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烫极光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服装熨烫方法

服装熨烫方法

服装熨烫方法1、各类服装面料的熨烫的标准2、服装熨烫操作3、服装熨烫的各种技巧和运用方法1、各类服装面料的熨烫的标准1.1 棉:适当熨烫温度为180~200℃,容易熨烫,可保外形,不易伸缩,一般不易生“极光”,喷水后可用高温熨,深色者宜熨反面以免生“极光”(极光是熨烫后产生不悦目的光亮)。

白色织物必要时可经漂白上浆再熨。

1.2 麻:喷水后先用高热熨斗熨反面,再熨正面,熨斗推得长,可生光泽;如果不要光泽,可只熨反面。

褶裥处不宜重压熨烫,以免致脆。

白织物一般不必再漂,必要时用稀漂液漂,再上轻浆后熨平。

熨烫温度140~200℃。

1.3 毛:熨烫温度120~160℃,宜在半干时从反面衬湿布熨,可免发生“极光”或烫焦,在袋边或缝脚处最易烫出“极光”,台面宜垫羊毛织物,使烫出的衣服外观柔和,最好用蒸汽熨烫,通常不漂不浆。

1.4丝:熨烫温度120~150℃。

织物先拉平到原状,在半干状态时熨反面,如熨正面则需衬布,温度过热会泛黄。

要除皱纹可覆盖湿布而用熨斗压平。

通常不漂不浆。

1.5粘胶或铜氨纤维织物:熨烫温度120~160℃。

最好用蒸汽熨烫。

没有条件时可喷水或在半干状态下熨烫。

粗厚织物可像棉织物那样烫,但温度稍低;松薄织物需在反面衬复棉布或毛巾后,用稍低温度熨反面,以免烫焦烫黄。

领口袖口处务必衬布烫,否则易生“极光”。

熨烫时不宜用力拉扯,以防变形。

如果织物易皱,可稍上薄浆,必要时才漂白。

1.6 锦纶及其混纺物:熨烫温度120~150℃。

纯锦纶织物一般不必熨烫,必要时趁潮垫以衬布在反面用低温熨烫。

1.7 涤纶及其混纺物:熨烫温度在140~160℃。

一般不必熨烫或仅需稍加轻熨。

薄织物尤需轻熨。

熨烫时注意保持服装平整,如果烫压成皱较难去除,熨烫时温度过高易引起变色,深色衣料宜熨反面。

1.8 腈纶及其混纺物:熨烫温度130~150℃。

必要熨烫时宜衬湿布,熨烫不宜久,温度不宜高。

1.9 维纶及其混纺物:熨烫温度120℃~150℃。

衣服极光咋处理方法

衣服极光咋处理方法

衣服极光咋处理方法
处理衣服上的极光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温水冲洗:将受到极光污染的衣物用温水冲洗,这可以帮助去除轻微的极光痕迹。

将衣物浸泡在温水中,然后用手或软刷轻轻搓洗,直到极光消失为止。

2. 使用柠檬汁:柠檬汁具有漂白和去污的效果。

将柠檬汁挤在受到极光污染的部位,然后轻轻揉搓,让柠檬汁渗透到衣物纤维中。

然后将衣物暴露在阳光下晾晒,阳光中的UV辐射也可以帮助去除极光。

3. 漂白剂处理:对于白色或可漂白的衣物,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氧漂白剂,并将衣物浸泡在漂白剂水溶液中。

按照漂白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后,清洗衣物即可。

注意事项:
- 在处理衣物上的极光时,应谨慎操作,以免损坏衣物。

- 在使用柠檬汁或漂白剂时,应先在不显眼的位置进行测试,以确保不会对衣物造成损伤。

- 对于有特殊面料(如丝、毛料等)的衣物,最好请专业的干洗店进行处理,以免产生意外。

为什么会产生极光(轧光印、条印)呢?

为什么会产生极光(轧光印、条印)呢?

为什么会产生极光(轧光印、条印)呢?
一、形态:布面呈现有规律或无规律的点状、条状或块状亮光。

二、产生原因:
1、压辊布包得不平整,压辊布已损坏,呢毯起皱,造成有规律的极光。

2、压辊布内裹入纱头或其他杂物,与布面摩擦产生极光。

3、定形整理时,出风口处幅宽与中位幅宽接近,在织物边部产生极光印。

4、烘燥整理时,揿布过重,与织物摩擦产生无规律的经向极光。

三、防止办法:
1、呢毯整理时,必须在呢毯运转平服后再开车。

2、烘燥整理时,以将织物揿直为标准。

3、定形整理时,出口处门幅应大于中位门幅1~1.5cm,这对长丝织物定形更为必要。

4、开车前检查压辊布是否平挺,损坏的压辊布应及时更换。

5、开车前检查压辊布是否有小硬结杂质,如有,应及时清除。

想了解更多的可以搜索:东莞市天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去除毛料服装的熨烫亮光

如何去除毛料服装的熨烫亮光

如何去除毛料服装的熨烫亮光毛料一般是指羊毛纤维织品。

羊毛纤维是蛋白质分子聚结而成,外表有一层特有的严密角质鳞片结构,紧紧地覆盖,这种片状结构很微小,它的点是防止污垢渗入纤维中,所以,羊毛呢绒服装不易弄脏。

一般来说,产生极光的原因是:1、羊毛纤维表面的角质鳞片层组织部分被磨损;2、灰尘污垢轻磨擦而沾附在织纹沟内,使织物表面成羊滑状,引起光线有规律的折射,而出现亮光。

水除亮光的方法:1、可将面包捻成粉铺在亮光处,用熨斗熨烫一下即可;2、进行酸洗:用浓度为3-5%、温度为50℃的冰醋酸水溶液浸泡3-5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白醋也可。

3、水洗时用刷子刷的方法。

衣物去污指南*衣领/袖口:将衣物先放进溶有洗衣粉的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再进行正常洗涤。

*发黄的白袜:用洗衣粉的溶液浸泡30分钟,再进行正常洗涤。

*奶渍:用洗衣粉进行污渍预处理,进行正常洗涤,如果奶渍顽固则可能需要使用对衣物无害的漂白剂。

*普通油污:用强力洗涤剂预先进行处理,进行正常洗涤;如果允许的话,对顽固污渍还可以用漂白剂漂白。

胶类及胶性色素渍的去除方法衣物上沾染了胶类及胶性色素渍,很难去除,只有用适合的方法才能除去。

1、万能胶渍的去除衣物上沾染了万能胶渍,可用丙酮或香蕉水滴在胶渍上,要用刷子不断地反复刷洗,待胶渍变软从织物上脱下后,再用清水漂洗。

一次不成,可反复刷洗数次,终可洗净。

含醋酸纤维的织物切勿用此法,避免损伤衣物面料。

2、白乳胶渍的去除白乳胶是一种合成树脂,是聚醋酸乙烯乳浆。

它的特点是除了尼龙绸之类以外,对绝大多数纤维素质材料均有粘接作用,故能牢固地粘附在衣物上。

它还有一个能够溶解于多种溶液中的特点。

我们就利用它自身的特点找出去除的方法。

可用60℃白酒或8:2的酒精(95%)与水的混合液,浸泡衣物上的白乳胶渍,大约浸泡半个小时后,就可以用水搓洗,直至洗净为止,最后再用清水漂洗。

3、口香糖胶渍的去除衣物上沾了口香糖胶渍,可先用生鸡蛋清去除衣物表面上的粘胶,然后再将松散残余的粒点逐一擦去,最后放入肥皂液中洗涤,最后用清水漂净。

含毛军服面料服用中极光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

含毛军服面料服用中极光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

含毛军服面料服用中极光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含毛军服面料服用中极光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法织物在加工或者在穿着过程中,受外在频繁摩擦、压力、拉伸作用以及熨烫不当和后整理不当等,都可能会导致织物表面的光泽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极光”现象。

“极光”现象破坏了服装优雅的外观,一般认为这种光泽的视觉舒适性较差,是在服装加工和穿着过程中要极力避免的。

在服用过程中,极光现象极易出现在纯毛及毛涤服装面料上,尤其在精纺纯毛及毛涤混纺外装面料上时有发生。

织物极光一经出现就很难消除。

目前国内外对含毛面料极光问题还缺少具体的研究,但有对纯涤纶面料和精梳毛料极光现象的影响及成因分析。

本文仅对毛涤70/30混纺军服在穿着过程中极光现象产生的机制进行探讨,并且寻求一些简单可行的极光消除方法。

通过纤维分析、织物厚度测定、织物组织分析和电镜观察,发现极光处羊毛纤维鳞片有磨损,而涤纶纤维纵向表面形态变化少,因此,可以认为羊毛纤维表面的角质鳞片层部分由于摩擦等外力作用被磨损,使得鳞片棱角变钝,高度减小、表面平滑,表观平面增多,易于集中反射光线,故光泽增强,使织物表面发亮,这是造成极光现象的又一重要原因。

极光处的织物明显比非极光处的织物厚度要薄,厚度的变化说明织物中纱线的屈曲波或结构相可能发生了变化,或许是纱线中纤维形态的变化或纤维间空隙的减小。

通过对织物组织的分析,由于斜纹组织织物表面有经纱或纬纱浮长线组成的斜纹线,使织物表面有沿斜线方向形成的突出的纹路。

其本身光泽感不强,但在稍加外力条件下它的光泽就表现出来。

缎纹组织织物正反面有明显的经纬浮长,其组织交点最少,因单个组织点多为浮长线所覆盖,故织物外观平滑,光泽明亮。

平纹组织经纬交织次数多,纱线屈曲大,布面凹凸不平,增加了漫反射光强度,不易出现极光现象,所以不同组织结构以及不同的面料成分都会对面料极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决方法可以采用水洗、酸洗(醋酸洗、柠酸洗、冰醋酸洗)和稀氨水溶液擦洗的方式。

电熨斗原理故障件及检修

电熨斗原理故障件及检修

STEP 04
叙述电熨斗常见故障现 象,并总结其检修流程。
复习思考题
试完成技能训练
Thank You !
CLICK HERE TO ADD TITLE 添 加 副 标 题
02
性能要求:电熨斗在105%额定电压下通电半小时后,手柄把握 部位温度不高于50℃.
五.外壳 作用:封装电热元件,减少热量向空间散发,安 全保护和提高热效率,并具有美化装饰功能。由薄钢板 冲压成形,在表面镀上铜、镍及铬层并加以抛光。 普通型电熨斗通过其尾部的插座与电源线相连,缺 点是调温通过开关和插拔电源来调节,难以掌握。 表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普通型电熨斗工作温度判断方法 (参考值)
二.电热元件 见图1—2—2 所用电热元件有两种: a图:半封闭式:将电热丝缠绕在云母骨架上, 再在其上下用云母绝缘片覆盖而成。结构简单、维修 方便、造价低、寿命短。 b图:电热管式电热元件(目前常采用)。在电 熨斗中,多将电热管压在底板中预先加工出的凹槽里, 甚至直接铸进底板中。 使之不怕震动、 不易氧化、热效率高 是比较先进的电热元件。
图1—2— 7
调温型电熨斗的立体展开图,采用了云母电热 芯及缓动式调温器。 一.拆卸 (一)工具 万用表、兆欧表、电烙铁、镊子及其他工具。 (二)要求 (三)步骤 二.检修零部件 检修步骤: (一)检测云母电热芯的电热丝是否烧断。 (二)检查调温器动触点与静触点有无烧蚀或粘连。 (三)检修其他部件。
组装
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1. 忽冷忽热 2. 不热
①表1—2—3 其它常见故障的排除 ②表1—2—4 电熨斗主要技术指标
复习思考题
STEP 01
普通型电熨斗的基本 结构是怎样的?
STEP 02

服装质量检验考试内容

服装质量检验考试内容

出口服装质量与检验考试内容一、服装检验内容(简答)1、原辅材料的检验2、工具设备的检验3、生产环境的检验4、裁剪过程的质量检验5、缝制加工过程的质量检验6、外发加工质量的检验7、成品检验8、出厂检验二、服装质量标准服装质量标准(名词解释):是指服装生产和贸易中,检验和评价服装质量是否合格的尺度。

分类(填空):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附:服装质量标准通常指服装的产品标准)级别(填空):1、国际标准ISO 2、国家标准GB 3、行业标准FZ/ZB 4、企业标准三、服装产品标准中技术要求包含内容(简答)1、材料规定2、成品主要部位规格允许的偏差规定3、成品理化性能实验(缩水率、起皱级差等)4、对条对格规定5、外观疵点规定6、缝制规定7、外观质量规定8、整烫规定另外,还对拼接、色差、纬斜、商标位置等做了具体规定。

四、服装部件名称(了解)上装部位:过肩(育克)、披肩、领窝(衣领和衣身缝合的地方)、门里襟、门襟止口、摆缝(侧缝)下装部位:上裆(直裆/立裆)、横裆、中裆、下裆五、服装分类(填空)1、根据服装的基本形态分类:1)体形型2)样式型3)混合型2、根据历史起源:史化分类法(原始服装、热带服装、寒带服装)缪式分类法(固定服装、时派服装)六、人体测量(填空)1、人体测量方法:1)关键点:第七颈椎点、肩峰点、BP点、肘点、尺骨点、颈侧点、肩胛骨点2)关键线:BL、WL、HL3)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腰围高、全臂长、上臂长、前后腰节长、颈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前胸宽、后背宽2、服装号型标准:1)号型定义:号指人体的身高,以厘米为单位表示,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型指人体的净体胸围和下体腰围,以厘米为单位表示,是设计和选购服装围度的依据。

2)相关尺寸:号——颈椎点高、坐姿颈椎点高、腰围高、全臂长型——颈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3)中间体:男170/88A 女160/84A七、内销服装质量标准和手段(衬衫)1、极限偏差:制作服装时,实际尺寸比规定尺寸多出或少于的最大值。

熨烫极光产生的原因与消除

熨烫极光产生的原因与消除

熨烫极光产生的原因与消除熨烫极光产生的原因与消除“极光”是服装熨烫时常易出现的一种疵点,它不但影响成衣的外观效果,而且还容易引起内在的质量问题,所谓“极光”是指服装织物因压烫而发生表面构造变化所形成的一种光反射现象。

这种光泽多出现在有较多层材料重叠之处,如衣片接缝处或口袋等部位。

在压烫时,这些多层材料重叠的部位所承受的压力较其它部位大,随着长时间的熨压,会使这些部位衣料纱线纤维及纤维毛羽被压平磨光,从而形成极光现象。

从设备与操作上来看,极光的形成还有以下原因:①下烫板表面不平整;②上下烫模结构与构成材料不合理;③蒸汽压力过强且分布不均匀;④烫面(如熨斗)与衣物表面在高施压状态下有直接的相对滑动;⑤熨烫操作不合理。

针对上述原因,在熨烫时我们要注意以几个方面:避免熨烫板表面起伏不规则,当采用熨斗熨烫时,要保持烫台台面平整,并避免垫布发皱起折,选用垫布要有一定的弹性,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上下烫板结构设计要符合要求,烫板内腔设计及选用的衬垫材料要有利于蒸汽的渗透与均匀散布,面布最好使用抗光泽织物。

要使蒸汽到达被熨衣物表面时,流动形式形成强烈的旋转,并尽可能的使用中间蒸汽进行熨烫。

烫面不宜与衣物有直接的相对滑动,高档服装的熨烫最好在衣物表面加一层垫布,这样熨斗不会与衣物表面产生直接的相对滑动,这尽管不利于热量的传递与充分利用,但对于不熟练的操作者极有利于防止熨烫疵点(包括极光、烫黄)的产生。

现代压烫设备采用上下烫板间的垂直运动取代了相对滑动,从而避免了极光的形成。

熨斗防镜鞋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极光的形成。

防镜鞋通常使用聚四氟乙烯、聚三氟乙烯耐高温材料与金属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底板布满细孔(如图3所示)。

熨烫操作的合理性十分重要,有经验的操作者在使用熨斗熨烫时,往往在袋口、门襟贴边止口、领角、下摆贴边、裤子褶裥、挺缝、省缝、接缝等厚的部位采取轻熨,避免在一处多磨,熨斗运用时用力均匀,且尽可能的减少往复滑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光”是熨烫时常易出现的一种疵点,它不但影响成衣的外观效果,而且还容易引起内在质量问题。

所谓“极光”,是在指服装织物因压烫而发生表面构造的变化所形成的一种光反射现象。

这种光泽多出现在有较多层材料重叠之处所,如;衣边接缝处或口袋等部位,在压烫时,这些多层材料重叠之处所承受的压力与其他单层部位相比较为强烈,随着长时间的压烫,会使这些部位衣料纤维的毛羽被压平磨光,从而形成了极光。

1、从上述极光的形成过程中,我们不难认识到,极光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被熨衣物表面受力不均匀及烫面与衣物的相对运动。

极光产生的原因:①、下烫板表面不平整(即表面起伏不规则),这会使被熨衣物的某个部位突然被凸起形成局部受力较大。

②、上下烫板结构与构成材料不合理。

③、蒸汽压力过强,且分布不均。

④、烫面与衣物表面有直接的相对滑动。

⑤、熨烫操作不合理。

2、为了避免因熨烫而产生极光疵点,应该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①、避免烫板表面起伏不规则,当采用熨斗、烫台进行熨烫时,为了防止烫台不平整应在烫台上垫上较厚的垫布并避免垫布发皱、起折。

选用垫布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②、上下烫板结构设计要符合要求,垫层材料要合理,面布最好选择抗光泽织物。

③、烫面不宜与衣物有直接的相对滑动,采用熨斗、烫台进行熨烫时,最好在衣物表面加一层垫布,对不熟练的熨烫操作者及防止熨烫疵点(包括极光、服装烫黄、烫焦)的产生。

④、熨烫操作者是否合理熨烫是十分重要的,有经验的操作者采用熨斗熨烫时,往往在口袋,门襟贴边上,领角下摆贴边、裤子褶裥、挺缝、省缝等厚部位采取轻熨、且避免在一处多磨,熨斗熨烫衣物均匀,且尽可能少作来回滑动。

从而更大程度地避免熨烫服装时极光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