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折算指数政府购买二、判断是非题1、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2、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3、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4、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5、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6、1996年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DP中。
三、单项选择题1、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售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4、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 )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B.超过,不变C.小于,不变D.超过,下降5、在计算GDP的政府支出部分的规模时,正确的选项为( ).A.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B.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C.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D.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E.以上都不对6、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是GDP的特征。
A.它是用价值量测度的B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C.它只适用于给定的时点D.它测度的是销售的产品价值E.它是从地域角度衡量的2、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A.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比去年多了C.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D.A、B、C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项E.若今年与去年相比, 物价水平没变, 则表明今年的实物产量水平比去年提高了3、下列项目中,()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小学B.政府购买电脑和轿车C.政府给公务员加薪D.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E.政府支付的公债利息4、煤炭具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家庭用于做饭B.餐馆用于做饭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化工原料E.居民用于取暖5、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6、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7、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乘数二、判断是非题1、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模型以图形来说明国民经济运行的形式,通常将国民经济分为、、和四个部门。
2、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或生产要素的总收入用于和。
3、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或生产要素的总收入用于、和。
4、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或生产要素的总收入用于、、和。
5、不扣除折旧的投资称为,扣除折旧的投资称为。
6.假设技术条件和投资环境为一定,投资主要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利息率。
它与前者方向变化,与后者方向变化。
7.在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等于、、和之和。
8.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从图象上说,它是总需求曲线和相交时的国民收入。
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和的增加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和的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11.如果挤出效应为零,那么,增加同样数量的支出和税收将导致国民收入的。
12.如果挤出效应为零,那么,政府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及其同时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相比较,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最大,次之,最小。
13.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主要取决于。
14.IS曲线表示在和保持相等的前提下,与之间的关系,它的图象上是向倾斜的曲线。
15.LM曲线表示在和相等的条件下,与之间的关系,它的图象上是向倾斜的曲线。
16.IS曲线左下方的各点,表示投资储蓄;IS曲线右上方的各点,表示投资储蓄。
17.LM曲线左上方的各点,表示货币曲线需求量货币供给量;LM曲线右下方的各点,表示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
18.投资的增加导致IS曲线向移动。
19.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LM曲线向移动。
20.通货膨胀是指物价在一定时期的而的上涨。
21.推动与推动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典型特色。
22.在社会已达到充分就业,没有剩余闲置资源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将使,从而出现的现象。
23.领取工资、退休金和社会福利金的人将在一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中。
24.股东、投机者和债务人将在一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中。
宏观经济学习题和答案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B )。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B: 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C: 某一定时点上的变量D: 某人在2001年底存款5万元2.下列哪一项不列入GNP核算( 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保险公司受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3.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收入(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可能小于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A 一定是对的B 一定是不对的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5.下列哪一项记入GNP ( D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 银行杨某企业收取一笔利息6.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A)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7.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NP的特征(A)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8.下列哪个指标不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B)A.国民总产值B.国民净产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以上各项均包括9.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成本(C)A.业主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转移支付D.股息E.个人租金收入10.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住宅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 以上都是11.下列哪个指标可由现期要素成本加总得到(D)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总值C.可支配收入D.国民生产净值12.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C)A.社会保险基金B.公债利息C.公司收入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13.已知某国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 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 500亿美元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 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B )亿美元A 2 500和500 B 12 500和10 500C 2 500和2000D 7 500和8 00014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B)。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学》习题一、填充题1. 凯恩斯认为流动偏好的基本心理规律是利率。
2. 按照终身收入假说,在收入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若预期寿命延长,则APC 。
3. 设由资本边际效率等于利率的原则决定的投资需求为1000,而信贷配给为800,则实际的投资需求800。
4.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有效需求和均衡产出的关系是。
5. 若收入提高5%,利息率提高5%,则货币需求量。
6. 准备率是指。
7. 垂直的LM曲线表示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弹性(绝对值)= 。
8. 在浮动汇率情况下,顺差时LM曲线移动。
9.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若投资大于人均资本占有的减少,则人均资本占有。
10. 若本期就业等于充分就业,下期就业大于充分就业,则下期工资。
11. 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的基本心理规律是。
12. 按照终身收入假说,在收入预期不变情况下,若工作期延长,则APC 。
13. 若投资为500,加速数为2,则生产能力的增量为。
14. 若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则有效需求。
15. 根据平方根定律,利息率提高3%,取款次数不变,则货币需求量减少量为。
16.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
17. 在LM曲线上方的组合表示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是。
18. 由工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通胀类型是。
19. 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总额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增加100,有效需求增加400。
20. 扩张财政对总需求的影响是各个价格上的总需求水平。
21. 熊彼特第一个长周期的标志创新产业为。
22. 根据绝对收入假说框架,APC不变的原因是提高。
23. 根据由总量生产函数导出的投资函数,在其他不变情况下,平均折旧变为加速折旧,则合意资本存量。
24. 消费需求是投资增加导致有效需求按乘数方式增加的原因。
25. 市场利息率导致证券即期价格提高。
26. 法定准备率提高使货币乘数。
27. 考虑货币市场,若利息率高于均衡水平则利息率下降而有效需求。
28. 在充分就业时,供给价格弹性0。
宏观经济学练习

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2个人可支配收入3凯恩斯陷阱4 LM 曲线5 M06货币政策自动稳定器7再贴现率8总需求函数9短期宏观生产函数10 古典总供给曲线11 常规总供给曲线12 摩擦性失业13周期性失业14 自然就业率15奥肯定律16通货紧缩17 通货膨胀率18奔腾的通货膨胀19平衡的通货膨胀20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21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22 菲利普斯曲线23 经济发展24 资本的黄金分割律25 加速原理二、选择题:1. 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购买C.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2. 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4. 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 政府订购一笔军火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5. NI包括的项目有( )。
A. 利润B. 间接税C. 折旧D. 企业转移支出6.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7.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8.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一.计算题练习题1.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4000,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3100, 政府预算赤字是200, 消费是2800, 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万元), 试计算:(1) 储蓄; (2)投资; (3) 政府支出。
2.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单位:亿元净投资 1250净出口 150储蓄 250资本折旧 500政府转移支付 1200企业间接税 750政府购买 2000社会保险金 1300个人消费支出 5000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0公司所得税 500个人所得税 8003.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货币需求为L = 0.2Y – 4r,货币供给为200元,消费为C = 100 + 0.8Y, I = 150元。
(1)求IS和LM方程,画出图形。
(2)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3)如货币供给增加20元,而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变化?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年的实际产出水平为800,该经济的非计划存货额是多少?(3)若总投资增加50,均衡收入增加少?(4)如果消费函数是C=100+0.9Y,投资仍为50,均衡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总投资增为1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5.假定某经济中有如下方程:C=100+0.6Yd,I=50,G=250,T=100。
试求(1)均衡收入和可支配收入(2)消费支出(3)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4)投资乘数。
二.单项选择练习题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在两个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综合练习及答案二、选择题三、判断正误题三、计算题1.设有以下资料:净投资130,净出口20,折旧60,政府转移支付100,企业间接税80,政府购买220,社会保险120,消费700,公司未分配利润90,公司所得税65,个人所得税85。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2.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L=0.2Y-0.5r,货币供给M=50(1)求IS曲线和LM曲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均衡产出和均衡利息率。
3.如果现金——存款率为0.38,准备率为0.18,货币乘数是多少? 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多少?4.假设某经济社会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收T=0.25Y。
(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增加多少数额政府购买可以实现充分就业?5.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
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6.设消费函数为C=1000+0.75Y,投资函数为i=400-10r(1)求IS曲线的函数表达式及横截距,纵截距。
(2)当边际消费倾向c变成0.8,则IS曲线的横截距,纵截距有无变化,如有变化变化多少?可以得出什么结论?7.假定一个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c=50+0.8y,i=30 ,g=220,没有进出口和税收,试求:(1)储蓄函数;(2)均衡产出;(3)投资乘数;(4)如果实际产出为2000,则非意愿存货为多少?(5)如果充分就业产出为2500,应该增加多少政府支出?8.假设实际货币需求为L = 0.2Y, 实际货币供给量MS为200, C = 90 + 0.8Yd, T= 50, I = 140 – 5r, G = 50. (单位都是万元).(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假若其它情况不变,G增加20,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9.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 Cu/D=0.5,准备金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25,试问货币创造c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2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10.设一个萧条经济,消费函数C=15+0.75Yd,总额税收T=6,转移支付R=2,政府购买G=10,投资I=20。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_免费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_免费注意:1.名词解释不需要看~~老师到时会给我们3.这份试题看的话,看选择判断就好。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名义gdp、实际gdp)2.消费物价指数3.个人收入,个人岗位数总收入4.流量与存量5.固定资产6.投资(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7.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二、判断题1、折旧费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
2、无论房东把房子转租给别人居住还是自己居住,他获得的或他本应当获得的租金总额都内加在gdp中。
3、如果两个邻居相互帮忙,一个为对方修水电,一个为对方修鞋,但他们实行亲兄弟,明算账,都向对方付费,他们的行为将对gdp不会产生影响。
4、国民生产量的减少并不意味著个人生活水平已经提升。
5、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6、如果两个国家的gdp相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7、折旧费就是gdp的一部分8、本年度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gdp之内。
9、国内生产净值来衡量的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计入了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后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0、旅游爱好者购买吉普车是消费的一部分三、单项挑选1.在某汽车公司经营中,不属于按支出法核算gdp的投资选项是a购买1台新的冲压机b增加了500辆汽车存货c购买1000万元政府债券d替换了一部分报废的机床2.在通货膨胀期间,名义gdp的增长率比实际gdp增长率a慢b成正比c快d都有可能3.去年的cpi为120,今年为132,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为a6%b10%c12%d无法判断4.下面不属于政府出售的项目的就是a政府用财政资金建设三所中学b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补贴c政府从国外购买一批武器d政府给公务员发放工资5.“棉纱就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就是a正确的b不正确的c可能正确可能错误d以上说法全对6.以下选项中不是总收入法核算gdp的就是a净出口b工资c企业利润d净利息四、多项挑选1.一国一定时期内的gdp等于a总支出b总收入c最终产品总量的价值d总资源消耗2.从理论角度来看,一国的投资a源于国内储蓄b源于政府预算赤字c源于向其他国家的借款d源于上一年的生产量3.污染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依据先行核算体系,在核算gdp时a考虑了这种污染的成本b有夸大经济福利的倾向c有低估经济福利的倾向d有高估排污企业产值的倾向4.以下关于潜在gdp的经济学含义的正确理解就是a是一国经济最大产出值b是一国经济资源充分利用时的产出值c经济可能在潜在gdp上下波动d在短期,gdp不可能超过有潜在gdp五、简述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什么?2.分析gnp和gdp的联系和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C.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D.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价格水平的决定 29、 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 )。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30、 在L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 )。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31 、 货币交易需求可由下列哪一函数关系表述? ( )。 A.L=f(p) B.L=f(r) C.L=f(y) D.L=f(N) 32 、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 )。 A.不变 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 C.下降 D.上升 33 、 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 ( )。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34 、 一般地说,LM曲线斜率 ( )。 A.为正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 7、 从使用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 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支出总额上,这种方法是 ( )。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无法确定 8 、 从分配的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 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这种方法是 ( )。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无法确定 9 、 从生产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 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值的总和,这种方法是 ( )。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无法确定 10 、 国内生产净值等于 ( )。 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 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D.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 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 11 、 国民收入等于 ( )。
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 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D.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 12、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 )。 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 移支付和利息支出 D.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 13 、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 ( )。 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 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末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 支付和利息支出 D.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 入—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或收入 14、 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 ( )。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 15 、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 )。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6、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 )。 A.大于l B.等于2 C.等于l
55、()不会增加预算赤字 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 府转移支付增加 C间接税增加 56、如果国民收入为0,短期消费将() A为0 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D为负
Hale Waihona Puke C政C为边际消费倾向
57、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A等于基本的消费支出 B小于1 C大于1
D等于1
58、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 1+边际消费倾向 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59、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是() A绝对收入假说 B 持久收入假说 收入假说
48、下列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 同时增加50亿元 C税收减少50亿元 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 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49、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
入增加() A 500万元 万元
C.保持不动 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 41、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 A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B一项财政收入政策 C一项财政支出政策 D一项公共政策 42、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4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44、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4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 入增加() A 500万元 B 80万元 C 400万元 D100万元 46、当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等时,收入水平会 () A增加 B减少 C 不变 D不相关 47、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
B 80万元
C 400万元
D
100
50、假定挤出效应为0,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同时增加100万元 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保持不变 B增加100万元 C减少100万元 D增加500万 元 51、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A总需求 B公债 共工程支出 C 税收 D政府公
52、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 A政府投资 B个人所得税 C 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 D农产品支持价格 53、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 A提高税率 B养活政府购买 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D降低再贴现率 54、赤字增加的时期是() A经济衰退时期 B经济繁荣时期 业率时期 C高通货膨胀时期 D低失
一、单项选择题 1 、 两部门的均衡是 ( )。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2 、 三部门的均衡是 ( )。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3 、 开放经济的四部门的均衡是 ( )。 A.I=S B.I+G=S+T C.I+G+X=S+T+M D.AD=AS 4 、 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 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指 (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 5、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 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是指 (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 6 、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收 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 支付后的余额是指 ( )。
B.为负 C.为零 D.可正、可负 35 、 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 )。 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B.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C.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36、 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 ( )。 A.产品市场均衡而货币市场非均衡 B.产品市场非均衡而货币市场均衡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不均衡 37、 IS曲线是描述 (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C.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38 、 一般来说,IS曲线的斜率 ( )。 A.为负 B.为零 C.为正 D.可正、可负 39 、 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 )。 A.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B.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C.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40、 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 (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 1-边际消费倾向
D边
C生命周期假说
D预期
60、人们在工作期间储蓄是为了在退休时消费,同消费受财产影响 的观点被称为() A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B生命同期理论 C持久收入理论 D预 期收入假说 61、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 A凯恩斯 B 莫迪利安尼等人 C弗里德曼 6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 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与1无关 63、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倾向之和()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64、引致消费取决于() A自发消费 B平均储蓄倾向 倾向
D杜森贝
D与1无关
C收入
D收入和边际消费
65、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 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
府转移支付 66、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A I=S B I+G=S+T C I+G+X=S+T+M 67、消费和投资增加() A国民收入减少 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平增加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68、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A一国第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时的国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