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许多个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家乡的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

家乡的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

家乡的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我出生在一个充满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家乡,这里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下文将为您介绍我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

一、传统文化1.1 传统建筑在我家乡,保存着许多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传统建筑,如古老的宅院和庙宇。

这些建筑物通常以木质搭建,融合了传统的雕刻和彩绘技艺,在细节上彰显出精湛的工艺与独特的艺术价值。

1.2 民俗活动我家乡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民俗活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逢传统节日,我们将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如舞狮表演、龙舟比赛和花灯游行等。

这些活动不仅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也是人们交流感情、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1.3 传统手工艺我家乡还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享誉于世。

陶瓷、刺绣、纸扎等工艺技艺代代相传,每一件作品都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家乡的染色技艺闻名于世,出产的印染产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鲜艳的色彩深受人们喜爱。

二、旅游资源2.1 自然景观家乡位于山水环抱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四季分明,山清水秀,如春天的樱花盛开、夏天的碧水翠山、秋天的金黄稻田和冬天的雪景等,每一幅自然景色都充满了诗意和绘画般的美丽。

2.2 历史遗迹我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古代的城池遗址、碑刻铭文和古战场等都是历史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向人们展示了历史的荣光和智慧。

2.3 地方风味除了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外,我家乡还以其独特的地方美食而闻名。

这里的人们烹制出各种口味独特、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无论是酸辣鱼、黑胡椒牛排还是香辣蟹,这些美食都可以满足不同口味的游客需求,成为他们品尝家乡美食的最佳选择。

三、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我家乡将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应用得淋漓尽致。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家乡独特的传统文化,还能领略到异域风情和自然美景。

比如,期间我们会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和演出活动,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欣赏精彩的表演以及参与民俗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各地风土人情知识讲解

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各地风土人情知识讲解
最后一下钟声正是新年零点开始。伴
随着寒山寺的钟声,人们高高兴兴地
迎接新年的到来。
甘肃风情----兰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 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 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 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 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 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 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 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
2024/2/27
13
湖北风情---过端午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中国许多地方的风俗。然 而这一习俗是因从纪念屈原而来,使得屈原的 家乡故地的湖北,此俗更甚。每逢农历五月初 五端午节,湖北各地赛龙舟、吃粽子遍及全省 城乡。只要有湖、河、江的地方,人们早早就 把龙舟修整或清理好,一至初五,龙舟便纷纷 下水了,一条条“黄龙”、“白龙”、“红 龙”、“青龙”劈波斩浪,箭一般前驶,锣声、 鼓声、吆喝声、喝彩声响成一片,江河两岸观 看赛龙舟人们黑压压一大片,那场面实在壮观 极了。
2024/2/27
19
2024/2/27
20
重庆风情----哭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 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 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 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 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 “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 “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 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2024/2/“那达慕”是蒙古语,汉语译为“娱乐或游戏”的 意思。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群众性集会。也是一年 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具有悠久的历史。1225 年,成吉思汗战胜花刺子模,为庆祝胜利,就举 行过隆重的那达慕盛会。在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 盛会上,都要进行男子三项竞技赛,即赛马、射 箭和摔跤。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中,文化多样性与特色是其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所在。

从地域文化、传统节庆、建筑艺术、饮食文化、戏曲表演等方面,中国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貌。

接下来,将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

一、地域文化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比如,广东便是著名的“千年商都”,香港地道的“港味”美食在全球都有一席之地;而湖南则是非常著名的“麻辣”美食之乡,过去,湖南旅游城市张家界的石林景区也曾让人们惊叹不已。

在传说中是“盛世瑰宝”的杭州城区,则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

同时,还有丽江古城、西安大雁塔、黄山、桂林等地方都是地域文化和传统风情的代表。

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二、传统节庆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特定的庆祝方式,也定会带有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比如,过去每逢新年,中国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剪窗花、赏花灯,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中秋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庆,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活动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这些传统节庆不仅让中国人来弘扬传统文化,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三、建筑艺术中国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有着古老、独特的建筑文化和艺术特色。

诸如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建筑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

此外,传统园林艺术和建筑也是中国的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园林艺术以造园取胜,尤其是苏州园林艺术更是国内外无数游客的必游之处。

四、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历史,其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食品文化。

不同地区所具有的特色菜系、调味方式等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

比如,四川就是以麻辣火锅和川菜的独特风味享誉中外;南京则以烤鸭、鸭血粉丝汤而闻名;广东则是以烤乳鸽、清蒸鲈鱼、烧鹅等菜品为主,而其他地方如北京、上海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美食。

各个地区的人文风情

各个地区的人文风情

各个地区的人文风情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人文风情,这些风情是由当地人民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所塑造出来的。

无论是东方的古老文明,还是西方的现代化城市,每一个地区都有着令人着迷的人文特色。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

一、东方之魅力东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民族多样性和丰富的历史遗产使其成为许多旅行者青睐的目的地。

北京的紫禁城、上海的外滩、西安的兵马俑,都是中国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

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其独特之处,从粤菜到川菜再到湖南菜,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无数的美食故事。

同样,日本的传统文化也引人入胜。

京都的古老神社和传统庭院,东京的霓虹灯和时尚购物街,都充满了东方神秘的魅力。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也让人佩服不已。

二、西方之韵味西方文化的发展强调理性、自由和个人权利。

欧洲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拥有许多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城市。

例如,罗马的古罗马遗址、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伦敦的大本钟和巴塞罗那的圣家堂等,都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此外,西方音乐和艺术也是其独特之处。

贝多芬的交响曲、莫奈的睡莲画作,都是西方艺术的代表作品。

欧洲人对于艺术和音乐的热爱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了许多艺术家们的心灵之地。

三、东西方的交汇亚洲的东西方交汇地区,如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也拥有特殊的人文风情。

东南亚地区的泰国、越南等国家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泰国的佛教寺庙和传统乐舞,越南的河内古城和美食,都是东南亚国家的独特魅力。

而中东地区则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之一。

阿拉伯的传统文化和古老的建筑风格,以及西方的商业中心迪拜,展示了中东独特的人文魅力。

总结各个地区的人文风情各具特色,东方的古老文明、西方的理性自由,以及中东和东南亚的文化交汇,都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无限魅力。

这些地方的人文风情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外貌,更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综合体现。

家乡传统文化作文8篇

家乡传统文化作文8篇

家乡传统文化作文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reflections, legal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家乡传统文化作文8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写作文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家乡传统文化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精选5篇)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精选5篇)

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精选5篇)今天,老师带领我们看《雷锋》电影,使我深深感动的一个片段……雷锋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讲了一个让我感触颇深的故事。

雷锋刚刚当兵的时候,一天他和一位老战士去执行任务。

在路上,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当他往起爬的时候看到地面上有一颗螺丝钉,他刚要把螺丝钉踢走,老战士说:“不要踢,你想想,如果全国人民都碰到了一颗螺丝钉,大家都把它踢走,那就是多少颗呀?如果大家都捡起来,那是多少颗呀?现在捡起它,放到队里去……”看完这个片段,我想:螺丝钉虽小,那也是工人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而且在一些地方,它却是不能缺少的,例如一个大型机器,缺一个小小螺丝钉也是不能运转的。

看完《雷锋》电影,我颇为感触,我想一直要把雷锋的精神学下去,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学到底!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说它是封建迷信,倒也不全是。

今天就让我给你讲一讲我身边的传统文化吧。

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每到大年三十,家里的男孩们都要跟爸爸和爷爷去坟地“请家神”,家里的女孩都跟着妈妈和奶奶在家里打扫屋子,准备贡品。

大年初一,任何人都不能往地上丢脏东西,也不能扫地,这样是怕脏了“家神”的身,房子里还要放两把椅子,是让最大的“家神”坐的。

大年初二一早,又要把“家神”们送回他们该去的地方。

在大年初一,还要“贡鬼神”,鬼其实就是“家神”,神是天上的神仙们,有钱的人家要贡上整个猪头,比较穷的人家也要贡上一块猪肉,因为在古代,猪被人们认为是富足的象征,贡品要在大年初三才能吃,在贡完鬼神之前人们不能先吃饭,要在鬼神吃完之后,人们才能吃。

大年三十还要贴对联,“家和万事兴”,“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吉祥的祝语应有尽有。

大门上还都贴上福字,贴福字可是有讲究的,要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一般都吃素饺子,代表一年幸福安康,包饺子的时候长辈总是包里边一枚硬币,谁吃到新的一年会好运不断,晚上吃面条,我们这儿统称“汤”,表示日子过得杠杠地!初一早晨人们都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服。

一样的什么,不一样的我作文传统文化

一样的什么,不一样的我作文传统文化

一样的什么,不一样的我作文传统文化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就像祖祖辈辈一样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

可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同一个文化会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样子呢?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里的孩子们,虽然都是一家人,但每个人的性格、爱好还是不太一样的。

比如说,我们的春节就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时候,全家人都会穿上最靓丽的新衣服,吃上丰盛的年夜饭,还会放鞭炮、贴对联、拜年等等,这些习俗可以说是"一样的"。

可是,对待这些习俗的态度和方式,每个人就有所"不一样"了。

有的人特别喜欢放鞭炮,一到春节就忍不住想放个痛快;有的人则害怕响声,宁愿欣赏别人放的鞭炮。

有的人乐于亲自动手写春联,有的人觉得太费事儿,倒不如买现成的贴上算了。

有的人守岁夜时一刻不离电视机,偏爱看春节晚会;有的人则宁愿和家人们多聊聊天、下下棋。

总之,虽然做的是相同的事,但每个人的方式和感受却都不太一样。

这不仅体现在春节上,在其他传统文化中也是一样的。

比如说,中国人普遍很重视教育,可是对于"读书"这件事,每个人的热情程度就很不同了。

再比如说,中国人都比较崇尚养生,但具体选择运动还是其他方式,人人有自己的喜好。

所以,传统文化虽然是"一样的",但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性格特点不尽相同,对于同样的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这就造就了"不一样的我"。

正是这些独特的"我",才让整个文化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当然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并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它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可同时,我们也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和实践这些文化,让它们永不过时。

就像春节一样,虽然每年的形式差不多,但因为有了新的"不一样的我"加入其中,它依然焕发着新的活力。

大化县文化传统有哪些

大化县文化传统有哪些

大化县文化传统有哪些大化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深受人们喜爱。

在大化县,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壮族文化氛围,同时也能领略到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化县文化传统中的一些特色吧。

首先,大化县的壮族文化是这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是大化县的主要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包括壮族歌舞、服饰、建筑等方面。

壮族歌舞是他们最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例如“跳芦笙”、“唱山歌”等,这些都是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壮族服饰也是十分精美的,色彩艳丽,图案独特,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壮族建筑则以木结构和石结构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其次,大化县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传统民俗表演,如赛龙舟、划龙船、打太平鼓等。

这些传统民俗活动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此外,大化县还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如壮族三月三、壮族七月半等,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体现。

最后,大化县还有着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除了壮族文化外,大化县还有着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各自也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

例如苗族的“吃新节”、“吃苞米节”等,瑶族的“划旱船”、“赛龙舟”等,这些都是他们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表现。

总的来说,大化县的文化传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不仅有着浓厚的壮族文化氛围,还有着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这片土地上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化县的文化传统会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盛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地方都有许多个传统文化。

在潮州,工夫茶相信是家喻户晓了吧。

潮州人喜欢喝茶。

喝茶,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喝茶有利于我们的消化系统,饭后半小时喝上两杯茶,胃里的食物加速消化,就不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了。

除了喝工夫茶,潮州锣鼓队,大家也很熟悉吧,每次华侨归来,乡里总会响起一阵悦耳的锣鼓声。

那是乡里的人庆祝华侨回归。

锣鼓队,现在大多是青少年组成的,这样让许多学生了解家乡文化,不至于连锣鼓怎样拿、怎样敲都不知道。

每当乡里有节日的时候,锣鼓也会响起来,既活跃气氛,又团结大家,大家为了办好家乡文化而团结一心啊。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节日中中国各地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在广东潮州,也与全国一样,举行活动,庆祝这一节日。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食经中九是一个阳数。

月是九,日也是九,这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所以古人称之为“重阳”。

在中原,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陪带茱萸的风俗。

潮州民俗研究者王次阳先生介绍说:“潮州人也有重阳登高这一习俗,不过在过去主要是一些文人雅士的活动,文人雅士在重阳这一天登高,赋诗言志,在历代的地方志中都有记载。

至于在民间形成风俗的项目,主要是放风筝和结缘这两项。

”先说说放风筝。

农历九月是农村中一年中最好的天气,潮州地处南方,湿气比较重,古时被称为瘴气比较重。

但是,到了九月空气比较干燥,天气晴朗,天高云淡,阳光和熙,秋风送爽,这样的天气非常松快,所以是放风筝的极好季节,是大家到户外活动的好季节。

潮州人为什么把风筝叫做“风禽”。

在开始,风筝是做成象鸟类、飞禽一样的形状。

在空中放飞,象飞禽一样,所以,叫做“风禽”。

这个比喻,我们认为更加贴切一些。

潮州人还把“风禽”,叫做“纸约”,“纸约”是古代对风筝的叫法。

潮州叫的是古字古义。

“约”是一种大鸟,样子想老鹰,飞起来就象老鹰一样,“纸约”其实就是用纸糊起来的大鸟,所以潮州人把风筝叫做“纸约”,有一定的道理。

放风筝是潮州民间的一种群众性活动,特别是青年人和小孩,兴趣大,热情高。

九月一到,秋风一吹,大家争相到高处放风筝。

在潮州,风筝一般都是自己糊的,材料用竹子、纸糊的;也有专门糊风筝买的,款式比较多,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蝴蝶、鱼、人头、太阳、蜈蚣等等。

还有一些风筝上捆着风铃空中飞翔时发出响声,非常有趣。

到了重阳这一天,放风筝就成为最热闹的了。

王次阳先生说:“重阳结缘是潮州一个风俗,结缘原来是佛教的说法,说的是与佛、菩萨结缘,将来能够得到”超度“的因缘。

结缘也有与人结交的机缘。

,除了佛家间有结缘之外,人们之间平时也有结缘的机会。

我们平时所说的某人与某人之间那么好,非常有缘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前,潮州人之间结缘的方式是相互之间赠送“芝麻丸”来实现的。

“芝麻丸”是有糯米、糖、花生等作成的一种甜品。

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寓意:丸的音与缘是同音字,代表缘分;芝麻是开花节节高,表示缘分会不断加深和发展,糯米有粘性,有强度,表示缘分亲密无间。

花生的果实是结在跟部,有跟有果,表示缘分能够结出果实;糖是甜的,表示美满幸福,甜甜美美。

所以,芝麻丸由这几样作成的,寓意深远。

九月初九,潮州民间又称之为“天公生”,有一个说法是九王的诞辰。

这一天,民间祭拜成风,在城里也有设置神坛供人们祭祀,祭品中除了平时的果品、三牲之外,芝麻丸一定不能少。

祭祀完毕,把芝麻丸赠送给亲朋好友,邻里,表示加深情谊和缘分。

但是,如果家里有白事的人家,则不能把芝麻丸赠给别人。

赠送芝麻丸还有传递团结、结缘的愿望。

比如说,想要传递结婚的姻缘,如果是男方看中的,但是又不清楚女方是否有意,那么就在九月初九这一天,把芝麻丸送给女方家,这就向女方发出男方想与女方结婚的信号;如果女方回赠芝麻丸,就说明女方同意提亲的意向,这时,男方就可以请媒人、亲戚到女方提亲谈条件。

有送芝麻丸这一礼节,避免了提亲中不必要的尴尬。

潮州人很讲究脸色,你追求人家不成,被人家拒绝了,脸色不好看,过不去,很是尴尬。

平时,邻里之间送芝麻丸是很正常的。

至于有了婚约或者新婚的亲家,女方这一家必须向男方送芝麻丸和果品,然后男方把这些芝麻丸和果品送给亲戚、邻居。

潮州人经常说,远亲不如近临,有缘才来做邻里,所以非常重视邻里关系和缘分。

潮州的邻里关系非常好,相互照顾,互相帮助,比如说,你去找某一人,如果他不在那么邻里叔叔大婶会请你到他家里坐,喝茶,代主人招待你,这在潮州是非常平常事,也表现了潮州人和谐的邻里关系;在比如,如果邻里之间碰到一些小矛盾,经常也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互赠芝麻丸,表示屏弃前嫌,重修旧好。

潮州船运主要靠韩江,韩江上游是由二条江汇合而成:一条发源于本省紫金县的七星岽北;另一条上发源于福建的长汀县。

流量大,加上上游高山峻岭,江面狭窄,虽至潮州城外变得宽阔,却上横亘着湘子桥,水流湍急,过桥如过关,从上游而下的船只常在此翻船,造成船毁、货沉、人亡。

千百年来,船家在这条多灾多难的航道上行船,形成了许许多多的习俗。

首先是船家信奉“妈祖”。

每条新船下水都要到汕头港妈屿岛上的“妈祖庙”请香回来,在船中肚供置“天后圣妈祖”的香案,除初一、十五上香烧元宝外,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还要隆重祭祀妈祖诞辰。

平素是悭吝的船主,这一天也要以“五牲”或“三牲”祭祀“妈祖”,盛宴招待全船员工;上游来的船只临潮州城时,要烧香祭拜“妈祖”,保佑平安过湘子桥。

每当船只顺利通过桥孔时,则对江鸣放鞭炮,答谢“妈祖”的恩典。

据有关方志记载,妈祖为福建省莆田湄洲岛人氏,出生于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

是该岛渔民林善人的女儿,排行第六。

出生时因不啼哭故叫“默娘”。

林默娘自幼善于游泳,十几岁时常随父兄出海捕鱼。

有一次船被大风刮翻,她救起父亲,并把哥哥尸体打捞回来,受到了乡亲们的赞扬。

后来,她多次到海上为渔民排忧解难。

28岁重阳节不幸得病去世。

乡亲们从此建庙祭祀奉为妈祖神。

明代大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二度奉旨上岛修庙奉祀祭奠。

自此,妈祖便成了福建、台湾,也成了潮州渔民及船家保佑顺风得利的神明。

其二,船家忌讳一个“翻”字。

如在船上晒衣服,不能把里翻在外面;就餐时打完饭,饭勺要直插在锅里不能放倒;甚至连吃鱼时,一面吃完了也不能直翻过来吃另一面,非翻不可时要边翻边说:“顺过来。

”船在江上行驶时最忌遇到蛇和鱼。

遇上前面有蛇争道横渡时,蓬船要拼命划桨,汽轮要加快马力,无论如何一定要赶在蛇未过船头时把船抢先驶过去。

据说船是龙,龙若斗输蛇,这趟航行就要倒霉。

若有鱼跳上船来,无论大小都不能打它的主意,一定要把它放回去。

还得抓两把米撒进江里,渔民认为鱼上龙王的王亲国戚,跳上船是为了乞食。

顺风得利靠的是龙王,自当不能亏待他的亲人们。

世上没有龙,更没有龙王。

这是我国古代图腾崇拜的遗风。

此其三。

其四,搭船的旅客,也有习俗,最有趣的要算船上新娘遇新娘了。

搭船的新娘要打伞,伞柄要悬着一串猪肉。

船靠码头时,倘若遇到船里的新娘要上岸,那就是千载难得的喜相逢了,两个新娘就是互不认识,也不能“各行其是”。

先得各自从身上取出一方绣手绢,交给自己的“青娘母”(即伴娘),再由两个青娘母来到跳板中间互换绣手绢,才能上岸、下船。

没有青娘母的则有新娘自己亲手互换,表示互相祝贺。

行船时,倘若船上的孕妇产育,也被认为是喜事。

船主会煮糖面、鸡蛋并做丰盛的菜肴款待产妇。

但有个陋俗,不幸船上死了人,除了把尸体马上推下江外,还得赶快杀狗,用狗血洒遍全船,再用水冲净,算是消除晦气。

更残忍的是,有的船财主发现船上有危重病人,生怕死在船上,竟抢在他断气之前把他抛于荒滩或堤岸。

解放后,移风易俗,陋俗被取消了,但孕妇在船上产育还会得到热情的款待。

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的响起,广东潮州市龙湖镇阁州村23日举行有着千年历史的民俗的“劳热”活动,吸引了海外华人潮商回乡参加,全村老人小孩都面带笑容,户户张灯结彩,共同祈求新年风调雨顺。

“劳热”是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活动,是潮州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据当地村民郑先生介绍,“劳热”这一风俗习惯是潮州特有的民俗活动,从正月到四月底,潮州各地前后都有这个活动,主要是祭拜神民和宴请亲朋好友,许多海内外华人潮商每年纷纷在此刻回乡参加与家人团聚,欢庆这隆重庆祝活动。

在泰国经营陶瓷配件的郑老先生说,“我已经有4个年没回到家乡了,一直在外做生意,村里举行盛大的游神赛会活动,我特地抽空回来。

”旁边的郑老太太面带喜庆笑容。

“这次回来,家乡变化真大,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面貌焕然一新,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心情甚是喜悦。

”郑老先生表示,以后每年今天,一定要回来和亲友团圆。

刚踏上乡土的越南顺辉陶瓷出口有限公司的郑顺辉先生介绍,每年举行游神赛会活动,他必定回来。

“劳热”是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出生成长的地方,我的心在这里,根也在这里。

随后记者参观了郑先生创办的陶瓷佛具工艺厂。

“这些年潮州工业的发展很快,许多海外潮商都选择回到家乡投资办厂,为家乡做贡献,这样才是真正的“潮人”。

“劳热”作为一种风俗,在阁州甚至整个潮州,都应得到很好的传承,让出外的人都能有个“引力”回家看看,看看家乡的发展,为家乡多做贡献。

潮汕人外出习俗穿着——城乡人们外出办事、做客,都注意穿戴齐整。

若做新客或参加节日盛会,要穿上最漂亮最适时质地最好的衣服,农村人叫“做皮衫裤”。

60年代以前,农民上圩市做买卖,多赤足。

80年代以后穿鞋着袜上圩市做买卖的日多。

青年男女儿童,出门走亲戚则多有穿新衣习俗。

携带——旧时,人们上圩市多带市篮、箩筐;走亲戚带装礼品的花篮、藤篮,如远行携带衣物,平民用包袱,有的用水布作包袱,有钱人用藤荚、皮箱。

解放后,人们时尚用军干用的背包、皮包,女人多花布手提袋、塑皮袋;80年代后,各式各样手袋、背包、皮箱,随人喜好。

交通工具——解放前人们外出多步行,远途坐船为多。

计算路途远近,以10华里为一铺,通常走一小时。

轿是富贵人家的交通工具,城镇多有专供雇用的轿铺,官贵者坐四人大轿,一般有钱人坐二人抬竹轿,新娘出嫁坐花轿。

轿在解放后已弃用。

本地极少有牛车,没有马车。

解放后,驻军曾有马车,后也为汽车代替。

20世纪以前,内河近海交通靠木帆船、篷船,上苏杭、下海南及出远洋靠双桅红头船。

汕头开埠后,门户开放,外国轮船纷纷到来,外资、华侨、内资轮船公司甚多,内河也行小轮船。

至30年代水运发达,人们出洋南下北上做生意,多坐轮船,红头船退位。

潮汕铁路1904年动工,1906年建成通车,成为汕头与潮州人们交通的主动脉。

20年代末至30年代,潮汕各市县普遍筑汽车公路,1933年筑汕头飞机场;至此,海陆空交通全面畅通,有钱人、生意人,多以此为交通工具。

清末民国初人力车(黄包车)成为市区路面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无论城乡,短途仍靠步行。

解放后,大量单车出现,市区脚踏三轮车也多,至六七十年代,汕头成为单车密度最高地区。

80年代后,汕头海陆交通全面发展,摩托车也成为全国密度最高地区;公路交通和市区公共汽车,也逐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