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C.“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淹。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14.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化常识训练(选择题)1-100题(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
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有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7.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D.书法练习中的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含答案)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一、选择题。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全唐诗》2.《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A.《孟子》B.《列子》C.《庄子》D.《老子》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句话出自()A.《周易》B.《礼记》C.《荀子》D.《淮南子》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出自()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5.“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A.李白杜牧B.李白杜甫C.李商隐杜甫D.李商隐杜牧6.近体诗中的律诗共八句,除了讲求平仄外,在二、三两联还要讲求()A.用韵B.对仗C.夸张D.声调7.依照杜甫诗作的风格特色来判断,下面哪两句不是杜甫所作?()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8.依照苏轼词作的风格特色来判断,下面哪两句不是苏轼所作?()A.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9.根据下面这副祝寿联可知,其用于()盛世祥征长寿字,华堂庆衍古稀年。

A.60岁寿B.70岁寿C.80岁寿D.90岁寿10.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你认为这幅书法作品出自哪位书法家之手?()《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局部)A.柳公权B.欧阳询C.颜真卿D.赵孟11.下列关于中国作家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B.沈从文,著名作家,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课文《表里的生物》就是他的作品。

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写作时善于融情于景,也常用拟人的手法。

课文《匆匆》就是他的作品。

D.史铁生,作家、散文家。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2)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练习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

B.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刘禅的一篇表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C.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D.《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下》,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名言、定理、公理、俗语、谚语属于议论文道理论据。

B.《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其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C.《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3.下列内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此诗写于解放战争时期。

B.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

C.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学生,“桃李”代指兄弟,“鸿雁”代指书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精练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精练篇)

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B.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号青莲居土,自称“诗魔”。

C.《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被称为巴金的“激流三部”。

D.《堂吉诃德》是中世纪葡萄牙著名作家、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给马生所写的赠别诗前的序言。

B.古代把水的南面叫作“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南。

C.《风筝》和《故乡》都是我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作品D.《钦差大臣》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性戏剧作品。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作者是张养浩。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

C.《三峡》《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都是山水游记散文。

D.“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B.萧红,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生死场》。

C.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D.《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春》——朱自清——散文家、语文教育家B.《济南的冬天》——老舍——文学家、戏剧家C.《白鹅》——丰子恺——画家、文学家D.《海燕》——高尔基——作家、文学史家6.(2019黄冈卷)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统编版八上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解析版)

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统编版八上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解析版)

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①《饮酒》②《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③《使至塞上》④《孟子》四个作品出现时间的先后依次是④③①②。

B.《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字雁冰,原名沈德鸿,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书库,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他写给友人的书信的节选,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散文。

D.古代文人多有号,例如苏轼号“东坡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

A.《饮酒》作者是东晋时期陶渊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是南宋的李清照,《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代的王维,《孟子》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及其门人,顺序应为:④①③②。

故选A。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新闻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语。

B.《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

C.孟子,名丘,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名丘”错误,应是“名轲”。

故选C。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的著者为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B.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课文《昆明的雨》即体现了这一特点。

C.《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D.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著名代表人物。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充分体现了她的婉约词风。

【答案】D【解析】D.《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展现的是“豪放诗风”;并未体现“婉约词风”;故选D。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解析)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解析)
C.鲁迅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垂髫”,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卖油翁》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半山居上。
C.古人用辞谦敬有别,如垂询、高见、劳驾是敬辞,家慈、拙见、鄙人是谦辞。
D.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之后是雨水,清明之后是谷雨。
4.下列文学常识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社戏》体裁是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D.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等。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重回阔别十年的延安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B.小金告诉小吴,按照古代做法,初三毕业后应该举行加冠仪式的。
C.名著阅读分享会上,小吴交流了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阅读体会。
D.小吴在蠡园春游,目及满园春色,不禁吟诵起了朱自清的美文———《春》。
3.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单选题(含答案解析)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单选题(含答案解析)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单选题一、单选题1.(2024·岳池模拟)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所编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全书130篇。

B.总角、豆蔻、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古稀、期颐,都属于年龄的称谓。

C.《变色龙》的作者是茨威格,他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林徽因,我国建筑学家、文学家,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答案】C【知识点】历史记载类(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等);外国文学;其他常识;名人事迹【解析】【分析】A项: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详细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因此,A项的描述是准确的。

B项:关于年龄的称谓,这些词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都有明确的含义和用法。

总角通常指幼年期;豆蔻通常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弱冠指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因此,B项的描述也是准确的。

C项:这里的错误在于将《变色龙》的作者误认为是茨威格。

实际上,《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而茨威格(Stefan Zweig)是奥地利作家,与《变色龙》无关。

莫泊桑、欧·亨利与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而非茨威格。

因此,C项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D项: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和诗人。

她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在建筑学和文学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

因此,D项的描述是准确的。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历史常识的掌握情况。

对于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在解答时,需要仔细审题,认真比对选项与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避免因为细节上的疏忽而导致错误。

2023届专题微练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文化常识(含解析)

2023届专题微练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文化常识(含解析)

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文化常识(共19题)一、选择题(共19题)1.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讲孝道,男子外出而归,要拜见父母。

鲁肃拜见吕蒙母亲,像对待自己母亲一般行礼问候,这样与吕蒙结交朋友,表示敬重之意。

B.在古代,“郭”指内城,“城”指外城。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父母年老体衰,不方便到外城,所以在内城门口迎接木兰归来。

C.《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其中“丝竹”泛指音乐。

“丝”指管乐器,如笛子、笙、箫等;“竹”指弦乐器,如古筝、琵琶等。

D.《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除此之外,古代文体还有“记、书、铭、表”。

2.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的作者是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字善长。

B.《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名著,书中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C.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D.《水经注》中记北方河流,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记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

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如以“尊君”称对方父亲,以“家君”称自己父亲。

B.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今天的“江”“河”则泛指河流。

C.“春节、惊蛰、清明、夏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

D.古代把“梅、兰、竹、菊”誉称为花中四君子,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孔乙已》和《我的叔叔于勒》都用到了少年儿童的视角叙述故事,但小说中两个少年的情感却迥然不同,小伙计对孔乙已漠不关心,若瑟夫对于勒叔叔则充满了同情。

B.《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中最重要的职位是通过比赛跳绳舞来决定的,“跳得最高而又不掉落下来,就得到最高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学案和课堂练习
班级姓名
[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
1.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散文,文章长短句相结合,大量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让读者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D.吴伯箫,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等,《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中。

【解析】A项,《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属于小说。

2.下面关于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科普说明文中“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

《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B.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C.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如《中国石拱桥》。

D.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

【解析】C项,《中国石拱桥》一文介绍我国石拱桥时,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介绍桥梁结构的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

介绍石拱桥的有关历史发展情况则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

3.下面作品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B.本册学习的三篇“记”各有特点,《桃花源记》记人记事,《小石潭记》写景抒情,《核舟记》记物记人。

C.《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D.《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抒发作者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柳宗元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E.《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
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解析】B项,《桃花源记》写景记事。

4.下面关于作家作品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C.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在永州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D.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如他写的《三峡》《小石潭记》。

【解析】D项,《三峡》是郦道元所作写景散文。

5.下面对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和写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

B.演讲稿一般开头都是开门见山,开头是一开讲,就进入正题,直接提示演讲的中心。

如《最后一次讲演》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就是如此。

C.演讲稿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富有特点,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D.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解析】B项,演讲稿的开头有多种方法,主要有:开门见山,提示主题。

介绍情况,说明根由。

提出问题,引起关注。

此外,还有释题式、悬念式、警策式、幽默式、双关式、抒情式等。

《最后一次讲演》的开头属于开门见山,揭示主题,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开头是介绍情况,说明根由。

6.下面对作家作品及文体的相关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

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B.阿来,当代著名藏族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代表作《尘埃落定》。

C.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热爱生命》《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解析】C项,《热爱生命》是中国现代诗人汪国真创作的诗歌,不是马克·吐温的作品。

7.下列对名著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在疾病缠身的时候,内心也曾绝望、动摇过,但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怯懦,以写作的方式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保尔写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散发着那个带传奇色彩的时代疾风暴雨的气息,再现了当时的战斗,深含书中主人公的痛苦和希望。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三次提到《牛虻》,分别是小战士们解读《牛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保尔以牛虻的坚强挺过伤痛,保尔反思牛虻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这是一本类似于自传体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保尔的一生。

8.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傅聪__的,“书”指的是__信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答案】__示例:傅聪从事音乐工作,因此傅雷谈莫扎特的艺术特色与内心情感的关系,与傅聪交流,循循善诱,也体现一位父亲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

9.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

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

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

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

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

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

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

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
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

”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画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

【答案】__艰难度过或忍受,耐苦支持。

(2)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

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他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

(80字左右)
保尔是一个__示例:意志坚定的人。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