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站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XX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电力设计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十一月XX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总的部分 (1)1.1 设计依据 (1)1.2 工程规模 (3)1.3 设计范围 (3)1.4 主要技术原则 (4)1.5 施工条件 (4)1.5.1施工用水 (4)1.5.2施工用电 (4)1.5.3施工通信 (5)2、电力系统部分 (6)2.1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式 (6)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6)2.3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7)2.4 系统通信 (7)2.5 站内通信 (7)2.6 系统调度自动化 (7)3、电气部分 (8)3.1 XX35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 (8)3.2 配电装置及总平面布置 (9)3.2.1 35kV配电装置 (9)3.2.3电气总平面布置 (9)3.3 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 (9)3.3.1短路电流计算 (9)3.2.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0)3.4 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 (12)3.4.1过电压保护及防雷 (12)3.4.2接地 (13)3.5 站用电及照明 (13)3.5.1站用电 (13)3.5.2全站照明 (14)3.6 XX35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 (14)3.6.1 变电所控制方式 (14)3.6.2 变电所监控方案 (14)3.6.3 微机监控系统配置 (15)3.6.4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与计量 (16)3.6.5 直流及UPS电源系统及站用 (17)3.6.6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17)3.6.7 电缆防火 (20)3.6.8 二次系统防雷及接地措施 (20)4、土建部分 (23)4.1 方案一 (23)4.1.1 概述 (23)4.1.2 站址防、排洪及所区排水 (26)4.1.3 场区布置及竖向布置 (27)4.1.4 结构部分 (28)4.1.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29)4.1.6地基处理 (29)4.1.7消防部分 (29)4.2 方案二 (30)4.2.2、站址防、排洪及所区排水 (34)4.2.3、场区布置及竖向布置 (34)4.2.4结构部分 (35)4.2.5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36)4.2.6地基处理 (37)4.2.7消防部分 (37)4.2.8给排水 (37)5、方案比较 (39)6、环境保护 (40)6.1 设计依据和执行标准 (40)6.2 站址地区环境现状 (40)6.2.1站址地区主要污染源及环境质量现状 (40)6.2.2站址附近重点保护目标 (41)6.3 污染治理措施 (41)6.3.1水环境影响分析 (41)6.3.2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41)6.3.3本工程噪声治理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41)7、劳动安全卫生 (43)7.1 主要设计依据 (43)7.2 防火、防爆 (43)7.2.1各建(构)筑物的防火危害性及最低耐火等级 (43)7.2.2建(构)筑物安全间距的确定原则 (44)7.2.3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入口 (44)7.2.4建筑物室内防火措施 (44)7.2.5电气设备的防火与防爆 (44)8、投资部分 (45)1、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设计中标通知书》✧设计合同✧XX省电力公司部门文件,川电农电[2011]203号关于成都电业局2012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35千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XX玻璃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设计说明书XX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资质证书:勘测资质证书:二○一○年七月目录1工程概况 (1)1.1 设计依据 (1)1.2 接入系统及站址概况 (1)2 电气一次部分 (1)2.1 变电站建设规模 (1)2.2 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 (1)2.3 站区平面布置 (4)2.4 防雷保护及接地 (4)2.5 站用电 (4)2.6 全站照明 (5)2.7 电缆敷设与电缆防火 (5)3 电气二次部分 (5)3.1 综合概述 (5)3.2 保护部分 (6)3.4 当地监控功能 (8)3.5 计量系统 (9)4 交直流系统 (9)4.1 直流系统 (9)4.2 交流系统 (9)5 谐波监测系统 (10)6 110kV变电站出口 (10)7 土建部分 (10)7.1 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10)7.2 地震烈度 (10)7.3 变电站建筑及结构 (11)7.4 消防系统 (11)1工程概况1.1 设计依据(1)2010年5月10日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文件《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关于建立35kV变电站项目的申请》。

(2)XX供电发展[2010]46号《关于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新建35kV变电站供电方案的批复》。

(3)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1.2 接入系统及站址概况新建XX玻璃35kV变电站位于XX市金百家工业园区中心,杜村村南,距杜村变电站1.7公里处,主要供厂区内生活、生产用电,占地面积约5.01 亩。

新建XX玻璃35kV变电站出线占用杜村110 kV变电站35kV I母线3332间隔和II母线3443间隔,正常方式3332出线作主供电源,3443出线作备用电源。

2 电气一次部分2.1 变电站建设规模根据规划和负荷预测,本变电站建设规模如下:1、主变压器:终期规模为两台,本期一次建成;额定容量为:2X12500kVA ;额定电压比:35/10.5kV。

35KV变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毕业设计43页

35KV变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毕业设计43页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1.1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要求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主接线设计代表了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并对电器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抑定都有决定性的关系,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概括的说包括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方面。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多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节省投资,就地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先进性和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2 基本接线的适应范围及本厂的设计依据变电站的性质可选择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接线、外桥型接线、内桥型接线、五种主接线方案,下面逐一论证其接线的利弊。

1.2.1 单母线接线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每一回线路均经过一台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接于一组母线上。

优点:(1)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

(2)投资少,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缺点:(1)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任一元件(母线及母线隔离开关等)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

(2)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分开后才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适用范围:单母线接线不能满足对不允许停电的重要用户的供电要求,一般用于6-220kV系统中,出线回路较少,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中、小型发电厂与变电站中。

1.2.2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的接线为克服出线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电的缺点,可采用增设旁路母线的方法。

当母线回路数不多时,旁路断路器利用率不高,可与分段断路器合用,并有以下两种接线形式。

分段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接线。

35kV变电站增容初步设计

35kV变电站增容初步设计

目录前言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02)第二章总论 (03)第三章变电工程增容技术方案 (05)第四章电气一次设备选择 (06)第五章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 (07)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 (08)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09)第八章短路电流计算书 (09)前言电的历史不是很长,但对我们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利用电力,可以使我们在各个领域和事业上得到很大的发展,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但同时我们也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利用它。

电力也是我们这门学科的重点,要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电力,也提高我们的用电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合理的使用电力我门可以大大的提高经济效益而降低成本。

通过理解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电力,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它的根本,在结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这方面的综合能力。

大概要理解电力的负荷计算、无功补偿计算、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变配电所所址的选择、变配电所出线的选择。

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感谢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感谢课程设计老师在学习期间为我们无私的传授知识,没有老师的辛勤耕耘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收获。

为了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表现更加出色,因此进行了这次课程设计,请老师指导!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任务: 35kV变电站增容初步设计2. 设计人员:张涛3. 设计时间:2009年11月2日--11月9日4. 设计已知条件及相关数据:4.1 建所地点:红旗农场4.2 环境污秽等级:Ⅱ级;4.3 环境温度: -36℃~+41℃;4.4 变电所性质:城镇变电所;4.5 变电所新增主变大小:型号为SZ11-4000kVA,电压变比为35(1±3×2.5%)kV,阻抗电压为Uk%=7.0;4.6 变电所各侧负荷性质:工农业生产及人民日常生活用电;4.7 变电所新增进出线回路数:4.7.1 主变35kV侧:本期2回4.7.2 主变10kV侧:本期2回4.8 本变电所电源:假定最大运行方式下上级110kV变电所35kV5. 设计深度及要求:5.1 按变电所设计纲要进行;5.2 变电所初步设计说明书一份(论文);5.3 变电所初步设计计算数一份:5.3.1 短路电流计算书;5.4 变电所初步设计图纸:5.4.1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1张5.4.2 变电所电气总平面布置图 1张;6. 论文要求用计算机书写并打印成册,图纸要求用计算机绘制并打印成图;7. 设计参考资料:7.1 《发电厂电气部分》四川联大范锡普主编;7.2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SDJ2-76 水电版;7.3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二次部分;7.4 《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电气一、二次部分;7.5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7.6 《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GB50060-92);7.7 《农村小型化变电所设计规程》(DL/T 5078-1997);7.8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85);8. 设计指导教师:彭海洋9. 设计任务下达单位: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10. 设计任务下达时间:2009年11月2日。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施工图纸(含初步设计说明书)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施工图纸(含初步设计说明书)

图号: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二○一三年八月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 总的部分 (2)1.1 设计依据 (2)1.2 设计原则 (2)1.3 设计内容及范围 (3)1.4 电力系统 (3)1.5 工程规模 (4)1.6 站址选择概况 (4)1.7 通用设计和通用设备的应用 (9)1.8 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统计表 (9)2 电气一次部分 (11)2.1 电气主接线 (11)2.2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型式 (12)2.3 短路电流计算 (12)2.4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13)2.5 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 (15)2.6 站用电及照明 (16)2.7 变电站防污及抗震措施 (17)3 电气二次部分 (17)3.1 控制、测量及信号系统 (17)3.2 二次设备布置 (18)3.3 一体化电源系统 (18)3.4 保护配置 (19)3.5 计量 (21)3.6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21)3.7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21)3.8调度数据自动化 (22)3.6 通信 (25)4 土建部分 (25)4.1 概述 (25)4.2 总平面布置及交通运输 (26)4.3 土建结构 (29)4.4 建筑 (30)4.5 采暖通风 (31)4.6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31)4.7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32)5 水工部分 (32)5.1 供水排水 (32)5.2 消防设施 (33)6 XXXXXX110kV变电站概况 (35)6.1 XXXXXX110kV变电站现状 (35)6.2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 (36)7标准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 (36)7.1 标准工艺的应用 (36)7.2 新技术的应用 (37)8 投资部分 (38)1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根据四川省电力公司对XXXXXX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的审查意见;(2)根据《XXXXXX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3)《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建设导则》;(4)根据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DLGT25-94《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5)GB50059-2007《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6)GB 50060-2008《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7)GB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8)DL/T 620-201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0)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2)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13)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分册》;(15)其他相关规程规范。

煤矿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煤矿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煤矿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XXXX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北三风井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XX平煤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八月附图目录目录第一章概述 (1)一、设计依据 (1)二、建设规模 (1)三、主要设计原则 (2)第二章供配电系统 (3)一、矿井供电现状 (3)二、供电负荷 (4)三、电力调度通信 (8)第三章电气一次部分 (9)一、电气主接线 (9)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9)三、配电装置型式及布置方式 (10)四、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10)五、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校验 (10)六、绝缘配合、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 11七、站用电及照明 (12)第四章电气二次部分 (12)一、变电站微机综自系统 (12)1、系统配置方案 (12)2、主要功能 (13)二、直流系统 (15)第五章输电线路 (15)一、气象资料 (15)二、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15)三、35kV输电线路 (16)第六章土建部分 (17)一、工程概况 (17)二、场地道路 (18)三、建筑与结构 (18)第七章给水排水 (25)一、设计依据 (25)二、工程范围 (25)三、给水系统 (25)四、排水系统 (25)五、消防系统 (25)第八章采暖通风 (27)一、设计依据 (27)二、设计计算参数 (27)三、热源设置 (28)四、通风系统 (28)第九章环境保护 (30)一、环境现状 (30)二、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30)三、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30)四、采取的环保措施 (32)第十章技术经济 (33)一.工程概况: (33)二.变电站工程范围及投资情况: (33)三.概算编制依据 (33)第一章概述一、设计依据一矿北三35kV变电站为新建变电站,位于一矿北三风井工业广场。

本工程设计依据的业主要求、有关资料及设计规程、规范如下:1. 关于一矿北三风井35kV变电站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委托函2. 一矿提供的北三风井变电站负荷计算表3、主要国家标准及行业有关设计规程、规范:《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范》(GB50061-201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2011);《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交流电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06)《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

35kV变电站新建⼯程初步设计35kV变电站新建⼯程初步设计XX玻璃35kV变电站新建⼯程设计说明书XX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资质证书:勘测资质证书:⼆○⼀○年七⽉⽬录1⼯程概况 (1)1.1 设计依据 (1)1.2 接⼊系统及站址概况 (1)2 电⽓⼀次部分 (1)2.1 变电站建设规模 (1)2.2 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 (1)2.3 站区平⾯布置 (4)2.4 防雷保护及接地 (4)2.5 站⽤电 (4)2.6 全站照明 (5)2.7 电缆敷设与电缆防⽕ (5)3 电⽓⼆次部分 (5)3.1 综合概述 (5)3.2 保护部分 (6)3.4 当地监控功能 (8)3.5 计量系统 (9)4 交直流系统 (9)4.1 直流系统 (9)4.2 交流系统 (9)5 谐波监测系统 (10)6 110kV变电站出⼝ (10)7 ⼟建部分 (10)7.1 站址⽔⽂⽓象条件 (10)7.2 地震烈度 (10)7.3 变电站建筑及结构 (11)7.4 消防系统 (11)1⼯程概况1.1 设计依据(1)2010年5⽉10⽇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件《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关于建⽴35kV变电站项⽬的申请》。

(2)XX供电发展[2010]46号《关于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新建35kV变电站供电⽅案的批复》。

(3)XX市XX玻璃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1.2 接⼊系统及站址概况新建XX玻璃35kV变电站位于XX市⾦百家⼯业园区中⼼,杜村村南,距杜村变电站1.7公⾥处,主要供⼚区内⽣活、⽣产⽤电,占地⾯积约5.01 亩。

新建XX玻璃35kV变电站出线占⽤杜村110 kV变电站35kV I母线3332间隔和II母线3443间隔,正常⽅式3332出线作主供电源,3443出线作备⽤电源。

2 电⽓⼀次部分2.1 变电站建设规模根据规划和负荷预测,本变电站建设规模如下:1、主变压器:终期规模为两台,本期⼀次建成;额定容量为:2X12500kVA ;额定电压⽐:35/10.5kV。

35变电站初步设计

35变电站初步设计

第1章任务书南昌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3.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35kV变电所电气初步设计II、课程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系统阻抗X=1.02 (S j=100MV A,U j=U av)2.所址概况:变电所所址选在离某县城2公里的荒山坡上,周围有电力排灌站2座,乡镇企业3个,接近负荷中心,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进出线走廊尚可,无洪水威胁,地下无矿藏。

土壤电阻率100Ω m(5月测量)。

3.进出线回路及负荷数据(1)35kV进线1回,方向朝南。

(2)10kV出线6~8回(近期6回,预留2回)。

10kV总负荷2500kW,5年后5000kW,COSφ=0.8,同时率0.8。

每回出线负荷大致相等。

无一级负荷。

出现方向:3回正北,3回东北,2回西北。

(3)要求无功功率就地平衡(变电所内装有无功补偿装置)。

(4)所用电负荷自定。

I II、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1、选择主变的容量、型号、台数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3、选择35kV側的断路器4、编制设计说明书Ⅳ、主要参考资料:1、《发电厂变电站电气部分》马良玉2、《电力设计手册》第一册上海科技出版社3、《发电厂电气设备》华中工学院范锡普4、《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陈跃机械电气学院 09供电专业类 1 班学生:日期:自11年5月9日至11年5月20日指导教师:胡雪云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教研室主任: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首页。

第2章设计说明书2.1 设计依据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出的条件2.2 设计的原则1、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建设步骤,特别适应贯彻执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促进技术进步的方针。

2、要根据国家规范、标准与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的不同性质不同要求,要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要节约能源、水源、要保护环境,要节约用地并合理使用劳动力,要立足于自力更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 (2)1.设计依据 (2)2.建设必要性 (2)3.XX变现状 (4)4.本期建设规模 (4)5.接入系统方式 (5)6.扩建环境条件 (6)7.设计水平年 (6)8.工程投资 (6)第二章电气一次部分 (6)1.电气主接线 (6)2.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设备选型 (7)3.电气布置及配电装置: (9)4.防雷接地 (9)5.照明 (10)6.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10)第三章电气二次部分 (10)1.综自系统现状说明: (10)2.二期设备布置 (10)3.通讯配置 (11)4.计量仪表 (11)5.元件保护配置 (11)6.自动装置 (12)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2)8.直流系统 (13)9.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 (14)10.电缆防火 (14)第一章工程概述1.设计依据1) 可研批复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059-92)3)《并联电容器装臵设计规范》(GB500227-2008)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5)《高压配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6)《变电站总布臵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2.建设必要性1)XX乡基本情况XX变电站位于XX县城西南30公里处XX乡东北,担负XX乡供电任务。

XX乡有效灌溉面积7460公顷,辖区内68个行政村, 63个自然村,人口95135。

2)XX乡现有电力设施和用电情况目前该供电区有35kVXX变电站一座,容量1×6.3MVA。

10kV线路3条,长度93公里,导线型号LJG-120,配变110台,总容量19550千伏安,09年最高负荷5000千瓦,供电量2000万千瓦时。

3)XX乡电量及负荷预测XX 乡历史电量及负荷XX 乡未来几年负荷预测从以上两表中可以看出,该乡05-09年度电量增长率为21.2%,负荷增长率为15.6%,未来几年负荷预测考虑其它因素按15%计算。

不论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还是未来几年负荷预测看,该乡必须立即进行二期扩建,否则在该乡将引起供电部门与镇政府及群众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性,不利社会和谐发展。

4)XX乡的土壤属于沙岗土质,比较适合种植花生等农作物以及杨树等乔木,所以近几年带动了花生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每年增加十几户花生加工厂和木板厂等,致使负荷急剧增加。

目前腾森木业,大久有色化工有限公司正在兴建中,预测新增负荷1500千瓦。

5)近年来由于国家“家电下乡”政策,使群众大量购进环保节能又卫生电磁灶具,使得在每天三个时段(做饭时)变电站出现超负荷现象,需限制两家纺织企业开机负荷。

目前XX变供电能力严重不足,电力供应不能满足群众生活要求和地方政府要求,对XX变进行二期增容扩建,也是对国家“家电下乡”政策支持和拥护。

3.XX变现状35KVXX变电站是2000年11月新建投运。

监控系统采用许继电气CBZ-8000综合自动化系统,自年投运以来,运行可靠、性能稳定。

XX变现有主变压器一台,容量6.3兆伏安,35千伏进线2回。

35千伏母线为LGJ-150/25,1O千伏出线3回,电容器1组,容量900千乏。

站用变1台,接于35千伏母线,容量50千伏安。

4.本期建设规模4.1 主变:最终规模为1×6.3兆伏安、1×10兆伏安,电压等级为35∕10千伏;已建设1台6.3兆伏安,本期1×10兆伏安。

4.2 35千伏配电装臵:本期完善外桥间隔,一个PT间隔,一个站用变间隔,完善两个出线间隔,并建设主变进线间隔。

一期接线方式为进线变压器组,本期完善成为35千伏外桥接线方式。

4.3 10千伏配电装臵:最终出线5回,单母线分段接线,已建设3回,本期出线2回;新增隔离柜1面,完善成单母分段;新增主进柜1面、电压互感器柜1面、电容开关柜1面、出线柜2面。

4.4 无功补偿:电容器容量暂按变压器容量的20%配臵,本期1×2000千乏。

4.5直流系统:一期设备最终按规模建成。

4.6控制、保护:35千伏母联保护1套、主变保护1套、10KV线路保护2套、电容器保护1套、PT并列装臵2套均装于新增开关柜及继电保护屏内。

4.7通信:增加光端设备1套。

4.8 监控:新增图像监视系统一套。

5.接入系统方式XX变电站已建设从35KVXX变电站至本站的单回路线路,导线型号为LGJX-120。

第二电源为35KVXX变电站至35KVXX变电站的单回联络线,导线型号为LGJX-120。

6.扩建环境条件XX变电站紧邻公路,道路宽阔平坦,交通运输条件十分方便。

根据XX省电力工业局2007年版《XX电网外绝缘污秽区域分布图》站址均位于e级污秽区,站内设备选型按e级防污配臵。

7.设计水平年根据XX供电区“十二五”电网规划及XX电网实际情况,工程将于2010年建成设运。

设计水平年定为2015年,远景水平年取2020年。

8.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200万元。

第二章电气一次部分1.电气主接线1.1建设规模本期工程扩建1台主变,新建35千伏外桥间隔1个、35千伏PT间隔1个、改造站用变间隔1个、完善35千伏线路间隔2个、新建35千伏主变间隔1个、新建10千伏主进间隔1个,出线2回,10千伏电容器1组, 10千伏PT间隔1个。

为完善外桥接线,1期主变进线间隔位臵需调整,使得母线长短发生变化,需更换。

1.2电气主接线35千伏最终2回架空线路,已建设完成。

本期站内设备建设完善为外桥接线,建成最终规模。

10千伏出线最终规模5回,本期出线2回,并新增电容柜、PT 柜各1面,形成单母线分段,建成最终规模。

2.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设备选型2.1短路电流计算2.1.1计算条件计算水平年2015年。

考虑电源点110千伏XX变电站为2台40兆伏安变压器运行,35千伏供电线路长度17.55千米。

计算XX变电站各侧最大短路电流。

2.1.2计算结果35千伏侧三相短路电流:I″=7.9KA10千伏侧三相短路电流:I″=8.3KA2.1.3一期设备校验现有35KV断路器(ZW17-40.5/1600A)额定开断电流25KA,隔离开关(GW5-35D/1250A)热稳定电流25KA。

35KV母线LGJ-185/25,10KV 母线LMY-100×10。

经过校验,一期原有设备及母线都满足本期扩建要求。

2.2主设备选型2.2.1考虑本站负荷增长情况,建议选用型号:SZ11-10000/35±3×2.5%/10.5kV ,接线组别: YNd11,阻抗电压:7.5%的变压器1台. 2.2.2 35千伏配电装臵35KV主进断路器1台,选用型号:ZW30-40.5,额定电流:125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5KA.外桥断路器1台,选用型号:ZW30-40.5,额定电流:1250A,额定短路开断电流:25KA.隔离开关4组,选用型号:HGW5-35D,额定电流1250A,热稳定电流25KA.PT用隔离开关1组,选用型号:HGW5-35D,额定电流400A,热稳定电流25KA.主变高压侧进线母线型号:LJ-185.35KV避雷器1组,型号为: HY5WZ-51/134.35KV 电压互感器1组,型号为:JDZXW-35.2.2.3 10千伏配电装臵选用XGN固定式高压开关柜,柜内装真空断路器。

设备参数与一期保持一致,主进线选用额定电流1250A,额定开断电流25KA。

馈线柜额定电流1250A,额定开断电流25KA。

电容柜额定电流630A,额定开断电流25KA;PT柜额定电流630A,热稳定电流25KA。

10KV 柱上真空断路器1台,(可电动操作,含电流互感器)用于电容器分组投退用。

2.2.4无功补偿装臵根据《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遵循无功电力分层,就是平衡的原则,22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可按变压器容量的0.10-0.30确定。

本站一期配臵1台900千乏电容器,补偿容量为14.2%,本期扩建无功补偿电容器2000千乏,选用户外装配式成套无功补偿装臵,成套装臵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适合本站建设的要求。

2.2.5低压配电装臵原有交流屏满足本期扩建要求。

3.电气布置及配电装置:本期按一期确定的布臵方式:主变压器、35千伏配电装臵户外布臵;10KV高压开关柜布臵于高压室内,35千伏主变进线为架空进线,10KV主变进线通过户外母线桥进入高压室,户内采用封闭桥箱接入10KV主进柜。

4.防雷接地本站一期已布臵1支25米高的独立避雷针进行保护,满足本期要求。

变电站的接地网,本站一期已建成以水平敷设接地带为主,垂直角钢接地极为辅的混合主接地网,一期水平接地带为-50×5,角钢接地级∠63×6、长度为2.5米,本期需用-50×5扁钢接地引线将所有新上设备外壳同主接地网连接。

充油气设备采用双接地。

变电站的接地网现已进行开挖检查,腐蚀轻微,腐蚀度为0.06mm,经计算该接地网符合接地要求。

5.照明本站一期已设臵全站正常照明、事故照明和设备区的户外照明,本期不再增加。

6.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据多年XX供电区站内的污闪情况,根据2007年版XX省污秽区域分布图,设备防污按“e”级防污配臵。

户外设备外绝缘爬电比距为3.1厘米/千伏。

第三章电气二次部分1.综自系统现状说明:35千伏XX变电站于2007年建成投运,综自系统及保护均为许继电气CBZ-8000系列产品,设备已投运4年,运行稳定,性能可靠。

2.二期设备布置本期新增电气二次设备布臵在主控室的继电保护屏、公用屏内及高压开关柜本体上。

本期需增加的电气二次设备有:变压器主保护1套、变压器高、低后备保护各1套, 35千伏母联保护1套、10千伏线路保护2套、10千伏电容器保护装臵1套, PT并列装臵2套。

3.通讯配置3.1光缆路由至县调通道:XX变电站已建35KV线路光纤 110KVXX变电站已建线路光纤 220KVXX变电站已建线路光纤 XX县调。

一条沿已建35千伏XX线架设一条24芯ADSS光缆,线路长度11千米,本线路建设资金由通信专项工程投资。

另一条继续采用已建XX线路上的8芯ADSS光缆作为接入环网的路径。

3.2传输设备配臵新增光纤传输设备1套,传输容量622Mbit/s。

新增PCM1套。

3.3通信电源站内直流系统加装1套DC220V/DC48V直流变换器。

4.计量仪表本期新增电能表共5块,均采用智能型电度表,并接入集抄系统,通过监控系统上传至调度。

主进柜1块,10KV线路2块,电容柜1块,分段柜1块。

5.元件保护配置根据《电力装臵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臵设计规范》(GB50062-92)有关规定配臵。

5.1变压器保护配臵主变压器选用成熟可靠的微机型保护装臵具有差动、瓦斯、35千伏及10千伏侧复合电压闭锁过流、及零序过电压、过负荷保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