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互动关系初探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一、引言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分析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目标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功能组织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的过程。

其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三、交通规划的定义和目标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的组织、布局和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过程。

其目标是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相互影响1. 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影响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的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直接影响到交通需求和交通网络的设计。

例如,城市规划中合理划定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可以减少居民通勤距离,降低交通拥堵压力。

此外,城市规划还可以提供公共交通设施的布局和配套,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

2. 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交通规划直接影响城市的交通状况和交通服务水平,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交通规划中合理设计交通网络和交通设施,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此外,交通规划还可以引导城市的用地开发和功能布局,推动城市的发展。

五、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调机制为了实现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调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1. 建立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沟通渠道,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确保双方的规划目标和要求一致。

2. 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进行联合规划,确保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适应和协调。

3. 加强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合作,形成统一决策机制,协调解决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的争议和冲突。

4. 定期评估和监测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措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六、国内外案例分析1.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相互协调的典范。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包括城市的用地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等方面。

城市规划旨在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而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城市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流动和交通安全等方面。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为市民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

1. 目标协调: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目标是相互协调的。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而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是提供高效的交通服务。

两者的目标互为支撑,相互促进。

2. 空间协调:城市交通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相协调。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优化交通系统的布局,提高交通效率。

而城市交通规划的实施也需要考虑城市规划的空间需求和限制,避免交通设施对城市整体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设施协调:城市交通规划需要与城市规划的设施建设相协调。

交通规划应该与城市规划的用地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共同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和道路网络,为城市的交通规划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4. 环境协调: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环境保护目标互为依托。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而交通规划的实施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交通带来的污染和噪音。

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排放和空气污染。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有着密切的协调关系。

只有通过协调两者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人口需求,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标题: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引言概述: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规划涉及城市整体布局、土地利用、建设规划等方面,而交通规划则关乎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交通流量的分配等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整体关系1.1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统一性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应当相互协调、统一规划,以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一体化。

1.2 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影响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用地布局等会直接影响到交通规划的设计和实施。

1.3 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交通规划的实施会影响城市的交通流量、交通拥堵等问题,进而影响城市的整体规划。

二、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具体关系2.1 城市功能区划与交通规划城市功能区划的划分应考虑交通规划的需要,合理布局交通枢纽和交通干道。

2.2 建筑密度与交通规划建筑密度的增加会增加交通需求,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考虑交通规划的配套。

2.3 公共空间设计与交通规划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与交通规划相互配合,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三、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同发展3.1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综合交通枢纽,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

3.2 绿色出行规划城市规划应推动绿色出行,减少对交通系统的负荷,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3.3 智能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应结合智能交通技术,提高城市的交通智能化水平,提升城市的交通服务水平。

四、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问题与挑战4.1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调性不足在实际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之间存在协调不足的情况,导致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4.2 城市更新改造与交通规划的矛盾城市更新改造时,规划与交通规划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需要更好的协调处理。

4.3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长期规划性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应当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密切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划,而城市规划则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综合规划。

城市规划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整体思路。

城市规划通过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为交通规划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城市规划可以分析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并确定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交通规划的线路选择提供依据。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以实现城市的整体发展目标。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而交通规划则需要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来制定相应的交通方案。

如果城市规划中强调提高环保性和可持续性,那么交通规划就要遵循这一原则,推广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还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可以考虑交通规划提出的需求,在规划中留出合理的交通空间和功能。

规划中可以设置交通节点、交通枢纽和交通设施,使得交通系统更加高效和便捷。

交通规划也可以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提出相应的交通设施改善措施,以满足城市功能的提升和人们对交通出行的需求。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之间的协调还需要通过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在制定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时,应该将二者的协调性作为重要原则,确保规划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规划法规和指标体系,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协调关系。

它们彼此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努力。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一、引言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对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如何协同发展等方面。

二、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综合性、长远性的规划,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建筑设计等方面。

而交通规划则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规划,包括交通网络的建设、交通设施的布局、交通运输的组织等方面。

三、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影响1. 空间布局影响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着交通规划。

例如,城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交通拥堵程度。

如果城市中心区域规划得当,交通设施布局合理,可以减少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2. 土地利用影响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也会对交通规划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城市规划中将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布局,可以减少居民通勤的距离,从而减少交通需求。

而如果商业区和住宅区混合布局,将增加交通需求,导致交通拥堵。

3. 建筑设计影响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设计也会对交通规划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城市规划中的建筑高度过高,将导致交通设施的负荷增加,交通拥堵问题加剧。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合理控制建筑高度,以减少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四、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1. 交通设施布局影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中的交通设施布局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

例如,如果交通规划中的道路网布局不合理,将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影响城市的发展。

因此,在交通规划中需要合理规划道路网,以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

2. 交通运输组织影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中的交通运输组织也会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交通规划中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得当,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交通需求影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也会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预测准确,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设施,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问题分析一、引言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综合性、长远性的规划,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交通规划则是指对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交通系统进行规划,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改善出行条件。

本文将对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二、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互动关系1. 互为基础: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为对方提供基础。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交通规划的需求,例如合理规划道路布局、交通枢纽等,以保障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交通顺畅。

而交通规划也需要依据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交通设施和交通网络,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2. 互相影响: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设计和实施会相互影响。

城市规划的布局和用地规划会直接影响交通规划的道路设计和交通设施的布局。

相反,交通规划的实施也会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例如交通设施的建设可能会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3. 互相促进: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良好协调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条件,从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而优质的交通规划则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支撑,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影响1. 道路布局: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道路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规划出合理的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支路、环线等,以满足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交通需求。

城市规划还可以考虑到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预留道路扩建的空间,以适应城市的未来发展。

2. 交通设施: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交通设施布局也有重要影响。

城市规划可以合理规划交通枢纽,如火车站、机场、公交站等,以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1. 引言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城市资源利用、土地利用、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整体设计,制定出城市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方案。

而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居民出行体验。

本文将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联等。

2. 城市总体规划的意义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总体规划能够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

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城市空间布局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使城市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促进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

其次,城市总体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通过考虑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协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实现城市区域的联动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第三,城市总体规划能够引导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产业链的衔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最后,城市总体规划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景观和公共设施等,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城市交通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和原则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包括:提高交通出行的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发生率;提供便捷、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促进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发展,减少汽车出行的比例,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城市交通规划的原则包括: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出行需求;规划先行,合理布局,预留足够的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多元共享,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推动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出行。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于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内涵、相互影响、协调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交通现状、交通需求以及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制定出一系列的交通规划方案,以引导、调控和规范城市交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对城市交通设施、交通网络、公共交通设施、交通服务、交通设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划。

从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内涵来看,二者都是为了引导、规范城市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划方案,都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是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质量。

但城市交通规划更侧重于引导、规范城市的交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而城市规划更侧重于引导、规范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布局,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城市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出合理的城市交通系统布局和城市道路网布局。

这些城市交通布局方案将对城市规划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2.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规划会对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则会对城市的交通网络和交通流量产生影响。

3. 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另一个影响是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交通设施、交通设备和交通服务设施的支撑,这些设施的建设与规划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互动关系初探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土地价格日益高涨,土地利用日益紧张,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更加复杂。

此前的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长期脱节,引起的不良后果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利用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结构框架对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互动关系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and price is rising, the land use of the growing tension, urban roads an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land use of the more complex. previous city road engineering special planning and the urban master planning of land use planning disconnected from the long-term, cause of negative consequences gradually emerges. this paper use urban road engineering special planning framework of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to both of them for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engineering; overall planning; land us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1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互动关系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从多层次多方面对城市的发展进行预判和研究,在
空间上主要落实在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因此对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研究实质上是对城市道路与土地利用的研究。

1.1 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二者概念的关系探讨
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循环作用与相互反馈关系。

首先,城市道路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会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的规模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特别是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商业、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具有决定作用。

其次,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源,决定了城市交通源、交通量及交通方式,从宏观上规定了城市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基础,不同的城市的空间格局及土地利用状况要求有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道路格局与之相适应。

同时,城市居民出行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关系,居民出行的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功能分区、土地利用格局的特征,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该从居民出行的角度对城市道路发展、土地利用布局提出了建议。

1.2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二者空间布局的关系探讨
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在空间上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道路系统布局的前提,同时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引导城市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影响到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城市远期发展方向。

自19世纪以来,交通工具及交通技术的多次
创新带来相应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的演变,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1.3城市道路和土地利用二者规划关系的探讨
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都对指导城市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道路工程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很大的共生性,两者必须紧密结合、相互协调,应在不同层次上取得密切配合与协调,促进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体化。

2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目的和原则
2.1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
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编制应通过现状调查、数据资料收集等对现状道路网结构进行分析,并对路网密度、路网级配、道路断面形式、交通设施等进行研究,再对城市的道路工程进行系统规划,从而保障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2.2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目的
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及年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其编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1)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确保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使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2)配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确定城市道路的预留用地;
(3)协调好道路用地和城市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为城市道路
的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4)为市政管线专项规划提供基础支撑。

2.3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原则
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符合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等技术标准;并可持续性原则,即与现状道路、在建道路合理衔接;整体性原则,即兼顾线路的整体性及局部路段的特殊性;实用性原则,即满足交通、工程管线的要求;可行性原则,即规划成果在经济、技术上要合理,可操作性强;美观性原则,即注意道路的功能定位及周边环境,尽量达到功能与景观相协调。

3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的内容
3.1路网结构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各级公路的走向及与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客运枢纽、货运枢纽等的对外交通设施的布点。

(2)城市道路等级:确定城市道路网的形式与结构、道路级别构成与各级道路布局,一般城市道路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3.2道路平面规划
(1)道路红线宽度设计:对城市各条道路的红线宽度、机动车道条数提出了控制要求。

考虑到目前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
长,红线宽度的设计可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上适当进一步提高标准。

(2)设计行车速度:对城市各条道路的机动车行驶速度提出控制要求,通过控制速度既能保持城市道路好的交通秩序,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又可作为指导道路设计与交通各项管控的依据。

(3)道路定位:确定道路交叉口坐标、圆曲线坐标、半径等,对道路进行定点定位。

3.3道路竖向规划
落实新建道路、拟建道路的竖向标高,依据现有地面高程确定道路设计高程,并确定每条道路的坡度和坡向。

3.4道路功能规划
依据已确定的城市道路等级,对各等级道路的功能进行确定,以便于根据其承担的功能确定合理的断面形式。

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主要有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生活性主干道、综合性主干道、交通性次干道,生活性次干道、综合性次干道、支路等。

道路的功能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最为紧密,临道路的土地利用性质直接决定了道路的功能,道路性质一旦确定,也必然对两侧地块临街建设提出控制要求。

例如,交通性主干道以城市各组团的快速对外疏散为主要功能,一旦确定交通性主干道的道路功能,就必然对两侧地块提出控制:不宜作为地块主要出入方向,禁止路内停车。

3.5道路横断面规划
根据道路等级、道路功能确定各条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道路横断面的布局为合理组织行人交通、非机动车交通等创造条件;规划尽量保留道路中间及两侧树木绿化,改善人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环境。

3.6交叉口规划
明确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形式,并对异形路口、与铁路交叉路口等提出控制要求,特别路口可做方案设计;对主要平面交叉口提出渠化设计要求,包含交叉口进口道宽度、进口道展宽段、转弯半径、拓宽车道等要素控制。

交叉口规划可以通过图示对主干与主干、次干与次干、主干与支路交叉口等典型路口进行渠化设计示意。

交叉口渠化后的道路控制红线,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

3.7停车设施规划
停车设施规划是道路设施规划的最重要内容。

停车设施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交通需求预测及城市停车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提出停车配建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差异化的停车发展政策和目标。

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应合理确定社会停车场的布点及规模。

为增加停车场控制的灵活性,可采用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动车停车场进行控制,刚性布局即规划严格确定停车设施的位置、规模、形式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半刚性布局即确定地块内总的泊位供应量,但停车设施的具体位置、形式尚未确切落实,可根据地块的开发性质进行设计,但必须保证社会停车位的供应量。

此外,
还应考虑划定路内停车的道路路段,提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指标。

3.8道路设施规划
对公共交通停靠站、慢行交通设施的形式及设计要点提出控制要求。

4结束语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在道路工程的深化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总是会面临着与城市总体规划不一致的问题。

笔者建议将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同期进行,以便于更好的指导下层次的规划编制,例如道路施工图、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也有利于规划管理部门实施操作。

【参考文献】:
[1]《集约化的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模式研究》孙玉;同济大学出版社
[2]《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与实践》周建明,丁洪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王炜,杨新苗,陈学武;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