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集-卞之琳

合集下载

卞之琳先生的作品

卞之琳先生的作品

卞之琳先生的作品
【作品】
著作书目
三秋草(诗集)1933,新月
鱼目集(诗集)1935,文生
汉园集(诗集)与李广田、何其芳合著,1936,商务
慰劳信集(诗集)1940,昆明明日社
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报告文学)1940,昆明明日社
十年诗草(1930—1958,诗集)1942,桂林明日社
翻一个浪头(诗集)1951,平明
雕虫纪历(1930—1958,诗集)1979,人文
布菜希特戏剧印象记(文艺理论)1980,戏剧
沧桑集(文学评论、散文等合集)1982,江苏人民
人与诗:忆旧说新(散文集)1984,三联
莎士比亚悲剧论集1989,三联
翻译书目
两窗集(诗歌、散文等合集)编译,1936,商务;又名《现代西欧散文选集》,1981,江西人民
浪子回家(戏剧诗歌合集)法国纪德著,1937,文生
窄门(长篇小说)法国纪德著,1943,桂林文汇书店
阿左林小集(散文、小说合集)西班牙阿左林著,1943,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新的粮食(长篇小说)法国纪德著,1943,桂林明日社
阿道尔夫(自传体中篇小说)法国班雅曼·贡思当著1945,人生维多利亚女王传(传记)英国斯特莱基著,1940,长沙商务
紫罗兰姑娘(长篇小说)英国衣修午德著,1941,文生
哈姆雷特(话剧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56,作家
英国诗选附法国诗十二首1983,湖南人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话剧剧本)1988,人文。

卞之琳.doc

卞之琳.doc

卞之琳研究文献综述字号: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9-7-06 14:34 来源: 本站原创查看: 99次肖佳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首先是以诗人的身份亮相文坛的,其代表作《断章》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

他的诗集包括有:《三秋草》(上海新月书店代售,1933年5月)、《鱼目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汉园集—数行集》(与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合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慰劳信集》(昆明:明日社,1940年)、《十年诗草:1930-1939》(桂林:明日社,1942年5月)、《翻一个浪头》(上海平明出版社,1951年2月)、《雕虫纪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初版,1984年6月增订版)。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为新诗发展作出重要建树的诗人,他的诗歌“化古化欧”,多层面地融合了西方现代派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

袁可嘉对卞之琳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一个公认的经典性总结:“卞之琳的诗歌有着融古化欧,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在新诗内部,上呈…新月‟,中处…现代‟,下启…九叶‟……从新诗流派的发展来看,这就形成新诗优秀传统中与现实主义诗派平行发展的另一条线。

”[1]同时卞之琳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者,其文学创作还涉足于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外国文学和诗歌散论等多方领域。

他的翻译严谨、理论系统,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的精神、形式与内涵,给后人翻译树立了典范和宝贵经验;他的诗歌理论具有启发性和独创性,在今天依然对诗歌创作具有指导意义;他的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具有“不可模仿”性。

从三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由于时代、政治等外部原因和卞之琳创作文本自身的内部原因,卞之琳的诗作在读者接受和学术研究上,相对一直处于一种不冷不热的“温吞”状态。

对其研究的深入程度和讨论的热烈情况远远比不上徐志摩、冯至、艾青、穆旦等处于诗坛“主流”的诗人。

《鱼化石》:卞之琳的经典

《鱼化石》:卞之琳的经典

《鱼化石》:卞之琳的经典作者:汪云霞来源:《江汉论坛》2014年第08期摘要:《鱼化石》通过一系列丰富意象表达了诗人深刻的爱情之思。

镜子折射着我与你的关系性,爱情中的你我,没有主体与客体之别,有的只是彼此欣赏与馈赠、相互依存与实现。

水既承载着爱的惊喜,也蕴含着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还渗透着“生生之谓易”的变异和创造精神。

鱼化石则体现了爱情与时间的关系,爱情在时间中生长,并在时间中结晶和升华。

从而超越了时间的瞬时性和有限性。

我与你、爱与哀、瞬间与永恒,一切都处于相互创造与转化的生命之途中。

《鱼化石》既是卞之琳的经典,也是现代爱情诗的经典。

关键词:卞之琳;《鱼化石》;现代诗;爱情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8-0087-04卞之琳曾将《鱼化石》等诗编订成册,题名《装饰集》赠送给那位“引发了他诗思的友人”——张充和女士。

《鱼化石》作于1936年,最初发表时,以括号附注为“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全诗不过四句:“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地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鱼化石。

”这首诗无论就其意象、结构还是抒情方式,在《装饰集》乃至整个卞诗创作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你真像镜子一样地爱我呢”“镜子”是《鱼化石》的重要意象符号,也是理解其爱情思想的关键。

这里的镜子隐含着一种关系性,即处于爱情中的自我与对方或说“我与你”的关系。

镜子不是外物的机械复制,也不是一个人内心的独白,而是一种关系的呈现。

相爱双方心意相通、互相凝望,正如镜前的物与镜中的像一样,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这里没有主体与客体之别,有的只是互相欣赏、彼此给予与相互实现。

《鱼化石》的附注为“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因而诗中相应地隐含着几重人称关系:我/你、鱼/石、女子/男子,其中每组关系都是一个“我与你”的镜像。

全诗四句,分别借助于“怀抱的形状”、“水的线条”、“镜子”、“鱼化石”这四种形象从不同层面阐明“我与你”的关系性。

断章卞之琳

断章卞之琳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 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 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可以从
多个层面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 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 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 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断章》的魅力就在于这首诗的主旨朦胧
性和不确定性。
小试牛刀
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 诗进行“二度创造” ,让我们 一起见证文字的魅力! 1、仿写 2、化述为描,扩展诗歌。
名家鉴赏
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
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 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 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 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 饰。
名家鉴赏
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
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 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 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 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 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 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 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 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 臧克家也有同感)
卞 之 琳
断 章
作 者 简 介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 此外,在这一时期,卞 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 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 学者。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 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 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 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 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 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 园集》的诗集,因此三 《汉园集》、《雕虫纪历》、《十 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 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 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 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 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 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 人。 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 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诗集

卞之琳诗集

《卞之琳诗集》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墙头草五点钟贴一角夕阳六点钟挂半轮灯光想有人把所有的日子就过在做做梦,看看墙墙头草长了又黄了《望》小时候我总爱看夏日的晴空,把它当作是一幅自然的地点:蓝的一片是大洋,白云一朵朵大的是洲,小的是岛屿在海中;大陆上颜色深的是山岭山丛,许多孔隙裂缝是冷落的江湖,还有港湾像是望风帆的归途,等它们报告发现新土的成功。

如今,正像是老话的苍海桑田,满怀的花草换得了一把荒烟,就是此刻我也得像一只迷羊辗转在灰沙里,幸亏还有蔚蓝,还有仿佛的云峰浮在缥渺间,倒可以抬头望望这一个仙乡。

《远行》如果乘一线骆驼的波纹涌上了沈睡的大漠,当一串又轻又小的铃声穿进了黄昏的寂寞,我们便随地搭起了蓬帐,让辛苦酿成了酣眠,又酸又甜,浓浓的一大缺,把我们浑身都浸过;不用管能不能梦见绿洲,反正是我们已烂醉;一阵飓风把沙石来偷偷把我们埋了也干脆。

雨同我“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雨同我"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入梦设想你自己在小病中(在秋天的下午)望着玻璃窗片上灰灰的天与疏疏的树影枕着一个远去了的人留下的旧枕,想着枕上依稀认得清的淡淡的湖山仿佛旧主的旧梦的遗痕仿佛风流云散的旧友的渺茫的行踪,仿佛入往事在褪色的素笺上正如历史的陈迹在灯下老人面前昏黄的古书中…… 你不会迷失吗在梦中的烟水?灯虫可怜以浮华为食品,小蠓虫在灯下纷坠。

《断章》中的爱情抒写与诗人的情感状态

《断章》中的爱情抒写与诗人的情感状态

***************文学WENXUE《断章》是京派作家卞之琳的代表作,该诗不仅成为文学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也被广大读者津津乐道。

改革开放后,《断章》多次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代表作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亦将《断章》列入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现代短诗五首中,可见其在义务教育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断章》往往被认为是体现“相对性”的哲理诗,而根据作者创作这首诗时的人生体验、情感遭际以及诗歌文本呈现来看,这更应该是一首情诗。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对所爱之人思恋而得不到回应的情感。

本文从诗人当时的情感状态出发,对此展开详细分析。

一、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单恋情感学界普遍认为《断章》是一首哲理诗,诗中体现了“看”与“被看”的相对性。

教材中的《断章》诗旁有两行注解:“‘看’与‘被看’,主客流转,富于意趣”,这也是学界的主流观点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为什么学界普遍不认同这是一首抒写个人情感的情诗呢?一个原因是从诗歌的表层含义看,个人情感偏闲淡,似乎缺乏爱情诗的浓烈。

另一个原因是卞之琳一再强调自己不喜欢写爱情诗。

他说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终只写了一些抒情短诗”,“总怕出头露面,安于在人群里默默无闻,更怕公开……私人感情”。

[1]他说那时他的诗多借景、借物、借人、借事抒情,“更少写真人真事”“总喜欢表达我国旧说的‘意境’”。

[2]闻一多曾经表扬过卞之琳“不写情诗”,卞之琳对此欣然接受。

卞之琳等很多现代派诗人都受过闻一多、徐志摩的影响,闻一多对卞之琳“不写情诗”的肯定以及卞之琳本人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外界解读《断章》的方向起了引导作用。

但结合诗人当时的情感状态来解析《断章》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可以看出《断章》是一首情诗,表达的是诗人追求爱情而不得的单恋情感。

诗的上半部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中有两处场景:“桥上”与“楼上”。

两处场景高低布局且有一定的距离,但处于不同场景中的人能互相看到。

这部分是两个主体人物,“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与“在楼上看风景的人”。

卞之琳生平简介和作品

卞之琳生平简介和作品

卞之琳生平简介和作品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卞之琳生平简介和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卞之琳生平简介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接近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诗歌,新诗创作。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

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卞之琳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年-1949年)。

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情感经历卞之琳苦恋的对象是张充和。

1933年,卞之琳虚岁23,夏天在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秋天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

因为张充和,卞之琳诗创作也发生了很有意味的变化。

当初闻一多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

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卞之琳:《断章》写作背景及赏析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卞之琳:《断章》写作背景及赏析

部编版卞之琳:《断章》写作背景及赏析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一首载入中学课本的小诗,论诗者大都把它看作意蕴艰深的哲理诗。

其实这是一首言情诗,一个男孩向一个女孩表达爱意的诗。

从写下这首诗开始,他陷入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苦恋,说是苦恋,倒不如说是单相思。

他叫卞之琳,1933年夏天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时年虚岁23。

在大学期间,他就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了,同年还出版了诗集《三秋草》。

当时,闻一多先生曾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是一个榜样。

其实,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

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

”诗人不写情诗,那是他还没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一旦遇上文字便泉涌般流出。

早在他毕业前夕,就发现过一个女孩,一个常来旁听的女孩。

他为女孩的容貌所吸引,但他不敢和她搭讪,也不知女孩家住何处。

1933年初秋,他做客沈从文家,竟然发现这个女孩也在。

原来,她是“张家四姐妹”的老四,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

她已被北京大学中文系特招,在文学上颇具才华。

卞之琳和张充和的这次偶遇,让他彻底动了情,他知道了什么是蕙质兰心,什么是窈窕淑女,楚楚动人。

他毕业离校,她刚刚上大一,于是天各一方。

他选择鸿雁传书,他偷偷地给她写信,可是她一封都没有给他回。

多年以后,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这样坦言——“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

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

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

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

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元夜遐思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

鱼化石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候鸟问题
多少个院落多少块蓝天
你们去分吧。

我要走。

让白鸽带铃在头顶上绕三圈——可是骆驼铃远了,你听。

抽陀螺挽你,放风筝牵你,
叫纸鹰、纸燕、纸雄鸡三只四只飞上天——上天可是迎南来雁?而且我可是哪些孩子们的玩具?
且上图书馆借一本《候鸟问题》。

且说你赞成呢还是反对
飞机不得经市空得新禁令?
我的思绪像小蜘蛛骑的游丝
系我适足以飘我。

我要走。

等到了别处以后再管吧:
多少个院落多少块蓝天?
我岂能长如绝望的无线电
空在屋顶上伸着双臂
抓不到想要的远方的音波!

巷中人与墙内树,
彼此岂满不相干?
岂止霑衣肩掉一滴宿雨?
人并非无泪,
而明白露水因缘。

你来画一笔切线,
我为你珍惜这空虚的一点,
象珠象泪----
人不妨有泪。

第一盏灯
鸟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兽畏火。

人养火乃有文明。

与太阳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赞美人间第一盏灯。

半岛
半岛是大陆的纤手,
遥指海上的三神山。

小楼已有了三面水
可看而不可饮的。

一脉泉乃涌到庭心,
人迹仍描到门前。

昨夜里一点宝石
你望见的就是这里。

用窗帘藏却大海吧
怕来客又遥望出帆。

车站
抽出来,抽出来,从我的梦深处又一列夜行车。

这是现实。

古人在江边叹潮来潮去;
却像广告纸贴在车站旁。

孩子,听蜜蜂在窗内着急。

活生生钉一只蝴蝶在墙上,
装点装点我这里的现实,
曾经弹响过脆弱的钢丝床,
曾经叫我梦到过小地震,
我这串心跳,我这串心跳,
如今莫非是火车的怔忡?
我何尝愿意做梦的车站!
睡车
睡车,你载了一百个睡眠,你同时还载了三十个失眠。

我就是一个,我开着眼睛,撇下了身体的三个同厢客,你们飞去什么地方?
喂,你杭州?你上海?你天津?我仿佛脱下了旅衣的老江湖,此刻在这里做了店小二。

雨同我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无题(一)
三日前山中的一道小水,
掠过你一丝笑影而去的,
今朝你重见了,揉揉眼睛看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

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
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
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
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

无题(二)
窗子在等待嵌你的凭倚。

穿衣镜也怅望,何以安慰?
一室的沉默痴念着点金指。

门上一声响,你来得正对!
杨柳枝招人,春水面笑人。

鸢飞,鱼跃;青山青,白云白。

衣襟上不短少半条皱纹,
这里就差你右脚─这一拍!
无题(三)
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的房间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叫字泪不沾污你给我写的信面。

门荐有悲哀的印痕,渗墨纸也有,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
白手绢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你却更爱它月台上绿旗后的挥舞。

无题(四)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怀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你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付出一片轻喟,
今朝收你两朵微笑,
付一支镜花,收一轮水月……我为你记下流水帐。

无题(五)
我在散步中感谢
襟眼是有用的,
因为是空的,
因为可以簪一朵水花。

我在簪花中恍然
世界是空的,
因为是有用的,
因为它容了你的款步。

妆台(古意新拟)
世界丰富了我的妆台,
宛然水果店用水果包围我,纵不废力气而俯拾即是,
可奈我睡起的胃口太弱?
游丝该系上左边的担角。

柳絮别掉下我的盆水。

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憎,让我先给你描两笔秀眉。

可是从每一片鸳瓦的欢喜
我了解了屋顶,我也明了
一张张绿叶一大棵碧梧——看枝头一只弄喙的小鸟!
给那件新袍子一个风姿吧。

“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谁写给我的话呢?别想了——讨厌!“我完成我以完成你。

水分
蕴藏了最多水分的,海绵,容过我童年最大的崇拜,
好奇心浴在你每个隙间,
我记得我有握水的喜爱。

忽然我关怀出门的旅人:
水瓶!让骆驼再多喝几口!愿你们海绵一样的雨云
来几朵,跟在他们的尘后!云在天上,熟果子在树上!仰头想吃的,凉雨先滴他!谁敢挤一滴柠檬,然后尝
我这杯甜而无味的红茶?
我敬你一杯,酒吧?也许是。

昨晚我做了浇水的好梦:
不要说水分是柔的,花枝,抬起了,抬起了,你的愁容!路
路啊,足印的延长,
如音调成于音符,
无声有声我重弄,
像细数一串念珠。

穿过亭,穿过桥,停!
这里我丢过东西:
一本小小的手册,
多少故旧的住址。

记得在什么地方
我掏过一掬繁华,
走了十步,二十步:
原来是一朵好花!??
也罢,给埋在草里,
既厌了“空持罗带”。

天上星流为流星,
白船迹还诸蓝海。

白螺壳
空灵的白螺壳
孔眼里不留纤尘,
漏到了我的手里
却有一千种感情:
掌心里波涛汹涌,
我感叹你的神工,
你的慧心啊,大海,你细到可以穿珠!
可是我也禁不住:
你这个洁癖啊,唉!请看这一湖烟雨
水一样把我浸透,
象浸透一片鸟羽。

我仿佛一所小楼
风穿过,柳絮穿过,燕子穿过象穿梭,
楼中也许有珍本,
书页给银鱼穿织,
从爱字到哀字——
出脱空华不就成!
玲珑吗,白螺壳,我?大海送我到海滩,
万一落到人掌握,
愿得原始人喜欢,
换一只山羊还差
三十分之二十八,
倒是值一只盘桃。

怕给多思者拾起:
空灵的白螺壳,你
带起了我的愁潮!
我梦见你的阑珊:
檐溜滴穿的石阶,
绳子锯缺的井栏……
时间磨透于忍耐!
黄色还诸小鸡雏,
青色还诸小碧梧,
玫瑰色还诸玫瑰,
可是你回顾道旁,
柔嫩的蔷薇刺上
还挂着你的宿泪。

淘气
淘气的孩子,有办法:叫游鱼啮你的素足,
叫黄鹂啄你的指甲,
野蔷薇牵你的衣角……白蝴蝶最懂色香味
寻访你午睡的口脂,
我窥候你喝饮泉水
取笑你吻了你自己。

我这八阵图好不好?
你笑笑,可有点不妙,我知道你还有花样!
哈哈!到底算谁胜利?你在我对面的墙上
写下了「我真是淘气」。

灯虫
可怜以浮华为食品,
小蠓虫在灯下纷坠,
不甘淡如水,还要醉,
而抛下露养的青身。

多少艘艨艟一起发,
白帆蓬拜倒于风涛,
英雄们求的金羊毛,
终成了海伦的秀发。

赞美吧。

芸芸的醉仙
光明下得了梦死地,
也画了佛顶的圆圈!
晓梦后看明窗净几,
待我来把你们吹空,
象风扫满阶的落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