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一、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其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有许多辉煌的时期。

其中,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这两个时期分别处于唐太宗和唐玄宗即位的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之一,他统治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政治清明、民生安定、军事强盛、文化繁荣。

其中,政治清明是贞观之治最为突出的特点,因为唐太宗李世民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实行了“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

在贞观之治期间,唐朝创办了太学、翻译了大量的经书、史书、典籍。

在文化繁荣的同时,贞观之治还重视军事强国、统一战争。

唐太宗李世民打过的战役中,以收复长安最为著名,其将领兵蒲田水,与突厥大战而胜。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继位后,国家经济和政治都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稳定的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繁荣富庶、文化辉煌、政治宽松。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玄宗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

在唐玄宗时期,玄宗倡导“以和为贵”,实行“开放政策”和“征求群众意见”的治国理念,推行新法,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此外,唐玄宗时期还创办了姑苏监狱,以处理治安问题,并从中选拔官员。

在文化方面,唐玄宗时期是中国文学和艺术的高峰时期。

唐诗、唐画、唐乐达到了空前的成就。

同时,唐玄宗还十分重视教育,加强了太学和西安的国子监,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财富。

四、开元盛世教案开元盛世教案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冤狱”的代表之一。

教案的主角是太学生李谏、贾公彦等人,他们在“崇儒学、反佛教”的名义下,被唐玄宗定为叛逆分子,致死刑的人数达到几千人。

教案的背后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其中包括唐玄宗崇尚道教、藩镇割据等问题。

然而,教案不仅导致了大量蒙冤者的悲惨命运,也给唐朝的政治局面带来了严重的动荡和危机。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认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2. 掌握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的史实,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2.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的原因和意义。

2.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出现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2.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的事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内容1. 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讲述唐太宗的即位背景,以及他如何通过纳谏和用人,实现了贞观之治。

2. 贞观之治的表现和影响:分析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讲述唐玄宗即位后的政治改革,以及如何通过改革实现了开元盛世。

4. 开元盛世的表现和影响:分析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比较:让学生对比分析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其的认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主题。

2. 讲述贞观之治:详细介绍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如何通过纳谏和用人,实现了贞观之治。

3. 分析开元盛世:讲述唐玄宗即位后的政治改革,以及如何通过改革实现了开元盛世。

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增强课堂互动。

5. 总结提升: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进行总结,强调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关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填空题。

2. 结合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谈谈你对这两个时期的认识。

第0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编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第0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编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观原因)(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课内容。

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再者,贞观之治上承文景之治、开皇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所以学好本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掌握封建社会盛世这个专题知识,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说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1 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认识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掌握唐朝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认识一个时期的繁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识到繁荣背后是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原因。

2.教学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3.课堂讲解(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①介绍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

②分析贞观之治的表现及其原因。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①介绍唐玄宗的治国策略。

②分析开元盛世的表现及其原因。

4.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讨论两个时期繁荣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从唐朝繁荣的背后,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案例分析以唐朝繁荣为例,分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之间的相互关系。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1)熟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点。

(2)结合本节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唐朝繁荣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唐朝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导入新课展示唐朝繁荣昌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唐玄宗与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

(完整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完整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1)武则天的历史地位
(2)武则天统治期间的措施?
(3)作用或影响?
(4)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
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出现在何时?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3)“开元盛世”的表现?
(4)“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同重点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卡片
学生出席
56人

书女皇帝武则天
历史地位或评价
采取措施
作用或影响
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图片,他们穿着的服饰都是唐装,在今天,有很多外国人把中国人叫作唐人。我们到国外旅游,如果想找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去哪合适呢?唐人街也称中国城。无论服装或是建筑名称,我们能看出来哪个朝代对世界的影响最大呢?究竟是谁奠定唐朝繁盛的历史呢?他又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寻,学习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任务一唐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都城
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任务四开元盛世
时间
措施
表现
局面形成的原因
任务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治国思想
唐太宗治国措施
表现
局面形成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 )A.581年B.589年C.618年D.626年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李世民的登基与贞观之治的开始1.2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官制的改革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的完善政治纪律与法治的加强1.3 贞观之治的经济繁荣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与贸易的繁荣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稳定的维护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武则天的崛起与登基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与权谋武则天登基为帝的历史背景与争议2.2 武则天的政治改革与政策推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与削弱地方势力推行佛教与文化建设2.3 中宗复位与神龙革命中宗李显的复位背景与过程神龙革命的政治意义与影响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3.1 玄宗登基与开元政策的推行玄宗李隆基的登基与政治改革的意图推行开元政策的目标与措施3.2 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创新改革官僚制度与选拔官员的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监督与管理推行科举制度的新改革3.3 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农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文化艺术的繁荣与文化交流的扩大第四章: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4.1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影响安史之乱的背景与原因安史之乱的过程与战乱的影响4.2 唐朝的衰落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宦官专权与政治腐败的问题4.3 唐朝的晚期与灭亡唐朝晚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问题唐朝灭亡的原因与历史意义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5.1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政治稳定政治改革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与意义5.2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成就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的贡献文化与艺术成就的影响与传承5.3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作为中国历史重要时期的影响与评价对后世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启示与影响第六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6.1 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贞观之治时期户籍制度的完善开元盛世时期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6.2 婚姻制度和丧葬制度的演变唐朝时期婚姻制度的变迁丧葬制度的改革与对社会的影响6.3 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完善贞观之治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元盛世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第七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军事外交7.1 贞观之治的军事改革唐朝的军事组织和战术的改进边疆安全和对外征战的成果7.2 开元盛世的外交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往来对外交往中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7.3 边疆地区的稳定与扩张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边疆地区的稳定和扩张对国家的影响第八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文化艺术8.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创新8.2 宗教文化的盛行佛教、道教和儒教在唐朝的传播和发展宗教文化对社会和艺术的影响8.3 学术思想的繁荣儒学、玄学、佛学等学术思想的交锋和发展学术研究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影响第九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民生生活9.1 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发展乡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9.2 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唐朝的社会福利和救济制度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的影响9.3 民间风俗与生活习惯唐朝民间的风俗习惯和节日庆典社会风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十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10.1 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和传承10.2 对后世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文化艺术成就的传承和影响10.3 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深远影响唐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七、八、九、十章:这些章节详细介绍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军事外交、文化艺术、民生生活以及遗产与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任务四开元盛世任务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治国思想时间唐太宗治国措施措施
表现表现局面形成的原因局面形成的原因



计.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预习
舒兰市中小学教师“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
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他们穿着的服饰都是唐装,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图片,在今天,有很多外国人把中国人叫作唐人。我们到国外旅游,如果想找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去哪合无论服装或是建筑名称,适呢?唐人街也称中国城。我们能看出来哪个朝代对世界的影响最大呢?究竟是谁奠定唐朝繁盛的历史呢?他又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寻,学习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二、新授1.唐朝的建立1()建立时间2()开国皇帝)都城3()唐朝的第二任皇帝4(师:提到唐朝,首先回忆之前的朝代是隋朝,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隋炀帝,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种种劣行引发隋末农民大起义,在江都被部下年灭亡。同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是李618杀死,
阅读第学生自读课本,6页内容完成任务一10分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2“开元盛世”的表现?)(3(4)“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三、练习师出示幻灯片。四、师生总结回顾本课内容,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治国措施(3)表现(4)分析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谦虚使人进步的道理,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同重点及对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教具课件
多媒体课件,卡片
学生出席
人56.
板书板画设

任务三女皇帝武则天历史地位或评价任务一唐朝的建立采取措施建立时间作用或影响开国皇帝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都城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学生:武则天
10分
请同学们阅读完成任务四,小组内讨论交流。
10分
学生做练习,巩固新知
10分
5分学生回答:唐人街学生回答:唐朝
,(在今陕西西安)渊(历史上称为唐高祖)定都长安唐朝的第二任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继承人是太子,是长子,为什么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不是长子李建成而是次子李世民呢?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个历史事“玄武门之变”件。逼父退位,李世民获取最高权力,玄武门事件之后,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统治的年即位,627于626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接下来,让我们探究唐太宗的治国魅力,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二。唐太宗死后,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使唐朝国力进一步增强,下面我们来看一幅图片,你知道她是谁吗?请同学们阅读,完成任务三武则天的历史地位)(1武则天统治期间的措施?(2)作用或影响?)(3史学界对她的统治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4)(观”又称“贞观遗风”。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出现在何时?)1(.
舒兰市中小学教师“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
题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年级
1.1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17.3.9
总共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治国的基本史实,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对唐朝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