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放大电路设计样本
简易对讲机电路图及原理

简易对讲机电路图及原理
对讲机电路图如下图所示,Q1高频管9018的集电集到发射极接有C4正反馈电容,这个正反馈信号会使用电路产生高频振荡,同时,由于天线会接收到空中的电磁波,并通过L加到T1,使得Q1能根据空间电磁破的变化而振荡也发生变化,起到灵敏度极高的超再生检波作用。
超再生检波出来的音频信号通过R4C9传输到Q2进行前置放大,经过前置放大后的信号就可以再经Q3推动、Q4、Q5功率放大去推动SP扬声器发出声音了,这就是对讲机的接收过程。
通过调节T1的磁芯、C1、C3、C4还可以改变接收信号的频率,当接收频率刚好等于当地广播电台的频率时,还可以当收音机用。
当需要讲话时,请接下“收”开关,这时,SP喇叭原本是接在输出发声的,现在变成了当作话筒来拾取音频信号了,SP的音圈随着声音的振动感应出微弱的电信号经过Q2放大,再经过经Q3推动、Q4、Q5功率放大后加到了Q1的集电集,Q1的集电极电压会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经过,导致了Q1的高频振荡信号幅射到空音的强弱也在随声音变化而变化,这时本机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小的无线发射台了。
本对讲机要保证发射的频率和接收的频率是一样,才能完成对讲.
本文来自: 原文网址:/sch/rf/0079946.html。
调频对讲收音机电路的设计 (2)

收音机的工作原理本机电路图如图所示。
由B1及C1-A组成的天线调谐回路感应出广播电台的调幅信号,选出我们所需的电台信号f1进入V1基极,本振信号调谐在高出f1一个中频(465KHz)的f2进入V1发射极,由V1三极管进行变频(或称混频),在V1集电极回路通过B3选取出f2与f1的差频(465KHz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V2和V3二级中频放大,进入V4检波管,检出音频信号经V5低频放大和由V6、V7组成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
图中D1、D2组成1.3V±0.1V稳压,提供变频、一中放、二中放、低放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保证整机灵敏度。
V4发射结结用作检波。
R1、R4、R6、R10分别为V1、V2、V3、V5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11为V6、V7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为中放的AGC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
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
本机由3V直流电压供电。
为了提高功放的输出功率,因此,3V直流电压经滤波电容C15去耦滤波后,直接给低频功率放大器供电。
而前面各级电路是用3V直流电压经过由R12、V D1、V D2组成的简单稳压电路稳压后(稳定电压约为1.4V)供电。
目的是用来提高各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为各级Ic工作电流测试点)HX108-2 七管半导体收音机电原理图输入回路:由磁性天线感应得到的高频信号,实际上是高频载波信号(由于声波在空中传播速度很慢,衰减快。
因此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称为调制。
调制方式有调频和调幅之分。
我们装的收音机接收的是调幅高频信号)经过LC调谐回路加以选择到欲接收电台信号。
(为使收音机获得较高选择性、灵敏度,应选合适L1与L2 匝数比。
变频电路:由输入回路送来的高频信号是调幅波,本机振荡产生的本振频率信号是等幅波,混频后经选频得到465KHZ 中频信号。
高效率F类对讲机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图6为电源电压为3.6 V时实际芯片的测试结 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作频率为410 MHz时输出功
南敬昌 等:高效率F类对讲机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耋为30 dBm,2窖竺翌篓,为66%,各阶谐波均小
于一69 dBc,满足设计指标。
p./dnm (-)TBD¨Pc
6 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F类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 理,设计了一个电源电压为3.6 V,工作频段为405 ~415 MHz,输出功率为30 dBm的F类对讲机功率 放大器,在谐波失真较大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方 法,明显改善了谐波失真。功率放大器的工艺采用 2 pJn GaAs HBT工艺。功率放大器电路采用Agilent 公司的ADS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和优化,并给 出了仿真结果;采用Cadence公司的软件工具 Virtuoso对版图进行设计,最终给出实际芯片的测 试结果,其中在410 MHz的工作频率下,输出功率 为30 dBm,增益为22 dBm,功率附加效率为66%, 各阶谐波均小于一69 dBm,完全满足设计指标。
自制对讲机电路设计方案

自制调频对讲机电路这里介绍的调频对讲机电路在开阔地的对讲距离大于100m,并可与调频收音机配合作无线话筒使用。
电路如图所示。
三极管V和电感线圈L1、电容器C1、C2等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产生频率约为100MHz的载频信号。
集成功放电路LM386和电容器C8、C9、C10、Cll等组成低频放大电路。
扬声器BL兼作话筒使用。
电路工作在接收状态时,将收/发转换开关置于“接收”位置,从天线ANT接收到的信号经三极管V、电感线圈L1、电容器C1、C2及高频阻流圈L2等组成的超再生检波电路进行检波。
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经电容器C8耦合到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由电容器Cll耦合推动扬声器BL发声。
电路工作在发信状态时,S2置于“发信”位置,由扬声器将话音变成电信号,经IC低频放大后,由输出耦合电容Cll、S2、R3、C4等将信号加到振荡管V的基极,使该管的bc结电容随着话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该管的bc结电容是并联在L1两端的,所以振荡电路的频率也随之变化,实现了调频的功能,并将已调波经电容器C3从天线发射出去。
V选用fT>=600MHz,B>=60的硅高频小功率管,如3DG80、3DG56等。
L1用0.8mm漆包线平绕6圈,内径为6mm,然后拉长成间距1mm的空心线圈。
L2用0.lmm漆包线在1/8W、100K电阻上绕l00圈而成。
C1、C2、C3选用云母或高频瓷介电容。
S2选用四刀二位拨动开关。
BL选用直径为5cm的电动式喇叭。
天线用0.8米拉杆天线(作无线话筒时可用同样长度的多股软线代替)。
电源采用9V叠层电池。
两部对讲机元器件参数应尽量一致。
调试时,先将S2置于“接收”位置,这时扬声器应有较大的噪声。
用手摸一下三极管外壳噪声消失说明接收电路工作基本正常。
然后将S2置于“发信”位置,取一台调频收音机放在附近,接收频率调到100MHz左右,这时收音机中应有较大的啸叫声,拉开约10米距离啸叫声消失,对准话筒发话,在收音机中应能听到清晰、宏亮的声音。
简易对讲机

简易对讲机电路图1
其电路(见图1)由普通三极管T1~T3组成3级简单的阻容放大器构成。
通话时,语音信号通过驻极体话筒及3级放大到对方的扬声器或听筒。
当按下S1时,由T1和T2组成一个呼叫信号发生器,此信号通过T3并由扬声器发出呼叫信号。
该电路正常工作时电流在10~15mA 左右,可直接由9V电池供电。
在实际使用时需制作两个同样的电路,每个装置可独立供电也可由同一组电池供电。
整个电路可放置在一个玩具电话机内。
此时听筒可选用体积小巧的微型扬声器。
其他元件选择可参照图示,无特殊要求。
最简单的调幅对讲机电路图

现在的年轻人一上车就是拿起手机,跟远方的好友通话,还真是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
在四十年前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所有无线电通讯器都是属于管制品,只有一种玩具型的低功率调幅对讲机,虽然只有两三百公尺的有限通话距离,却也是当时美国小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更曾经是销美电子产品的热门。
最近很难得我在网络上找到类似电路,虽然只是简单的四石电路(四个三极管),电路的功能却是很复杂,希望在解析其动作之后,能给读者有若干启发性。
电路中的Q1在发射状态时,担任射频振荡以及音频信号调变功能,在接收状态则是Reflexive回复式起振及检波音频输出功能。
回复式电路时利用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予以放大后利用二极管特性检波出音频信号。
Q2的功能为音频信号放大,Q3与Q4功能为音频信号功率放大。
这个电路由9伏特电池供电,有四组开关同步切换发射T与接收R的功能。
图中的喇叭是动圈式磁铁,接收时为喇叭功能,在发射状况则是由音压压缩纸盆,使喇叭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相当于麦克风的功能。
天线接收射频信号,经由天线匹配电感器到15pF与2turns线圈谐振,过滤出27MHz 信号,并经由线圈耦合至次级9turns线圈,再经由基极接地的Q1射频放大至射级输出,并利用射级与基极间的二极管检波特性,解调出音频信号。
射级的音频信号电流再经由Q1集电极(原文为集级)输出。
经过9turns线圈,开关R点,0.47uF电容,音量控制VR,39n 电容,到Q2音频放大,再经Q3、Q4音频放大,再经过变压器阻抗转换以推动喇叭负载。
在发射状况下,Q1基极(原文为集级)至射级经由33pF电容的正回授,产生振荡而以基极的27MHz振荡水晶为谐振网络。
喇叭作为麦克风使用的声音信号,同样经过Q2、Q3、Q4的放大电路,此时Q1极的电源是由电池经过声音变压器提供,也因而产生音频对Q1射频的调幅调变。
调幅射频经由射频变压器转换低阻以匹配天线输出。
Q1射级电路的390电阻与10nF电容,提供射频旁路以及检波音频的射级负载。
C9018无线对讲机电路图

C9018无线对讲机电路图发布时间:2009-9-7 11:14:46电子爱好者都喜爱制作无线对讲机,今天我就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一款制作简单、实用的无线对讲电路。
工作原理:如图,Q1高频管的集电集到发射极接有C4正反馈电容,这个正反馈信号会使用电路产生高频振荡,同时,由于天线会接收到空中的电磁波,并通过L加到T1,使得Q1能根据空间电磁破的变化而振荡也发生变化,起到灵敏度极高的超再生检波作用。
超再生检波出来的音频信号通过R4C9传输到Q2进行前置放大,经过前置放大后的信号就可以再经Q3推动、Q4、Q5功率放大去推动SP扬声器发出声音了,这就是对讲机的接收过程。
通过调节T1的磁芯、C1、C3、C4还可以改变接收信号的频率,当接收频率刚好等于当地广播电台的频率时,还可以当收音机用。
当需要讲话时,请接下“收”开关,这时,SP喇叭原本是接在输出发声的,现在变成了当作话筒来拾取音频信号了,SP的音圈随着声音的振动感应出微弱的电信号经过Q2放大,再经过经Q3推动、Q4、Q5功率放大后加到了Q1的集电集,Q1的集电极电压会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经过,导致了Q1的高频振荡信号幅射到空音的强弱也在随声音变化而变化,这时本机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小的无线发射台了。
声控双工无线对讲机电路图时间:2008-09-04 21:13:15用本电路制作的无线对讲机为调频双工方式,工作频率为30MHz,采用声控电子开关,电路简单,方便节能。
工作电压3~9V,发射功率1~5w。
声控双工无线对讲机分接收和发射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天线匹配网络为发射与接收共用,具体电路如图所示。
发射部分由话筒放大电路、电子开关、振荡与倍频电路、激励放大、功率放大以及天线匹配网络组成。
接收部分由天线匹配网络、调频接收电路、电子开关和功放电路组成。
微型无线对讲机电路图时间:2010-11-17 07:17来源:未知作者:原理图点击:30次本机由3块低压集成电路构成。
对讲机电路设计

对讲机电路设计
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对讲机电路设计:
1. 发射部分:
- 麦克风:用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
- 音频放大器:对麦克风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
- 调制器: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以便在无线电波中传输。
- 射频放大器:对调制后的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发射功率。
- 天线:将射频信号辐射到空间中。
2. 接收部分:
- 天线:接收从空间中传来的射频信号。
- 射频放大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
- 解调器:将高频载波解调出音频信号。
- 音频放大器:对解调后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 扬声器: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3. 电源部分:
- 电池:为对讲机提供电源。
- 电源管理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和保护。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对讲机电路设计示例,实际的对讲机电路会更加复杂,可能还会包含滤波、稳压、频率合成、信道选择等功能。
在设计对讲机电路时,需要考虑到电磁兼容性、可靠性、功耗等因素。
请注意,对讲机的设计和使用需要遵守当地的无线电管理规定,以确保合法合规。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或专业的设计,建议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规定1 画出电路原理图;2元器件及参数选取;3电路仿真达到技术指标;4实验室自行装配,完毕实际电路,掌握电路指标测试办法;5调试电路,使实际电路达到技术指标;6编写实验报告。
二设计指标1、前置放大级技术指标①电压放大倍数Av=100;②最大输出电压V o=1V;③频率响应:30Hz~30KHz;④输入电阻:ri>15KΩ;⑤失真度:γ<10%;⑥负载电阻:R L=2KΩ;⑦电源电压:Vcc=12V;2.功率放大器(输出级)技术指标①最大输出功率:Pom≥0.25W;②负载电阻:R L=8Ω;③失真度:γ≤5%;④效率:η≥50%;⑤输入阻抗:R L≥100KΩ对讲机原理分析:简易对讲机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放大器是核心某些,它作用是把话筒送来薄弱信号放大到足以使扬声器发出声音。
Y1,Y2为扬声器,K为双刀双掷开关,运用开关K切换作用,可以变化Y1、Y2与放大电路连接位置,使Y1、Y2交替作为话筒和扬声器使用。
图中K处在图中所示位置,Y2通过K连接到放大器输入端成为话筒。
Y1则接到输出端为扬声器,此时有人对着Y2发言时Y2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家到放大器输入端,经放大器放大后可带动扬声器Y1发出声音,从而可在Y1处听到Y2出发言。
当K拨到另一位置时,则可在Y1处发言,Y2处接听。
通过K开关控制可以实现双向有线通话,称为对讲机。
对讲机放大器电路构成方框图如图1—2所示,电路由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构成。
前置级有两级放大器构成,放大器第一级输入端与传感器相连,故也称为输入级。
放大器第二级把输入级输出电压信号再次进行放大再传给输出级,这一级也称作中间级。
输出级由OTL功率放大器构成,把前置级电压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带动扬声器。
前置级三设计方案1.拟定前置级电路方案:①依照总电压放大倍数,拟定放大电路级数,实际电路中,为使放大电路性能稳定,都引入了一定深度负反馈,因此,放大倍数应留有一定余量。
②.依照输入,输出阻抗及频率响应等方面规定,拟定晶体管组态(共射,共基,共基)及静态偏置电路。
③.依照三种耦合方式(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直接耦合)不同特点,选用适当耦合方式。
本电路级间耦合采用阻容耦合方式。
本电路电压增益为100倍,考虑到电路输入电阻不很高(ri>15K),输出阻抗也不太低,负载获得电流也不太大(R L=2K),因而前置级电路采用共射极电路。
由于单级放大器电压增益为35db 左右,两级放大器增益为65db左右,考虑到要引入一定深度负反馈(普通为1+AF=10左右),而电路增益规定为100倍,所此前置级用两级共射极电路构成。
静态偏置采用典型工作点稳定电路。
2. 拟定功率放大器电路方案:功率放大器电路形式诸多,有双电源OTL互补对称功放电路、单电源供电OTL功放电路、BTL桥式推勉功放电路和变压器耦合功放电路等。
这些电路各有特点,可依照规定和具备实验条件综合考虑,做出选取。
本方案输出功率较小,可采用单电源供电OCL功放电路,OTL 功率放大器由推动级、输出级构成。
推动级采用普通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出级由互补推动输出,工作在甲乙类状态下,得到较大输出功率。
图1-4是一种OTL功放电路,T4是前置放大级,只要恰当调节R p,就可以使I RH、U B5和U B6达到所需数值,给T5、T6提供一种适当偏置,从而使A点电位U A=U C6=V CC/2。
当Ui=U im sinwt时,在信号负半周,经T4放大反相后加到T5、T6基极,使T6截止、T5导通,这时有电流通过R L,同步电容C5被充电,形成输出电压Uo正半周波形,在信号正半周,经T4放大反相后加到T5、T6基极,使T5导通、T6截止,则已充电电容C5起着电源作用,并通过R L,和T5放电,形成输出电压Uo负半周波形。
当Ui周而复始变化时,T5、T6交替工作,负载R L上就可以得到完整正弦波。
为使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峰值U CC/2,采用自举电路OTL功放电路。
当U i=0时,U A=V CC/2,U B=V CC-i R11R2,电容C3两端电压U C3=U B-U A=V CC/2-i R11R2。
当R11C4乘积足够大时,则可以以为U C4基本为常数,不随U i而变化。
这样,当U i为负半周时,T5导通,U A向改正方向变化。
由于B点电位U B=U C4+U A,B点电位也将自动随着A点电位升高。
因而,虽然输出电压Uo幅度升很高也有足够电流通过T5基极,使T5充分导电。
这种工作方式叫“自举“,意思是电路自身把U B提高了。
四、计算原件参数根据基本设计方案计算元件参数电路方案拟定后来,要依照给定技术规定进行元件参数选取。
在拟定元件参数时,可以先从后级开始,依照负载条件拟定后级偏置电路,然后再计算前级偏置电路,进一步由放大电路频率特性拟定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电量,最后由电压放大倍数拟定负反馈网络参数。
1). 拟定电源电压Vcc应满足规定:Vcc 〉2V om+V E+V CES V om= 1.4VV E为三极管发射极电压,普通取1~3V,V CES为晶体管饱和压降,普通取1V。
2).前置放大级参数拟定a)拟定T2级参数集电极电阻R8,发射极电阻R9,T3型号,基极偏置电阻R6、R7。
Vcc-V CEQ2=I CQ2 R8+V E2V CEQ2= I CQ2V CEQ2 > V om+V CESR9=V E2/I CQ2指标中,RL=2KΩ,取VE2=3V,VCES=1V;拟定R8=3.5KΩ,R9=1.5KΩ,取标称值,R8=3.3KΩ,R9=1.5KΩ,则静态值ICQ=2mA,VCEQ2=2.4V。
拟定T2级三极管参数:晶体管选用重要根据晶体管三个极限参数:BV CEO > 三极管c-e间最大电压VCEmaxI CM>三极管工作时最大电流I CmaxP CM > 三极管工作时最大功耗P CmaxV CE最大值为:V CE2max=VccI C2最大值为:I C2max =2I CQ2T2最大功耗为:P Cmax= V CEQ2 · I CQ因而T2参数应满足:BV CEO > 12VI CM>2I CQ2 = 4mAP CM > V CEQ2 · I CQ2 = 4.8mW选用3DG系列小功率三极管,β2=80。
拟定T2级基极电阻参数:选用原则:1. 基极电压V B2越稳定,则电路稳定性越好,需满足I R >>I B2. I R不能过大,否则R6、R7值太小。
会增长电源消耗;使第二级输入电阻减少,从而使第一级放大倍数减少。
为了使V B2稳定同步第二级输入电阻又不致太小,按下式选用IR值:I R=(5 ~ 10)I BQ 硅管I R=(10 ~ 15)I BQ锗管本电路选用硅管,取IR= 5 IBQ,则:b)拟定T1级参数T1级发射极、集电极电阻及静态工作点:由于T1级是放大器输入级,其输入信号比较小,放大后输出电压也不大,因此对于第一级失真度和输出幅度规定比较容易实现,重要考虑如何减小噪声,三极管噪声大小与工作点选用有很大关系,减小静态电流对减少噪声是有利,但对提高放大倍数不利,因此静态电流不能太小。
在工程计算中,普通对小信号输入级都不详细计算,而是凭经验直接选用:I CQ1 = 0.1~1 mA 硅管I CQ1 = 0.1~2 mA 锗管本电路选用硅管,取I R=5I BQ取标称值R1=12K,R4=56,R5=5.6K。
T1级三极管参数:BVCEO > 12V,ICM > 0.5 mA ,PCM > 1.5 mW选用3DG—三极管可以满足规定。
拟定T1级基极电阻参数:取IR= 10 IBQ1 ,VE1 = 3V取R1 = 130K,R2 = 56Kc)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选用下限频率fL决定耦合电容及旁路电容,电容容量越大则放大器低频响应越好。
工程计算中,常凭经验选用。
耦合电容: 2 ~10 μF发射极旁路电容:150 ~200 μFd)反馈网络计算R f = 100R4-R4=5.5K取R f = 5.6K,C f=10μF依照上述计算成果,得到电路图1-6,可将电路仿真,如不能达到设计规定,修改电路使其达到设计规定。
然后将仿真后电路实际安装调试。
五、对讲机安装(1)熟悉电路元件,发对讲机装配零件,检查和熟悉各种零件周二,教师一方面让咱们熟悉对讲机电路图和熟悉电路元件,这一天工作是相对轻松,仅仅是熟悉电路图和学习使用惯用电子仪器仪表,和辨认检测惯用电子元件。
这一天最重要就是惯用电子元件辨认和检测。
咱们常用电子元件就是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
电阻上色带是就是电阻色环标记法,通过色环来表达电阻大小,有效数字、倍率和容许误差。
当前见到电阻色环有四道和五道,四道环有效数字是前两道环所代表,而五道环是由前三道所代表。
接着辨认电容器,电容用于交流耦合、滤波、隔断直流、交流旁路和构成振荡电路等,电容标注分为直接标注和色标法。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直接标注电容是用数字直接表达电容量,不标单位。
标注1~4位整数时,其单位是pF,标注为小数时,其单位是µF。
也有用三位数字表达容量大小,默认单位是pF,前两位是有效数字,第三位是有效倍率(10m),当第三位是9时,则对有效数字乘以0.1。
而色标法则同电阻器标注。
检测电容办法是运用电容充放电特性,普通用万用表电阻档测试电容充放电现象,两只表笔触及被测电容两条引线时,电容将被充电,表针偏转后返回,再将两表笔调换一次测量,表针将再次偏转并返回。
用相似量程测不同电容器时,表针偏转幅度越大阐明容量越大。
测试过程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表达充放电正常,指针能回到∞,阐明电容没短路,可视为电容完好。
当前阐明在模仿电路中常用二极管,普通二极管有整流、检波、稳压、发光、发电、变容、和开关二极管等。
检测二极管咱们运用是二极管正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可以判断管子好坏。
最后阐明三极管辨认和检测,很明显,普通三极管就是三个管脚,很容易辨认,因此辨认三极管重要是辨认三极管是NPN或PNP型,以及各管脚所代表极性。
而这些判断都需要使用万用表。
判断极性:对圆柱型三极管,若管脚处接头有突出物,则将管脚冲上,顺时针依次为EBC极若没有突出物,则管脚根处间隙较大两跟管脚对向自己,顺时针依次为EBC极。
对半圆型三极管,将管脚向上,半圆向自己,顺时针为EBC极。
判断三极管类型:在基于以上极性判断前提下,NPN管,基极接黑表笔,测得电阻较小。
PNP管正好相反。
以上就是我对惯用电子元件辨认和检测办法。
(2)焊接各种零件并交对讲机周二下午,咱们就真正进入到电子技术实习操作中去了,此前虽然接触过电烙铁,但毕竟很少有实际操作过,总是怀有几分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