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目录: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日积月累、课文中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及课后习题。
一、易读错的字。
屠苏(sū)携手(xié)蔡伦(cài)社会(shè)拱桥(gǒng)智慧(zhì)选择(zé)官吏(lì)税务(shuì)咖啡(kā)前爪(zhuǎ)毛驴(lǘ)二、词语听写。
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进步文化影响赵州桥石匠设计中间桥洞河面创举流水冲击节省而且水花各自双龙戏珠似乎人民智慧才干历史三、形近词组词。
符(符号)册(一册)赵(姓赵)附(附近)删(删除)赴(奔赴)欲(欲望)约(大约)设(设问)浴(浴室)钓(钓鱼)没(没有)裕(富裕)验(检验)史(历史)谷(稻谷)检(检查)吏(官吏)魂(魂魄)殴(殴打)创(创造)槐(槐树)鸥(海鸥)枪(手枪)酒(酒水)洲(非洲)智(智慧)洒(洒脱)州(广州)知(知识)牧(牧场)社(社会)历(历史)枚(一枚)杜(杜鹃)厉(厉害)四、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贡献—(奉献)轻便—(简便)经验—(阅历)改进—(改善)促进—(推动)闻名—(著名)雄伟—(宏伟)节省—(节约)精美—(精致)反义词文明—(野蛮)贡献—(轻巧)促进—(阻止)减轻—(加重)容易—(困难)节省—(浪费)宝贵—(普通)五、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花中君子:梅兰竹菊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六、课文理解。
1、《元旦》“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开门迎新,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写出了纸的发明过程,表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赞美和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敬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6分)下面是希望小学各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情况统计表。
(1)()年级的男生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
(2)()年级的女生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
(3)()年级参加运动会的人数最多,是()人。
(4)参加运动会的男生比女生多()人。
(5)希望小学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一共有()人。
二、判一判。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每题1分,共5分) 6月和7月的天气天数如下表。
(1)6月份晴天最多,雨天最少。
( )(2)7月份阴天只有2天。
( )(3)7月份多云的天数比6月份少。
( )(4)6月份和7月份的雨天一共有8天。
( )(5)7月份以晴天居多。
( )三、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8分)下面是某报亭上周售出晨报和晚报数量的统计表。
(1)星期三晨报卖了()份。
A. 185B. 125C. 310(2)晨报卖得最好的是()。
A. 星期日B. 星期六C. 星期一(3)星期四比星期五多卖()份报纸。
A. 6B. 4C. 10(4)星期一晚报比晨报多卖()份。
A. 55B. 60C. 65四、算一算。
(共34分)1. 直接写出得数。
(12分)80÷2=6000÷3=360÷4=810÷9=800÷2=2000÷5=70÷7=250÷5=540÷6=500÷7≈323÷4≈627÷7≈2. 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14分)555÷3=※816÷4=514÷2=762÷3=※356÷7=523÷4=3. 脱式计算。
(8分)486÷3-97 (728-136)÷4756÷2÷3 832÷(4×2)五、操作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1. 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 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 例如,要统计男生和女生的数学成绩情况,我们可以分别制作男生数学成绩单式统计表和女生数学成绩单式统计表,然后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对比男女生的数学成绩情况。
2. 复式统计表的组成。
- 表头:复式统计表的表头一般分为三部分,分别表示横栏类别、纵栏类别和表中的数据。
例如在统计男女生成绩时,表头的横栏可能是“成绩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纵栏可能是“性别(男、女)”,中间的数据就是男女生在各个成绩等级中的人数。
- 横栏和纵栏:横栏表示不同的分类项目,纵栏也表示不同的分类项目,它们交叉的地方填写相应的数据。
3. 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 便于对比: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组的数据。
比如比较不同班级男女生的身高情况,通过复式统计表能清晰地看到哪个班级男生平均身高更高,哪个班级女生平均身高更高等。
- 包含信息丰富:能在一张表中反映出多组数据的情况,减少了表格的数量,使数据更加集中、清晰。
4. 读取和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
- 读取数据:根据表头确定横栏和纵栏所代表的内容,然后找到对应的交叉单元格读取数据。
例如,要知道某班男生优秀人数,先在纵栏找到“男”,再在横栏找到“优秀”,交叉处的数据就是男生优秀人数。
- 分析数据:- 可以计算总数:如计算男女生的总人数,将男生各个成绩等级的人数相加得到男生总人数,同理得到女生总人数;或者计算全班总人数,将男女生在各个成绩等级的人数分别相加。
- 可以比较数据大小:比较男女生在同一成绩等级中的人数多少,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如男生优秀人数比女生多,或者女生合格人数比男生少等。
- 还可以计算平均数(虽然课本未重点提及,但可以拓展):例如计算男女生的平均成绩等,进一步分析数据情况。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表是二年级玩具模型统计表.两个班飞机一共有______架,摩托车一共有______辆,汽车一共有______辆.【答案】10 10 1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复式统计表.【解答】飞机一共有3 + 7 = 10(架),摩托车一共有5 + 5 = 10(辆),汽车一共有8 + 5 = 13(辆).故本题的答案是10、10、13.2.【答题】货车还剩______辆,小轿车还剩______辆,大客车还剩______辆.【答案】2 6 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复式统计表.【解答】还剩的辆数=原有的辆数-开走的辆数.根据题意,货车原有12辆,开走10辆,所以还剩:12-10=2(辆);小轿车原有15辆,开走9辆,所以还剩:15-9=6(辆);大客车原有16辆,开走8辆,所以还剩:16-8=8(辆).故本题的答案是2、6、8.3.【答题】歌唱组的总人数是______人,跳舞组的女生人数是______人,美术组的男生人数是______人.【答案】69 22 4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复式统计表.【解答】歌唱组的总人数为:37+32=69(人);跳舞组的女生人数为:45-23=22(人);美术组的男生人数为:89-44=45(人).故本题的答案是69、22、45.4.【答题】小鸟还剩______只,蝴蝶还剩______只,蜜蜂还剩______只.【答案】2 3 10【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复式统计表.【解答】已知原有小鸟11只,飞走了9只,求还剩多少只,列式计算为:11-9=2(只);原有蝴蝶12只,飞走了9只,求还剩多少只,列式计算为:12-9=3(只);原有蜜蜂15只,飞走了5只,求还剩多少只,列式计算为:15-5=10(只). 故本题的答案是2,3,10.5.【答题】(1)班女生有______人,(2)班总人数是______人,(3)班男生是______人.【答案】19 43 21【分析】女生人数=总人数-男生人数;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总人数-女生人数.【解答】(1)班男生有23人,一共有42人,则女生有:42-23=19(人);(2)班男生有21人,女生有22人,则一共有:21+22=43(人);(3)班女生有19人,一共有40人,则男生有:40-19=21(人).故本题的答案是19,43,21.6.【答题】小鹏和小丽共有红花______朵,共有黄花______朵,共有紫花______朵.【答案】16 15 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复式统计表.【解答】由表可知,小鹏有7朵红花,小丽有9朵红花,求一共有几朵红花,列式计算为:7+9=16(朵);小鹏有10朵黄花,小丽有5朵黄花,求一共有几朵黄花,列式计算为:10+5=15(朵);小鹏有8朵紫花,小丽有1朵紫花,求一共有几朵紫花,列式计算如下:8+1=9(朵).故本题的答案是16、15、9.7.【答题】小红和小军一共有______本故事书,______个足球,______盒饼干.【答案】15 9 1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复式统计表.【解答】已知小红有8本故事书,小军有7本故事书,求一共有多少本故事书,列式计算为:8+7=15(本);已知小红有4个足球,小军有5个足球,求一共有多少个足球,列式计算为:4+5=9(个);已知小红有6盒饼干,小军有5盒饼干,求一共有多少盒饼干,列式计算为:6+5=11(盒).故本题的答案为15、9、11.8.【答题】下表是某商店的进货情况.由此表可知,冷饮的单价是______元,牛奶的单价是______元,啤酒的单价是______元.【答案】20 58 11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总价、数量和单价之间的关系.【解答】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已知6箱冷饮的总价是120元,那么单价是:120÷6=20(元);4箱牛奶的总价是232元,那么单价是:232÷4=58(元);4箱啤酒的总价是448元,那么单价是:448÷4=112(元).故本题的答案是20、58、112.9.【答题】育才小学四年级一共有______人,五年级一共有______人,六年级一共有______人.【答案】147 145 146【分析】先确定每个年级的每个班分别有多少人,一个年级的总人数=一班人数+二班人数+三班人数.【解答】已知四年级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9人,三班有51人,求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列式计算为:47+49+51=147(人);五年级中,一班有48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52人,求五年级共有多少人,列式计算为:48+45+52=145(人);六年级中,一班有53人,二班有46人,三班有47人,求六年级共有多少人,列式计算为:53+46+47=146(人).故本题的答案是147,145,146.10.【答题】候选人王华一共得______票,张亮一共得______票,李刚一共得______票.【答案】52 49 4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复式统计表.【解答】男生投票数加上女生投票数即为总的票数,所以王华的票数为:21+31=52(票),张亮的票数为:24+25=49(票),李刚的票数为:25+21=46(票).故本题的答案是52、49、46.11.【答题】某足球队想从队员中选一个人做前锋,下表是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最近5个赛季进球数统计表(“/”表示这个赛季没有参加比赛),该选()运动员比较合适.A. 甲B. 乙C. 丙【答案】B【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别求出这三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24>22>21.因为选手乙的平均成绩最高,所以选乙运动员参加比赛比较合适.选B.12.【答题】如表是甲、乙品牌在1~3月份的销售情况.在三月份,甲品牌比乙品牌多卖()箱.A. 60B. 20C. 30D. 40【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解答.【解答】190﹣150=40(箱),所以在三月份,甲品牌比乙品牌多卖40箱.选D.13.【答题】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的信息,可以把___和___的兴趣小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一班,航模18人、书法7人、踢球16人;二班,航模20人、美术16人、书法9人;三班,航模12人、踢球23人、书法9人A. 一班和二班B. 一班和三班C. 二班和三班【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统计表的应用.根据各班兴趣小组的分类,把分类一样的两个班合并在一个统计表中.【解答】由选项中各班兴趣小组情况可知:一班和三班的兴趣小组是一样的类别,所以一班和三班的兴趣小组可以并在一张统计表里.选B.14.【答题】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晴天多云阴天雨夹雪11月份1584312月份13954(1)这两个月共有()天.(2)这两个月阴天比晴天少()天.【答案】61 19【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11月份和12月份的天数合并起来即可.(2)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月阴天、晴天各是多少天,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解答】(1)30+31=61(天);答:这两个月共有61天.(2)这两个月阴天比晴天少19天.故此题的答案是61、19.15.【答题】如果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以及合计人数,应选用()进行统计.【答案】复式统计表【分析】此题考查了复式统计表的运用.统计两类以上数量的情况要选用复式统计表.据此解答.【解答】如果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以及合计人数,应选用复式统计表进行统计;故此题的答案是复式统计表.16.【答题】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图书种类统计表.(1)男生最喜欢()图书的人数最多.(2)女生最喜欢()图书的人数最多.【答案】动漫类儿童文学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从统计表中读取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1)比较男生各类最喜欢图书的人数,找出人数最多的即可;(2)比较女生各类最喜欢图书的人数,找出人数最多的即可.【解答】观察图可知:(1)9>6>5>2.男生最喜欢动漫类图书的人数最多.(2)8>6>4>2.女生最喜欢儿童文学类图书的人数最多.故此题的答案是动漫类、儿童文学类.17.【答题】下面是某超市五、六月份销售某品牌酸奶情况统计表.五、六月份共销售()箱黄桃味酸奶;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是()酸奶.【答案】40 芒果味【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根据加法的意义,把五月份和六月份销售黄桃味酸奶的箱数合并起来即可解答;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六月份月销售五种酸奶的数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哪一种酸奶的销售情况最好.【解答】25+15=40(箱);40>35>30>20>15,所以五、六月份一共销售40箱黄桃味酸奶;六月份销售情况最好的是芒果味酸奶.故此题的答案是40,芒果味.18.【答题】根据张力和李明星期一到星期五1分钟跳绳训练的成绩,完成下面问题.(1)五天中,李明最好成绩是()下,最差成绩是()下,相差()下.(2)星期四这天张力比李明多跳()下.(3)你觉得()的训练效果好.【答案】110 97 13 15 张力【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通过观察统计表可知:李明最好最差成绩,用减法求出相差多少.(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用减法解答.(3)先求出五天跳的总下数除以天数,求出张力和李明的平均每天跳的下数,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1)五天中,李明最好成绩是 110下,最差成绩是97下,110﹣97=13(下)答;相差13下.(2)112﹣97=15(下),所以星期四这天张力比李明多跳15下.(3)张力:李明:106>102,所以张力的训练效果好.19.【答题】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解答】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可知: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故此题是正确的.20.【答题】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能清楚地看出两组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更加直观明了.【解答】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两个有联系的统计图合编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故此题是正确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复习及答案(八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复习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复习及答案(一)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复习题及答案(二)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强化训练及答案(三)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必考题及答案(四)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必考题及答案(五)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必考题及答案(六)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必考题及答案(七)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必考题及答案(八)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复习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2、5分米=_____厘米60毫米=_____厘米3千克=_____克2时=_____分180秒=_____分740毫米+260毫米=_____分米300分﹣60分=_____时3、张老师早晨7:05从家里出发去学校,7:30到到校,张老师在路上用了分钟。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边长为(______)厘米。
5、562÷7,商是_____位数,商大约是_____.6、“妈妈花24元买了4千克苹果.”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苹果的单价是____元.7、把2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____)厘米。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只大象大约重5(______)。
(2)1个哈密瓜大约重2(_____)。
(3)沙发大约长18(______)。
(4)杯子的高大约是9(______)。
(5)妈妈刷牙大约用了3(_____)。
(6)张东跑100米用了16(_____)。
9、一年当中大月是________,每月是________天.10、用3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_____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下午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第三单元统计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和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5、10或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年、月、日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01:复式统计表的概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02:复式统计表的分析方法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典型题:1.下面是东明小学三(1)班和三(2)班的学生最爱吃的食物统计表,请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三(1)班有人。
(2)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级喜欢吃的人数最多。
(3)看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说的?2. 下面是三名同学各自三次的跳高成绩。
你能在同一个表中,把这些信息都表示出来吗?3.下面是育人小学三(1)、三(2)班学生每天睡眠情况统计表。
睡眠时间人数班级9小时以下9小时10小时11小时11小时以上三(1)班6121552三(2)班7151143(1)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在()的人最多,在()的人最少。
(2)如果三(2)班同学按睡眠时间从长到短排列,李涛排在第10名,他每天睡眠时间是()。
(3)小学生每天应保持10小时左右的睡眠,这两个班睡眠时间低于10小时的同学有()人。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4. 请你填写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二月份 家用电量最多, 家用电量最少;二、三月份合计 家用电量最多, 家用电量最少。
(2)你对节约用电有什么好的建议?(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5. 王老师不小心把购物记录单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每筒羽毛球多少钱吗?6.下面是三(1)班和五(1)班同学戴眼镜情况统计表。
(1)三(1)班戴眼镜的有名同学。
(2)五(1)班戴眼镜的有名同学。
(3)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对于预防近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7.下面是育才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牙齿情况调查情况:一年级学生龋齿数:0颗有10人,1颗有20人,2颗有10人,3颗有5人。
三年级学生龋齿数:0颗有30人,1颗有14人,2颗有8人,3颗有4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统计
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熟记平均数的格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并脱式计算。
会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复习
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寓言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把式盘缠硬要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本事悲惨愈合裂开叮嘱前排靠边准确审视讲台神情严肃半晌轮流熟悉角度相似教诲亡羊补牢惊弓之鸟
大吃一惊孤单失群和颜悦色买椟还珠
二、多音字组词
zài(载客 ) jié(结束) dà(大小)
载结大
zǎi(三年五载 ) jiē(结果子) dài(大夫)
gēng(三更半夜) wéi(作为 ) jiǎo(一角钱)
更为角
gèng(更加) wèi(因为) jué(角色 )
jīn(情不自禁) chēng(称呼 ) bēn(奔跑)
禁称奔
jìn(禁止) chèn(称心如意 ) bèn(嫦娥奔月)
jiāng(将来) zuān(钻研)
将钻
jiàng(大将) zuàn(钻石)
三、给带点的字加上拼音
半晌()拉弦()叮嘱()教诲()召集()
窟窿()愈合()叼走()更羸()不禁()
四、填写近反义词
【近】劝告——劝说赶快——赶紧后悔——懊悔著名——有名本事——本领孤单——孤独悲惨——凄惨叮嘱——叮咛审视——端详准确——精确教诲——教育召集——招集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反】接受——拒绝悲惨——幸福害怕——无畏熟悉——陌生称赞——指责满意——失望亡羊补牢——防患未然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和颜悦色——疾言厉色若隐若现——一清二楚
五、形近字组词
寓()叼()堵()燕()瞩()遇()叨()睹()雁()嘱()
则()街()箭()弦()晌()败()衔()剑()炫()响()狼()悔()猎()烈()抢()狠()诲()猪()裂()抡()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孤单失群:孤孤单单,找不到同伴。
大吃一惊:形容对意外发生的事情非常吃惊。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一生受用: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都有好处。
受益无穷:得到数不尽的好处或利益。
连绵起伏:山脉接连不断,一起一落。
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模糊不清。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叮嘱:再三嘱咐。
(近义词:嘱咐)
七、反问句变陈述句(48页)
(1)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2)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练习:①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②我们怎么能像困难低头呢?
③你难道不为你的做法感到羞愧吗?
④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你的朋友?
⑤你这样对待奶奶能算是尊敬老人吗?
⑥风光秀丽的黄山怎不令人流连忘返?
八、精彩句子仿写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2)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3)二月春风似剪刀。
(4)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5)我挑着满满的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九、关于思想方法的谚语。
(背诵默写)
(1)绳在细处断。
冰在薄处裂。
(2)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3)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4)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十、课文回顾
(一)、《亡羊补牢》“亡”,失去;“牢”,羊圈。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南辕北辙》“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人们用“南辕北辙”这句成语,来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含有讽刺、批评的意味。
(二)、《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
这个成语比喻受到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背诵默写】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搞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
1、更羸说了( 4)句话。
第一句讲:他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
第二句讲:根据他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的分析。
第三、四句讲:他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
2、读读填空
更羸看到大雁,作出的判断是:(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孤单失群)。
更羸是根据大雁(飞得慢),判断出它(受过箭伤);又根据大雁(悲惨的叫声),判断出它(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所以判断它一听到弦响,心里一定很(害怕),就会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就会(裂开),就会(掉下来)。
3、我觉得更羸是个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勤于思考的人。
(三)《画杨桃》
1、体会“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的含义。
答:“想当然”就是凭自己推测,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走了样”就是变了样。
这句话的含义是:父亲教育我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不要凭想象,轻易下结论。
2、老师在“审视”之后神情变得“严肃”,为什么变得“严肃?
答:是因为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起了他的沉思。
(肃的笔顺是:)
3、【背诵默写】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
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
这段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讲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
4、课文告诉我们: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画画,而且适用于做任何事情)。
(四)《买椟还珠》选自《韩非子》,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舍本逐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