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生物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精彩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教材中“生物圈”的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构成、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构成。
2. 了解生物圈中生物的相互关系,认识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圈的构成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统一性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共生的,从而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圈的定义、构成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生物圈现象。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生物圈的统一性。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构成原生生物圈植物圈动物圈3.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生态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生物圈的概念。
(2)列举生物圈的三个构成部分,并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结合实际,谈谈生物圈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答案:(1)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生物活动的总和,包括生物体、生物体生存的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原生生物圈、植物圈、动物圈。
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生态平衡等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3)生物圈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生物圈的知识。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生物圈是指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单向流动的
3.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D)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源头
灌溉
河流(淡水) 生态系统
沿途 形成
湿地生态系统
供水 流入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以河流生态系统为例:
1.非生物因素方面: 各生态系统都共享阳光、空气和水并受其影响。
2.地域关系方面: 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
3.生物方面: 各种生物通过运动可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植物的传播、鱼类 洄游、鸟的迁徙、人类活动等。
资料拓展
DDT是一种剧毒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可以杀虫,但是DDT在自然界中很 难分解。长期大量、不合理地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会随食物链传递。
DDT (农田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资料拓展
“生物圈2号”实验
生物圈2号全景
生物圈2号外景 居住区
热带草原
农业区
沙漠
沼泽
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
为人类提供 饮用、灌溉 以及工业用 水的水源, 能调节气候、 净化水源、 蓄洪抗旱、 保护生物多 样性等
海洋生态系统
调节气候,资 源丰富
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较单一,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城市生态系统
自我调节能力 很小,对其他 生态系统具有 很大的依赖性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生物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生物教材,主要讲述生物圈的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一节,内容包括生物圈的定义、组成、特点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特点,了解生物圈对生物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圈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圈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特点。
难点: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生物圈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生物在哪里生存,引出生物圈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圈的定义、组成、特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物圈中的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生物圈知识的例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定义、组成、特点。
2. 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22页第1、2、3题。
2. 答案:(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3)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表现在生物适应环境、生物改变环境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圈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圈的定义、组成和特点。
2. 生物圈对生物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全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1.2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共同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三单元生物的多样性3.1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4.1 绿色植物的一生- 种子的结构:种皮和胚。
- 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4.2 绿色植物的生殖-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4.3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圈的定义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圈的定义知识点生物圈的定义知识点生物圈是指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是生物的栖息地,也是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场所。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构成的一个广泛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层。
在地球上,物种不断变化和进化,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综合体系。
生物圈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还包括了由它们所形成的群落和生态位。
除此之外,生物圈还包括了水系、土壤和大气三个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要素。
二、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包含了所有生物的栖息地和活动范围,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包括了:1. 动物:包括了各种具有生命活动的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植物:包括了陆地和水中生长的各种植物,如草、树木、灌木和水草等。
3. 微生物:包括了生活在水中或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4. 水系:包括了所有的湖泊、河流、溪流和水库等,还包括了海洋和海岸线。
5. 土壤:包括了所有的沙土、泥土和岩石土壤等,以及各种微生物和小型动物生活的土层。
6. 大气层:包括了地球上的空气、气压、气温、湿度、风和天气等。
三、生物圈的作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复杂、最繁荣和最关键的生态系统。
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 提供供养:生物圈提供了我们获取食物、水、氧气和衣服的最基本需要。
2. 接纳污染:生物圈吸收和分解了许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维护了生态平衡。
3. 确保生态安全: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性对整个地球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贡献。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保护了大量的物种,以保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四、总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生态系统之一,它由许多不同的生物和环境要素组成。
生物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生物圈,以保证所有生物都能在一个健康、繁荣和平衡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第一部分生物和生物圈七年级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归纳第一部分生物和生物圈一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海豚捕食大马哈鱼能进行呼吸。
如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换气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动物的排尿、排汗和呼出气体;植物落叶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如葵花朵朵向太阳;含羞草受触碰叶片合拢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萌发成幼苗;鳄类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如种瓜的瓜,种豆的豆(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有细胞构成(除病毒外)判定的依据:主体是否同时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属于生命现象:生石花开花、蜘蛛结网、摸捉老鼠、铁树开花 不属于生命现象:机器人扫地、钟乳石长大、铁生锈、电闪雷鸣观察法:科学观察可直接用肉眼或借助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有时还需要测量,如观察猩猩和昆虫的生活习性调查法:包括抽查法和普查法,当调查范围很大不能逐一调查时选用抽查法,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当进行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时选用普查法,如全国人口普查 实验法:利用特定的材料和用具,通过有目的和有步骤地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如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对照原则:对照在实验中要设置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 重复试验原则:为了避免偶然性因素,减小误实,用多个个体进行的重复实,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生物的特征 二有 四能 生命现象的判定 应用科学探究 常用方法实验的原则生物的归类方法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光:鼠妇总是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 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水:沙漠中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捕食: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竞争: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共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寄生:新型冠状病毒生活在人体活细胞内对干旱的适应:如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仙人掌叶片呈针状对寒冷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动物的保护色、拟态等也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蚯蚓能疏松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光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 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选用10只鼠妇。
七年级上册生物圈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圈知识点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体所生存和发展的层面。
它由生物体、生物群落和生物区系组成。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中有关生物圈的知识点。
1. 生物圈的组成生物体是生物圈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它们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
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吸收能量,并对二氧化碳进行还原产生氧气。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生物群落是由生物体共同组成的群体。
例如,一群同种植物就是一个植物群落。
生物区系由各种生物群落组成,它们在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中分布着。
2. 生物圈的能量流生物圈中能量从太阳辐射开始,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捕获。
植物本身动能可以储存在其组织中,但大部分能量都用于植物生长和繁殖。
随着生物群落的逐步形成,食物链的形式出现在生态系统中,从而形成食物网。
动物通过食物网获取能量。
肉食动物所吃的猎物中储存的能量跨越食物链,因此肉食动物的数量通常少于食草动物的数量。
3. 生物圈的循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呈现出了一个基于循环过程的生态系统。
这是生物圈的重要特征。
光合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氮循环则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球上的氮不断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始终保持着循环的状态。
许多形态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被分解为无机盐,如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等。
总的来说,生物圈的本质是它与大气圈、地球圈和水圈相互作用。
所有的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循环和再利用的,形成永恒循环。
4. 生物圈的保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生物圈的保护尤为重要。
生态学家和环保组织负责监控和保护生态系统,以确保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在保护生物圈方面,有几种方法可以考虑。
首先,我们可以征服人类的贪婪欲望,同时也可以尝试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还可以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环境污染。
如今,人类走向未来的道路中,保护生物圈的任务和责任是必须承担的重任。
只有认真对待,才有可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课件

保护生物圈
大气圈的 上层、水圈、 岩石圈的上层
范围 生物圈
为生物生 存提供
生物圈Ⅱ号的启发
阳光 空气 水分 温度 食物等
随堂反馈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D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Ⅱ号”的实验宣告失败!!!
1.科学家们为什么要提前撤出“生物圈Ⅱ号”? 2.“生物圈Ⅱ号”为什么会失败?请各抒己见。 3.“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了你什么启发?
结论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 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物圈。 生物圈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3 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目 录
CONTENTS
新课导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 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早已不是什么神话。人类可以 离开地球,到别的星球上去。 但是我们能否寻找到一个或是 创造一个地球以外合适人类居 住的生物圈呢?
学习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大致范围; 2.说出“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的原因; 3.说明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4.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生物圈能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哪些基本条件呢?
万 物 生 长 靠 太 阳
水 是 生 命
的 源 泉
生 物 的 生
长 需 要 营
养 物 质
如今,生物圈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水污染
我国的空气污染
沙尘暴
乱砍滥伐 小树发出SOS的呼救
土地沙漠化
为了我们的家园
天更蓝 山更绿
水更清
你能做些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滴水都没有,朝太阳一 面温度400度,背太阳一面 则达零下173度。表面大气 非常稀薄,只有地球的五 千亿分之一。
水星
火星
发出火红颜色,大气 稀薄主要为二氧化碳 气体,表面干燥,荒 凉,寂寞。
金星
表面温度高达480度,是 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 大气中以二氧化碳为主。 整个金星表面都处于高 温,闷热,干燥的状态。
活动一:
• 全班分为三大组,每组代表一个生 物圈层,试着将你熟悉的这个生物 圈层的特点和生物名称为大家讲一 下。
1、厚度:约20千米
2、范围
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请你回答
1、我们人类生活在哪一个圈层? 只生活在这一层吗?
2、岩石圈、水圈、大气圈能截 然分开吗?请你能举例说明。
活动二:
学生讨论: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C.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D.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4.“葵花朵朵向太阳”这说明了葵 花需要C( )
A.水 B.适宜的温度 C.阳光 D.空气
5.干旱使植物的叶片萎缩,生长受 阻的原因是缺乏( )C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湿度
再见
概念: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 组成的。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 定的生存条件
生物圈是如何满足生就
是 生物圈。生物在其中 生存 、
繁衍
的关系。
,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复杂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从月球看我们的家园
森林 海洋 云彩
地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这里有美丽的草原、郁郁葱葱的树林、蔚蓝的天空、 蓝 色的海洋、 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歌唱的小鸟、以及许 多说不出名的美丽的动物和植物…
1、地球所有的地方都有生物生存吗?有 生命存在的地方应起个什么名字?
2、生物圈包括 大气圈 的底部、水圈 的大部和岩石圈 的表面。
3、 岩石圈 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 表面大多覆盖着 土壤 ,是一切陆
生生物的“立足点”。
4、资料的形式括 文字 、 图片、
数据 以及 音像资料 等。
1.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场所是( C)
A.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岩石圈的 表面
1、向日葵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长 颈鹿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2、向日葵和仙人掌,牛和海豚 的生存条件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干旱会使粮食严重减 产?
生物生存的 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 阳光 空气 水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生存空间
总结
一、生物圈的范围及组成: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 水圈的大部
以海平面为标准,
岩石圈的表面 向上、向下各约10千米
地球上人口已近60亿,能否将 地球上的人移居到月球上,或 其他星球上生存?
怎样去收集资料?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到现在为止我们 学习了哪些科学 探究的方法?
月球
人可以在这些星球上生 活吗?
无水,基本无大气,太阳连 续爆晒约两个星期,最高气 温达127度,接着两个星期长 夜,最低气温下降到零下183 度。
不,这个地方被称为生物圈, 生物圈是我们共同的“家”。
2、什么又是生物圈呢?你 想知道这个“家”有关的 知识吗?
第一节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 成了生物圈
生物圈有多厚呢?
二、生物圈的范围
大 气 圈
水 圈
岩 石 圈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 水圈的大部分
岩石圈的表面
B.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上部、岩石圈的 表面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 表面
D.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
2.人类及所有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是(B )
A.生物圈 B.岩石圈 C.水圈 D.大气圈
3.从太空遥看地球,可见地球是由 绿、蓝、白三种色彩构成的美丽 图案,它们依次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