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淹溺、电击急救
中暑、淹溺、冻伤、电击、烧伤3

热痉挛(heat cramp):由于失盐引起肌
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 使水和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大量水而 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氯血症,导致肌 肉痉挛,并可引起疼痛。高温下劳动者 的出汗量可在10 L以上,汗中含氯化钠 约0.3%~0.5%,大量出汗后仅饮不含盐 的饮料,可致失盐>失水,从而引起热 痉挛。
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
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相对湿度为40%~60%,通过以下方式散热:
1.1辐射
是散热最好途径。热不经接触直接散失到环境中。气温15~ 25℃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 及足部。温度33℃时,辐射散热降至零。當 氣溫超過32。C時,身體熱 量散 失最主要即是靠流汗蒸發來完成。 1.2 蒸发 每蒸发lg水,可散发2.4kJ(0.58 kcal)的热量。環境的相 對濕度超過75% 時蒸發散熱的能力,即漸漸降低。 1.3对流 热经周围空气的流动接触散失。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 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 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风中体热快速散失。 1.4传导 热经直接接触散失。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如穿湿衣服热将 快速散失。 通常室温(15~25℃)下,人体散热分别依靠辐射(60%)、蒸发 (25%)、对流(12%)、传导(3%)来进行。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 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仅依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每蒸发1g 水,可散失2.43KJ(0.58kcal)热量。
冷液动脉内快速注射高热(身温41℃)伴休
克者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 快速注入股动脉,15分钟滴完,可使血 压上升及体温较快下降。 体外循环降温。 反复间断膀胱灌注降温。
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合用效果更好。 氯丙嗪: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 降低 氧 耗, 为 常用 协 助物 理 降温 药 物。2 5 - 5 0 mg 入 500ml糖盐水或生理盐水静点1-2h,病情危急时用氯丙 嗪和异丙嗪各25mg入5%糖100-200ml,10-20分钟点完。 如两小时内体温仍未降可重复一次。必须密切观察血 压、神志和呼吸。血压下降时(收缩压下降至90mmHg) 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低血压时肌注间羟胺(阿拉 明)、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或其他α受体兴 奋剂;如进入深昏迷、呼吸抑制、血压明显下降(收 缩压≤80mmHg)则停用。肛温降至38.5℃应暂停,如 体温回升可重复运用,有心血管病慎用。
基本急救知识-05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5.2中暑
(3)用冷水或冰水冷敷头部、颈部及四肢大血管处(如腋窝、腹股 沟)等进行物理降温,亦可用40%酒精擦身,同时按摩病人的四肢, 以防周围血液循环的停滞。
(4)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同时应用效果较好。常用的降温药物是氯 丙嗪,该药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松弛 肌肉及降低氧耗量的作用。用法:将氯丙嗪25~50毫克稀释于500毫 升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滴注1~2小时。病情紧急时,可将氯丙嗪 25毫克及异丙嗪25毫克稀释于100~200毫升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 中,在10~20分钟内滴注完毕。如2小时后体温仍无下降趋势,可再 重复一次。滴注时,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受条件限制 时,亦可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
达皮肤全层,甚至伤 及皮下组织、肌肉或 骨骼
痛觉消失,无弹性,干燥、坚硬 如皮革,蜡白,焦黄或炭化,干 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
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 芽创面。小面积可愈合, 大面积需植皮才能愈合, 遗留疤痕
表5-1烧伤深度的鉴别要点
5.3烧伤
5.3.3急救方法
急救的原则是立即消除烧伤的原因,保护创面,设法使病人镇静、止 痛等。
5.3烧伤
5.3.2烧伤深度估计
烧伤深度采用三度四分法估计,分一度、二度(分浅二度和深二度)和 三度烧伤,如图5-4所示,鉴别要点见表5-1所示。其口诀是:一度红 斑,二度水泡,三度焦痂。
分度
一度 (红斑)
5.3烧伤
深度
临床表现
创面愈合过程
达表皮角质层,生发 轻度红、肿、痛、热,感觉过敏, 2~3天后脱屑痊愈,无疤
先兆中暑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昏、耳鸣、胸闷、心 悸、恶心、大汗、口渴、四肢无力和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现象,体温正常或稍 高,如及时离开高温环境,可以很快恢复。
高温中暑、冻伤、淹溺人身事故处置方案

高温中暑、冻伤、淹溺人身事故处置方案1.范围1.1某某光伏电站(以下简称“电站”) 为迅速、有序处置项目公司从业人员及施工人员高温中暑、冻伤、淹溺人身事故,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电站综合应急预案,1.2本方案适用于高温中暑、冻伤、淹溺人身事故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
2.引用标准2.1《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电监安全[2009]22 号);2.2《电力工业紧急救护工作规范》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机构某某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组织:电站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电站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电站应急组。
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时,应急领导小组即为电站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组即为现场应急指挥部。
电站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组长:某某副组长: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电站应急组组成人员:组长:某某副组长:某某某某成员:全站运行人员3.2职责3.2.1接到发生险兆或事故报告后,立即按本处置方案向电站、公司应急组报警,由组长组织各岗位和相关人员,进行事故处理,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2.2处理原则:应急处置以保障人身安全为首要原则,同时兼顾设备安全和环境保护,控制危险源,避免事故扩大。
事故灾害有危及人员安全的险情发生时,应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组织救援和疏散。
3.2.3向电站应急组部、公司应急组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110展情况,请求支援。
3.2.4配合电站应急组、公司应急组进行事故处理和调查工作。
4.事故特征4.1夏季高温时,在通风差室内作业、室外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日光曝晒下露天施工作业等,易造成人员中暑而引起的人身事故。
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 38.5 度以上。
重度中暑:高热、意识障碍、无汗、肌肉痉挛、虚脱或短暂晕厥。
触电及溺水事故救援措施

触电及溺水事故救援措施
一、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一)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
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
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二)迅速通知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责
任工程师,汇报有关的情况。
(三)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
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四)由项目部经理和安全员进行与公司和地方上的联络,施工
队不得私自隐瞒不报。
并把受伤人员紧急送往附近医院继续进行抢救。
(五)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
(六)项目有关人员和施工队伍有关人员在现场进行分析,制定
相应的整改措施,并马上执行。
对所有职工进行教育,防止触电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溺水事故应急措施
(一)营救人员向坠落溺水者抛投救生物品(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二)如溺水者距离岸边不远,营救人员可向坠落溺水者抛投结
实的绳索和递以硬性木条、竹竿将其拉起。
(三)溺水者距离岸边较远,排水性较好的营救人员可携带救生
物品(营救人员必须确认自身处在安全状态下)下水营救。
(四)溺水者上岸后注意伤者全身受伤情况,有无休克及其他颅
脑、内脏等合并伤。
(五)等待医护人员时,应对不能自主呼吸、出血或休克的伤者先进行急救。
(六)当怀疑有骨折时,不要轻易移动伤者。
溺水、电击伤、中暑

溺水、电击伤、中暑的救治1、如何对溺水者进行急救?(1)迅速将患者营救出水。
(2)救生呼吸:初始救治是口对口或口对弗的救生呼暖,并应尽早进行。
(3)清除气道异物:是否需要清除吸入下呼吸道的水尚来得到科学证明。
大多数溺水者只吸入少量的水,而淡水会很快由肺部吸收入血循环。
lO~20%溺水音乐死于喉痉挛或摒气。
而井来吸入任何水分。
因此,除了甩负压吸引外.任何移除呼吸道内的水(倒水)的企图均不必要,而且危险。
(4)胸外按压:如已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
如胸外按压失效.可开胸进行胸内心脏按压术。
2、触电对人的致命作用是什么?电流对入体的伤害.可概括勾电流本身及电能的光热效应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触电对入的致命作用_丰要是造成心室纤期.导致心脏停搏。
另一方面是对延髓呼吸中枢的危害.引起呼吸中枢抑制、麻痹、呼吸停止。
光电效应可造成电烧伤。
3、如何对电击伤进行现场急救?(1)迅速切断电源:翘速关闭开关.或用干木棍等不导电物体将电线从患者身上挑开。
在患者未脱离电源前.不得直接接触患者。
(2)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轻者.神志仍清醒,应就地休息1~2小时.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
(3)如呼吸停止、心音昕不到.立即做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直到复苏或出现尸斑为止。
(4)心脏复苏药物的应用:在进行心脏按压术及人工呼吸的同时.使用肾上腺索和异丙肾上腺素。
但在复苏过程中如发现仅是心脏搏动微弱而非室颤者,忌甩肾上腺索,以免提高心叽应激性,引起室颤。
(5)去除心室纤颤:采用电除颤及药物除颤。
(6)复苏成功后,积极对症和支持治疗。
4、试述重症中暑的处理原则及主要措施一旦确诊为重症中暑者.必须紧急抢救。
治疗原则为:④迅速降温;②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积极防治休克及脑水肿。
其主要措施为;(1)降温措施:①环境降温.使室温保持在22~25c左右.室内放赶冰块,并用电风扇向病人吹风;②冰水敷擦,在颈项、头顶,腋下及腹股沟加蹬冰袋,全身皮肤用冰水或冷水拭浴③冷水浸溶.病人取半坐卧位.浸于15~16(的冷水中,水面与病人乳头连线齐平,④冷液动咏内快速注射;用4c的5%葡萄糖盐水1000ml经股动脉向心快速注射.于13分钟内注完{⑤药物降温。
学生十种急救常识总结

学生十种急救常识总结(一)中暑急救法1.中暑的表现中暑均有高温接触史,症状表现为口渴、多汗、头晕、衰弱无力、心慌、高热、皮肤灼热、干燥,重症有昏迷、抽搐、呕吐、瞳孔缩小。
2.中暑的抢救(1)当学生中暑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仰卧,将头部垫高,用冷毛巾进行冷敷;解开衣领,放松腰带,使呼吸顺畅;如体温过高。
(2)用冰水或冰水加酒精浸湿和摩擦全身,并用电风扇吹,连续操作,一直到使体温降至38℃左右为止。
或者在头颈、腋窝、腹股沟等浅表大血管区置冰袋,体表盖以湿毛巾,反复用冰水浇洒,同时,必须配合全身按摩,使皮肤血管扩张。
(3)有条件可配合冰帽降温和药物降温。
(4)饮用盐水或静脉补液。
(二)触电急救法人体能导电,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皮肤接触处的灼伤,电流通过中枢神经和心脏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和循环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停止和心室纤颤。
雷击是电击的一种,处理与电击相同。
1.电击的临床表现严重的触电休克表现为呼吸停止,触电人呈昏迷状态,皮肤青紫而变冷,血压急骤下降,但心脏仍维持搏动。
更严重者出现心室纤颤,除呼吸停止及昏迷外,心音和脉搏消失,皮肤触及电源处出现灼伤。
2.急救方法(1)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
如果关不了电源,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或电线。
否则不但无法救他,还可能伤及自己。
可用厚而干的衣服、木棒或用干毛巾绕在触电人脚上推开或拖开触电人。
在触电人脱离电源之后,要尽快将其移到通风较好的地方。
(2)心脏按摩,如触电人心跳停止,必须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如呼吸停止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严重触电除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外,应迅速转送医院治疗。
(三)溺水救助法1.溺水造成死亡的原因(1)水进入肺内,将空气排挤出去,引起肺水肿、窒息而死。
(2)水的刺激会引起会厌的痉挛性闭锁,也可以因迷走神经的抑制引起心脏突然停搏。
虽只有很少的水进入肺内也可引起死亡,但此种病人被救活的机会较大。
(3)淡水溺水者由于大量淡水由肺部吸收入血内,使血液稀释和溶血后血钾升高,迅速导致心室纤颤。
急救护理学ppt课件第十一章 中暑、淹溺与触电

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热痉挛
重度中暑
热衰竭
热射病
9
先兆中暑
体温<38 ℃ 非特异性身体不适
10
轻度中暑
体温>38 ℃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11
热痉挛
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环 境 温
大 量
单纯
失 盐 补水
血钠
度 增
出 汗
失水
浓度↓↓
高
肌肉 痉挛
热痉挛
严重的肌肉痉挛伴收缩痛
LOGO
第十一章 中暑、淹溺与触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
学习目标
❖1.掌握 中暑、淹溺、触电的概念。 ❖ 2.掌握中暑、淹溺、触电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掌握中暑、淹溺、触电的救治与护理 。
2
第一节 中暑
3
概念:
是指高温或烈日暴晒等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 致机体热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或脑组织 细胞受损而致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又称急性 热致疾患。
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患者
15
环
境
大
温
量
度
出
增
汗
高
汗腺 疲劳
散热相对或绝对不足 体温急剧升高
中暑高热 (热射病)
--------Assessment--------
热射病
临床表现为中暑“三联征”
▪ 高热:直肠温度可达41℃-43℃ ▪ 无汗 ▪ 意识障碍
多见于老年人和热适应不良者
--------Assessment--------
查 体 : T40℃ , HR110 次 /min , R32 次 /min ,Bp90/60mmHg,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 等圆约1.5mm,对光反射消失。双下肢阵发性抽 搐,大小便失禁。
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

• 猝死 • 一、定义 几种观点: 1.临床发病后即刻或几分钟内死亡 2.突然的非意料的(自然)死亡,即刻 发生或于急性症状体征发作后的24 h 死亡。 3. 健康人或虽患某种疾病,但病情稳定 或好转时发生非暴力性意外死亡,时限不超过 6h. 4.原发性心搏骤停作为一个突发事件而 缺乏其他疾病诊断依据,估计由于心电不稳引 起,如未经复苏或复苏无效,原发性心搏骤停 即被认为是猝死。
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 这应称之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这 类病人当然不是心肺复苏急救的对象。而由于 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虽处于“临床 死亡”状态,但经过积极抢救,完全可能复苏 并恢复健康生活。
猝死定义与时限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的病人 突然意外死亡,约占总死亡率15—30%。 时限:6小时。 心搏骤停是猝死的直接原因,猝死是心 搏骤停后果,二者存在因果联系,但含意不完 全等同。只有当心搏骤停是猝死唯一表现,而 且缺乏其他疾病诊断依据时,心搏骤停才被认 为与猝死同义。
常规剂量及大剂量应用仍有争论。有学者认 为,首次应用lmg,无效再予5mg,给药间期 3—5分钟。
标准用量:0.01—0.02mg/kg静脉注射,3—5分 钟重复使用 。
心电图表现:——心脏虽然丧失泵血功能, 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心电图表现 为下列三种类型: 心室颤动(VF)占80—85%以上。
心室停顿。 电机械分离。
五、心肺复苏步骤与具体方法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规定,心肺脑复苏 (CPCR)实施可规纳为3期9步骤:
(1)基础生命维护(basic Life support BLS)(A.B.C)
D: (drug)
E: (ECG)
F: (fibrillation treat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暑(heart stroke)
(补充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暑的病因、发病机制
2
理解:重症中暑的临床特征
3 掌握:中暑的救护原则
•中暑的定义
机体处于高热环境中(高温闷热天气或烈日暴晒下), 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或脑 组织细胞受损,而出现的以高热、无汗、意识丧失或惊厥等 临床表现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病。
肺部罗音、心律失常、心音弱或消失; 腹部膨隆、四肢厥冷。
•分类
1 、干性淹溺:占10%。 指入水后,因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强烈刺
激,引起喉头痉挛,从而导致窒息。 2 、湿性淹溺:占90%。
指入水后,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 呼吸道和肺泡,而发生窒息。
海水淹溺:高渗性液体 淡水淹溺:低渗性液体
概念:
人淹没于水中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 挛,从而发生窒息和缺氧,造成临床死亡状态的急症。
溺死者: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近乎淹溺者:水中救出后,暂时性地窒息,但心搏未停止者。
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寒战、抽搐。 体征:神志改变、面部青紫肿胀、眼结膜充血;
按轻重分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度中暑 ____ 中暑高热 (热射病)
中暑痉挛(热痉挛) 中暑衰竭(热衰竭) 日射病
•中暑的发病机制
正常机体散热调节方式: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体内产热与散热
处于动态平衡,使机体体温维持在37 ℃左右。
主要方式: 辐射、传导与对流 蒸发 呼吸 大、小便的排出
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电流种类、电流强度、电压高低、电阻大小、通电途径、电流接触时间 有关
触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电压越高,组织电阻越小、损伤越严重。 人体电阻,从小→大:血管→神经→肌肉→皮肤→脂肪→肌腱→骨组织。
干燥皮肤电阻50000~1000000Ω(欧姆),湿润皮肤的电阻1000~5000Ω, 破损皮肤电阻300~500Ω。若皮肤潮湿、过水,电阻就会大大减低。 通电途径:凡电流流经心脏、脑干、脊髓可致严重后果。 电流通过心脏的百分数:左手→双脚6.7%、右手→双脚3.7%、
•重度中暑的发病机制(P148)
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一定程度时,或机体热调节能力下降时:
高热环境下--CNS兴奋--内分泌机能亢进--机体新陈 代谢增快--产热增加、散热又不足时--体内热量将蓄积 --体表温度进一步升高达40 ℃。
---中暑高热(热射病)
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时(打铁、炼钢)--热直接作用于头 部--脑组织温度高达40-42 ℃--脑组织充血、水肿。
---日射病
•重度中暑的发病机制(续,P148)
高热环境下--机体大量出汗--失水、失盐--机体脱水 --若未及时补水、盐--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周围 循环衰竭--CNS、肝肾功能衰竭。 ---中暑衰竭(热衰竭)
高热环境下--机体大量出汗--失水、失盐--机体脱水、 电介质紊乱--若只补水、不补盐--稀释性低钠血症-- 四肢无力、肌肉痉挛。 ---中暑痉挛(热痉挛)
•中暑的诱发因素
肥胖者、产妇(散热不足、环境通风不良) 酷暑季节(室温超过35℃) 老年人、久病卧床者(热调节能力差) 过度劳累、睡眠不足 饮酒、饱食后,立即进行高温环境下劳作 伴发潜在性的疾病: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
先天性汗腺缺乏症、下丘脑病 某些药物的应用:阿托品、巴比妥类
•中暑的分型(P148)
对症治疗
1 纠正血容量: 海水淹溺:5%葡萄糖或血浆,忌输生理盐水。 淡水淹溺:2-3%氯化钠、全血、红细胞
2 肺水肿处理: 3 防止脑水肿: 4 防治肺点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神志、呼吸、循环、尿量情况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输液的护理:输液速度、量 4 心理护理。
✓ 重型触电:脱离电源后, 立即行CPR、转运
医院内救护
➢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 ➢ 维持有效循环:CPR、电除颤、持续心电监护、BP、尿量监测。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脑水肿防治:头部冰敷 ➢ 合并伤的处理: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疫苗
➢ 加强基础护理
8、淹溺 (Drowning)
概述
高
下降
极少发生
常见
肺水肿、脑水肿、肺水肿、脑水肿、心
心力衰竭
力衰竭、心室颤动
• 救护原则(P177-178,掌握)
1、水中救护: 自救、他救 2 、岸边救护:
1)倒水 2)清理呼吸道 3)心肺复苏 3 、护送入院
•1、水中救护: 自救、他救
自救: 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
深吸气、浅呼气
• 他救:从其背后抱住头颈、手臂;
外伤、出血、骨折。 后遗症:失明、耳聋、精神异常、定向力丧失。
•触电现场救护
迅速脱离电源 1、关闭电掣 2、挑开电线:
用干燥木棍 3、切断电线 4、拉开触电者
注意事项:
1、 保持自身安全 2、雨天失去绝缘性能 3、在20m以外切断电源 4 、避免给触电者造成
其他伤害
院外救护
✓ 轻型触电:就地休息1-2小时
右手→左手3.3%、左脚→右脚0.4%。
交流电比直流电杀伤力大。 雷电的电压高达几千万伏特,故危害极大
病情评估(P169)
受伤史: 临床表现:
轻型:面色苍白、精神紧张;瞬间感觉异常; 晕厥、短暂 意识丧失; R、HR增快,心率不齐; 重型: 电击局部或出现点状或大片状严重烧伤。
心律不齐、心跳、呼吸骤停 并发症:高钾血症、酸中毒;受伤肢体可出现暂时瘫痪、
软骨 平滑肌
动脉
毛细血管
静 脉
•发病机制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
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小叶模式图
肺泡囊 肺泡
海水淹溺的发病机制
• 海水---淡水淹溺的比较
项目
血液总量 血液性状 红细胞损害 血浆电解质
心室颤动 主要致死原因
海水淹溺
淡水淹溺
减少
增加
浓缩显著
稀释显著
很少
大量
Na、Ca、Mg升 高K,Na、Ca、Cl
防止被溺水者紧紧抱住。
•2、岸边救护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倒水处理
①膝顶法 ②肩顶法 ③抱腹法 3 心肺复苏
倒水处理 膝顶法
肩顶法
抱腹法
倒水的注意事项
①保持淹溺者头胸部下垂位置,以利积水流出。
②尽量避免:因倒水时间过长,而延误CPR等措施 的进行。
3、医院内救护
置于抢救室 维持呼吸功能 维持循环功能 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