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历史》目录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历史》目录(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历史》目录必修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第二章第一节清朝政局的变动第二节洋务运动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第四节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第六节瓜分中国的狂潮第七节戊戌变法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三章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第三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第四章第一节袁世凯独裁统治第二节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第三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六章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三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第四节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上)(1840-1927)必修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一节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第三节九一八事变第四节红军的长征第五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第二章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第二节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第三章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四章第一节清朝晚期文化(一)第二节清朝晚期文化(二)第三节民国时期文化(一)第四节民国时期文化(二)第五章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七章第一节全国大动乱第二节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第八章第一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第三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四节“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第九章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第十章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二节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第十一章第一节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成果第二节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繁荣第三节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活动课新中国社会生活变化调查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下)(1927~1999年)选修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第三节文艺复兴第四节宗教改革第二章第一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节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四节欧洲的启蒙运动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活动课]你如何评价拿破仑第六节美国的建立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第八节16~18世纪的亚洲第三章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二节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第1页)第五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六节亚洲革命风暴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第三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第四节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第五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章第一节自然科学第二节文学和艺术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4~20世纪初)选修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第三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二章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二节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第四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三章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第四章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节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三节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四节美苏争霸第五节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第六节亚洲经济的发展第五章第一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二节世界政治的发展第三节世界经济的发展[活动课]了解联合国、评价联合国和参与联合国事务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一节科学技术第二节学术思潮和教育第三节文学艺术部分中英文词汇对照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选修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全一册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第三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第四节夏、商、西周的文化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第七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第二章第一节秦朝的统治第二节两汉的统治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第四节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第六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第七节秦汉时期的文化第三章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第四章第一节短暂的隋朝第二节唐朝的开国和盛世第三节唐朝后期的政局第四节隋唐制度的革新第五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第六节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七节隋唐时期的交往友好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第五章第一节五代十国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第四节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第五节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第六节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七节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第八节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第六章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第二节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第三节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五节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第七节明清时期的文化[活动课·辩论会]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附录一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附录二中国古代朝代表。
中国历史文化教(学)案(史前时代、传说时代、先秦时代)

中国历史歌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争不休并六国始统一,两汉三国竞风流。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又宋元明清帝王尽,中华民族史悠悠第一节史前时代传说时代一、史前时代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约4500 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
考古证据显示224 万年至25 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元谋人、巫山人、蓝田人、直立人、直立人等。
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一)中华曙猿图片欣赏:中华曙猿馆(二)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50 至40 多万年前,直立猿人(三)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在20 至10余万年前,山顶洞人(四)新石器时代早期裴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
补充小知识:母系氏族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
实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
(五)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具备使用红、彩以及食用粟和畜养家畜的特质。
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
(六)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大约出现在4900 年至4100年前间,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黄河流域发现了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
(七)青铜器时代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二、传说时代华夏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
早期的历史,口口相传。
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说法。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
1、燧人氏,又称“燧人”,三皇之首,人,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高三历史课件: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2、人们从观念上出现了人类组织、人类社会的认 同,出现了人自身意识的觉醒,有了美的观念。
山顶洞人出土的骨针 山顶洞人装饰品想象图
二、河姆渡文化与半坡文化
请思考:
1.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 2.原始农业是怎样出现的?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1、母系氏族公社始于氏族公社的产生,终于父系氏族 公社的确立。大体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 器时代 。此时妇女在氏族社会中居支配地位,人们已经掌 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妇女从事采集,男子从事渔猎,实行 族外群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
本节知识结构:
一、远古人群时期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丰富 的国家之一?(读图《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 2.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出什 么结论? 3 为什么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 什么? 4.恩格斯讲过人类用火的意义比发明蒸汽机还要 大。你能结合北京人的用火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5.什么是旧石器时代?什么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提出后继人问题,讙兜 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 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 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2: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 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 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3: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讙兜连 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 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材料4: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 不能相见。 ──《中国古代史常识》 回答: (1)从材料l、材料2可看到“禅让”是一种什么制度? (2)材料3、材料4又说明了什么?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历史教案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历史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教案大全、公务礼仪、合同协议、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工作材料、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书信、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official etiquette,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work material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letter of agree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历史教案教学建议易错概念处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前期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中晚期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
人教版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全一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18页 0020页 0047页 0049页 0051页 0053页 0055页 0057页 0059页
第一章第一节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第二节 两汉的统治 第四节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六节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第三章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第四章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 第三节 唐朝后期的政局 第五节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交往友好 第五章第一节 五代十国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第五节 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第七节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第一章第一节 远古社会和传 说时代
人教版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章第1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远古人群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1、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2、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距今约 27000——5000年(水稻) 3、黄河流域半坡文化:距今约7000— —5000年(粟,蔬菜和麻,彩陶,织 麻布,制麻衣) 1、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约四五千 年(黑陶和白陶,玉器,养蚕和丝织) 2、炎帝、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 3、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禅让制, 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想一想: 想一想: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时期 氏族公社时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 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时期 氏族公社时期。 170万年前至公元前 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 (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 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奴隶社会: 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 奴隶社会: 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 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 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 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 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先秦时代

3:商朝特征:刑法加强
三、周朝(西周) 周文王时期的强盛给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
1、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陕西西安)称镐京。
2、周是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在东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四、井田制与分封制
1、井田制(1)田地形式:更低沟洫纵横,如井字。
(2)内容:A土地归国王所有,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B必须缴纳贡赋给国王;C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山集体耕种,奴隶主全部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
(3)实质:奴隶制的经济制度,是奴隶制的国有土地制度。
井田制开始于商,兴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与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为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为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政治特点: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大国兼并;
经济特点:公有制变成私有制,农耕工具改善、手工业日趋成熟,商业迅速发展
民族关系:各民族逐渐融合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一、社会经济
(一)农业(生产工具进步、生产技术提高)
1、生产工具的进步:(1)铁制农具的使用,铁器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时期,铁农具适用范围扩大;(4)铁农具的使用意义: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的提高。
4、手工业专著:战国时《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各个工种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独一无二。手工业发展的原因:A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多人参与手工劳动;B统治者提倡耕织,促进家庭手工业发展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

山顶洞犬牙
山顶洞遗址
宗教观念的出现
山顶洞遗址可分为四部分,洞口、上室、 下室和窨(yìn)。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地方, 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骨针和装饰品。
下室发现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 人骨周围散布着赤铁矿粉末及随葬品,说 明人骨架是有意埋藏。
婚姻形态
从老年妇女尸体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末、身上 佩带有用兽牙、蚌壳和鱼骨做成的装饰品来 看,老年妇女受到 特别尊重,山顶洞人处在 氏族公社阶段。
2、家畜饲养业的发展
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箭头,不 仅样式精美,而且多为骨制,这反映了当 时的人们狩猎有了剩余,为家畜饲养业创 造了条件。
早期以江西万年仙人 洞遗址为代表。其稻 谷的发现可以使中国 的原始农业起源提早 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 原始陶器的出现,是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 陶器。
中期和晚期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为代表
(一)几处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文化概况
黄河流域:
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前3400— 前2000年)
距今180万年前。 该遗址出土有石器、烧骨、动物化石;石
器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三棱 大尖状器,已具备了人类制造石器的成份。 西侯度石片文化的出现,说明人类石片技 术的应用,当以中国为最早。
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 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
4、陕西兰田人
新人又叫晚期智人,从4、5万年前到一万年 前之间。典型遗址为广西柳江人、北京山 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山西峙峪人,台 湾的左镇人。
现代人开始形成。
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母系氏族社会又叫母权制,是继原始群居 之后原始公社制度下的又一个发展阶段。 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 早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一、我国的远古居民 1、元谋人 远古人群 2、北京人 3、山顶洞人 二、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 母系 氏族 1、母系氏族公社 公社 2、原始农业的出现 3、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氏族公社 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 1、父系氏族公社 氏族 2、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公社 3、贫富分化与阶级的出现 炎帝、黄帝和尧、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历史与传说 炎帝、黄帝和尧、 2、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3、阶级社会的到来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引言解读
何谓先秦时代? 何谓先秦时代?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的 发祥地之一,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发祥地之一,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我国发现的早期人类遗址地域分布广,数量多, 我国发现的早期人类遗址地域分布广,数量多, 各个时期均有代表性的遗址。 各个时期均有代表性的遗址。我国早期人类遗址发现 的文物内容丰富。 的文物内容丰富。如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 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我国 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一、我国的远古居民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遗址最丰富的 国家之一?(读图) ?(读图 国家之一?(读图) 2、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何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何特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为什么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 为什么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 么? 4、恩格斯讲过人类用火的意义比发明了蒸汽机还要大。 恩格斯讲过人类用火的意义比发明了蒸汽机还要大。 你能结合北京人的用火说说人类用火的意义吗 说说人类用火的意义吗? 你能结合北京人的用火说说人类用火的意义吗? 5、什么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文化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文化有什么特点?
元谋人和北京人两项最重要的文化成就
北京人遗址中发掘出的 被火烧裂的石头
制造石器、 制造石器、使用火
1 、我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地域极为广泛,从东北的辽河流 我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地域极为广泛, 域到广东珠江流域,从西藏到台湾都有我国先民的遗迹。 域到广东珠江流域,从西藏到台湾都有我国先民的遗迹。这些 分布地域广, 遗迹分布地域广 时间跨度大,数量多,绵延不息。 遗迹分布地域广,时间跨度大,数量多,绵延不息。说明从一 开始中华文化就有多元发展的趋势, 开始中华文化就有多元发展的趋势,奠定了中华文明宏伟博大 的基础。 的基础。 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元谋人已经会制造石器 工具了。 工具了。 火的使用是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一种自然力, 3、火的使用是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一种自然力,从而促进了人 的进化与进步。远古人类利用火照明取暖、防御野兽、 的进化与进步。远古人类利用火照明取暖、防御野兽、烧烤食 维系着种族的繁衍。特别是有了火,人类可以吃到熟食, 物,维系着种族的繁衍。特别是有了火,人类可以吃到熟食, 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人自身体质的发展, 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人自身体质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进 同时也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远古人类最早使用天然 化。同时也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远古人类最早使用天然 如北京人遗址中有厚厚的灰烬层。 火,如北京人遗址中有厚厚的灰烬层。山顶洞人已懂得使用人 工取火。) 工取火。) 打制的石器被称为旧石器, 4、打制的石器被称为旧石器,主要使用旧石器的时代被称为 旧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人类的遗迹被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 旧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人类的遗迹被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那 时人类过着最初的原始群居生活,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 时人类过着最初的原始群居生活,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 已经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生活方式了。 已经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生活方式了。
农业出现后,粮食成了主食, 农业出现后,粮食成了主食,这就需要大量的 容器、炊具,陶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容器、炊具,陶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氏族公社后的一项重要 成就。半坡人使用的陶器大多是红色底子, 成就。半坡人使用的陶器大多是红色底子,上 面画着青蛙、鹿形等黑色 褐色的花纹 黑色和 的花纹, 面画着青蛙、鹿形等黑色和褐色的花纹,所以 称为彩陶 彩陶。 称为彩陶。科学家把发现了彩陶的原始文化称 为( )。 当时已有了原始纺织业 不过,同学们要注意, 原始纺织业。 当时已有了原始纺织业。不过,同学们要注意, 这时人们所穿的衣服是用( 织成的, 这时人们所穿的衣服是用( )织成的, 而不是棉花。 而不是棉花。棉花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 宋元以后的事情了 那是宋元以后的事情了。 料,那是宋元以后的事情了。
山顶洞人及氏族公社时期的开始
思考: 思考:
1、山顶洞人比 北京人有了哪 些进步? 些进步? 2、什么是氏族 公社? 公社? 3、有了骨针, 有了骨针, 有了装饰品, 有了装饰品, 这些说明了什 么?
山 顶 洞 人
磨制技术 人工取火 氏族公社生活 爱美观念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
人类社会的认同 人自身意识的觉醒
观察半坡人与河姆渡 人房屋
半坡人房屋: 半坡人房屋: 半地穴式 河姆渡人房屋: 河姆渡人房屋: 干栏式
半坡人与河姆渡人普 遍使用磨制石器, 遍使用磨制石器,进 入新石器时代。 入新石器时代。“彩陶” 半坡居民:较高的纺织技能, 半坡居民:较高的纺织技能, 织麻布、制麻衣。 织麻布、制麻衣。
神农氏 因宜 教田 辟土 种谷 以振 万民
水稻和粟是几千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两种主 要粮食作物。 要粮食作物。我们祖先创造的这些成就是对 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随着原始农牧业的发 人们的衣食来源较稳定了, 衣食来源较稳定了 展,人们的衣食来源较稳定了,也就要求生 活相对安定。 活相对安定。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学 会制造房屋和凿井,过着定居生活 定居生活。 会制造房屋和凿井,过着定居生活。有了房 可以避风雨寒暑,防备虫蛇猛兽, 屋,可以避风雨寒暑,防备虫蛇猛兽,定居 比自然洞穴条件好多了。 比自然洞穴条件好多了。原始畜牧业是从狩 猎发展起来的。由于弓箭的发明,猎物多了, 弓箭的发明 猎发展起来的。由于弓箭的发明,猎物多了, 人们一时吃不完,就把受轻伤的动物( 人们一时吃不完,就把受轻伤的动物(或活捉 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 的)驯养起来,慢慢就成了家禽家畜。
起止时间: 170万年前 公元前221 221年 起止时间:约170万年前 -公元前221年 原 时间: 170万年前 公元前2070 2070年 始 时间:约170万年前 -公元前2070年 原始人群: 社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会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 阶 炎帝、黄帝和尧、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段 奴 时间:公元前2070 2070年 公元前476 476年 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隶 夏朝 社 商朝 会 阶 西周 段 春秋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2、原始农业是怎样出现的?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原始农业是怎样出现的?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在社会实践中, 在社会实践中,逐渐 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 规律,并进行人工培育, 规律,并进行人工培育, 最终出现原始农业。 最终出现原始农业。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获 得了相对稳定的食物, 得了相对稳定的食物, 为过上定居生活创造了 条件。 条件。
二、河姆渡文化与半坡文化(母系氏族公社繁
荣阶段的典型) 荣阶段的典型) 母系氏族公社始于氏族公社的产生, 1、母系氏族公社始于氏族公社的产生,终于父 系氏族公社的确立。 系氏族公社的确立。大体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 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 。此时妇女在氏族社会中 居支配地位,人们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居支配地位,人们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妇 女从事采集,男子从事渔猎,实行族外群婚, 女从事采集,男子从事渔猎,实行族外群婚,只 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 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原始 农业、原始手工业都出现在这个阶段。 农业、原始手工业都出现在这个阶段。 河姆渡氏族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生活 河姆渡氏族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 河姆渡氏族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他们过着定居生活,进入了原始农耕 定居生活 在黄河流域。他们过着定居生活,进入了原始农耕 磨制石器。 时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时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 水稻,半坡居民会种植粟 蔬菜和麻, 植水稻,半坡居民会种植粟、蔬菜和麻,并且有较 高的制陶技术 纺织技能 制陶技术和 技能。 高的制陶技术和纺织技能。
中国历史朝代的沿革
夏商和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三分魏蜀吴 南北朝并列 宋元明清后 东周分两段 一统秦两汉 二晋前后延 隋唐五代传 皇室至此完
中国古代史概述: 中国古代史概述:
1、时间:从距今170万年前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 170万年前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 时间:从距今170万年前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 划分为六个时期: 2、划分为六个时期: 1]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 170万年前 万年前— 221年):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 1]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前221年):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 定; 2]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 221—220年):封建大一统的局面形成 封建大一统的局面形成; 2]秦汉时期(前221—220年):封建大一统的局面形成; 3]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589):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封建国家分裂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 4]隋唐时期(581—907):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 4]隋唐时期(581—907):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 隋唐时期 ): 展;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907—1368):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 族政权并立,民族大融合; 族政权并立,民族大融合; 6]明清时期(1368—1840):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6]明清时期(1368—1840):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社会由盛转衰。 社会由盛转衰。 包括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3、包括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推动社 会形态不断演进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会形态不断演进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原始社会处 于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处于铜器时代,封建社会处于铁器时代, 于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处于铜器时代,封建社会处于铁器时代, 三者均属于农业社会。 三者均属于农业社会。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 4、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均取决于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 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