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描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
3.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4.关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爱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各种作用
【教学难点】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各种作用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1.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
2.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3.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倾向性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和引导的方法
4.本节课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最精彩的地方
5.教学改进其他建议。
初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笔记

初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笔记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
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②有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
③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④没有专门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3.苔藓植物:
①大多生活在潮湿陆地,一般很矮小;
②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
③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④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⑤泥炭是苔藓植物的遗体堆积后形成的,是重要的染料资源。
4.蕨类植物:
①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③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食用、药用、作为绿肥和饲料、形成煤。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7.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展示绿色植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森林、草原、湿地等,加深学生对植物生态功能的理解。
2.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探究绿色植物在身边环境中的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社区的植物调查,观察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特别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对生态系统的意义。
2.掌握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水循环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具体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实际观察和调查中的运用。
(二)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形象直观地介绍绿色植物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3圈中的作用,培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调查,了解身边的绿色植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方法,总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绿色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明白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知识点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第二节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
如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
如水稻、小麦、高粱。
2、种子的结构:(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易混淆知识点 (2)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A.被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B.煤、石油的过量燃烧对碳—氧平衡具有破坏作用C.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之一D.植树造林、低碳生活可以有效缓解碳—氧平衡的破坏答案:A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食物之源;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
A、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主要来源,A错误。
B、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因燃烧煤、石油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去,破坏碳一氧平衡,B正确。
C、动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之一,C正确。
D、缓解碳一氧平衡被破坏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低碳生活等,D正确。
故选A小提示: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意义。
2、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西藏察隅发现了一棵黄果冷杉,经测定高达83.4米,刷新了中国最高树木记录。
关于黄果冷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蒸腾作用主要器官是叶B.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C.蒸腾作用促进导管中有机物的运输D.蒸腾作用促进水分从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答案:C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A.蒸腾作用掉主要器官是叶,叶上分布有很多气孔,正确。
B.蒸腾作用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正确。
C.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作用(知识帮)-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帮

专题0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作用考点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2.导管是水分和无机盐在根、茎、叶中的运输结构,属于输导组织。
每一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根吸收的水99%用于植物蒸腾作用。
移栽植物时,根部带个土坨的目的是保护根毛和幼根,保证水分的吸收。
4.叶片的结构和功能:(1)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2)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3)叶肉细胞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5.蒸腾作用的意义:①促进了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向上运输②促进了植物体对无机盐的运输③散失水分的同时带走了植物体的热量,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④增加空气的湿度6.水分在植物体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7.春季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部分枝叶,并且选择阴天、早晨或者傍晚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9.水分进入植物体再返回大自然的途径是:外界的水分、植物细胞(根毛细胞)、导管、气孔、大自然。
(导管、筛管、气孔、植物细胞、大自然)考点2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因为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实验步骤:①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地是将叶片中储存的有机物运走耗尽。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遮光,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移到阳光下照射,③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④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溶解叶绿素)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水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之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之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10、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3、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共38张PPT)生物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2)树木依靠根尖成熟区的根毛吸收大量降水,与其功能相适 应的结构特点是__成__熟__区__生__有__大__量__根__毛___。 (3)森林的作用除上面讲述的和能为人类提供木材资源外, 还具有的重要作用是_维__持__大__气__中__的__二__氧__化__碳__和__氧__气__的__平__衡_, 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参加__植__树__造__林___的活动,把我们的环境建 设得更加美好。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2.这样的水散失对生物圈有什么意义?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探究主题一 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森林犹如“绿色 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 森林涵养的水分一部分供给植物生长需要,一部分则成为地下水。实 际上,植物体每吸收1kg水,只有10克左右保存在体内,其余的水则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这样,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散 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想一想:植物还有什么作用?
◆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 ◆涵养水分、调节气候 ◆消毒杀菌、美化环境 ◆挡风吸尘、消除噪音
【看图片,谈感受】
中国每年大约消耗一次性木筷子800亿双,需要“吃 掉”大约2 500万棵大树。
森林的现状不容乐观,保 护森林,爱护地球,也是保护 我们人类自己!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 的小事做起,从爱护校园里一 草一木做起,从现在做起!
阅读小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温室效应是由哪些气体引起的?
2.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
3.绿色植物和人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绿色植物养育了
、
人,养育了万物,我们从自身应为它们做些什么?
温室效应的危害
全球气温升高;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沿海城市被淹; 大陆面积减少; 瘟疫肆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关系
竹椅
间接关系
丝绸
二、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氧气21%,二氧化碳0.03%,78%氮气
1、1公顷的阔叶林在生长季节里,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约1T,释放氧气约0、73T;
2、1hm2公园绿地,一天吸收二氧化碳900kg,释放氧气600kg.
3、人类的各种活动,工业生产、汽车、轮船的广泛使用,对森林和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的失调。
三、促进生物圈3、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小结:
回忆呼吸作用的意义。
学生举例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教师出示资料: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学生讨论
回忆蒸腾作用联系植物的意义.
教师出示生物圈水循环的flashy课件。
学生观看。
提 高 与 发 展
着重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来谈绿色植物的意义.
日常饮食种类
直接关系
米饭
间接关系
牛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2、举例说明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绿
色植物之间存在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通过对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延伸学习本节课知识.
森林:“地球之肺”,绿地:“城市之肺”
绿地,包括工厂绿地、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学校机关绿地、路旁绿地、林荫道、花园及房前屋后绿地等,是城市里所有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各种燃料燃烧及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气,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加。当二氧化碳由原有的0.03%增加到0.05%~0.07%时,就会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呼吸困难;当浓度超过0.4%时,人就会呕吐;达到1%时人类就无法生存。据研究,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000 kg,放出氧气732 kg;1公顷柳杉林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硫720 kg;氟化氢气体通过20米宽的林带后,其浓度可降低40%以上;1公顷刺槐每日能吸收氯气42 kg;一般树木都能吸收铅,夹竹桃能吸收汞等。1公顷松柏树或松林,一昼夜可分泌出30~60 kg的杀菌素,足以清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的各种细菌。据调查,森林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只有300~400个,仅为林边空地的1%,而林中空气的含菌量约为城区百货商店的十万分之一。
难点
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氧的平衡;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
关键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义
教法
综合分析法,资料分析
教具
有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1、什么叫传粉?
2、植物有几种传粉方式?
3、什么叫受精作用?
4、果实和种子是如何形成的?
导入新课:
从空中到陆地乃至海洋,从热带到温带乃至极地,到处都有生物的存在。生物圈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 学 反 思
续:一个成年人的呼吸作用,每天需要氧气约为0.75 kg;城市人均生产和生活耗能需氧量约7.5 kg,这些氧气40%来自海洋,其余60%由绿地来提供。据此计算;城市每人需要绿地61.5平方米,才能保证城市居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据日本调查,城市绿地面积低于市区面积60%,城市居民呼吸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虽然地价昂贵,政府仍要求新建工厂要有20%的绿地,机场、赛马场必须有30%的绿地。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保护组织已作出规定,城市居民绿地标准为60平方米/人。
课 题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认识到保护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动态平衡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能力方 面
培养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及综合分析能力.
思想教育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活动:分析我们的生活与绿色植物的
关系
1、举例乐的日常食品与绿色植物之
间存在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引言。
学生讨论
分组讨论
回顾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意义
复习上节课教学内容,
通过分析与交流,使学生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对人类及整个生物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