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40例疗效分析

2 临床资 料
治愈 : 天内排便 1 2 次或 每天 1 , 质转润 , 次 便 解时通畅 , 内 短期 无复发。 好转:天内排便, 3 便质转润, 排便欠通畅。 无效: 症状无改善。
5 治疗效 果
连续 治 疗 1 疗 程后 治 愈 3 个 2例 , 转 6例 , 好 无效 2 , 效 例 有 率 9 %。停药后, 5 加强健康宣教 , 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 食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3 8例疗效观察
白玉仙 ‘ 胡继连 ’
摘 要 : : 中医辨证 配合 西 药治疗 急性痛风 性 关节炎的临床 疗效。 目的 观察 方法 :8 患者均 以四妙撒咖 味 为基 本方 , 3例 随证加 减 , 并配合 西 药消炎痛 片 口 , 用视 角模拟 评分 法( A ) 疼痛程度 。 果 : 1例 , 服 并采 V S评价 结 治愈 8 显效 1例 , 效4 , 3 有 例 无效3 。 例 总有效率9%。患者治疗前 2 VS A 平均评分为8 1 , . 分 治疗后 为2 2 , 9 . 分 与治疗前 比较 , 0 差异 有显著性 意义( 0 ) 结论 : 只∞. 。 5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急性痛风性 关节 炎疗效 显著。 关键 词 : 痛风 性关 节炎 ; 中西 医结合 ; 四妙散 . 中 图分类 号 : 256 I5. t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号 :0 6 0 7 (0 0 0 — 0 6 0 10 - 9 9 2 1 )4 0 3 - 2 近年 来 , 随着 人们 生 活水 平 的 提高 、 生活 方 式 和 饮食 结 构 的 变化 , 的发病 率在 我 国有上 升 趋势 。痛风 在 临床上 以难 治性 痛风 和 顽 固性 著称 , 为 医学难 题之 一 。 已成 笔者 自 20— 08 , 05 20 年 采用 中医辨证和西药治疗相结合 的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疗效 显著 , 现结 果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1 诊 断 标 准 : 照 美 国风 湿病 协 会 19 制定 的诊 断标 准 m . 1 参 97年 和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掰 》 中有关标准: ①急性关节 炎 发 作 1 以上 , 1 内 即达 高 峰 ; 急性 关 节 炎 局 限 于个 别 次 在 天 ② 其它 合并症 , 因急 性发 作而 就诊 。 均 2 治疗 方法 21 .中医 治疗 : 四妙 散加 味 为 基本 方 , 方 : 以 处 黄柏 1g苍术 1g 5、 5、 牛膝 3g薏 苡仁 2 g 桑寄 生 2g 葛 根 2g 秦艽 2g 土茯苓 0、 5、 5、 5、 0、 2g赤芍 2g甘 草 5 。加 减法 : 痛甚 者加 鸡血藤 、 5、 0、 g 疼 元胡 ; 上肢疼 痛 者加 桑枝 、 姜黄 ; 痛 风石 者 加 陈皮 、 有 浙贝母 ; 口干舌 燥 者加 生 地、 麦冬 ; 干 结 , 便 黄赤 者 加 大黄 。每 天 1 , 煎 , 3 大便 小 剂 水 分 次 口服 , 续服 用 2 。 连 周 2 . 医治 疗 : 2西 以消 炎 痛 2 —0 g每 日 2 I服 , 续 服用 3 7 55r , a 次: 1 连 — 关节 ; ③整个关节呈暗红色 ; ④第一跖趾关节肿痛 ; ⑤单侧跗骨关 天 , 缓解 停用 。 症状 节炎急性发作 ; ⑥有通风石 ; ⑦血尿酸增高 ; ⑧非对称性关节肿 2 周后统计疗效 , 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 禁食高嘌呤类饮食, 痛; ⑨发作可自行停止。 凡具备该标准 6 以上 , 条 并可排除继发性 注 意休 息等 。 痛 风者 即可确诊 。 3 治疗 结 果 1 . 2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 自本院 20 08年门诊患者, 05 20 共 31 .疗效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日 》 拟定 。 3 例 , 3 , 4 ; 龄 2 ̄ 6 , 均 4 .岁 ; 程 2天 治 愈 : 状 完 全 消失 , 节 功 能 恢 复 正 常 , 8 男 4例 女 例 年 67 岁 平 4 5 病 6 症 关 主要 理化 检 查 指标 正 年, 均2 年。 平 . 6 受累关 节跖 趾 2 例 , 关节 9 , 节 3 。 6 踝 例 膝关 例 无 常 。显效 : 要症 状消 失 , 功 能基 本恢 复 , 理化 检查 指标 主 关节 主要 基 本 正常 。 有效 : 要症 状基 本 消失 , 主 主要关 节 功能 和理化检查 指 ・ 四川省彭 山县血 吸虫病 防治站 (280 6o o ) 20 年 l 09 2月 9日收稿 标 有所 改善 。无效 : 疗前 相 比 , 方 面均无 改善 。疼痛 采用视 与治 各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经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统计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人数:90例,常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施为常规治疗与对照组方案+中医疗法,对治疗有效性与治疗安全性、症候积分情况汇总。
结果:腹胀、腹痛、排便不尽、排便困难等分数汇总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较优,临床有效人数对比实验组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康复效率得到显著改善,充分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不适症状,推动临床治疗有效性上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性;治疗有效性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确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文献资料中指出,患者多为非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便秘,临床体征为每周排便次数在三次以下或是排便不尽、排便困难等。
患病群体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患病会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情况,且受到老年患者躯体功能下降、身体素质差于正常成人,其在患病后诊疗周期较长,治愈率较低。
上文收集9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观察,探究不同方案干预后患者的症候积分、治疗有效性与治疗安全性,具体内容观察见下文即可。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数据择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入组9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探究,信息比对:对照组男女人数21:24,年龄59至79岁,中位数(69.11±2.83)岁;实验组女男人数22:23,年龄58至80岁,中位数(69.28±2.73)岁,比对性别、年龄等信息无显著差异,具有对比性,P>0.05。
纳入要求:(1)医院委员会审批;(2)基线信息完善;(3)家属与患者签订同意书;(4)认知情况较好;(5)各项器官健康。
排除要求:(1)血流动力学健康;(2)未完成全部试验;(3)无配合度;(4)患者与家属拒绝签订同意书;(5)有精神性疾病;(6)患有恶性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慢性习惯性便秘27例

发 率 , 全 、 明显 毒 副作用 , 得 临床借 鉴推广 。 安 无 值
参 考 文 献
[ ]阴健 . 药 现 代 研 究 与 临 床 应 用 ( ). 京 . 医 古 籍 出 版 1 中 2 北 中
社 ,9 5: 8 . 1 9 3 8
0 05 . )。
般 资 料
20 0 6年 3月 ̄2 0 0 8年 1 1月来 我 院就诊 的患 者 5 3
例 , 除肠道 器质性 病 变 、 门疾 病 引 起 的便 秘 及 全 身 排 肛 疾病 引起 的便 秘 。将 5 3例 患 者 随 机分 成 两 组 , 疗 组 治
不 恋邪 , 祛邪不 伤正 , 达攻 补兼施 、 标本 兼顾 之效 。
病 毒及 调节 机体 免疫 力 的作 用 。在 临床 上 以重 组 白细 胞 a干扰 素 (F a 为 常用 。作 为一 种抗 DNA病 毒 复 一 I N— ) 制、 抑制 及提 高 T 淋 巴细胞功 能 药 物 , 界 卫生 组 织专 世 家组 1 8 9 2年对 干扰 素 (F 疗 效 的评 价 中认 为 , I N) 疣是 I N 临床 治疗各 种病 毒感 染 中最 有效 的一 种 。 F 本研 究 中治疗组 采 用 益气 扶 正 法 联合 干 扰 素 治疗 尖锐 湿疣 , 复 发 率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进 一 步 研 究 发 其 现 , 疗组 各 随访 阶段 的 复发率及 复 发频数 均低 于对照 治 组 , 可 能与益 气扶 正法 增 强 肌体 的免 疫 应答 , 生 针 这 产 对 HP V感 染 的免疫 活化 反应 有 关 。综 上所 述 , 气 扶 益 正法联 合 干扰素 具有 明显 降低 尖 锐湿 疣 激 光术 后 的复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偏肾阳虚者酌情选加补骨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偏肾阴虚者酌情选加女贞子、制首乌、龟胶、黄精、紫河车等。
结合现代医学之!型超声动态检测卵泡发育,一直服药到卵泡直径达"#$"%&&时,适当加用活血化瘀的茺蔚子、川芎、赤芍、泽兰、丹参以及理气行滞的香附、路路通、台乌药、枳壳等,以促进成熟之卵泡破裂而排出卵子。
导师特别强调,当患者出现月经后期或’和量少时,就要及时通过补肝肾、养精血、调冲任以保养卵巢,防止卵巢功能减退和衰竭。
总的说来,这类病证一般疗程较长,要告诉患者建立信心,坚持治疗,同时要注意精神、饮食调节和增强体质。
收稿日期:())*+")+()(编辑张大明)文章编号:"))",-.")(())#))#,))#/,)(·综述·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近况张虹玺",田振国",王莉(("0辽宁中医学院肛肠医院,辽宁沈阳"")))/;(0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辽宁沈阳""))/()关键词:便秘’中医药疗法功能性中图分类号:1(#-0/#文献标志码:!慢性功能性便秘(23456789:68;756<=256>;7?<;756,2@2)是一组多人群发病,多因素存在,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不适感及排便时程延长为主诉的症侯群,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目前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广泛。
现将近年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辨证分型治疗于作江,等["]分-型论治:热结型用大黄配伍芒硝、枳实、厚朴;寒结型用大黄附子汤或温脾汤;气结型用厚朴三物汤或六磨汤;血结型用酒制大黄配伍当归、桃仁、麻仁等;食积型用大黄配伍神曲、槟榔、枳实、木香等消食行气药;阴血虚型用大黄配伍补阴养血之品,如麻子仁丸。
王彦辉,等[(]将湿秘分为三型治疗,温热蕴阻型用枳实导滞汤加减治疗;气滞湿阻型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脾虚湿困型用枳术汤加味治之。
老年人慢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人慢性便秘中西医结合治疗便秘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该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临床一些慢性病出现,也能作为其他疾病的诱发原因。
老年人机体功能较弱,经常受到一些疾病影响长期卧床,若老年人情绪不良及饮食结构不合理,也会引发慢性便秘。
临床上对我国6个城市中的842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发生慢性便秘的概率增高,老年人发生便秘后,腹腔压力增加,在用力排便时易发生心脑血管慢性病,包括心梗、脑梗、心绞痛。
老年人发生便秘也会发生肛裂及痔疮、直肠溃疡,这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也会降低患者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
对此,老年人还需关注慢性便秘,缓解痛苦的同时,也能避免启发并发症发生。
一、老年便秘①中医角度:便秘指的是排便频率次数少,便秘患者一周排便次数在2-3次,存在大便郁结及大便干燥情况,患者在排便后感到头晕及乏力、腹部坠胀。
中医领域中,便秘与患者神志及气血等存在联系,属于人体脏腑器官失调的体现,在具体的症状上,患者表现为气血亏虚、阴阳失调,中医认为患者机体亏虚会导致内热生成,阳虚则导致患者内寒生成,内热对胃肠产生影响,容易导致津液灼热传播,甚至发生传道迟缓情况,患者食用的食品处于凝滞状态,气滞则会发生拥塞,粪便在机体存积。
气血亏虚患者,出现津液匮乏,粪便润滑度不高,最终导致患者排便费力。
部分患者运化功能不全,肺部及大肠互为表里,若机体肺部气壅,在机体上发生气机阻滞、清阳上升情况,这是影响患者肠道功能的关键性因素。
老年患者发生便秘与患者饮食存在联系,若患者过度悲伤,喜怒无常,对排便关注度不高,生活中经常摄入油腻食品,加之患者不运动、进食量少,均容易诱发便秘。
②西医角度:便秘具有鲜明的病理特点,与患者结肠功能损伤相关,与患者肛门括约肌及内分泌功能相关。
在临床诊断便秘过程中,需统计患者排便时间,观察大便性状,观察是否存在口臭及腹痛情况。
西医对慢性便秘的分型中,分为肠道传输功能引发的便秘及直肠前突引发的便秘、盆底痉挛综合征引发的便秘。
便秘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李佩文教授经验总结

凉能清热 , 润能通肠 , 清肠 润则 大便 通畅 , 热 如苹果 、 黄 梨、
瓜、 苦瓜 、 卜 芹菜、 萝 、 莴苣等都有益于缓解便秘症状。 2 气 秘 . 2 多以情 志失 和, 气机郁滞为病 因。此类 患者 常由于思 虑过度 , 志不舒 , 情 气机不 能宣达 , 通降失 常 , 糟粕 内停而 致便秘 。 临床常可伴见胸胁痞满 , 腹胀嗳气 , 舌淡 , 苔薄腻 , 脉 弦。平素易怒易哀之人 , 腑气 机失 调 , 脏 腑气不通 , 胃气 不 降所致 。止痛药物会抑制 胃肠道 的蠕动 , 导致 胃肠 道功 能紊 乱 , 胃气 血运行不 畅 , 脾 津液 不布 , 大肠传送无 力 , 而
病 因及 治疗 方法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1 便 秘 的 病 因
还 是 舌 脉 特 点 均 有所 不 同 , 则 、 方亦 不相 同 。 治 处 2 便 秘 的治 疗 西 医 经 常 是 对 症 使 用 果 导 片 、 果 糖 、 塞 露 及 甘 油 乳 开
灌肠剂等通便 , 通常只能解决一 时的问题 。或借用 中药 的 大黄 、 番泻叶等攻下通 便 , 近代药理研究 表 明, 常用大黄 、 番泻叶会引起 大肠黑斑病[ 日久还易发生恶变 , 4 1 。 且停药后 会出现便秘症状 的反弹和加重 , 不宜长期服用。 我科李佩文主任从事临床工作数 十载 。具有丰富的 临床治疗经验 。 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便秘这一常见症状 进行 了分析 , 提出各种类型便秘的中医治疗及饮食 养生 并
1 医 源性 便 秘 . 3
() 1滥用泻药 : 长期过量服用泻药常见于刺激性 泻药 会引起肠道粘膜 的损害 、结肠平滑肌萎缩和神经损害 , 同 时使肠道对泻药 的敏感性减弱 , 成对 泻药 的依 赖性 和耐 形 受性 , 最终 可导致严重 的便 秘 ;2 化疗药 物的毒 副反应 : () 如长春碱类 、 臼毒素类等化疗药物 的使用 , 鬼 局部放疗等 :
中西医治疗便秘的区别

中西医治疗便秘的区别便秘属于常见疾病,女性多于男性,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硬结,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其中中西与西医在治疗便秘方面存在着差异,需要辩证对待与分析。
1、便秘中西医病因的区别1.1 中医便秘病因①脾肾虚寒:一般而言,脾肾虚寒主要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或者对于生病刚痊愈的患者也容易出现便秘,因身体受到寒气的侵袭,倒是肠道无力,大便在肠道内无法得以运行,进而引发便秘。
②津液不足:津液不足也是主要体现在身体体质比较差的人身上,这部分人的身体气血不足,极易导致人们出现脾胃不健康,且如果受到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影响,则会导致脾胃压力,导致肠胃没有力气传送,这个时候大便在肠胃里面是非常干的,不容易排泄出来,从而形成便秘。
③气机郁结:如果有的人心情不好,那么也会产生抑郁,经过实验证明,当心情不好的时候,身体的功能会受到损害,大便输送则会变慢,出现便秘。
④燥热内结:在生活之中如果人们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那么则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会形成上火,出现身体燥热,从而引发便秘。
1.2 西医便秘病因西医引发便秘的原因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一般情况下暴饮暴食会导致便秘的发生,如果所摄入的食物总量超出消化系统负荷,那么则会阻塞肠道。
饮食过少也会导致食物摄入量过少,体内水分以及纤维素不足,无法促使肠道运动,导致食物残渣留在体内。
②不良的排便习惯:在排便的时候,如果玩手机或者干其他的事情,则会延长排便的时间,也会分散注意力,导致习惯性便秘的发生。
③药物影响,当生活中如果长期服用刺激肠道的药物,那么肠道的内壁会逐渐失去应急性,出现便秘。
④肠龄老化,因为功能性因素出现肠龄老化会影响排便。
⑤前列腺肥大压迫,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假如前列腺增生肥大会对肠道有所压迫,甚至还会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影响。
2、便秘西医治疗在西医治疗便秘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以分析与研究,对于已经查出来的原发病,经确诊之后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肛肠部位是人体消化道的最末端,由大肠和肛门组成,大肠又分为结肠和直肠两个部分,在现阶段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有肛肠疾病的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例如痔疮、肛裂、便秘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肛肠疾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起到治愈的作用,降低复发率,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
一、痔疮痔疮属于现阶段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肛肠疾病,突然的疼痛往往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痛不欲生。
根据痔疮的特点,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对于痔疮患者来说,在大部分时间里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发作时则会出现肛门疼痛,疼痛非常剧烈,然后慢慢缓解。
痔疮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患者缺乏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性食物、缺乏运动活动、久坐、长期便秘、妊娠等相关问题影响。
I、II期痔适宜对症治疗,一般予清热祛风,凉血收敛之剂,如消痔膏,痔疮栓外塞,内服药即可改善痔的症状;III、IV期痔多宜采取手术治疗,如痔结扎切除术,以阻断痔的血供,促使痔核的脱落,外用中药熏洗等以促使创面愈合。
除此之外,对于痔疮患者来说,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选择时间相对固定,排便时不要看书玩手机等,每次排便时间不能太长,每日清洗肛门一次。
肛门温水坐浴可以缓解肛门瘙痒等不适,同时进行提肛、放松等动作。
二、肛裂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
常见症状有脓肿、排便困难、疼痛、硬结或瘢痕、排脓、瘙痒等,很多患者出现肛裂是由于排便困难导致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有效的治疗,确保能够全面发挥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1熏洗法适用于各期肛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作用。
常用的方药有苦参汤、止痛如神汤,先熏后洗,既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刺激,加速愈合,先熏后洗各10-15分钟,每日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便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24T10:13:02.76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作者:丁晶茹
[导读] 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1]。
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便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便秘患者3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的辩证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经治疗治愈24例,好转5例,未愈1例,有效率96.67%,一年后随访,治愈22例,好转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3.33%。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便秘对效果显著,西医治标,中医治疗本,标本兼治,提高便秘的治愈率及远期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便秘;临床疗效
慢性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1]。
本病既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又可独立出现,也是体力劳动减少或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合并症。
便秘中医古今名称很多,有“大便难”、“后不利”、“脾约”“阳结”、“阴结”、“肠结”、“风秘”、“热秘”、“风燥”、“热燥”、“虚秘”等,现统称“便秘”。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30例慢性便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便秘患者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5±3.5岁。
病程2~20年,平均13±年。
排便间隔小于4 天8例,5~6 天16例,大于7天 6例。
依赖泻药22例,偶尔使用泻药5例。
1.2 方法
西医治疗灌肠、栓剂及掏便等方式协助排便。
药物治疗包括天然的小麦麸皮、欧车前,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都不被吸收,但能吸附水分,增加粪便容量,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而排便。
对慢传输型便秘,必要时可加用肠道促动力剂。
应避免长期应用或滥用刺激性泻剂。
对粪便嵌塞的患者,清洁灌肠或结合短期使用刺激性泻剂解除嵌塞,再选用膨松剂或渗透性药物,保持排便通畅。
开塞露和甘油栓有软化粪便和刺激排便的作用。
如内痔合并便秘,可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剂[2]。
老年性便秘,认为多由肾气不足、气血两虚津液枯少,致脾失健运,大肠干涩,传导无力所致。
故治疗以滋肾生津,益气养血,润滑肠道之法,仿“增水行舟”之意。
常用“滋肾润肠通幽汤”,药用:熟地黄15g,肉苁蓉15g,当归12g,炒郁李仁12g,炒火麻仁12g,黑芝麻15g,炒胡桃仁(去脂皮)9g,玉竹9g,知母9g,枳壳6g,砂仁9g,水煎服每日1剂。
服上药5~6剂时,一般患者大便可润滑通畅,仍按原方服10剂后,再按原方数量,制成9g蜜丸,根据大便干润情况,每日服用2~3丸,用温开水送服,以巩固疗效。
如服上药5~6剂,大便仍干结不通,努挣难下,可于方中加酒大黄4.5~6g,或玄明粉3~6g(烊化),以增通下之力。
如患者赢弱,或年高气虚,排便无力,可加用黄芪18~24g,生首乌12~18g,当归用量加到15g,以益气润肠;枳壳宽中下气,若病久体虚,气虚甚者,可不用或少用;如寐少烦躁,酌加枣仁18~24g,炒栀子仁12~18g,焦山栀9g,淡豆豉12g,既可安神除烦,又可润肠通便;如血燥气滞而秘者,可于方中酌加行气活血生津之品,如木香、陈皮、桃仁等,亦要将熟地黄改为生地黄。
以宣肺理气法治疗便秘均是已多方治疗无效的单纯习惯性便秘患者。
基本方:苏子、杏仁、白蒺藜、蔓京子、白前、紫菀各10g,瓜蒌仁、柏子仁各15g[3]。
伴胸脘痞闷加郁金12g,薤白10g;夜寐不安加龙齿15g,远志10g;肥胖者加鸡距子10g,神曲12g;伴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杭菊花各6g;伴阳虚者加肉苁蓉、锁阳各10g;伴阴虚、血虚者加当归、石斛各12g;病程较长者加桃仁、蜣螂虫各10g;均以中药煎剂内服,日1剂,早晚分服。
健脾补肾法治疗方拟健脾补肾之法:太子参15g,茯苓30g,白术10g,女贞子15g,桑椹子15g,肉苁蓉30g,枳实10g,焦山楂30g。
病程长者加郁李仁;产后加生黄芪、当归、黑芝麻;肺系病加杏仁、桃仁;心脏病合用生脉饮;苔腻加薏苡仁、竹茹,去太子参。
结果:全部病例服1剂后通畅排便。
病程短者3~10剂痊愈;病程长者需间断服药1~2月巩固疗效;肺心病患者采取隔天1剂长期服用;老年便秘改善后,宜早晨用蜂蜜水保持大便通畅。
1.3 疗效标准治愈:天日排便一次,便质转软,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
好转:天天排便一次,便质较软,排便欠畅。
未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经治疗治愈24例,好转5例,未愈1例,有效率96.67%,一年后随访,治愈22例,好转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3.33%。
3 讨论
慢性便秘患者需接受综合治疗,恢复排便生理。
重视一般治疗,加强对排便生理和肠道管理的教育,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排便,同时应增加活动。
治疗时应注意清除远端直结肠内过多的积粪;需积极调整心态,这些对获得有效治疗均极为重要。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及养生调摄,故能采取综合措施,药膳同用。
中医学认为,便秘与饮食因素、情志失调和气血津液及脾肾肝肺关系密切,通过辨证施治,运用“同病异治”的原则,可把便秘的所有临床症状都予以治疗。
如对气滞便秘予行气通便,对阴虚便秘予润肠通便,对肾虚便秘予补肾温阳通便。
这些治疗都是针对病因,在解除便秘的同时,使紊乱的肠功能得到调整[4]。
中医药在治疗便秘方面,具有标本同治的特点,但存在煎剂入药效果好但携带服用不方便的缺点,故如何进一步优化中药剂型及疗效,减轻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慢性便秘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
由于便秘的反复或持续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会诱发或加重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引起肠梗阻,危及生命安全。
虽然近年来对本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与排便动力缺乏、结肠痉挛、直肠排便反射迟钝或丧失、自主排便反射减弱、直肠前突等有关,但西医学对治疗本病尚无重大进展。
仍以服泻药治疗为主,治标而不治本。
即使是最新的促胃肠动力药及生物反馈等治疗,其对便秘的疗效也不尽如人意。
中医药治疗便秘不但在通便方面有优势,在解除便秘
的同时,紊乱的胃肠功能也得到调整,并可使患者的体质状况得到改善。
尤其对虚性便秘,经过对患者虚象的调理,可有效地改善虚弱状态,增强包括排便能力在内的内脏功能。
这些都是单纯使用西医药所难以达到的。
由于中医药疗效好,副作用少,作用温和,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因此,对便秘的治疗应以中医药为主要手段。
中医药治疗便秘的疗效是肯定的,但其疗效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除了中药调整肠道运动功能,润滑粪便等作用外,是否还与调整脑—肠神经激素水平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中华医学杂志,2000,7(80):491-492.
[2]时昭红,张介眉.慢性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预防[J].医学新知杂志,2003,13(4):196-197
[3]林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0例疗效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6,12(6):366-368
[4]张映平,史晓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