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赏析的方法

合集下载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的六种方法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的六种方法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的六种方法
1.主题思考法:通过思考句子所涉及的主题或议题,分析其背后所表
达的思想、情感或价值观。

2.修辞手法分析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句子中是否运用了比喻、
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进一步探究其意义和表达效果。

3.上下文解读法:通过综合考虑句子所处的上下文,理解句子在整个
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4.音韵语言分析法:从音韵、语言的角度分析句子中是否使用了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进一步揭示其表达方式和艺术效果。

5.词语解读法:对句子中具有特殊含义或引人注目的词语进行解读,
探究词语的深层意义和象征意义。

6.情感共鸣法:通过与句子中所描述的情感或意境产生共鸣,进一步
理解句子传递的情感或情感表达的方式。

赏析句子的角度

赏析句子的角度

赏析句子的角度
赏析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结构和语法角度:分析句子的句型、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可以观察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并列、从句、倒装等特点,以及运用了
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

2.语义和表达角度:探讨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信息传递和修饰手法。

分析句子中的词语意义、词性、搭配关系,以及句子所要表达的
主题、情感、观点等。

也可以关注句子中的修饰词、描写方法和比较
手法等。

3.文学和艺术角度: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欣赏句子的美感和艺术性。

探究句子中的意象、隐喻、意境等美学元素,以及节奏、韵律和
韵味等音乐性表现。

这个角度注重句子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审美效果。

这些角度可以互相结合,综合分析一句句子,深入探讨其内涵和
形式,从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艺术性。

句子赏析例子

句子赏析例子

句子赏析例子句子赏析有例子参考,学习起来就不会过于盲目,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句子赏析方法及例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句子赏析方法及例子1一、从重点词语着手,品句子之精髓。

一个句子出彩,往往在乎一词,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

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个句子就有了精气神,一个人物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

比如《故乡》中描写宏儿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一个“飞”字,写尽少儿活泼和欢快,一个孩子,少不更事,他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也不理解搬家的意义,他的欢快与大人们的沉重形成一个鲜明对照。

又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冲破”和“横渡”两词用得准确精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冲破”写出我军进军速度之快,其势税不可当,“横渡”写出人数之多,气势之盛,所向披靡。

再用换词比较法试试,如“冲破”换成“突破”,“横渡”换成“渡过”,学生一经比较其表达效果立显。

可以说,一个好词就是这个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一个词语,就也领悟了一句之深意。

二、从修辞角度出发,品句子之精妙。

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

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

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

一篇优美的《春》,就是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

请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对春天来临时大地苏醒的情状和山水太阳的变化作了一个宏观的勾勒,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万物变得生机无限,活力无比。

赏析句子方法

赏析句子方法

赏析句子方法赏析句子是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句子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语言之美,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赏析句子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句子。

首先,要注意句子的结构。

句子的结构包括主谓宾、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部分,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句子的逻辑关系和重点内容。

比如,“他站在那里”这个简单的句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他”是主语,“站”是谓语,“在那里”是状语,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其次,要注意句子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句子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排比等,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比如,“大雪纷飞,银装素裹”这个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这样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大雪纷飞的景象。

再次,要注意句子的语言风格。

句子的语言风格包括了文言、白话、诗意等不同的风格,通过分析句子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句子运用了诗意的语言风格,通过这样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要注意句子的语法特点。

句子的语法特点包括了句子的成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构等方面,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特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构成和表达方式。

比如,“他看着我,微笑着”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看着我”是状语,“微笑着”是谓语,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赏析句子,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升自己在赏析句子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运用语言之美。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第一篇赏析句子的方法:诗歌句子赏析方法篇一 : 句子赏析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⑴示例:“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 一个“悬”字将星星挂在空中而无所依绊的情态生动地描写出来;“半明半昧” 写出了海上看到的繁星有一些光亮,却又有些昏暗,这柔和的光亮使人产生亲近之感,让人仿佛渐渐地陶醉其中,油然而生喜爱之情。

⑵词语赏析步骤:①、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⑶练习:①、赏析动词: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答案:“扫、露、支、撒、系、牵、看、啄、走、拉、罩”这几个动词,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捕鸟时紧张等待、充满希望及小心谨慎的情景。

②、赏析形容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如果把名词前面的形容词抽掉,效果会有何不同?答案:如果把“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这些形容词抽掉,就使事物缺少了色彩、形状和神态,就没有原文生动、形象、具体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第一类:比喻句⑴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

⑵示例:“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本句把“无数的星星”(本体)比喻成“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到的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富有情趣。

如何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句

如何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句

第三:从句式特点来看一些特殊 句式的表达效果。
四种句式的特点:短句:节奏紧凑,表 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节奏舒缓, 表意严密、逻辑性强,整句:形式整齐, 气势贯通,音节和谐;散句:灵活自然以从两方面
来进行,一是结构上,二是内 容上。
一、结构方面:结构方面的作用可以
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
1、在开篇或者段首,那么它的作用就是总领 全文,引出下文,开门见山,开篇点题,领 起下文等;
2、如果在中间,那应该是过渡,承上启下, 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等;
3、如果在末尾,就应当是总结全文,呼应开 学,首尾呼应,点明文章主旨,揭示文章中 心,升华情感,深化中心等。
二、内容方面:主要可以 从修辞、描写方法或角度、 句式特点等三个方面来归 纳
第一:从修辞方面入手,分析 句子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借代、排比、对偶、夸张、对比、 反问、设问、反语、双关等
第二:从描写角度或方法去分 析句子的表达作用。
描写可以分为:环境描写,人 物描写。环境描写又可分为自 然环境即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 描写。

如何赏析句子(精选11篇)

如何赏析句子(精选11篇)

如何赏析句子〔精选11篇〕篇1:赏析句子赏析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历、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赏析句子的方法1、它的修辞手法,2、对整个文章或者是情节的作用,3、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4、它提醒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5、它在文章构造中的作用6、句式特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p例句赏析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顺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例句3:“森林是宏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巩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可以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欢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大方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赏析句子]篇2:赏析句子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张爱玲《秋雨》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赏析: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活力的景象.句子: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商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突然直驰,像惊狂了的精灵,扯天扯地地疾走,突然慌乱,四面八方地乱卷,像不知怎么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突然横扫,乘其不备地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赏析: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惊狂了的精灵”、“不知怎么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唱着、叫着、吼着”是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情形,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赏析句子方法

赏析句子方法

赏析句子方法赏析句子方法是指通过分析和解读一句话的语法、修辞手法、上下文等要素,深入理解句子所传达的含义和表达的意图。

下面列举十个常用的赏析句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句子。

1. 语法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的成分、结构和语法关系,揭示句子的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

例如,“鸟儿在树上歌唱”这句话,可以通过语法分析法得知主语是“鸟儿”,谓语是“歌唱”,定语是“在树上”。

2. 修辞手法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揭示句子的修辞效果和表达方式。

例如,“春风拂过,万物复苏”这句话中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风和万物以生命力。

3. 上下文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所处的上下文,揭示句子的语境和意义。

例如,“他是个天才”这句话,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如在夸奖某人的能力时,表示他具有出色的才华。

4. 逻辑推理法:通过推理和推断,揭示句子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过程。

例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在家里休息”这句话,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知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将选择在家休息而不是外出。

5. 文化背景分析法:通过了解和分析句子所属的文化背景,揭示句子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例如,“独具匠心”这句话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某人具有独特的创造力和发明能力。

6. 比较对照法:通过比较和对照句子中的不同要素,揭示句子的对比和差异。

例如,“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而她的眼神冷漠如冰雪”这句话通过对比描绘出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7. 深层次解读法:通过深入思考和解读句子的内涵和意义,揭示句子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例如,“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这句话表达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充满惊喜的特点。

8. 音韵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中的音韵和韵律,揭示句子的声音美和节奏感。

例如,“悠扬的琴声轻轻回荡在夜空中”这句话通过使用悠扬的琴声和轻轻回荡来创造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

9. 文字解构法:通过分析句子的字词组成和结构,揭示句子的内涵和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赏析的方法赏析一个句子,包括三个方面:一、指明作者采用的表达形式;二、指明作者表达的内容;三、指出作者用这种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带来怎样的艺术效果。

一、一句话表达形式的判定及对应效果分析在句子欣赏中,需要判定:1、作者在这句话中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2、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刻画人物的句子,要指出哪种描写方法);3、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如何用的?(一)写作手法的判定16种写作手法七常用: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正衬、反衬);四“借物”: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四“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一“聚焦”:以小见大。

16种写作手法的内涵及对应的表达效果(好处):(1)铺垫:在文章的开头或正文的前部分,先交代一定的内容,为下文某个情节的发生或发展做好条件上的准备。

例如后面写妈妈给我送伞,前面交代天突然变得阴沉,下起了大雨。

【运用铺垫的好处】让读者感到故事情节发展自然,不突兀。

(2)设置悬念:运用写作技巧,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一系列疑问,并带着问题思考。

常见的形式有:A、倒序设置悬念——先交代故事的结果或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及结果,然后再续写故事的来龙去脉;B、提问设置悬念——如魏巍写的报告文学,题目“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问句,直接引发读者的思考;C、对比反常式设置悬念——将一个场景的平常状态和某个特定时间的状态进行对比,让人明显感觉这个特定的时间,事物表现非常特殊。

如都德《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写小弗朗士到校的情景:平常上课前总要喧闹一阵,开课桌了、关课桌了,可是今天,韩麦儿老师的小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平常的嘈杂和今天的安静构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今天非同一般,不自觉地就会发问——今天怎么了,这里发生了什么? D、信息反常式设置悬念——读一句话,获得的信息和平时自己积累的经验完全不同,例如:公鸡下蛋、穿裙子的男人、1+1大于2等等;E、读不懂——比如《红与黑》,一看题目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意思;除了标题,文中有很多句子也是这样,因为读不懂,猎奇心理往往驱使读者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一探究竟。

F、悬疑式设置悬念——文章开头就暗含一个个问题,作者运用曲折的情节吊着读者的胃口,始终不告诉问题的答案,直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 【设置悬念的好处】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3)对比:包括不同事物间的横向比、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特征特点的纵向比两种形式。

【运用对比的好处】A、横向比——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共同点;或者突出几个事物的不同点;或者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某个特点。

B、纵向比——突出事物的变化,表现事物的某种变化规律。

(4)象征——A、以具体的事物代表抽象的含义。

如玫瑰象征爱情;青松象征着百折不挠。

B、以事物象征人,实际就是借物喻人。

例如用八九点钟的太阳象征年轻人;用花朵象征孩子,用夕阳红象征老人;C、以事物外在的形象特征,象征人物的内在品质。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的“笔直”这一外在特点,象征着北方抗日军民正直的品质;D、以自然物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者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启迪人生的哲理。

【运用象征的好处】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和理性,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达——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5)抑扬法——分为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扬)两种形式。

“抑”是贬低、否定、批判的意思,“扬”是赞美、颂扬、肯定的意思。

“先×” 为虚,“后×”为实;“先×”为表,“后×”为里。

【运用抑扬法的好处】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加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以外在的美丑为反衬,突出人物的性格、本质特点;增强文章表现的艺术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读者回味无穷。

(6)渲染气氛——借助特定的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以及事物独特的特征,共同营造一个环境,表现某种环境氛围,突出人物的某种特定感受,表现人物的某种心境。

【运用渲染气氛的好处】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突出环境的氛围特点,突出人物的某种心理或情绪。

(7)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为了凸显核心人物的形象和品质,以其他人、物、环境或景物、影响主要人物的条件和因素为背景,通过背景来表现核心事物的写作方法,就是衬托。

以小衬大、以黑衬白、以乐衬悲、以恶劣的条件衬美好的行为,为反衬,以美衬美、以优衬优,以高大衬高大,为正衬。

【运用衬托的好处】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凸显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能有效地深化主题。

(8)借景抒情——同样一个白色的窗帘,在心情愉悦者的眼里,它是洁白无暇的;在心情抑郁、烦躁、悲伤者的眼里,它是苍白、晦暗的;在心情平静者的眼里,它是白色的。

不同的心情下,人对同一物体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反过来,用笔把一个场景中各种事物给人的感受描绘出来,也可以折射人的心情。

人们发现了这种规律后,就把这种规律转化为写作技巧,这就是借景抒情。

【运用借景抒情的好处】表达形式委婉艺术;感情表达具体、细腻、感人;文章感情饱满,情景交融。

(9)借物喻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单一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形象抽象,性格、精神、品质缺乏形象性,表现手段单一,为了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具体形象,作者常常根据人物的各种本质特点,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例如一个孩子内心非常纯洁,不写孩子,而写洁白的雪花,以雪花之小对应孩子年龄、身形之小;以雪花轻灵、跃动对应孩子的天真活泼;以雪的洁白无暇来对应孩子纤尘不染的圣洁心灵。

作者写雪花,醉翁之意不在雪,而在孩子。

文章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全篇写物,具体要表现的人物并不出场;另一种是以叙事为主,对物的描绘穿插在叙事之中。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塑造人物形象手法艺术,曲径通幽;人物形象具体形象,形神兼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给读者更多品味的余地。

(10)借物咏怀——就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抓住事物触动自己神经的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思想感受的方式艺术委婉;感受借助事物形象表达得更具体、形象、细腻;物象和思想互为印证,使这种思想感受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11)托物言志——就是借助事物的独特特征、特点,表达自己的追求、志向。

例如想表达自己要做一个虚怀若谷、心胸宽阔的人,就去刻画空间开阔的事物,如果想表达自己想做一个目光远大的人,就去描绘幅员辽阔的事物,以空间之大表达心胸之大,以视野之广阔,表达目光之长远。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达理想、志向、追求方式艺术委婉;把自己的追求表达得生动形象;语言富有文采。

(1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有三种具体形式:一是画面中有的事物是动的,有的是静止的,二者共同构成富有生气的意境。

如:两个黄鹂鸣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鸣叫的黄鹂、扶摇直上的白鹭为动,纤纤垂柳、一碧青天为静。

二是以动写静,就是事物本来是不动的,但在作者的笔下,赋予其人性化的形象,让它在笔下动起来,活起来。

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在作者的笔下用动的“舞”和“驰”去描绘不动的群山和高原。

三是以静写动——就是用静态去描绘本来是动态的东西。

例如:远望那片海,就像一块蓝的不见一丝杂色的宝石。

用宝石这一景物来刻画本来动态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刻画的画面意境优美、富有生气;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行文感情饱满,情文并茂。

(13)虚实结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但刻画眼前有的——实际存在的事物,同时以眼前有的事物为触发点,引入联想、形象、展望的虚的、眼前不存在的内容。

例如朱自清在描绘“春花图”的时候,先写各种鲜花的现实状态,后写“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采用的就是这种写法。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表现事物的角度更多;语言表达更细腻形象;更能凸显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事物的特点;为读者增加更多回味的空间。

(14)点面结合——这种手法分为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先刻画事物整体——铺开一个面,然后细致刻画这个事物的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局部细节——聚焦一个或几个点;二是先立足一个广阔的时间背景,改写人物的行为常态,然后着眼一个特定的时间,具体刻画在这个时间点上,某人或某物的具体表现。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点面相互印证,突出人或事物的形象;可以立体构建人物的形象;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5)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先刻画正面人或事物——要表现谁(什么)就直接刻画谁(什么),然后将笔从直接刻画的主要人或物的身上移开,去描绘与之相关的其他的人、物、环境、条件,借助周围可借助的因素来凸显核心人或事物的形象。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描写角度灵活多样;正面人或事物形象突出;语言变化多姿;情节缓急张弛有致。

(16)以小见大——借助小事,表现大节、大义;或者借助局部,表现事物的整体状态或性质。

【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凸显选材的艺术性;凸显作者看问题的敏锐性、深刻性;用笔事半功倍。

二)表达方式的判定1、表达方式的记忆利用问题记忆法记忆:人从出生到上高中,先后接触的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四种文体,对应的五种表达方式是: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5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及其好处(1)记叙:简单记述事件或行为的过程,不注重人或事物的形貌、状态、特征、特点。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记述过程简洁明快。

(2)说明:抓住某个对象及其最突出的特征特点,向读者做以介绍说明,其目的一是解说,让人理解明白;二是传承文化。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简练,通俗易懂。

(3)议论——一共有5种形式:一是概括表达作者观点态度;二是剖析行为、现象的本质;三是推理;四是归纳总结。

五是号召、警示。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体现语言表达的严密逻辑性,增强说服力;能透过现象,揭示共性规律;具有组织功能、判定辨别功能。

(4)描写——依托事件的发展进程,着重刻画人和事物的外在形貌、状态、特征。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

(5)抒情——直接表达人对人或对其他事物的爱、憎等情感。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感情饱满、感人。

(三)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1、描写人物方法的记忆:采用情境记忆法——设定这样一个情景:一个陌生的老师进教室给学生讲课。

老师一进门,学生看到老师长什么样——外貌描写;老师上讲台——动作描写;开始讲课——语言描写;脸上伴随表情——神态描写;支持这一切的是大家看不到的老师的心理——心理描写。

2、描写人物方法的判定这个判定总体上不是很难,但个别的疑难点,学生还不能作出准确的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