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记录表
元器件、辅助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

文件名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开关控制设备产品所使用的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检验要求。
2 总则2.1 一切元器件、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进厂均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
检验员在检验安全件时,应确认其在相关产品的CCC 认证资料“安全件一览表”中。
2.2 本规范所规定的必检项目为必须检查的项目,允许检验员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验项目。
2.3首次使用及列入合格供应方的首次供货的电器元件采用抽样检验,样本应采用随机方法抽取。
抽出的样本应依据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III级,AQL=0.1实施检验及合格批判定。
除此以外的其他电器元件采用抽样检验,样本应采用随机方法抽取。
抽出的样本应依据GB2828-87 一般检查水平II级,AQL=1.0实施检验及合格批判定。
2.4 批量与样本的计量单位应尽量采用购入合同(或发票)上规定的计量单位,如果为了便于取样本允许将原来以重量作为计量单位的物资,按其实物状态转为以“张” 、“条” 、“盒” 、“桶”、“捆” 、等单位来计量,但应在检验记录单上注明。
2.5 送检部门(人员)应按订货合同或采购清单的要求,在送检单上详细、完整地填明送检物资的型号(牌号)规格以及应有的附件与备件。
3 原辅材料检验3.1 必检项目:a)质保书或合格证等由生产厂或供货单位提供的证明其质量合格的文件,也可以是上述文件的复印件;b)规格;c)牌号;d)外观。
3.2 检验方法3.2.1质量证明文件。
3.2.2 规格检查3.2.3 牌号检查可根据质量证明文件判定。
3.2.4 外观a) 金属材料、母排不得有严重氧化、锈蚀、麻坑、翘曲变形,表面不允许有结疤、划伤、夹杂等缺陷。
b) 绝缘材料表面应平整、无气泡与杂质、裂纹、严重划伤等缺陷,层压材料不应有裂纹、起皮、分层现象。
c) 绝缘导线表面应完好无损、颜色符合订货合同或采购单要求,色泽均匀、塑料绝缘者其表面尚应无气泡。
外协外购零部件质量检验记录表

1
2
3
4
5
6
7
形8 位9
质 量
尺 寸
10 11
检
12
验
13
项
14
目
15
16
17
18
19
20
处 理
热 处 理 或 表 面
工 态艺
状
序 号 1 2
□调质; □镀锌; □□渗镀碳铬;;
技术要求
□淬火; □回火; □消应力;
□高频; □其它; 检验结果 超差值 合格数 不良数
合格率 值性质 (长
项 目 部 件
年月
日总装图
号: 部件图
号: 外协日
期:
□首次检验;
□复检;
□再复检;
工序: 数量: 材质:
外 观 □优; □良; □一般; □差; □其它;
表面粗糙 □达到图纸要求;□部份达到图纸要求;□全部末达到图纸要求。
度
□末达到图纸要求部份描述:
序号 图纸尺寸 实测尺寸 超差值 合格数 不良数 合格率 值性质 (长 判定
度.直径等)
判定
(√×)
整改要求
论
检 验 结
□ 合格; □ 返修;
□ 不合格; □ 部分超差,让步接
收;
会签部门
签名 会签部门 签名
会签部门
签名
检 论验
结 □ 报废; 检
说验
明: 2、 来3料、 本检
审核:
批准: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检验规范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质量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1、目的本规范规定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验收的依据和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对采购的物资及外协产品的检验。
3、职责机电物资部对所采购物资的特性(技术要求)的完整性、符合性及质量证明书的完整、可靠性负责。
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采购物资、外协产品的检验和记录的保存。
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编制采购物资的采购规范。
经营合同部负责编制外协件的技术协议。
机电物资部仓库负责外购产品的储存管理。
4、原材料的检验检查验收依据1)有关的国家标准;2)产品专用标准、图纸;3)订货合同或技术、工艺部门提供的有关采购规范或技术协议;材料进厂验收质量证明书的审查、确认材料检验员在接受检验任务后应在二日内完成材料质量证明书的核实工作。
核实内容如下:1)核实供货方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内,材料质量证明书印章与其单位名称一致,且印章应清晰。
原材料质量证明书所列项目和数据必须符合相应标准、技术协议及合同的要求;2)核实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原则上应是原件,当供方只能提供复印件时,必须加盖供方红色印章,供方经办人姓名、日期,且复印件上原钢厂的质量专用章应清晰可辩、不得有涂改,否则为质证书不合格;3)根据的规定,确定复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并及时开出《取样通知单》,以便取样。
编写材料检验号材料检验员对材料质量证明书审查合格后,按材料炉批号编制材料检验号填写在质量证明书上。
实物验收材料检查员应在材料到货后两日内完成以下工作:1)查验实物的钢号、规格和数量要与材料质量证明书、合同一致;2)检验实物外观质量及几何尺寸。
当发现与质量证明书及有关标准要求不符时,按《不合格品处理单》处理;3)对钢板应逐件书写检号、材质、规格。
其它材料按批(或捆)在码垛材料出头处标注检号、材质及规格;4)经判定合格的材料,检查员应及时在材料验收单上填写检验号标记,做为合格确认。
外购外协件入厂检验规程

外购外协件入厂检验规程一、说明1.本规程制订的依据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元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47009-2010《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NB/T47010-2010《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以及有关材料标准。
2.本规程仅作本公司制造(一、二、三类)容器外购、外协件入厂验收规定。
二、外购件的入厂验收要求3.凡入厂外购件应按表一规定进行外观检验。
4.用于主要受压的外购件应有材料熔炼单位的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证明书的有效复印件,其各项指标应符合本公司HN/ZQM-7-25“压力管道元件用原材料入厂检验规程”规定的要求。
5.外购件应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必须标明材质及批号,主要受压外购件合格证提供数据必须符合表2的要求,如有缺项还应补项复验。
6.凡复验结果有不合格项目,应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双倍复验,双复中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即为不合格,不合格外协件不准入库。
7.对于不合格上述规定要求的外购件,原则上不能用于容器,应提交材料责任人员研究决定。
8.外购件应按统一编号、按批号验收入库,验收合格的外购件应按本公司质量保证手册中有关材料标记移植的规定进行标记,按批上架分类保管,示明标记,严防错混。
三、外协件的入厂验收要求9.凡入厂外协封头应按有关技术协议与表一规定项目进行入厂验收。
10.发现外协封头材质标记与本公司不符时,不予验收并应予退货,调换打有本公司材质标记的外协件。
11.主要受压外协锻件,外协单位应提供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其各项数据还应符合表二规定要求,三类容器的主要受压件锻件按规定复验,供方应提供试样。
12.对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外协件原则上不予验收,应提交材料责任人员研究决定。
13.主要受压外协锻件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提供的数据有缺项或对提供数据有怀疑时,应补项或对怀疑数据进行理化复验。
14.凡复验结果有不合格的外协件,应对不合格项目双倍取样复验。
过程审核检查记录表

-仓库管理系统
-FIFO 先进先出 / 按照批次投入使用
-有序和清洁
-气候条件
-防损防污防锈
-标识可追溯性/ 检验状态/ 加工工序/ 使用状态
-确保防止混放和混用
-隔离库设置并使用
1.9员工素质是否满足了相应的岗位要求
- 产品/技术规范/特殊的顾客要求
-模块中的零部件的产品特性和加工过程的专业知识
- 工装模具/设备/机器的保养和维修状态包括有计划的维修
2.2.2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测量和检验设备能否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可靠性试验、功能试验和耐腐蚀试验
-测量精度/检测设备能力
-数据采集和可评价性
-检测设备的校准证明
2.2.3生产工位和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人机工程学
-照明
-有序清洁
-环境保护
-工作环境/零件搬运
-数据采集和可评价性
-检测设备的校准证明
2.2.3生产工位和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人机工程学
-照明
-有序清洁
-环境保护
-工作环境/零件搬运
-安全生产
2.2.4在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全部的重要事项并得到遵守
- 过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时间、速度
-机器/工装模具/辅助器具的数据
-检验规范重要的特性、检验器具、方法、检验频次
-安全生产
2.2.4在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全部的重要事项并得到遵守
- 过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时间、速度
-机器/工装模具/辅助器具的数据
-检验规范重要的特性、检验器具、方法、检验频次
-过程控制图中的控制限
-机器能力和过程能力的证明
-设备操作指导
-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外购件采购控制程序(含表格)

原材料外购件采购控制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对提供原材料、外购件的供方予以选择和定期评审,控制采购过程,以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要求。
适用于对原材料、外购件等产品采购过程控制。
2职责供应部负责采购的归口管理。
质检部负责对采购产品的验证,其它部门予以配合。
3 工作程序3.1供方的选择和定期评价3.1.1供应部根据本公司生产的需要,遵照“货比三家,好中取优”的原则,对向本公司提供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厂商进行调查,对初选入围的供方由供应部、生产部、技术开发部、质检部、办公室负责人或其代表组成评审组予以评价。
评价方式可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a) 对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及对问题的处理能力进行评价。
b) 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并对按计划提供所需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
c) 调查供方顾客满意度情况。
d) 调查供方财务情况,服务和支持能力及后勤能力。
e) 对供方相关经验进行评价。
3.1.2评价结果为百分制。
对评价为70分以上确认为合格供方,并由供应部主办将其情况填入《合格供方评审表》后,评审组成员签字,最后报总经理签批。
3.1.3供应部将合格供方填入《合格供方名录》。
3.1.4合格供方确定后,每年依据采购记录,对其产品质量及交货期、价格等方面的配合度,予以复评。
复评方式如下:3.1.4.1产品质量3.1.4.2配合度3.1.4.3内容3.1.4.4产品质量(60%)质量分数=合格批数/进货批数×100%3.1.4.5配合度(40%)供应部采购人员依据供方交货期、价格合理性为配合度作出适当评审。
3.1.4.6评审部门产品质量:质检部配合度:供应部3.1.4.7评审分数产品质量分数+配合度分数3.1.4.8对供方复评,分为三级;。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1. 目的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定义:无4. 职责4.1采购部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4.1.1采购人员负责下达《原材料请验单》(以下简称《请验单》);4.1.2质检部检验员根据《请验单》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4.1.3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2仓储部门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3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4.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指导,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5. 工作内容5.1原材料的分类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 关键项: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重要项: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一般项: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installation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rawings, and to be familiar with to order materials, know exactly what each part of the mullions used to avoid misattribution. Checks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color is correct, oxide films if requested;section conforms to design including the height, angle, thickness, etclength requirementis easier to control, and therefore work both from a technical as well as management are particularly valued. 2. technology process: checks for vertical models, specifications, check the box in place, ferrule fixed Liang Xiaduan, and top bolted beam three dimensional adjustment. 3. basic operation: (1) check the vertical type and specification: before由生产技术部汇总后编制《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2)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入厂检验。
1、凡在生产上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购进时,必须经质管部门的质量检验人员作入库检验,对受控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须专职检验人员作入库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入库,财务部门不得给予报销。
2、当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等购进时,由供应部门提出报检,原材料、元器件必须提供合格证或说明书等技术资料,配套产品购进时,必须提供合格证,并说明其质量水平是否与配套产品质量水平相适应。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在验收单签字合格后验收入库;对属安标管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供货方必须提供有效期内的“防爆检验合格证、安标证、生产许可证、省级以上检验报告等”证有效件。
3、购进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按规定办理检验,合格者予以验收入库,不合格者填写不良品通知单,交供应或采购部门办理退货或办理代用手续。
4、对于既无标准又无技术要求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产品,检验人员应拒绝接受检验,直至提供或相应标准,方给予检验。
5、已检验合格并验收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半成品配套产品应做好妥善存放、保管,要摆放整齐,防止磕碰划伤。
二、机械加工质量检验1、检验员应按分担的检验范围,每班上班后以较快的速度,对每台机床生产工作加工出的第一个零件,认真进行检验,首件检验时,做到“三对照”即对照工艺、对照工装与加工出的零件相比较。
2、首件检验时,发现不符合图样、工艺规程要求的项目,应及时通知生产工人找出原因,以便及时改进。
3、首件检验时在确认达到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经检验确认合格的零件,在零件的指定位置加盖检验员的标志。
4、对检验不合格的零件应交操作者及时返修,修后再次检验。
三、机械加工完工质量检验1、明确完工检验的任务与要求,认真执行技术标准或完工检验工艺,完工检验是零件加工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应严格按技术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