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控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一、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需求某工厂的需求分析:a)要求采用“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远程客户端”方式构建一个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本监控管理系统在本地需要分控,在客户端进行远程视频和报警监控b)图像传输利用IP网络平台c)前端摄像机采用固定安装和带云台控制两种类型,固定摄像机用于监控固定的监控区域;带云台控制摄像机要求能够控制摄像机的转动和镜头的拉伸,以便对现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看;d)客户端可以随时访问任意前端的视频图像e)客户端可以进行本地录像,可以设置、制定录像工作计划时间表。

要求有多种录像检索方式;f)客户端可以回放检索本地录像资料;g)客户端可以控制前端摄像机云台二、系统设计1.设计目标某工厂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要满足现有资源和网络需求的性能,前端视频采集子系统、监控中心视频管理系统的建设均满足公安部《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工作的意见》的性能要求,力求系统稳定运行,数据存储可靠,视频数据定期归档。

首先,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要保障厂区和公共活动区域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生产设备及其它重要设施的财产安全,预防人为破坏活动,并在意外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取得事件发生的过程录像,为及时处理和追究责任提供有力证据。

这是视频监控的基本功能要求。

另一个重要方面,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在工厂日常生产过程中,起到辅助生产的作用,实现生产线的无人值守。

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和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规定,并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工厂视频监控需求制定出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功能实现以下目标:1)视频采集功能:前端视频采集系统采集视频并按照传输要求进行压缩、编码处理,转换成能够通过接入网关,满足在数字交换网上传输的信息格式。

2)视频传输功能:对经过压缩、编码处理的视频信息,按照工作流程在工厂专网中进行传输,根据安全管理权限,构成各级传输网络系统。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家居环境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然而,由于家居环境常常分布广泛且设备分散,传统的人工管理和监控方式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因此,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智能家居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家庭环境的智能管理和实时监控。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传感器节点、单片机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家居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传感器节点通过简单的电路与单片机控制器相连,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2. 单片机控制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单片机控制器还负责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和模式。

3. 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节点与单片机控制器、云服务器以及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系统采用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与处理:单片机控制器通过传感器节点实时采集家居环境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存储。

同时,根据预设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家居环境的状态。

2. 控制命令发送: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单片机控制器向家居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实现设备的自动开关和模式切换。

3. 通信协议设计:为了实现传感器节点、单片机控制器、云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设计一套可靠的通信协议。

本系统采用基于TCP/IP的通信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无线通信与云平台集成本系统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低功耗的通信技术,如ZigBee、Wi-Fi或蓝牙等,实现传感器节点与单片机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实验二远程监控系统

实验二远程监控系统

通达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远程监控系统姓名:学号:专业:网络工程指导老师:王诚2010年11月20日实验名称:在线考试系统一、实验目的1.通过这次实验,了解远程控制的原理。

2.通过这次实验,掌握C/S模式MFC的通信过程及原理。

3.熟练的操作VC6.0,并利用其作出所需的软件程序。

二、实验内容制作C/S结构模式的远程控制软件,并利用其实现远程桌面显示,关机,以及重启的功能。

三、实验分析及过程1.实验采用的是TCP/IP协议中的UDP传送协议。

而Windows下,通信的实现就是要借助于Sockets(套接字)实现的。

在连接成功时,应用程序两端都会产生一个Socket实例,操作这个实例,完成所需的会话。

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服务器端://初始化套接字CServerView::CServerView(){m_bServerIsOpen = FALSE;m_hClientSocket = INVALID_SOCKET;}CServerView::~CServerView(){if (m_bServerIsOpen)closesocket(m_pDoc->m_hServerSocket);if (m_hClientSocket != INVALID_SOCKET){closesocket(m_hClientSocket);m_hClientSocket = INVALID_SOCKET;}}客户端://初始化套接字BOOL IniSock(HWND hWnd){WORD wVersionrequested;WSADATA wsaData;wVersionrequested = MAKEWORD(2,0);int err = WSAStartup(wVersionrequested,&wsaData);if (err == -1){MessageBox(0,"套接字初始化错误!", "远程控制",MB_OK|MB_APPLMODAL);return FALSE;}CONNECT = TRUE;//设置计时器SetTimer(hWnd,IDT_TIMER,US_TIME,NULL);return TRUE;}//----------------------------------------------------------------------------//连接套接字BOOL ConnectSock(){int msgsock;//分配套接字ServerSock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if (ServerSock < 0){MessageBox(0,"套接字初始化错误!", "远程控制",MB_OK|MB_APPLMODAL);return FALSE;}//开始连接server.sin_family = PF_INET;server.sin_port = htons(4069);serve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m_csIP);msgsock = connect(ServerSock,(struct sockaddr*)&server,sizeof(server));if (msgsock!=0){return FALSE;}return TRUE;}2.关机以及重启功能的实现,获得的原理是先获得进程的控制权限,具体代码实现如下:if (strCommand=="SERVER_SHUTDOWN"){static HANDLE hToken;static TOKEN_PRIVILEGES tp;static LUID luid;if(::OpenProcessToken(GetCurrentProcess(),TOKEN_ADJUST_PRIVILEGES|TOKEN_QUERY,&hToken)) //OpenProcessToken()这个函数的作用是打开一个进程的访问令牌{::LookupPrivilegeValue(NULL,SE_SHUTDOWN_NAME,&luid);//LookupPrivilegeValue()的作用是修改进程的权限tp.PrivilegeCount=1; //赋给本进程特权tp.Privileges[0].Luid =luid;tp.Privileges[0].Attributes =SE_PRIVILEGE_ENABLED;::AdjustTokenPrivileges(hToken,false,&tp,sizeof(TOKEN_PRIVILEGES),NULL, NULL); //AdjustTokenPrivileges()的作用是通知Windows NT修改本进程的权利}//发送反馈信息CString strBackMsg="SERVER_SHUTDOWN|";pServer->m_strServerMsg=strBackMsg;pServer->SendMsg();//强制关机ExitWindowsEx(EWX_POWEROFF|EWX_FORCE,0);}然后在对话框关机按钮中,赋予关机键功能即可。

中石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中石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中石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介绍 (4)1.3 系统概述 (5)二、需求分析 (6)2.1 功能需求 (7)2.1.1 实时监控 (9)2.1.2 数据存储与分析 (9)2.1.3 远程控制 (11)2.1.4 报警与通知 (12)2.2 非功能需求 (13)2.2.1 系统可靠性 (15)2.2.2 安全性 (15)2.2.4 扩展性 (17)三、系统设计 (18)3.1 总体架构 (20)3.2 硬件设计 (22)3.2.1 摄像头 (23)3.2.2 服务器 (24)3.2.3 网络设备 (24)3.3 软件设计 (26)3.3.1 监控软件 (27)3.3.2 数据库管理软件 (28)3.3.3 控制软件 (29)3.4 系统安全 (31)3.4.1 数据加密 (32)3.4.2 用户认证 (33)四、系统实施 (35)4.1 项目计划 (37)4.2 人员组织 (37)4.3 开发进度 (39)4.4 测试与验收 (40)五、维护与升级 (41)5.1 日常维护 (43)5.2 故障处理 (44)5.3 升级方案 (45)六、总结 (47)6.1 设计成果 (48)6.2 预期效果 (49)6.3 后续工作建议 (50)一、内容描述项目背景与目标:简要介绍中石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项目背景,包括企业安全需求、现有监控系统的不足以及本系统的目标和意义。

系统架构设计:详细描述中石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架构,包括各个模块的功能、接口定义和技术选型。

功能需求分析:根据中石油的具体业务需求,分析系统需要具备的主要功能,如实时监控、录像回放、报警处理、用户管理等。

设备选型与配置:针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摄像头、NVR、服务器等),提出具体的选型建议和配置要求,以满足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

系统集成与测试:阐述如何将各个模块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各种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校姓名总考号年月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局域网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远程桌面监控系统可以让本地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访问不同的远程计算机,并对其进行操作。

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本系统实时地监控联网计算机的运行情况、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联网计算机系统设置,对出现故障的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修复。

管理人员通过本系统可以规范员工对计算机的使用、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系统可以在不同平台上运行,实现运行不同桌面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的相互监控。

该系统对远程主机的监控主要包括:实时监视桌面状态、修改系统配置文件、控制鼠标、键盘的基本操作。

本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开发工具采用NetBeansIDE6.7开发。

本文介绍了局域网中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全部过程。

运用功能结构图、程序流程图等对远程桌面监控子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简单介绍了远程桌面监控系统的应用前景以及面临问题;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目标以及用户需求。

设计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各个模块的功能;然后主要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步骤。

并对模块中用到的类、构造函数和主要方法做了简单的说明。

最后给出了测试方法和结果,对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远程桌面监控Java Socket JPEG RMI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DMS Abstract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moteDesktop Monitoring System in LANAbstractRDMS enables the local computer to control a different remote computer through the LAN . In the system the administrator can monitor the operation of a remote computer, change the remote computer's system settings, repair faults in remote host. The administrator can regulate the use of staff on the computer, to discover and resolve problems.This system can run on different platforms to achieve monitoring between computers running different operating systems. The system for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console includes: real-time monitoring desktop status, modify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files, control the mouse, keyboard, basic operations.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in Java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development tools are NetBeansIDE6.7 .This paper describes analysi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DMS. Functional structure diagram, program flow chart are used in system design process. First RDMS application prospect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faced is introduced; the overall system objectives and user requirements are described. Design of the system basic framework and functions of each module are discussed; the various functional blocks of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steps, modules used in class, constructor and main method of doing a simple description are given. Finally, test methods and resul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are summarized.Keywords: Remote Desktop Monitoring Java Socket JPEG RMI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需求分析 (3)2.1系统设计背景与总体目标 (3)2.1.1系统设计的背景 (3)2.1.2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 (3)2.2用户需求 (3)2.2.1功能需求 (3)2.2.2性能需求 (4)第3章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5)3.1可采用的技术方案 (5)3.1.1套接字Socket (5)3.1.2JPEG压缩技术 (6)3.1.3Java的RMI技术 (7)3.2可行性分析 (9)3.2.1技术可行性 (9)3.2.2经济可行性 (9)3.3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10)3.3.1Java编程语言 (10)3.3.2NetBeans开发工具 (10)第4章系统分析与设计 (12)4.1系统基本框架 (12)4.2系统总体设计与功能结构 (13)4.3主控端系统设计与功能结构 (13)4.3.1配置管理模块 (14)4.3.2显示远程桌面模块 (15)4.3.3远程控制模块 (16)4.4被控端设计功能结构 (17)4.4.1配置管理模块 (17)4.4.2发送桌面信息模块 (18)4.4.3响应控制模块 (19)第5章系统实现 (20)5.1系统实现思路 (20)5.2主控端程序(Client Program) (22)5.2.1配置管理模块中的基本操作功能 (22)5.2.2配置管理模块中的扫描可连主机功能 (27)5.2.3显示远程桌面模块中的桌面显示功能 (30)5.2.4显示远程桌面模块中的附属功能 (34)5.2.5远程控制模块 (34)5.3被控端程序(ServiceProgram) (35)5.3.1配置管理模块中的安全管理功能 (35)5.3.2配置管理模块中的系统基本设置功能 (37)5.3.3发送桌面信息模块 (39)5.3.4响应控制模块 (42)第6章测试 (45)6.1主控端测试 (45)6.1.1对基本操作功能的测试 (45)6.1.2对扫描可连主机功能的测试 (45)6.1.3对远程控制功能的测试 (45)6.2被控端测试 (45)6.2.1对连接密码的验证测试 (45)6.2.2创建存储密码文件的测试 (46)6.3测试结果 (46)第7章结论 (47)致谢 (48)参考文献 (49)第1章引言网络的诞生拓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网络的迅速发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远程监控系统是一种能够实时远程监控目标的系统,通过使用技术手段实现对目标的远程观察、数据采集、图像传输、存储等功能。

远程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环境监测、设备远程管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个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1.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远程监控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目标的监控范围、监控要求,以及用户对系统的需求等。

例如,如果是用于视频监控,需要确定监控的对象、监控区域等。

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对图像分辨率、帧率、传输方式、存储容量等的需求。

2.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是指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远程监控系统的架构通常包括监控端和监控中心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1)监控端:负责采集目标的信息(如图像、温度、湿度等)并将其传输给监控中心。

监控端通常由传感器、摄像机、控制器等组成。

(2)监控中心:负责接收监控端传输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显示和存储等操作。

监控中心通常包括服务器、硬盘阵列、显示器、与监控终端的通信接口等。

3.数据采集和传输设计数据采集是远程监控系统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系统对目标信息的获取质量和效率。

数据采集通常包括图像、声音、温度湿度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1)图像采集:图像采集是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通常使用摄像机采集目标的图像,并通过压缩编码技术将其转换为数字化的数据。

(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的过程。

可以使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有线传输方式可以使用以太网、电力线、光纤等,无线传输方式可以使用Wi-Fi、蓝牙、LTE等。

4.数据处理与存储设计在监控中心接收到数据后,需要进行处理、分析、显示和存储等操作。

(1)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于图像数据,可以进行图像解压缩、图像增强、目标检测和跟踪等处理和分析操作。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

(2)数据显示: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数据以图像、视频、曲线等形式显示给用户。

嵌入式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绪论嵌入式系统远程监控系统(以下简称远程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实现的远程监控系统。

它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平台,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设备,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报警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帮助读者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

二、远程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1、实时监控远程监控系统需要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同时,系统需要记录设备状态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2、远程访问远程监控系统需要提供远程访问功能,以便用户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对设备进行监控。

3、报警功能远程监控系统需要实现设备状态异常时的报警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三、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硬件设计(1)选择合适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板本文选择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板,可提供良好的性能和可靠的稳定性。

同时,开发板支持多种外设接口,方便扩展和应用。

(2)设计传感器接口远程监控系统需要接入多种传感器,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本文采用I2C接口连接传感器,可实现多路传感器同时接入,对设备多种状态进行监控。

2、软件设计(1)选择合适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本文选择基于Linux内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开放源代码、可移植性强等优点。

同时,Linux提供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方便系统开发。

(2)系统框架设计本文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设计,将远程监控系统拆分为视图层、控制层、模型层三个部分,各部分独立实现。

视图层负责显示用户界面,控制层负责处理用户输入和业务逻辑,模型层负责处理系统数据和状态,三个部分之间通过接口实现数据交互和消息传递。

(3)网络通讯实现本文采用Socket编程实现远程访问,将设备状态数据通过网络传输给监控中心。

同时,系统支持多用户访问和数据压缩传输,实现高效的远程监控功能。

(4)报警功能实现本文采用邮件和短信两种方式实现报警功能。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远程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工业生产到智能家居,从环境监测到医疗保健。

传统的远程监控系统往往受到硬件设备性能、网络带宽、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海量的数据存储、灵活的扩展性和高可靠性等优势,能够实现对远程设备和环境的实时、高效、精准监控。

二、云计算技术概述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

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云计算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超大规模:云计算平台通常拥有大量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2、虚拟化: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抽象为逻辑资源,实现资源的灵活分配和管理。

3、高可靠性:采用数据冗余和容错技术,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4、通用性:云计算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和业务场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5、高可扩展性: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调整资源配置,轻松应对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三、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监控系统架构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监控系统通常由感知层、网络层、云计算平台和应用层组成。

感知层负责采集被监控对象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图像等。

这一层通常由各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组成。

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计算平台。

可以采用有线网络(如以太网)或无线网络(如 WiFi、蓝牙、移动网络等)进行数据传输。

云计算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它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三个层次。

IaaS 提供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PaaS提供平台环境和开发工具;SaaS 则直接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20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5年7月22日1设计内容及要求1.1具体题目依据给出的牵引供电的典型控制对象—纽结型开闭所主接线如图1.1所示。

要求每位同学设计时对所有开关器件进行编号,一般为8位二进制编码,模拟量对采集节点进行编号,一般为电流、电压及功率,然后根据各自选择不同的节点进行设计。

TV1TV2TV3TV4QS1 QS4QF1QF2QF3QF4QF5QF6QS3QS6QS2QS7QS8QS9QS5QS10TA1TA2TA3TA4TA5TA7TA6TA8TA9TA10TA11TA12图1.1 纽结型开闭所主接线设计内容包含:8路遥信量采集和一路功率量和一类常用电参量测量。

数据采集点编号如表1所示。

数据采集点QS1 QS2 QS8 QS9 QF1 QF2 QF3 QF6编号01H 02H 03H 04H 05H 06H 07H 08H2硬件系统设计2.1遥测量采集系统设计2.1.1采集系统框图设计遥测信息是表征系统运行状况的连续变化量,分为电量和非电量两种。

电量指的是一次系统中母线电压、支路电流、支路有功和无功等,非电量指的是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的温度、水库的水位等。

不论是电量还是非电量都需要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弱电信号,如0~5V或-5~+5V的直流模拟电压。

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量均为强电信号,因此这些量必须先经过电压互感器TV和电流互感器TA,再经过相应的变送器,转换成弱电信号。

这些弱电直流模拟信号受多路开关控制分时接入模/数(A/D)转换电路,经A/D转换电路后转换成一组二进制代码。

遥测量的转换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遥测量的采集框图2.2遥信量采集系统设计遥信信息是二元状态量,在电力系统中,遥信信息可以表示设备的启停、断路器的投切、隔离开关的开合、告警信号的有无、保护动作与否等(1)遥信对象状态的采集遥信信息通常由电力设备的辅助接点提供,辅助接点的开合直接反应出该设备的工作状态。

提供给远动装置的辅助接点大多为无源接点,即空接点,这种节点无论是在“开”状态还是“合”状态下,接点两端均无电位差。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提供的就是这一类辅助接点。

另一种辅助接点则是有源节点,有源节点在“开”状态时两端有一个直流电压,是由系统蓄电池提供的110V或220V直流电压。

一些保护提供此类接点,遥信量采集如图2.2所示。

无论无源还是有源触点,由于他们来自强大系统,直接进入远动装置将会干扰甚至损坏远动设备,因此必须加入信号隔离措施。

通常采用继电器和光电耦合器作为遥信信息的隔离器件,如图2.3所示。

(a) 继电器隔离(b) 光电耦合隔离图2.3 遥信信息的隔离措施(2) 遥信状态的输入电路经过信号处理后,远动装置内的遥信信息为符合TTL电平的“0”、“1”状态信号。

每一遥信对象映射到计算机中正好是二进制代码的一位,大量散乱的遥信对象必须通过遥信状态的输入电路的有效组织。

接收遥信量的输入电路可以用三态门SN74LS244、并行接口芯片Intel8155和数字多路开关芯片SN74151三类接口芯片实现。

并行接口芯片Intel8155的数据状态读取控制见附录表A所示。

3采集数据处理3.1遥测信息的处理A/D转化后的数据为原始数据,这些数据提供给调度人员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

(1) 数字滤波数字滤波在计算机中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对输入信号的量化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减少干扰在用用信号中的比重、提高信号的真实性。

这是一种软件方法、对滤波算法的选择、滤波系数的调整都有极大的灵活性,在要测量的处理上得到了广泛应运。

有限幅滤波法、算术平均滤波法、递推平均滤波法。

(2) 死区计算死区计算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规定一个较小的变化范围,当模拟量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时,认为该模拟量没有变化,这个期间模拟量的值用原值表示,规定的范围称为死区。

减轻主机负担的负担,降低了灵敏度。

(3) 越限比较。

(4) 标度变换及事故追忆A/D后的数据只代表其输入模拟量的电压大小,不能代表要测量的实际值,求实际值时必须进行标度转化。

3.2遥信信息的处理遥信信息在采集和处理上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定时扫查和变位触发。

(1) 定时扫查模式因为遥信信息不是时刻变化的,通常情况下状态是不变化的,而状态的改变往往又是瞬间完成的。

因此对遥信量采集时,必须不断地扫查,以捕捉遥信变位。

连续N次读遥信量状态并比较是否相等是一种软件去抖的方法,可保证遥信量的正确性。

(2) 变位触发模式在实时扫查模式的基础上,稍加修改则可实现变位触发模式。

遥信变位触发模式特别适用于对遥信分辨率要求极高的场合,当然这种模式所提供的硬件环境也可实现定时扫查模式。

变位触发模式需要增加一些硬件,占用一个CPU 的外部中断源。

这是一种以硬件投入换取软件实时性的方法。

4远动信息的规约组织当远动信息的传输采用循环传输模式时,信息传输的帧结构、信息字结构和传输规则等各种约定,应遵照颁布的循环式传输规约,也称为循环式远动规约。

(1) 帧结构帧结构包括同步字、控制字和信息字由48位二进制数组成。

为了保证同步字在通道中的传输顺序为三组EB90H ,写入串行口的同步字为三组D709H 。

远动信息帧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 循环式远动规约的帧结构控制字有6个字节组成,他们是控制字节、帧结构、信息字n 、源站址、目的站址和校验码字节。

(2) 信息字结构信息字由6个字节组成,其中第一个字节是功能码字节,第2到5字节是信息数据字节,第6字节是校验码字节。

(3) 帧的组织方式,其中源站址30H ,目的站址20H 。

5信道编码计算5.1 数据采集点编号TV3和TV4 分别为上下行线路中牵引侧的电压互感器,用来测上下行线路中牵引侧的电压值;TA5-TA13为电流互感器,用来测各部分电流值。

表5.1 数据采集点编号5.2遥测信息编码在远动装置中,用一个A/D 转换器对多路输入的直流模拟电压分时地进行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

由于采用一个A/D 转换器,因此各个输入量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变成统一量程的直流模拟电压,A/D 转换结果的数字量只代表其输入模拟量的电压的大小,而不能代表要测量的实际值,要想求得实际值就必须进行采集点 TA5 TA6 TA8 TA9 TA10 TA13 TV3 TV4 编号00H02H04H05H06H07H08H09H标度变换。

设TV1和TV3采集的电压为25KV ,本文仅以此为例对其编码过程如下: 本设计采用的是12位A/D 转换器,单极性0~10V ,TV1和TV3额定电压为25KV ,设最高电压为29KV ,根据标度变换25KV 所对应的输入量A 如下:292510A= 求得8.6V A =1040958.6D= 求得DC2H D =。

由于遥测的功能码为7FH ,所以求得信息字为7F0DC20DC2,采用软件表Ⅰ(见附录B )对信息字进行编码,将m 分成信息段17FH M =,20DH M =,3C2H M =,40DH M =,5C2H M =。

在软件表中,查出1M 对应的中间余数17AH r =;求'22177H M M r =+=,查表得243H r =; 求'33281H M M r =+=,查表得38EH r =;求'44383H M M r =+=,查表得480r H =; 求'55442H M M r =+=,查表得5C9H r =。

CDT 帧结构的同步字为EB90EB90EB90H,控制字为71610130208CH ,循环式传输规约的帧结构为:EB90 EB90 EB907161 0130 208C 7F0D C20D C2C95.3遥信信息编码在(48,40)系统循环码中,信息序列00000000000010101000001111000001=m 00000000,其中1)(28+++=x x x x g ,将m 分成信息段如下,M 1=11110000,M 2=01101010,M 3=00000000,M 4=00000000,M 5=00000000,在给定的软件表中查出M 1对中间余数1H 11011110r =,1L 00000000r =,得M 1的余数111011110r =,则:2212H 2L 0110101011011110101101001011000000000100M M r M M '''=+=+==+=+查表得,2H M '的中间余数2H 00011001r =,2L M '的中间余数2L 00011100r =。

得2M '的余数22H 2L 00000101r r r =+=。

以此类推得5M '的余数55H 5L 11000000r r r =+=。

5r 就是信息序列m 的余数,即是信息序列的校验码。

校验码为C0H 。

传输规约的帧结构为:EB90 EB90 EB9071F4 0130 20D8 F06A 0000 00C06调制方案选择数字调制是利用数字信号去控制一定形式的载波而实现调制的一种方法,通常用高频正弦波作为载波信号。

这是载波信号可以表示为:m ()cos()u t U wt φ=+当用数字基带信号去分别控制正弦载波信号的幅值m U 、角频率ω、相位ϕ这三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参数时,便分别实现了振幅键控(ASK )、移频键控(FSK)及移相键控(PSK)的调制方式。

7结论经过这次对区间遥信采集系统的设计,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遥信在铁路系统中的重要性,铁路的电力供应与铁路的行车和安全密切相关,是铁路运输基层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供电质量,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减少停电时间,是铁路部门对供电段提出的基本要求。

根据远动终端的功能要求,建立了完成各种功能的特殊模块,各功能模块的功能软件各不相同。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遥信信息通常由电力设备的辅助接点提供,辅助接点的开合直接反映出该设备的工作状态;(2) 不论是有源还是无源触点,必须加入信号隔离措施,以免强电系统损坏远动设备;(3) 在遥信状态的采集方面采用双触点遥信的处理方法,提高遥信信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1]柳永智.电力系统远动(第二版)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钱清泉.电气化铁道微机监控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附录A 并行接口芯片Intel8155的数据状态读取控制Intel8255 数据读取控制0 0 0 0 1 PA口PA口→数据总线0 0 1 0 1 PB口PB口→数据总线0 1 0 0 1 PC口PC口→数据总线1 X X X X X X开关量的状态选通QS1 QS2 QS8 QS9 QF1 QF2 QF3 QFPA口0 1 1 0 1 0 1 0远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报告10附录B 软件表信息段H M 中间余数H r 信息段L M 中间余数L r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0111 0000 0000 0001 0000 0111 0010 0000 1110 0000 0000 0010 0000 1110 0011 0000 1001 0000 0000 0011 0000 1001 0100 0000 1100 0111 0000 0100 0001 1100 0101 0000 1011 0111 0000 0101 0001 1011 0110 0000 0010 0111 0000 0110 0001 0010 0111 0000 0101 0111 0000 0111 0001 0101 1000 0000 1000 1001 0000 1000 0011 1000 1001 0000 1111 1001 0000 1001 0011 1111 1010 0000 0110 1001 0000 1010 0011 0110 1011 0000 0001 1001 0000 1011 0011 0001 1100 0000 0100 1110 0000 1100 0010 0100 1101 0000 0011 1110 0000 1101 0010 0011 1110 0000 1010 1110 0000 1110 0010 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