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电网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110kV电网中的距离保护进行设计的,旨在使学生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应用场景以及调试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独立设计和调试110kV电网距离保护系统。

二、设计内容
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气距离原理、I-V特征法和角度特征法等,以及距离保护的分类。

2. 距离保护的组成部分
了解距离保护的组成部分,包括主保护、备用保护、监控装置和负载切换等,并掌握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3. 距离保护的应用场景
了解距离保护在电网中的应用场景,包括线路距离保护、变压器距离保护和母线距离保护等,并掌握不同应用场景下距离保护的设计要求和调试方法。

4. 距离保护系统的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独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系统,包括选型、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等,实现对电网故障的保护和自动切除。

5. 距离保护系统的调试
针对设计的距离保护系统进行调试,包括模拟故障、检查保护动作、检查自动切除等,保证距离保护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三、设计要求
1. 设计过程需结合实际电网,在电网拓扑结构、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和母线参数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和设计。

2. 设计过程中需加强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3. 设计报告中需详细说明设计思路、参数设置、故障模拟和调试等过程,保证报告清晰明了。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

目录第一章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说明 (2)第二章短路电流计算 (5)• 2.1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2.2两相短路电流计算第三章35KV电网7500KV A变压器配置 (10)• 3.1 电力变压器配置原则• 3.2 35KV电网7500kvA变压器保护配备原则第四章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11)• 4.1 电流速断保护• 4.2 差动保护• 4.3 瓦斯保护• 4.4 变压器后备保护第一章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在巩固《水电站继电保护》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国家计委、水电部等机关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学习和执行,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解我国现行的技术经济政策。

3、初步掌握继电保护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4、提高计算、制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

(二)对课程设计的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规程、规范的执行必须考虑到任务书所规定的实际情况,切忌机械地搬套。

2、独立思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参考有关资料和主动争取教师的指导,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但必须坚持独立思考,独自完成设计成果。

3、认真细致在课程设计中应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马虎潦草不负责的弊病,为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担当建设任务打好基础。

4、按照任务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完成。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短路电流计算、变压器保护配置设计和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短路电流计算为保护配置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电网继电保护配置部分主要对变压器保护配置相应的保护来快速切除故障,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本设计主要选择右侧7500KV A变压器进行整定。

三、设计题目: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四、原始资料:某县有金河和青岭两座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2MW和8MW,各以单回35KV输电线路向城关变电所供电。

金河电站还以一回35KV联络线经110KV中心变电所与省电网35KV电网接线示意图主要参数见下表:发电机:额定容量SeKW额定电压UeKV功率因数暂态电抗X"d标么电抗X*F30006.3 0.8 0.2 0.333 40006.3 0.8 0.2 4主变压器:额定容量SeKVA额定电压UeKV接线组别短路电压Ud%标么电抗X*B7500Y,dll 7.5 1 10000Y,dll 7.5 0.75 40000Y,dll 7.5 0.7520000Yn, yno, dll X*1=0.55 X*2=0 X*3=0.35输电线路:名称导线型号长度(KM)电抗标么值有名值(Ω)金中线LGJ-120401.16816金城线LGJ-120100.2924青城线LGJ-120300.87612最大运行方式:两电站的六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中心变电所在地110KV母线上的系统等值标么电抗为0.225。

继电保护35kv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35kv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35kv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35kV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主要设备的构造与功能;2. 掌握35kV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要求,能够正确解读相关技术参数;3. 了解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流程,掌握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并进行参数设置;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35kV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和处理;3. 能够熟练操作35kV继电保护设备,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操作观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35kV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课程目标明确,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讲解继电保护的作用、分类及其工作原理,重点阐述35kV系统常用的保护原理,如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2. 35kV继电保护设备:介绍35kV系统中主要继电保护设备的构造、性能参数及功能,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设备。

3. 35kV继电保护系统配置:分析35kV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要求,包括保护装置的选择、参数设置、系统调试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置与调试。

4. 35kV继电保护装置操作与故障处理:详细讲解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流程,分析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与故障处理。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35kV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参数设置、故障处理等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5kv电网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书

35kv电网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书

35kv电网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距离保护。

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根据给定的相关数据,首先设计了输电线路图,然后进行整定计算。

根据对距离保护I,II, III段保护的整定计算,熟悉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根据这次设计总结距离保护的优缺点。

并对这次设计进行总结。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第一章概论 (2)1.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2)第二章距离保护的要求 (3)2.1 电力系统距离保护 (3)2.1.1距离保护概念及适用围 (3)2.1.2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3)2.2 阻抗继电器 (4)第三章距离保护的计算 (5)3.1 系统电路图 (5)3.2 短路电流计算 (5)3.3 距离保护的整定 (8)3.4本设计的具体计算 (12)3.4.1距离保护I段的整定计算 (12)3.4.2距离保护II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13)3.4.3距离保护III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13)第四章距离保护的评价 (15)4.1距离保护的优缺点和应用围 (15)第五章设计心得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概论1.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外界因素(如雷击、鸟害等)、部因素(绝缘老化,损坏等)及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各种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的状态出现,常见的故障有:单相接地;三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短路等。

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状态有:过负荷,过电压,非全相运行,振荡,次同步谐振,同步发电机短时失磁异步运行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状况的重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他们能及时发出告警信号,或直接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事件。

110kV电网线路保护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电网线路保护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引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尤其是近年来,继电保护产品类型众多,原理不断有所突破,特别是微机保护的采用,实现了继电保护行业的革命,随之而来的网络技术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及校验是本设计的重点。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任务和要求1.1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概述继电保护装置属于二次系统,它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继电保护的电力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继电保护要达到及时切除故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整定计算、调试、运行维护等,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

电力生产运行和电力工程设计工作都离不开整定计算,不同部门整定计算的目的是不同的。

电力运行部门整定计算的目的是对电力系统中已经配置安装好的各种继电保护按照具体电力系统参数和运行要求,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所需要的各项整定值,使全系统中的各种继电保护有机协调地布置、正确地发挥作用。

电力工程设计部门整定计算的目的是按照所设计的电力系统进行分析计算、选择和论证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选型的正确性,并最后确定其技术规范。

同时,根据短路计算结果选择一次设备的规范。

35kv电网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设计

35kv电网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设计

35kv电网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距离保护。

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 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根据给定的相关数据,首先设计了输电线路图,然后进行整定计算。

根据对距离保护I,II,III段保护的整定计算,熟悉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根据这次设计总结距离保护的优缺点。

并对这次设计进行总结。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第一章概论 (3)1.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3)第二章距离保护的要求 (4)2.1 电力系统距离保护 (4)2.1.1距离保护概念及适用范围 (4)2.1.2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4)2.2 阻抗继电器 (5)第三章距离保护的计算 (6)3.1 系统电路图 (6)3.2 短路电流计算 (6)3.3 距离保护的整定 (10)3.4本设计的具体计算 (15)3.4.1距离保护I段的整定计算 (15)3.4.2距离保护II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15)3.4.3距离保护III段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16)第四章距离保护的评价 (17)4.1距离保护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17)第五章设计心得 (18)参考文献 (19)第一章概论1.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外界因素(如雷击、鸟害等)、内部因素(绝缘老化,损坏等)及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各种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的状态出现,常见的故障有:单相接地;三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短路等。

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状态有:过负荷,过电压,非全相运行,振荡,次同步谐振,同步发电机短时失磁异步运行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状况的重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他们能及时发出告警信号,或直接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事件。

继电保护110kv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110kv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110kv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110kV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设备和保护功能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掌握继电保护配置原则,能够分析不同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

3. 了解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掌握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阅读并分析110kV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图纸,识别各种保护装置及其功能。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计算。

3. 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模拟故障分析,提出改进保护配置和参数设置的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践操作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10kV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应为具有一定电力系统知识基础的大三或大四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分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础理论- 继电保护概述:定义、作用、发展历程。

- 继电保护原理: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等。

- 保护装置的类型及功能:如继电器、保护屏、综合自动化装置等。

2. 110kV继电保护系统配置与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系统配置: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

- 继电保护动作过程:故障类型、保护动作逻辑、时间特性等。

- 典型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如纵联差动保护、距离保护、过流保护等。

3. 继电保护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理解保护动作过程。

继电保护3kv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3kv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3kv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3kV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了解其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 学会分析3kV继电保护装置的电路图,理解各部分功能及相互关系;3. 了解3kV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3kV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基本操作和调试;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3kV继电保护装置,并为其设计简单的保护方案;3. 能够分析3kV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2.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对电力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3kV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电力系统服务。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讲解3kV继电保护的原理、分类及功能,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分析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2学时2. 3kV继电保护装置电路分析:以教材第三章为例,详细讲解3kV继电保护装置的电路图,分析各部分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学安排:3学时3. 继电保护装置操作与调试:结合教材第四章,介绍3kV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安排:2学时4. 保护方案设计:依据教材第五章内容,指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3kV继电保护装置,并设计简单的保护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周佳俊班级学号:院、系、部: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吴文通2015年12月吉安目录1 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选择1.1选择原则1.1.1 发电机、变压器运行方式选择的原则(1)一个发电厂有两台机组时,一般应考虑全停方式,一台检修,另一台故障;当有三台以上机组时,则选择其中两台容量较大机组同时停用的方式。

对水电厂,还应根据水库运行方式选择。

(2)一个发电厂、变电站的母线上无论接几台变压器,一般应考虑其中容量最大的一台停用。

1.1.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原则(1)发电厂、变电所低压侧有电源的变压器,中性点均要接地。

(2)自耦型和有绝缘要求的其它变压器,其中性点必须接地。

(3)T接于线路上的变压器,以不接地运行为宜。

(4)为防止操作过电压,在操作时应临时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操作完毕后再断开,这种情况不按接地运行考虑。

1.1.3 线路运行方式选择原则(1)一个发电厂、变电站线线上接有多条线路,一般考虑选择一条线路检修,另一条线路又故障的方式。

(2)双回路一般不考虑同时停用。

1.2 本次设计的具体运行方式的选择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保护的性能。

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之前,首先应该分析运行方式。

现结合本次设计具体说明如下,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是所有设备全部投入运行;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为发电机G1或G2投入。

对保护501而言,其最大运行方式应该是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保护501的最小运行方式应该是在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

所有变压器星型侧接地。

2 故障点的选择和正、负、零序网络的制定如图3.1所示,在整个系统中选择了4个短路点d1、d2、d3、d4。

之所以选这四个点是因为本系统需要零序电流保护,通过这四点算出最大最小零序电流为后面的零序电流整定奠定基础。

图3.2、3.3、3.4是d1短路时的正、负、零序网络图,由于篇幅所限,其他短路点的网络图这里没有画出来。

图3.1等值电路图和各短路点4 线路保护方式的选择、配置方案的确定4.1 保护的配置原则小电流接地系统(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反应相间短路故障:由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没有接地点,故单相接地短路仅视作异常运行状态,一般利用母线上的绝缘检查装置发信号,由运行人员分区停电寻找接地设备。

对于变电站来讲,母线上出线回路较多,也涉及供电的连续性问题,故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反应接地故障。

110KV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作为故障的保护方式,采用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作为接地短路的保护方式。

对于极个别非常短的线路,如有必要也可以采用纵差保护作为主保护。

4.2 配置方案的确定根据题目的要求和保护的配置原则,从经济性出发:本系统线路的保护方式采用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作为故障的保护方式,采用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作为接地短路的保护方式。

其中,第一段作为线路的主保护,二、三段作为后备保护。

5 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成果(具体过程参考附录三)表6.16 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成果(具体过程参考附录四)表7.1结束语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继电保护的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对课本和参考书籍的翻阅,进一步提高了独立自主完成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与110kv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以及短路故障类型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和整定,因此它可以保护发生上述各种故障和事故时的系统网络,再设计思路中紧扣继电保护的四要求:1速动性2灵敏性3可靠性4选择性。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重新回顾了电力系统分析,电路,电机学,CAD等专业课。

因为这次课程设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基本上涵盖了所有专业课知识,对短路计算,电路的化简进一步加深了认识,通过和同学的讨论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参考资料[8]韩笑.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继电保护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9]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0]贺家李,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4[11]尹项根,曾克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上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2]陈德树.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1992[13]孙国凯,霍利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2[14]有关国家标准、设计规程与规范、图纸附录一电网各元件等值电抗计算1.1基准值选择基准功率:S B=100MV·A,基准电压:V B=115KV。

基准电流:I B=S B/1.732 V B=100×103/1.732×115=0.502KA;基准电抗:Z B=V B/1.732 I B=115×103/1.732×502=132.25Ω;电压标幺值:E=E(2)=1.051.2输电线路等值电抗计算(1) 线路AS2等值电抗计算正序以及负序电抗:X AS2= X1L AS2=0.4×15=6ΩX AS2*= 6/132.25=0.04537零序电抗:X AS20=X1L AS2= 3X1L AS2=3×6=18ΩX AS20*= X AS20/Z B=18/132.25=0.1361(2) 线路AB等值电抗计算正序以及负序电抗:X AB= X1L AB=0.4×25=10ΩX AB*= X AB/ Z B=10/132.25=0.07561零序电抗:X AB0= X0L AB= 3X AB=30ΩX AB*=3 X AB*=0.2268(3) 线路AC等值电抗计算正序以及负序电抗:X AC= X1L AC=0.4×18=7.2ΩX AC*= X AC/ Z B=7.2/132.25=0.05444零序电抗:X AC0= 3X AC=21.6ΩX AC0*= 3X AC* =0.1633(4) 线路BS1等值电抗计算正序以及负序电抗:X BS1= 0.4×28=11.2ΩX BS1*= 11.2/132.25=0.08469零序电抗:X BS10= 3X BS1=33.6ΩX BS20*= 3X BS1*/ Z B=0.25411.3变压器等值电抗计算(1) 变压器1B、2B等值电抗计算X T1= X T2=(U K%/100)×(V N2×103/ S N)≈98.736ΩX T1*= X T2*=X T1/ Z B=98.736/132.25=0.7466(2) 变压器3B、4B等值电抗计算X T3= X T4 =(U K%/100)×(V N2/ S N)≈62.9805ΩX T3*= X T4*=X T3/ Z B=62.9805/132.25=0.4762(3) 变压器5B、6B等值电抗计算X T5=X T6= X T7=(U K%/100)×(V N2/ S N)≈83.89ΩX T6*= X T5*=0.63051.4发电机等值电抗计算(1)发电机G1、G2电抗标幺值计算X G1=0.7109×132.25=94.0165ΩX G1* = X G2*=X%S B /S G=0.71091.5最大负荷电流计算(1) B母线最大负荷电流计算 (拆算到110KV)I fhB ·max =2 S2B /3U =2×15000/(1.732×115)=150.62A;(2) A母线最大负荷电流计算I fhA ·max = 2S3B/3U=2×20000/(1.732×115)=200.8234A附录二零序短路电流的计算根据最大负荷电流可求出对应的负荷阻抗X LD1= E/1.732 I d1·max=265.6ΩX LD2= E/1.732 I d2·max=330.7ΩX LD3= E/1.732 I d3·max=189.7ΩX LD4= E/1.732 I d4·max=209.9Ω2.1 d1点短路的零序电流根据题目给的数据和正、负、零序网图可求出X0∑=16.75ΩX1∑= X2∑=48.23ΩI0·min=E/(2Z2∑+Z0∑)= 115/(2×48.23+16.75)=1.066 KA I0·max=E/(2Z0∑+Z1∑)= 115/(2×16.75+48.23)=1.477KA2.2 d2点短路的零序电流根据题目给的数据和正、负、零序网图可求出X0∑=24.36ΩX1∑= X2∑=43.83ΩI0·min=E/(2Z2∑+Z0∑)= 115/(2×43.83+24.36)=0.898 KA I0·max=E/(2Z0∑+Z1∑)= 115/(2×24.36+43.83)=1.097 KA2.3 d3点短路的零序电流根据题目给的数据和正、负、零序网图可求出X0∑=56.8ΩX1∑= X2∑=47.2ΩI0·max=E/(2Z2∑+Z0∑)= 115/(2×47.2+56.8)=0.799 KA I0·min=E/(2Z0∑+Z1∑)= 115/(2×56.8+47.2)=0.712 KA2.4 d4点短路的零序电流根据题目给的数据和正、负、零序网图可求出X0∑=34.8ΩX1∑= X2∑=45.6ΩI0·min=E/(2Z2∑+Z0∑)= 115/(2×45.6+34.8)=0.958 KAI0·max=E/(2Z0∑+Z1∑)= 115/(2×34.8+45.6)=1.0484.1.1零序电流保护?段的整定计算(1) 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单相接地或两相接地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3I0·max,即K K'=1.2 ,I0'·dz=K K'3I0·max=1.2×3×0.799=2.876KA由于断路器506无下一回线路,所以无需整定零序保护的第П段4.1.2零序电流保护Ш段的整定计算(1) 起动电流①躲开在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相间短路时所出现的最大不平衡电流I bp·max,即I bp·max=0.865KA, K"'K =1.2,I0'''·dz=K"'K I bp·max=1.2×0.865=1.04KA(2)灵敏度校验作为本线路近后备保护时,按相邻线路保护范围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流过本保护的最小零序电流3 I0'''·min来校验,要求Klm≥2,即Klm=3 I0'''·min/ I0'''·dz=3×0.712/1.04=2.05≥2,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