息总额的影响,亦即给出了单位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相对于利息而言,利率是一个衡量货币时间价值的更好的指标,它使得各项信用活动中货币时间价值的高低变得可以相互比较。
2.如何认识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什么是收益的资本化?答:(1)利息的来源和本质西方经济学家对利息实质问题的分析散见于各个不同的利率理论之中,概括起来可以区分为非货币性因素和货币性因素两个不同的分析视角。
①从非货币因素对利息实质的考察。
古典学派以利息产生于借贷资本为基础,从影响储蓄和投资的实际因素来考察利息的来源。
一切利息都来源于同种和同量物品价值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是由二者在时间上的差别造成。
资本生产的费时性决定了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的差额,利息在实质上即来源于这种差额。
②从货币因素对利息实质的考察。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注货币性因素,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息论颇具代表性。
凯恩斯把利息定义为是对人们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
他认为人们得到货币收入后要作两种选择:一是对时间偏好的选择,即在既定收入下对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分配;二是对灵活偏好的选择,指在既定收入下对持有货币与债券的选择。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1-3)资料精

现代西方第一章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第二章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三章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四章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五章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说第六章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七章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八章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九章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章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一章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二章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通过学员要了解西方早期和近代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和来龙去脉;辨析西方货币本质观中的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了解早期和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性观;点析银行主义和通货主义观点的差异;了解维克塞尔对金融理论的贡献和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货币本质观n代表人物:以十六、十七世纪重商主义者为代表。
n主要观点: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多,财富就多。
生产只是创造财富,而流通则增加财富。
n简要评价一、货币金属观n 代表人物:早期有巴本、贝克莱、孟德斯鸠等;近代有克纳普等人。
n 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
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票券,是一种价值符号。
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只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计算单位,只在名目上存在。
n简要评价。
二、货币名目观第一节货币本质观本世纪初,现代名目说盛行一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属观占上风,恢复金本位制。
1933年的世界大危机后,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当代名目说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40余年。
在此期间,仍有人主张重建金本位制。
三、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第一节货币本质观第三节信用利息理论一、信用理论1.信用媒介论n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等。
n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就是为信用提供媒介。
银行只有先接受存款,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前者决定后者。
现代货币学说网考说明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课程考核改革方案(试行)第一部分课程考核方案的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课程基本情况“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是开放教育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课内学时72,共4学分,全年滚动开出。
它以货币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主要通过对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阐述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从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李健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学生同时可参考使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制作的IP课件、网络课程、网上学习辅导等教学资源进行学习。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加强平时,注重实践,突出创新”是本次考试改革总的指导思想。
加强平时,发展能力,以评价促进步和提高,确立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实践,突出创新,加强技能性学生成绩的含量,不仅增强学生对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提供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
构建适应开放教育特点的考试模式应从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实践环节活动等方面进行探讨,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课程正是在这种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下,确立网上考试改革的。
争取最终达到“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效果,以期全面提高成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考核目标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要检测学生对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运用西方货币金融理论解释、分析、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
(一)形成性考核目的:形成性考核所设计的任务反映了教学的核心内容,使学生在形成性考核中最大限度地对课程的重点内容得到检验。
通过完成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充分发挥电大系统教师群体的优势,把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落在实处;另一方面也能够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课件(中央财经大学 李健) 01[1]
![金融学课件(中央财经大学 李健) 01[1]](https://img.taocdn.com/s3/m/5eccb658312b3169a451a427.png)
按币材划分的货币种类
实物货币
商品货币 货 币 信用货币 金属货币(铜、银、金) 纸币、银行券(现金) 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
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货币供给层次(strata of money
supply)----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按不同 统计口径划分的若干层次.
◎各国一般以流动性为依据,以存款及其信用
工具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为标 准,对货币供给进行层次划分.
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
●准货币(quasi-money)----又叫亚货币或近
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 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准货币主要由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
种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构成. ◎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 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 是一种潜在货币.
单位:亿元
M2
200000
M1 20540.7 23987.1 28514.8 34826.3 38953.7 45837.2 53147.2 59871.6 70882
1996
M0 7288.6 7885.3 8802 10177.6 11204.2 13455.5 14652.7 15688.8 17278
(十)为什么要划分货币供给层次?
▲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货币,需要将 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 有科学的口径。 ▲处于不同层次的货币,货币性不同。 ▲由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不同,特 性不同,调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划分货币供给 层次有利于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
(十一)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有何异同?
1995
1994
1997 1998
M2
金融学 李健PPT全套课件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一、企业经营与财务
◆企业经营与资金运动
企业生产经营与企业资金运动紧密相关
实物形态 :投入
产出
采购 生产加工 销售
资金形态: 资金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回收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资金筹集:企业的资金筹集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 融资。
◇资金运用:在资金运用阶段,企业的货币资金变成了 物质财产。
◇资金回收:企业出售产品,回收货币资金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企业财务与管理
◇企业资金运动体现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包括:
△负债管理 △资产管理 △盈余分配管理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第二节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二、企业负债管理与金融体系 ◆企业的负债:由企业承担的,以货币计量的在将来需要以
◎各经济部门都在进行着多样化的金融交易活动,由此形成 了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与需求
◎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存在资金余缺,由此产生的信用关系成 为最基本的金融内涵
◎开放经济下产生的跨国经济与金融活动,形成对外资金流 出入及其差额。
◎通过金融活动,内外所有经济部门的资金余缺实现平衡。 原理1.1
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于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企业的负债管理主要体现在其融资决策与管理上。 ◇企业通过负债活动实现外源融资,满足自己生产经营活动 的资金需求。 ◇企业的负债活动形成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活 跃的金融市场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发展。 ◇企业的负债为居民、金融机构、国外等部门带来投资机会, 使他们通过金融投资分享企业经营成果,也实现了不同部门 之间金融余缺的调剂。
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金融
金融学课件PPT李健第三版第5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

• 案例:李四向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年利率为8%,如果某年的物 价水平上涨了4%,则这一年李四的实际利率负担是多少?
• 根据简易公式,可得实际利率:i = r − p = 8% − 4% = 4% • ➢根据精确公式,可得实际利率为:
关于利息实质的不同观点
现代经济学关于利息的基本观点 利息实质已不再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目前的研究更加侧重于对利 息补偿的构成以及利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基本观点:将利息看作投资者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取的补偿或报酬, 该补偿一般包括两部分:①对放弃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机会成本的补偿; ②对风险的补偿,即: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
单期终值和现值
• 案例:假设利率为5%,张三投资10000元,一年后他将得到10500 元。在该案例中,第0期的现金流C0(即现值PV)为10000元,投 资结束时获得的现金流C1(即终值FV)为10500元,利率r为5%, 时间区间为1年
多期终值和现值
• 案例:王五以面值10万元购买了期限5年,年利率为10%,复利计 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到期后王五将获得本利和 161051元。本案例中,第0期现金流C0 (即PV)为10万元,投资 结束时现金流Ct(即FV)为161051元,利率r为10%,时间区间为5 年
• 利息向收益的一般形态转化,其主要作用是导致收益资本化 (capitalization of return),即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 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资本, 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李健《金融学》课后习题及详解(货币与货币制度)【圣才出品】

李健《金融学》课后习题及详解第2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你是如何看待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的?答:(1)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降低了商品交换的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了交换效率,促进了商品流通与市场的扩大;②克服了价值衡量与交换比率确定等交易困难,为顺利实现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③可以通过支付冲抵部分交易金额,进而节约流通费用,还可以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④提供了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和资产保存形式,在财富日益增长的过程中丰富了人们的贮藏手段和投资形式;⑤通过在发挥支付手段时形成的活期存款和发挥资产职能所形成的定期存款等,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集中,使得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利用社会资金,这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2)货币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乃至思想意识的发展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货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力量。
因为它的存在使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突破了狭小的天地。
②货币出现以后,人们的活动领域大为扩展.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再受某地传统习俗及偏见的束缚,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商品生产的扩大、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③人们可以利用货币去进行财富的积累和承袭,这就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欲望,随之而来的,也为资本积累和利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同样需要重视的是,货币在发挥各种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①由于货币的出现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和卖两个环节,使得商品买卖脱节和供求失衡成为可能。
②货币在发挥支付手段职能时形成了经济主体之间复杂的债务链条,产生了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③货币的跨时支付使得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成为可能,货币过多会造成通货膨胀,而货币过少又会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导致价格下跌。
④把货币神化为主宰操纵人生与命运的偶像加以崇拜的货币拜物教,会扭曲人类的思想与行为,祸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甘末尔给出的包括支配信用在内的总的通货数量方程 式。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费雪认为物价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1)流通的货 币平均数量M;(2)流通货币的效率(即流通速度)V; (3)商品的交易数量E。以P作为加权平均后的一般物 价水平,T表示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社会总商品量。则:
重点、难点章节
• 第二章 • 第六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 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 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
媒体资源、学习方法介绍
• 网上资源 • 网上直播课堂 • 文字材料 • 反复领会、看录像、听讲解 • 抓重点、清难点、注意平时积累 • 了解本书编者的思路 • 多做课本练习题、掌握题目类型、答题要点
货币数量说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
•
第一,从货币对其持有者效用的角度,发展
为研究经济主体持币原因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
•
第二,从持币机会成本的角度,发展为揭示K这
个行为变量的货币需求决定与影响因素理论;
•
第三,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发展为研究
数量与结构的货币需求分类理论、平方根定律、立方
根定律、资产组合理论、货币需求函数理论等;
E=PT, MV=PT或P=MV/T 费雪认为,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M、货币流通 速度V和用货币进行交易的商品量T的关系是:
MV+M’V’=PT或P=( MV+M’V’)/T 这样,直接影响物价水平即货币购买力的因 素就变为五个:(1)货币的数量M;(2)货币的流通速 度V;(3)存款通货的数量M’;(4)存款通货的流通速 度V’;(5)商品交易的数量T等。最为主要的因素是货 币数量M。 费雪还指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是 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保持相同的比例。
“节欲论”,把利息看成是货币所有者为积累 资本放弃当前消费而“节欲”的报酬。西尼 尔认为,“利润的定义是节制的报酬”。由 于资本来自储蓄,要进行储蓄就必须节制当 前的消费和享受,利息就来源于对未来享受 的等待,是对为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享受的 消费者的一种报酬。
庞巴维克“时差论” 的主要观点
•
他把剩余价值的各种形态都称之为利息。
现金交易数量说
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
MR=NEP 或 P=ME/NE
式中M表示货币的流通数量,R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N表 示所交易的商品数量,E表示商品的交易次数,P表示商品的价 格,MR表示货币供给,NE表示商品供给,NEP表示货币需求。
PC=CRc / NcEc
式中,C表示支票总额,Rc表示支票的流通速度,Nc表示 用支配交易的数量,Ec表示用支配交易的平均交易次数。
1、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因此, 货币必须具有金属的内容和实质价值,不能被其他所代替。他 们认为,一个人货币多了,财富便多了;一个国家货币多了, 国家便富庶了。他们还认为,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流通 才是财富的直接来源。就一个国家来说,国内流通不增加财富 总量,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来源。因此,国家应该尽力保藏货 币,不使货币外流。在对外贸易中,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为 国家聚敛财富。这种把货币等同于贵金属的观点,后人称之为 “金属主义”,也称“货币金属观”。
•
第四,从货币供求相互关系的角度,发展为研究
货币供求函数交互作用和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第三节 信用利息理论
• 信用媒介论的主要观点
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 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 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 者决定着后者。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起到转移和
再分配社会现实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
信用创造论的主要观点
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 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 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 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 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以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西尼尔“节欲论”的主要观点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李 健 编著
知识结构图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凯恩斯的学说
哈耶克的学说
货币学派的学说 供给学派的学说
经济理论综述
特点
货币需求理论
概论
货币供求理论
中立货币说
货币供给理论
储蓄和投资理论
利息理论
货币非国家化 理论模式与传导机制
通胀理论
储蓄理论
通胀பைடு நூலகம்论
通胀理论
通胀与货币政策主张
货币政策主张
第一章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概述
这一章是对1936年以前西方货币金融理 论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简要回顾,目的是为了使 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现代西方金融学家的 思想和观点,因为这一章还没有进入我们这门 课的主题,只是一个铺垫,因此大家对这一章 的内容只是做一般的了解就可以了。
第一节 货币本质观
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P=KY/M
P为单位货币的币值,M为货币供应数量, Y为全部财富,K为用货币形态保持的财富与 总财富之间的比率,KY为货币需求量。所以, 货币的币值或一般物价水平决定于现金余额 系数K,也即马歇尔所说的“货币的价值决定 于全国居民欲以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与该国 货币数量的比例。”
货币名目观
2、名目主义者认为,货币不是 财富,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 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 号。因此,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 有实质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 而是由国家的权威规定的。他们把 货币看成是一种符号,一种计算单 位,因而可以完全不具有实质价值, 可以用任何材料制成。
第二节 近代货币数量说
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
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居民用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 与信用货币数量的比例。若货币数量不变而实物价值 变动,则货币的价值随之作正比例变动,若实物价值 不变而货币数量变动,则货币价值便随之作反比例变 动。他把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 余额”,把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称为 “现金余额”。因此,马歇尔的这种表述被称为“现 金余额数量说”。
认为一切利息都来自于商品在不同时期内由
于人们评价不同而产生的价值差异,又叫价
值时差。当物品所有者延缓对物品的现在消
费而转借给他人消费时,就要求对方支付相
当于价值时差的贴水。以货币形态表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