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国际贸易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图3-1
4
r二)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 品所投
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 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5
0
图3-2
kx=Kx/Lx
kx>ky
乂是资本密 心 集型产品
,, ¥是劳动密
集型产品
I
6
6三)模型基本假设
• (1)两种生产要素
•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在拓展、应用或检验新古典贸易理论方面作 出重 要贡献。这些学者包括杰罗斯拉夫•凡耐克,罗纳德•琼 斯,沃夫冈 •斯托尔珀,罗勃津斯基,瓦西里•里昂惕夫,杰格 迪西■巴格沃蒂 等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卜0定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 进口
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禀赋
钢铁
& 。1。0 V
大米
)
2.局部均衡分析
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A)中国大米市场 (6)国际大米市场
(0美国大米市场
16
(2)贸易条件:
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口。)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 际市场价格(口^的比率称为该国的“贸易条件” (Terms 01 简称丁0丁),表示为 (丁0丁)= Px/Pm
如果Px/Pm的比率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 品
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我们称之为贸易条 件改 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
(3)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0
0.
0
• (4)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5)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出口大米所产生的利益变动
4
r二)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指生产某种产 品所投
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 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5
0
图3-2
kx=Kx/Lx
kx>ky
乂是资本密 心 集型产品
,, ¥是劳动密
集型产品
I
6
6三)模型基本假设
• (1)两种生产要素
•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在拓展、应用或检验新古典贸易理论方面作 出重 要贡献。这些学者包括杰罗斯拉夫•凡耐克,罗纳德•琼 斯,沃夫冈 •斯托尔珀,罗勃津斯基,瓦西里•里昂惕夫,杰格 迪西■巴格沃蒂 等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卜0定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 进口
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禀赋
钢铁
& 。1。0 V
大米
)
2.局部均衡分析
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A)中国大米市场 (6)国际大米市场
(0美国大米市场
16
(2)贸易条件:
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口。)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 际市场价格(口^的比率称为该国的“贸易条件” (Terms 01 简称丁0丁),表示为 (丁0丁)= Px/Pm
如果Px/Pm的比率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 品
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我们称之为贸易条 件改 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
(3)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0
0.
0
• (4)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5)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出口大米所产生的利益变动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H-O模型

P1
f
D Qw
小结
在新古典贸易模型中,国际贸易的结果不是 “一赢一输”的“零和游戏”,而完全可以 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各国收益的大小取决于该国贸易后价格变动 的幅度,以及本国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弹性。 一般说来,价格变动幅度越大,供给和需求 弹性越大,该国从贸易中得到的净收益越大。
讨论:跨越“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指的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可以用于生产的要素总 量,这些要素可以使劳动力、资本、土地等。
思考:全球经济一Abundance) 要素丰裕度可以用两国要素总量的相对比率(实 物型定义)或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价格型定义) 来表示。 如果本国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供给大于外国劳动相 对于资本的供给,即满足 L K L* K *的时候,或 者本国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价格小于外国劳动相对 于资本的价格,即满足 w r w* r *的时候,称本 国是劳动丰裕(labor-abundant)的国家,外国是 资本丰裕(capital-abundant)的国家。 要素丰裕是与国家相关的概念。
3.国际贸易的总收益
钢铁
P1 P1
C
CIC
B
P0
1
CIC’
A
CIC0
S
O
图3-2 贸易收入分析
大米
贸易的全部收益(表现为从A点到C点的 变动)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贸易交换(表现为从A点到B点的变 动) ; 二是专业化生产(表现为从B点到C点的 变动) 。
(二)局部均衡分析
1. 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PM Mi P i 贸易条件指数(世界银行):出口商品的价格 指数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的比率。 一国进出口商品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会直接影 响该国的贸易条件。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6
2)H-O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1、两国国内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不同是由两国国 内两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不同决定的。 内两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不同决定的。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等 2、两国国内两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不同是由两 国国内两种生产要素供给量比率不同决定的。 国国内两种生产要素供给量比率不同决定的。 生产要素供给量决定生产要素价格
2
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 ②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即以各国资本的租用价 格和劳动力的价格来定义。在这种定义方法下, 格和劳动力的价格来定义。在这种定义方法下, 如果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 如果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 PK/PL)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 PK/PL)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 国家。由于资本的价格就是利率( ),劳动的价 国家。由于资本的价格就是利率(r),劳动的价 格就是工资率( ),所以PK/PL=r/w。同样, 所以PK/PL=r/w 格就是工资率(w),所以PK/PL=r/w。同样,决 定一国是否是资本丰裕的,并不是看r 定一国是否是资本丰裕的,并不是看r的绝对水平 ,而是看r/w的值的大小。 而是看r/w的值的大小。 r/w的值的大小 例如: 国的r可能比A国的要高,但如果B 例如:B国的r可能比A国的要高,但如果B国 r/w小于 国的r/w 小于A r/w, 的r/w小于A国的r/w,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1
2).要素丰裕度 2).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 abundance)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有两种定义方 法: 以实物单位定义: ①以实物单位定义:即以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 本拥有量和劳动拥有量的比率来定义。如果B 本拥有量和劳动拥有量的比率来定义。如果B国的 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 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 国的这一比率, 国就是资本丰裕的。 国的这一比率,B国就是资本丰裕的。
2)H-O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 1、两国国内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不同是由两国国 内两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不同决定的。 内两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不同决定的。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等 2、两国国内两种生产要素价格的比率不同是由两 国国内两种生产要素供给量比率不同决定的。 国国内两种生产要素供给量比率不同决定的。 生产要素供给量决定生产要素价格
2
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 ②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即以各国资本的租用价 格和劳动力的价格来定义。在这种定义方法下, 格和劳动力的价格来定义。在这种定义方法下, 如果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 如果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 PK/PL)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 PK/PL)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 国家。由于资本的价格就是利率( ),劳动的价 国家。由于资本的价格就是利率(r),劳动的价 格就是工资率( ),所以PK/PL=r/w。同样, 所以PK/PL=r/w 格就是工资率(w),所以PK/PL=r/w。同样,决 定一国是否是资本丰裕的,并不是看r 定一国是否是资本丰裕的,并不是看r的绝对水平 ,而是看r/w的值的大小。 而是看r/w的值的大小。 r/w的值的大小 例如: 国的r可能比A国的要高,但如果B 例如:B国的r可能比A国的要高,但如果B国 r/w小于 国的r/w 小于A r/w, 的r/w小于A国的r/w,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1
2).要素丰裕度 2).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 abundance)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有两种定义方 法: 以实物单位定义: ①以实物单位定义:即以各国所有可以利用的资 本拥有量和劳动拥有量的比率来定义。如果B 本拥有量和劳动拥有量的比率来定义。如果B国的 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 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 国的这一比率, 国就是资本丰裕的。 国的这一比率,B国就是资本丰裕的。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即两国生产函数一样, 排除生产技术不同造成相对价格不同,而且假定不存 在“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旳情况。
(6)生产规模酬劳不变 (7)两国旳消费偏好相同:两国无差别曲线旳形 状和位置是完全相同旳。 (8)完全竞争旳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商品价格 等于商品生产成本 (9)无运送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自由贸易旳 障碍。
各国分别会多生产“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旳 产品,少生产“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旳产品
但是,是不完全分工。
3.对消费旳影响 钢铁 P1=1 S
P0=0.5
大米 能够在国际相对价格线上旳任何一点进行消费。但各国详 细消费多少,取决于一国旳社会无差别曲线旳偏向和水平。 在最终消费点上,不一定两种产品旳消费量都增长,也有 可能一种增长而另一种降低,详细取决于相对价格变动旳幅 度和社会旳偏好.(图3.1:中国消费40吨大米,50吨钢铁;美国:50吨大米,40吨钢铁)
附录二:显示性比较优势 衡量一国在某类商品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指数
X ij / X ij
RCAij
i
X ij /
X ij
j
ij
假如RCAij值不小于1(意味着商品i在国家j中旳出口 比重不小于在世界旳出口比重)表达该国家在此种产 品上具有显示比较优势; 反之,若该指数不不小于1则表达该产品没有显示比 较优势,或有显示比较劣势。
1.对产品价格旳影响
对出口国:出口A商品会使国内A商品价格↑ 进口B商品会使国内B商品价格↓
从而使国内A商品旳相对价格(PA/PB)↑
对进口国:恰好相反
均衡:当两国A商品旳相对价格恰好相等为止 这一相对价格也就是“国际市场相对价格”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定理表述及证明 –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商品价格相等,而且 使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相等 – 即两国工人获得同样的工资率,资本获得 同样的利润率
Px Py
PB
B E
PA PB
PA
A
o
W r 1
W r
W r 2
W r
相对要素价格均衡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工业(生产钢铁)
WY(?)=PY(短期下降)×MPL(长期提高)
RY(下降)=PY(短期下降)×MPK(长期下降)
Wx= WY Rx= RY
Stopler-Samuelson Theorem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 研究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收入差距的影响 •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 评价
– 不能全面否定这一定理,又不能完全肯定其结果 • 贸易使一些国家的要素收益与发达国家缩小 • 要素收入差距在某些领域和国家在扩大 – 怎样看待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反差 • 理论的逻辑是清晰严格的 • 许多假设在现实中不存在
– 国际贸易并不完全自由 – 生产要素在各国国内也达不到自由流动 – 各国生产技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形资本 科技人员 熟练工人 可耕土地 半熟练工人 非熟练工人 所有资源
美国 日本 西德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其它国家
1990年一些国家的人均资本存量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加拿大 西德 法国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西班牙 英国 15000 10000 5000 0 20000 25000 30000
“福利恶化型增长”
TOT S1 钢铁 S2 C1 U1 C2 U2 S2 S1 D O 大米 O 大米
Px Py
PB
B E
PA PB
PA
A
o
W r 1
W r
W r 2
W r
相对要素价格均衡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工业(生产钢铁)
WY(?)=PY(短期下降)×MPL(长期提高)
RY(下降)=PY(短期下降)×MPK(长期下降)
Wx= WY Rx= RY
Stopler-Samuelson Theorem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 研究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收入差距的影响 •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 评价
– 不能全面否定这一定理,又不能完全肯定其结果 • 贸易使一些国家的要素收益与发达国家缩小 • 要素收入差距在某些领域和国家在扩大 – 怎样看待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反差 • 理论的逻辑是清晰严格的 • 许多假设在现实中不存在
– 国际贸易并不完全自由 – 生产要素在各国国内也达不到自由流动 – 各国生产技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形资本 科技人员 熟练工人 可耕土地 半熟练工人 非熟练工人 所有资源
美国 日本 西德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其它国家
1990年一些国家的人均资本存量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加拿大 西德 法国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西班牙 英国 15000 10000 5000 0 20000 25000 30000
“福利恶化型增长”
TOT S1 钢铁 S2 C1 U1 C2 U2 S2 S1 D O 大米 O 大米
国际贸易 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收入和 绝对收入。 即:在要素禀赋论的假定条件下,国际贸易会使A、B 两国的工资率相等,利率相同,从而使相对要素价 格和绝对要素价格相等。 自由贸易不仅会使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 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 等化,以致两国所有的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 所有的资本(土地)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率(租 金),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 何。
如:美国钢铁K/L比大米的K/L大,则钢铁是资本 密集型产品,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主要理论观点
(1)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的国际 绝对差异(同一商品的价格差异) (2)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各国不同的商品 价格比例(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成本不同) (3)各国不同商品价格比例的决定:各国不同的 要素价格比例(要素价格差异) (4)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的造成:由各国不 同的要素供给比例(要素供给量不同,即要素禀 赋不同)
第二节 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一、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的影响 1.短期影响 2.中期影响 3.长期影响 二、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要 素价格均等定理 是H-O的推论,内涵一样。萨谬尔森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证明了要 素价格均等定理,因此,简称H-O-S定理。
一、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的影响 (P119-P126)
收入的定义:要素回报 劳动收入:
W = P * MPL 资本收益: R = P * MPK
其中 P为产出的价格, MPi (i = L, K) 是要素i的边 际生产率
1 .短期影响:
(要素不能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 短期中, 要素回报的变化只取决于产品价格的 变化 ,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不变。 对出口行业(大米): Wr = P * MPL(不变) Rr = P * MPK (不变) 对进口行业(钢铁): Ws = P * MPL(不变) Rs = P * MPK (不变) 结论: 在短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该部门的两种要 素回报均上升;进口竞争部门的产品价格下降,该 部门的两种要素的回报均下降.
如:美国钢铁K/L比大米的K/L大,则钢铁是资本 密集型产品,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主要理论观点
(1)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商品价格的国际 绝对差异(同一商品的价格差异) (2)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各国不同的商品 价格比例(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成本不同) (3)各国不同商品价格比例的决定:各国不同的 要素价格比例(要素价格差异) (4)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比例的造成:由各国不 同的要素供给比例(要素供给量不同,即要素禀 赋不同)
第二节 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一、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的影响 1.短期影响 2.中期影响 3.长期影响 二、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要 素价格均等定理 是H-O的推论,内涵一样。萨谬尔森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证明了要 素价格均等定理,因此,简称H-O-S定理。
一、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的影响 (P119-P126)
收入的定义:要素回报 劳动收入:
W = P * MPL 资本收益: R = P * MPK
其中 P为产出的价格, MPi (i = L, K) 是要素i的边 际生产率
1 .短期影响:
(要素不能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 短期中, 要素回报的变化只取决于产品价格的 变化 ,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不变。 对出口行业(大米): Wr = P * MPL(不变) Rr = P * MPK (不变) 对进口行业(钢铁): Ws = P * MPL(不变) Rs = P * MPK (不变) 结论: 在短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该部门的两种要 素回报均上升;进口竞争部门的产品价格下降,该 部门的两种要素的回报均下降.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pptx

德国出口麻布
T2 T1 T0
M
N
英国出口毛呢
N2 N1
N0
A’
T0
B’
T1 T2
E
C’
O
M0
M1
M2
英国进口麻布
提供曲线OE和OG既是需求曲线,又是供给曲 线。即它们分别表示两国在一定的交换比例条 件下,需求进口货的数量和供给出口货的数量, 它们实际上还是一种相互供求的曲线。
什么样的贸易条件能使双方的供求处于
均衡状态呢?
Y
F
GCAEP nNp
O
m
M
B
X
三、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指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比值, 反映的是外贸商品的价格比值和利益分配。
若深入分析,则可以把贸易条件分为五种类型加 以考察:
1、总(易货)贸易条件
G=Qm/Qx(Q为进出口数量指数) 或G=(Vm/Pm)/(Vx/Px)(其中V为进出口商品的
该指标表明,国际贸易实际上是间接的生产要素的交 换,同样会受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即使N 已经在恶化,只要Zx有较大提高,这类贸易活动仍对 出口国是有利的。
5、双要素贸易条件D=Px/Pm ×Zx/Zm
反映的是一国进口的真实资源成本的变化,包括两国 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对发展中国家最有意义的贸易条件指标是I、S、N。 只是N下降,而I和S仍然能够上升,则这种国际贸易 活动还是有利的。只有在这三者都呈现恶化的趋势, 则会出现通常所称的“贫困化增长”——这种增长不 但对本国经济没有好处,反而使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 下降——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Jagdish N. Bhagwati) 。
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说 二、提供曲线 三、贸易条件 四、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 五、里昂惕夫反论
T2 T1 T0
M
N
英国出口毛呢
N2 N1
N0
A’
T0
B’
T1 T2
E
C’
O
M0
M1
M2
英国进口麻布
提供曲线OE和OG既是需求曲线,又是供给曲 线。即它们分别表示两国在一定的交换比例条 件下,需求进口货的数量和供给出口货的数量, 它们实际上还是一种相互供求的曲线。
什么样的贸易条件能使双方的供求处于
均衡状态呢?
Y
F
GCAEP nNp
O
m
M
B
X
三、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指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比值, 反映的是外贸商品的价格比值和利益分配。
若深入分析,则可以把贸易条件分为五种类型加 以考察:
1、总(易货)贸易条件
G=Qm/Qx(Q为进出口数量指数) 或G=(Vm/Pm)/(Vx/Px)(其中V为进出口商品的
该指标表明,国际贸易实际上是间接的生产要素的交 换,同样会受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即使N 已经在恶化,只要Zx有较大提高,这类贸易活动仍对 出口国是有利的。
5、双要素贸易条件D=Px/Pm ×Zx/Zm
反映的是一国进口的真实资源成本的变化,包括两国 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对发展中国家最有意义的贸易条件指标是I、S、N。 只是N下降,而I和S仍然能够上升,则这种国际贸易 活动还是有利的。只有在这三者都呈现恶化的趋势, 则会出现通常所称的“贫困化增长”——这种增长不 但对本国经济没有好处,反而使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 下降——美国经济学家巴格瓦蒂(Jagdish N. Bhagwati) 。
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说 二、提供曲线 三、贸易条件 四、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 五、里昂惕夫反论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说 二、提供曲线 三、贸易条件 四、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 五、里昂惕夫反论
补充: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设中国只生产两种产品:大米和小麦(K、L)
小麦
小麦
小麦
大米 机会成本不变
大米 机会成本递增
大米 机会成本递减
机会成本——多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数量。 大米的机会成本=减少的小麦数量/增加的大米数量
所以,要素报酬的变化是以不同的生产部门来划分的, 而不是根据要素来划分的。
(五)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罗伯津斯基 定理(Rybezynski theorem)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一要素的增 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 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Kw Kw+ △K+ △Ks
麻布
相互需求原理主要观点:
一项国际贸易活动所获利益的多少,取决于两国 贸易交换比率之范围的大小。两国国内交换比 率的差异越大,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也越大。 同时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的分配则取决于具体 的交换比率,即实际贸易条件越靠近对方的国 内交换比率,自己获得的利益份额就越大,反 之则越小。这种比率又直接由它们对对方商品 的相对需求强度所决定。
中国—劳动力丰裕国家—劳动要素的相对价格较低— 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较低 —— 中国在 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各国均以其国内相对价格较低的商品参与国际贸易, 这会导致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即两国面对 相同的国际交换比价(贸易条件)
丝绸的 相对价格
PS/PW
又因为H—O假设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所以在丝 绸生产中投入的要素比例K/L也相同,另外生产技术和 规模报酬不变,故两国生产丝绸的劳动生产率QS/L也 相等 式3中的MPL在两国也相等。由于要素的实际 收入等于其边际生产力,所以两国的MPL相等意味着 两国生产丝绸的实际工资相等。
一、穆勒的相互需求说 二、提供曲线 三、贸易条件 四、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 五、里昂惕夫反论
补充: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设中国只生产两种产品:大米和小麦(K、L)
小麦
小麦
小麦
大米 机会成本不变
大米 机会成本递增
大米 机会成本递减
机会成本——多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其他产品的数量。 大米的机会成本=减少的小麦数量/增加的大米数量
所以,要素报酬的变化是以不同的生产部门来划分的, 而不是根据要素来划分的。
(五)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罗伯津斯基 定理(Rybezynski theorem)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一要素的增 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 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Kw Kw+ △K+ △Ks
麻布
相互需求原理主要观点:
一项国际贸易活动所获利益的多少,取决于两国 贸易交换比率之范围的大小。两国国内交换比 率的差异越大,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也越大。 同时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的分配则取决于具体 的交换比率,即实际贸易条件越靠近对方的国 内交换比率,自己获得的利益份额就越大,反 之则越小。这种比率又直接由它们对对方商品 的相对需求强度所决定。
中国—劳动力丰裕国家—劳动要素的相对价格较低— 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相对价格较低 —— 中国在 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各国均以其国内相对价格较低的商品参与国际贸易, 这会导致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即两国面对 相同的国际交换比价(贸易条件)
丝绸的 相对价格
PS/PW
又因为H—O假设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所以在丝 绸生产中投入的要素比例K/L也相同,另外生产技术和 规模报酬不变,故两国生产丝绸的劳动生产率QS/L也 相等 式3中的MPL在两国也相等。由于要素的实际 收入等于其边际生产力,所以两国的MPL相等意味着 两国生产丝绸的实际工资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