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喋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37页PPT

合集下载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4月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2020-07-19质量[1]。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我国银屑病的发病率为0.46%。

由于银屑病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对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疑增加了治疗的困难。

对于银屑病,临床常划分为三个阶段:轻度、中度、重度,对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来说,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这样才能确保其整体疗效。

笔者采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

入选标准:①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银屑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 全部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③ 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齐全,且均在家属监护下自愿入组。

排除标准:① 严重器官障碍的患者;② 存在认知障碍或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③ 对使用药物存在过敏现象;④ 具有严重皮肤感染史。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23,年龄(19~62)岁,平均(40.5±5.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25,年龄(18~59)岁,平均(38.5±5.8)岁。

通过对比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选用阿维A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X20010126)口服,(0.5~0.65)mg/(kg ·d )。

给予观察组患者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089),(2.5~5)mg/次,3次/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统一治疗40d 。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皮损状态基本恢复;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损状态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存在,皮损持续恶化。

治疗有效率分值越大,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甲氨蝶呤临床应用

甲氨蝶呤临床应用

异位妊娠用法用量
50 mg /m2 ,单次肌内注射
甲氨蝶呤的应用科室-皮肤科
甲氨蝶呤具有抗炎、抗增值和免疫调节作用,是目前治疗银屑病最有效的 传统药物之一
银屑病用法用量
每周单次或分3次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 注。起始剂量5~10 m萄倜;平均剂量10~ 15 ms/盾l;随着皮损改善,逐渐减量,每 4周减2.5 mg;老年人初始剂量2.5—5 mg 倜(不超过30 mg);剂量必须根据个体来决 定;必须进行血液学监测,每周应用1次 MTX,24 h后服用叶酸5 mg,之后每日1次 ,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降低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1 :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 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过程受阻,导致 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
2 :本品也有对胸腺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但抑制RNA与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则 较弱,本品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属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用法用量
于1985年相继报道了小剂量 甲 氨 蝶 呤 脉冲疗 法治疗33倒严重的RA患者,治疗后半 数 以上 的病人关节疼痛及肿胀减轻,13%的病人疗 效显著。1989年国内学者葛民泽等也报道了 应用甲氨蝶呤治疗重症RA 35例,每次15mg至 20mg肌肉注射或口服治疗,每周1次,疗程6 个月。结果晨僵、握力、关节指数和关节功 能显著改善.红细胞沉降率下降,多数病例 类风湿因子转阴或滴度下降,缓解与明显缓 解率为69%,总有效率为97%。
妊娠性绒3.头毛颈膜部癌癌、支气管肺癌、各种软组织恶肉性瘤葡。萄胎
支气管肺癌
4.高剂量用于骨肉病,鞘内注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以及恶性淋巴瘤的神经侵

2024年银屑病诊疗指南(修订版)解读课件PPT

2024年银屑病诊疗指南(修订版)解读课件PPT
(三)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红斑、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皮损面积大于90% 体表面积。多由银屑病在急性期受某些因素刺激或治疗不当诱发,多数伴有全身症状。
(四)PsA:根据是否存在关节病变,结合皮损进行诊断。目前PsA的分类标准(CASPAR)较为通用,具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银屑病共病(comorbidity)
(一)概念:除皮肤症状外,银屑病患者常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肾 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理疾病等。目前把这些与银屑病显著相关的疾病称为银屑病共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虽然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遗传、免疫与环境因素 在银屑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遗传是银屑病发病的主要风Th17)细胞相关的免疫通路是银屑病发病的核心机制。
02
诊断与分型
诊断
根据银屑病不同类型的皮疹特点、好发部位、是否合并全身症状、发病与季节的关系、组织病理检查等可 以诊断。
流行病学特征
1984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2008 年中国6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0.47%,欧美国家的患病率 为2%~4%。关节病型银屑病(PsA)在我国银屑病患者中的发生率 为0.69%~5.8%,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1%~9%),但低于欧美国 家(10%~48%)。
(五)其他类型银屑病:甲银屑病、反向银屑病。
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级
(一)疾病严重度分级的适用指标:PASI、BSA、PGA、DLQI。
(二)银屑病严重程度分级 1. 三分法:一般根据BSA、PASI及DLQI分为3级。 2. 二分法:国际银屑病理事会(IPC)2020年Delphi共识建议对银屑病严重程度重新分类, 即在银屑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的基础上,继续采用二分法分类,以方便临床医师治疗决策 。二分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两类,系统治疗患者至少满足以下标准之一: ①BSA > 10%;②累及特殊部位;③局部治疗失败。

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应蛋白 、S E R显著下降 ,治疗组改善程 度显著 高于对照组 , 相 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 )至研究终点 3 P 00 ; 5 2周时各项 评 价指标 均显 著低 于基础水平 。
2 安全性评价 对照组 , . 3 治疗组的药物相关不 良反应 发 生率分别为 1 . 52 ) 1.%(/2 , 1 %(/3 和 2 7 4 62 )治疗组不 良反 应
染、 结核 、 肿瘤等严重反应等不 良事件发生。均未 出现 明显 的毒副作用 。 两组药物不 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早期 , 大多为 轻度且为短暂性 ,无需 特殊处理 。治疗组 出现不 良反应 5
沙利度胺 曾南于严重 的致 畸作用一度退出市场,近年 来, 由于发现其具有新 的药理作用而重新受 到人们的重视 。 研究显示 , 在炎性反应 中, 沙利度胺可降低单核 细胞 、 多形 核 白细胞 的易感 性和细胞吞噬作用; 抑制过氧化物 和氧 自
呤( 对照组 ) 甲氨蝶呤 +沙利度胺片 ( 或 治疗组 ) 治疗。以 PA疗效标准 ( s R ) s P A C 为主要疗效指标 , 对关 节病变进行评估 , 并分 析具体评价指标结果 , 压痛关 节数 、 包括 肿胀关节数 、 c反应蛋 白、 血沉 。 结果 : 治疗 3 周达到 P A疗效标准( s R ) 2 S PA C 者治疗组 显著高于对 照组 ( < . ) P 0 5 。对照组 、 0 治疗组不 良反 应发生率分别为 1. 1. 两组 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 )无严重 1 %、2 %, 7 4 P0 5, 0 不 良事件发生 。结论 : 甲氨蝶 呤治疗组对 PA的关节病变疗效优于对照组 , s 并具有 良 的安全性。 好
例 , 中嗜睡 2例 , 其 便秘 l , 例 口干 2例; 照组出现不 良反 对

2024甲氨蝶呤在皮肤科临床应用23项共识提供指引

2024甲氨蝶呤在皮肤科临床应用23项共识提供指引

2024甲氨蝶唆在皮肤科临床应用23项共识提供指引甲氨蝶岭(MTX)在皮肤科应用有约70年历史,早在1971年,MTX即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现在仍是银屑病传统系统治疗的首选药物。

除此之外,MTX还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包括结缔组织病、免疫性疱病、血管炎等。

尽管MTX使用广泛,但很少有临床证据可以指导MTX在皮肤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为此,意大利的19位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组成科学委员会,就MTX 在临床皮肤科中6个方面的管理达成23项共识1,内容包含治疗监测、用法用量、剂量调整等。

本文将结合国内相关共识展开介绍。

一、治疗前检查和治疗监测1、甲氨蝶岭的耐受性监测应多久进行一次?建议在开始治疗后2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检查;CBC、肝功能和血清肌好水平应在治疗后的前2个月每月检查一次,此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

我国《甲氨蝶岭治疗免疫相关性皮肤病专家共识》在此方面亦有相关建议,并更为详细:使用MTX前必须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n1NP)检查。

血常规、肝功能在治疗后的前3个月每月查1次,之后每2~3个月复查1次,如出现异常,每2周复查1次;PnINP、肾功能、尿常规每3个月复查1次2o2、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应该如何治疗?总体而言,HBV重新激活的风险似乎较低,可以不用预防性治疗。

然而,当没有比MTX更安全的治疗选择时,应谨慎用药,并在治疗期间和停药后6~12个月内密切监测HBV的病毒载量,建议每6个月检查一次。

《甲氨蝶岭治疗银屑病应用专家共识》明确道,①活动性HBV感染是MTX 治疗的相对禁忌证;②HBV表面抗原阳性的青壮年患者应慎重使用MTX,确需使用者在用药过程中除了监测肝功能外,应该同时注意监测HBV的DNA 拷贝数,>1X103/m1者禁用MTX;③肝、肾功能不全或年龄>50岁的HBV 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应该避免使用MTX:④HBV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不论T殳状况如何,应避免MTX与其他细胞毒药物联合使用3o3、丙型肝炎病毒(HCV)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应该如何治疗?MTX对HCV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但在开始治疗前可以不用根治丙肝。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史坐座腿抖塞圭垫!!生§旦篡丝鲞箍§翅£h也』旦!墅煎吐!H堡2Q!!,y亟:堂,盟Q:§MTX治疗的患者中仅有一小部分发生肝病变,怎样监测这种损害比较困难。

建议:对于不具上述肝病危险因素的银屑病患者,长期使用MTX,定期监测AST水平升高5~9倍;持续用药12个月以上或无法解释的血清白蛋白持续低于正常值;累积用量达1.0~1.5g时,考虑进行肝活检[17]。

对具有上述肝病危险因素的银屑病患者,为使用MTX的相对或绝对禁忌证,不推荐使用MTX治疗。

八、药物的相互作用某些药物能增加MTX的毒性,应尽量避免联用。

氨基糖甙类、环孢素、水杨酸类等药物可减少MTX的‘肾排泄,肾毒性增加;同时应用青霉素、速尿、布洛芬等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复方磺胺甲晤唑(绝对禁忌)增加MTX毒性;维A酸类、乙醇则增加其肝毒性。

MTX和光疗PUVA可能诱发肿瘤发生。

九、减量及维持治疗全面评估用药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以决定MTX减量的速度和剂量。

若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应较快减量,选用其他替代治疗;疗效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一般在PASI评分比基线降低≥75%可考虑开始减量,每月减2.5~5mg,缓慢减量以明确最低有效剂量[10]。

治疗的目标不要求银屑病皮损完全清除,而是在尽可能低的剂量达到充分的控制和最长的不用MTX治疗的缓解期。

+、不良反应及处理1.MTX的较严重的系统毒性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肝毒性和肺纤维化。

其中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副作用,接受MTX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发生肺纤维化要较RA患者少。

MTX常见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厌食、口腔炎、乏力和不适,多发生于用药初期。

此外,长期使用MTX治疗RA的研究表明,该药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在诱发肿瘤(尤其是EB病毒相关的淋巴瘤)及结核、肝病复发或加重等严重不良反应方面有相类似风险,诱发多种恶性肿瘤的风险较正常人群增加50%,其中黑素瘤增加3倍,非霍奇金淋巴瘤增加5倍,肺癌增加近3倍。

甲氨蝶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行业运用)

甲氨蝶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行业运用)
甲氨蝶呤在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 地位
医疗医学
1
医疗医学
2
医疗医学
3
医疗医学
4
医疗医学
5
医疗医学
6
医疗医学
7
医疗医学
8
医疗医学
9
医疗医学
10
医疗医学
11
医疗医学
12
医疗医学
13
医疗医学
14
医疗医学
15
医疗医学
16
医疗医学
17
医疗医学
18
医疗医学
19
医疗医学
20
医疗医学
21
医疗医学
22
医疗医学
23
医疗医学
24
医疗医学
25
医疗医学
26
医疗医学
27
医疗医学
28
医疗医学
29
医疗医学
30
医疗医学
33
医疗医学
34
医疗医学
35
医疗医学
36
谢谢
医疗医学
37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医疗医学
38

银屑病PPT课件(文库推荐)

银屑病PPT课件(文库推荐)
Psoriasis Pustulosa
脓疱型银屑病( Psoriasis Pustulosa ) 常可因进行期皮损外用刺激性药 物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突然减 药或停药后发生。也有人认为发 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脓疱型 银屑病患者的HLA-B13可明显高 于正常人。临床上分为泛发型和 掌跖脓疱型两种,但也有人认为 后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五)待基本控制新发皮疹后,采用下列方法:
1、继续用复方煤焦油洗剂或泽它洗剂(含1% 煤焦油)洗头、洗澡。
2、有条件的可用改良Goeckmen疗法,每日早 晨洗澡后外涂煤醑,然后照射紫外线。再外用 5%~10%水杨酸软膏,每日一次。
(六)其它药物:雷公藤多甙,每日40~60mg, 分2~3次口服。多在上述治疗不能控制时应用。 注意肝、肾功能、血常规监测。维生素D3及衍 生物,如钙三醇。
(三)免疫抑制剂治疗
经上述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者,可慎重选择 此疗法。
1、甲氨蝶呤(MTX)2.5mg,每12小时1次口服, 连服3次,每周共7.5mg。
2、环孢菌素A 对于严重顽固的银屑病有较好 疗效。
3、其它 白血宁、硫唑嘌呤、羟基脲等,都有 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可有骨髓抑制、肝损害。
脓疱型银屑病
诊断要点 一、临床特点
(一)泛发脓疱型银屑病
1、轻型者可只限于少量部位,在 红斑上出现粟粒大黄色浅表性脓 疱。严重者可急性、全身性出现 密集脓疱,脓疱可融合成脓糊。
2、皮损可泛发于躯干及四肢,也 可出现与口腔黏膜。
3、可伴高烧、关节肿痛等症状。 4、病情好转后可出现典型银屑病
皮损,病程可达数月或更久,脓 疱可反复发生。
寻常型银屑病
Psoriasis Vulgaris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