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工具1检测类工具

合集下载

井下作业设备及井下工具

井下作业设备及井下工具
• 2)较小的管钳不能用力过大,不能加力 杠使用。

3)不能将管钳当榔头或撬杠用。
• 4)用后应及时洗净、涂抹黄油,防止旋 转螺母生锈。用后放回工具架上或工具箱内
•2、扳手
•扳手用来扳动一定范围尺寸的螺栓、螺母,启闭阀 类,上卸杆类丝扣等。
•扳手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扳手有:活动扳手、梅花 扳手、套筒扳手、死扳手、抽油杆扳手、球阀扳手、 管汇扳手等。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扳手。 •(1)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是开口大小可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拧紧或卸掉不同的螺帽、螺栓的工具
•(2)死扳手 •死扳手是指只能上卸一种规格的螺栓、螺母的专用工具。 •常用死扳手的规格有M24、M30、M36等几种。 • 1)使用方法 • a)应选择与螺栓、螺母的尺寸大小相适应的死扳手进行使用。 • b)检查死扳手及手柄有无裂痕,无裂痕方可使用。 • 2)注意事项及保养方法
•a)使用时可以砸击,但应防止死扳手飞起或断裂伤人。
•1)扳手的使用方法 • 1)使用时应根据所上卸的螺母、螺栓的规格大小来选用 扳手的范围。 • • • 2)使用扳手夹螺母应松紧适宜。 3)拉力的方向要与扳手的手柄成直角。
•2)注意事项及保养方法 1)活动扳手禁止采用套筒式扳手。
3)禁止反打扳手。

4)用过后应及时擦洗干净,抹黄油。
•b)扳转死扳手时应逐渐用力,防止用力过猛造成滑脱或断裂。 •c)手扶死扳手虎口上面时,布要被夹伤。 d)用后及时擦洗干净放好。
井下作业常用地面工具
一、地面工具 1、管钳
管钳是用 来转动金属管或其它圆柱形工件,是管路安装 和修理工作中常用的工具。
•管钳的规格和使用范围 •管钳的规格是指管钳头合口时的长度。常用的有18、 24、36、48英寸,其技术规范见表1—3。

12井下工具之一

12井下工具之一

54
133 116 YS114-12-15
62
170 150 YS148-12-15
上压
下压
25
8
25
8
25
25
工作温度,℃ 座封载荷,kN 防坐距,mm
120
60-80 480
120
60-80
120
60-80
500
500
中级工
213. Y111封隔器是靠尾管支撑井底、( A )坐封、上提油 管解封的压缩式封隔器。 A、 提放管柱 B、转管柱 C、自封 D、液压 214. Y111-114封隔器的最大钢体外径为( B )。 A、111 mm B、114 mm C、116 mm D、112 mm 215.Y111-114封隔器的工作压力为( B )。 A、5 MPa B、8 MPa C、10 MPa D、15 MPa 295. Y111-114封隔器的工作温度为( B )。 A、110℃ B、120℃ C、140℃ D、150℃ 296. Y111-114封隔器的坐封载荷为( D )。 A、50~60 kN B、50~80 kN C、60~70 kN D、60~80 kN
三、Y411封隔器
解封打捞:下入接有打捞矛的打捞管柱,打捞矛矛爪 与封隔器上锥体的丝扣接触时,矛爪遇阻上行并在 管柱重量作用下被迫内收,进入上锥体的丝扣内, 此时,打捞矛上接头正好与封隔器皮碗压环接触。 上提管柱,打捞矛锥体上行,撑开矛爪,卡牢在封 隔器上锥体的丝扣内,使封隔器上锥体带着皮碗压 环、上接头、卡瓦壳体、上卡瓦和轨迹中心管上行, 胶筒收回解封。封隔器滑环销钉运动到轨迹中心管 短槽下死点,下锥体退出下卡瓦,下卡瓦就收回解 卡,从而起出封隔器。
锥体
卡瓦

井下工具识别(赵长春)

井下工具识别(赵长春)
解封:停止注水时,油管内外压差平衡时,K344封隔器自动解封;Y341封隔器平时一直 处于座封状态,上提下放管柱管柱时实现解封。
洗井:K344封隔器无单独洗井通道,反洗井时封隔器胶筒自动收回;Y341封隔器有单独 洗井通道,反洗井时洗井通道打开。
分层注水管柱——井下工具
2、配水器
SC空心配水器
偏心配水器
12
封隔器概述
5、封隔器的用途
A、封隔产层、或 目的层,
B、隔绝液体和 压力,
C、保存并利用 地层能量,
D、便于采油、 注13 水。
封隔器概述
6、封隔器的选用依据
1、封隔器的结构 性能,
2、井下流体性质 和种类,
3、地面设备和井 下工具的相互关系,
4、成本、井况。
14
分层注水管柱
类型
死芯子 放大注水芯子 分层定量注水芯子
402 芯子
403 芯子
404 芯子
规格: 401 402 403 404 405 内径: 49 44 39 32 26
分层注水管柱
带K344封的管柱工作原理
注入水由油管注入,由于底筛堵
的带作用Y油3管4憋1压封,的当油管套柱压差工达作到 原理
0.5~0.7MPa时,封隔器座封。同时,水 压经水投嘴死、芯配子水入器工出作水筒孔,推从动油定管压加凡液尔压,,油 定压管凡憋尔压打,开当,达水到经座定封压压凡力尔时和封凡隔尔器座座封。 之间捞间出隙死进芯入子油投套正环常空注,水注芯入子地,层注。入水由油
吊卡是用来起吊并卡住套管、钻杆、油管、抽油杆的专用 工具,起下作业时,用吊环将吊卡悬吊在游动滑车上,吊卡再 卡住套管(或钻杆、油管、抽油杆)便可以进行起下作业了。 吊卡一般为活门吊卡和月牙吊卡两种型式。

常用井下作业工具

常用井下作业工具

螺杆钻具
工作原理:通过螺杆的旋转 和推进,实现钻孔和取芯
结构特点:由螺杆、钻头、 钻杆等部件组成
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 天然气、地热等井下作业
优点:效率高、操作简便、 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
井下作业工具的使
04
用方法
钻头的使用方法
添加标题
钻头选择:根据井下 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 钻头类型
添加标题
考虑操作安全:选择操作简 单、安全可靠的工具
注意操作安全
确保工具质量合格,符合安全标准 操作前检查工具是否完好,有无损坏 操作时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 定期对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工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确保安全
注意工具的可靠性
螺杆钻具的使用方法
检查螺杆钻具各部件是否完好, 确保钻具正常工作
连接钻具与钻机,确保连接牢 固可靠
启动钻机,调整钻具转速和扭 矩,确保钻具正常工作
钻具下放至井底,开始钻井作 业,注意观察钻具工作情况, 及时调整钻具转速和扭矩
钻具钻至预定深度后,停止钻 井作业,将钻具提至井口,进 行接至钻机,准备下一次钻 井作业
,
常用井下作业工具
汇报人:
CONTENTS
目 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标题
02 井下作业工具的种类
03 常用井下作业工具的特点
04 井下作业工具的使用方法
05 井下作业工具的维护与保养
06
井下作业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注意事项
01
添加章节标题
井下作业工具的种
02

手动工具
手动钳子:用于夹持、 剪切、弯曲等操作
液压扩张器:用于扩张或收缩物体

井下工具图集1

井下工具图集1

总长:300mm; 总长:300mm; 外径:148mm; 外径:148mm; 内径: 15mm; 内径: 15mm; 耐温能力: 120℃; 耐温能力:≥120℃; 用途:打捞可捞油管桥塞。 用途:打捞可捞油管桥塞。
总长:300mm; 总长:300mm; 外径:114mm; 外径:114mm; 内径: 15mm; 内径: 15mm; 耐温能力: 120℃; 耐温能力:≥120℃; 用途:打捞可捞油管桥塞。 用途:打捞可捞油管桥塞。
一、常用油井井下器具(16) 常用油井井下器具(16)
HKLQS-148可捞油管桥塞捞矛 可捞油管桥塞捞矛; 名称 :HKLQS-148可捞油管桥塞捞矛; 打捞方式:下压上提; 打捞方式:下压上提; 加压负荷:20-50KN; 加压负荷:20-50KN; 抗拉负荷: 500KN; 抗拉负荷:≥500KN; 丢手方式: 丢手方式:专用工具 ;
总长:1400mm; 总长:1400mm; 外径:114mm; 外径:114mm; 内径: 50mm; 内径: 50mm;
耐压能力:上压≥25MPa,下压≤ 8MPa; 耐温能力: 120℃; 耐压能力:上压≥25MPa,下压≤ 8MPa; 耐温能力:≥120℃; 解封方式:上提管柱; 解封方式:上提管柱; 用途:堵水、找水、找漏等。 用途:堵水、找水、找漏等。
总长:850mm; 总长:850mm; 外径:114mm; 外径:114mm; 内径: 60mm; 内径: 60mm;
耐压能力:上压≥25MPa,下压≤ 8MPa; 耐温能力: 120℃; 耐压能力:上压≥25MPa,下压≤ 8MPa; 耐温能力:≥120℃; 解封方式:上提管柱; 解封方式:上提管柱; 用途:堵水、找水、找漏等。 用途:堵水、找水、找漏等。

井下作业,井下工具,抽油泵,质量检验

井下作业,井下工具,抽油泵,质量检验

井下作业,井下工具,抽油泵,质量检验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井下工具的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也越来越大。

井下作业工具是配合井下作业而使用的工具。

井下作业工具有抽油泵、封隔器、打捞筒、磨鞋、打捞矛、套管刮削器、防砂工具等。

由于井腐蚀介质及其它因素,井下工具,工作一段时间,一些工具无法修复因质量问题或报废不能继续使用。

因此,井下工具下去之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一、井下作业工具质量检验通则井下作业工具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测和性能检测。

1.井下工具的外观检测。

1.1目测。

所有外露非加工表面的防腐漆层均匀牢固,无皱皮、堆积、斑点、气泡及脱落等缺陷。

外露加工表面的防锈情况良好,接箍内外螺纹无损伤、无锈蚀。

各组件无损伤、无裂纹、无毛刺。

橡胶件无咬边老化现象。

镀铬件表面无气泡、气孔、麻点、起皮和碰伤等缺陷。

配合运动件,往复运动手感均匀,运动灵活,无阻滞现象。

1.2尺寸公差检测。

配合面用外径千分尺和内径百分表对内外径进行检测,记录各自的尺寸,符合图纸公差要求。

配合间隙,尺寸都要符合图纸要求。

2.模拟井下工作状态检测。

2.1整体打压试验。

将井下工具装配好后,用试压泵打压,压力一般为20-25MPa,稳压10min,重复三次,不渗不漏为合格,即具备下井条件。

2.2橡胶件油侵试验。

对井下工具使用的橡胶件,要进行油侵试验。

应用柴油模拟井下温度,浸泡72h,然后正反向打压20MPa,胶件不裂口,不起皮为合格。

二、抽油泵质量检验抽油泵主要是由泵筒、柱塞、进油阀(吸入阀或固定阀)、出油阀(排出阀或游动阀)组成。

上冲程时,柱塞下面的下泵腔容积增大,压力减小,进油阀在其上下压差的作用下打开,原油进入下腔,与此同时,出油阀在其上下压差的作用下关闭,柱塞上面的上泵腔内的原油沿油管排到地面。

同理,下冲程时,柱塞压缩进油阀和出油阀之间的原油。

关闭进油阀,打开出油阀,下泵腔原油进入上泵腔。

柱塞一上一下,抽油泵完成了一次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重复进行循环。

【采油PPT课件】常用井下工艺管柱及工具

【采油PPT课件】常用井下工艺管柱及工具

(一)注入井井下工艺管柱
1、分层注入管柱: ⑹Y341-114--同心式聚合物分层注入井 油管+Y341-114封隔器(∮62mm)+连通器(∮43mm) +Y341-114封隔器+配注器+丝堵
针对常规偏心分注管柱对聚合物降粘幅度较大,从而影响聚驱开发效果
的情况,开发研制了该类管柱用于聚驱分层注入井上,它有效降低管柱的粘
该类管柱适用于大多数分层注水井,特别是注水层 段较多的注水井,各项性能比较稳定,对作业施工和日 常管理要求少,但不可以洗井。
它是我厂井下存在最多的一类分层注水管柱,目前, 该类管柱分层井有840口,占分层井总数的70.6%。
(一)注入井井下工艺管柱
1、分层注入管柱: ⑷Y341-95H--偏心式小直径分层套损注水井 油管+Y341-95H封隔器(∮50mm)+665-5偏心 配水器(∮46mm)+ Y344-95H封隔器+…… +中球+筛管+丝堵
目前,该类管柱分层井有305口。从有利于修井角 度,利用其悬挂性能用于套损区内分层注水井;利用 其洗井性能用于二次加密井。
(一)注入井井下工艺管柱
1、分层注入管柱: ⑶Y141-114--偏心式分层注水井 油管+Y141-114封隔器(∮62mm)+665-2偏心 配水器(∮46mm)+ Y141-114封隔器+…… +中球+筛管+丝堵
(二)机械堵水工艺管柱
(二)机械堵水工艺管柱
3、验窜、封堵、封窜管柱
⑴验窜(漏)管柱 油管+K344-114封隔器(∮62mm)+节流器+ K344-114封隔器 (∮62mm)+丝堵;

井下常用修井工具介绍

井下常用修井工具介绍

(4)工作原理:
当矛杆与滑块进入鱼腔之后,滑块依靠自重向下滑动, 滑块与斜面产生相对位移,滑块齿面与矛杆中心线距离 增加,使其打捞尺寸逐渐加大,直至与鱼腔内壁接触为 止。上提矛杆时,斜面向上运动所产生的径向分力,迫 使滑块咬入落物内壁,抓住了落物。
(5)操作方法



①地面检查矛杆尺寸(实际测量)是否合适,卡瓦能 否自由下滑(卡瓦对落鱼的打捞位置应距锁块以上 5mm),并在卡瓦滑道上涂机油,用手来回滑动, 使其运动灵活。 ②下钻柱至鱼顶,记好钻柱悬重与方入,开泵洗井。 ③下放钻柱,引入鱼腔,观察碰鱼方入与入鱼方入及 悬重变化。 ③上提钻柱,悬重增加,则已捞获落鱼。 ⑤倒扣作业时,将悬重提至设计的倒扣负荷,再增加 10~20kN ,即可进行倒扣作业。
(2)结构:

由芯轴、圆卡瓦、释放圆环和引鞋等组成,如图所示。芯轴 的中心有水眼,可冲洗鱼顶和进行泥浆循环。上部是钻杆螺 纹(或油管螺纹),与工具或管柱相连,其上有正、反扣标志槽。 中部是锯齿形大螺距外螺纹。下部用细牙螺纹同引鞋相连。 圆卡瓦的内表面有与芯轴相配合的锯齿形内螺纹,圆卡瓦外 表面有多头的锯齿形左旋打捞螺纹。
3.技术规范

例如当套管41/2 in时,其外 径95 mm,长度120 mm , 当套管51/2 in时,其外径 118mm,长度120 mm 。
依靠铅的硬度小,塑性好 的特点,在钻压作用下与 落鱼或变形套管接触,产 生塑性变形,从而间接反 映出鱼顶状态或套管情况。
4 .工作原理
5.操作方法

1
2
3 4 5 6 7
JKLM4 6
JKLM7 3 JKLM9 0 JKLMl 07 JKLMl 21 JKLMl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三、 四、

通径规 铅模 井径仪 测卡仪
一、 通径规


1.用途
检测套管、油管、钻杆 以及其他井下管子的内 通径是否符合标准,检 查他们变形后能通过的 最大几何尺寸。 2.结构

套管通径规如图1-1所示, 使一个两端加工有连接 螺纹的筒体;上端与钻 具相连接,下端备用。

(三)施工过程

1、放溢流 缓慢打开油套闸门放溢流降压,有溢流返出。 2.起原井管柱 最大上提负荷350kN未提动。上提负荷在0450kN内反复上提下放4h,行程0-4m,上提负荷 降至80kN,未活动。倒开,起出原井φ62mm油 管90根,管柱总长864.0m,井内剩余落物为 φ62mm油管7根,三级三段和球座。 3。测磁性定位 配合测磁性定位仪器下至39.50m处遇阻下不去, 判断为蜡阻(该井为转注井,结蜡严重)。
修井与修井工具
1、修井的意义 必要性;复杂性;可行性。 2、修井成功的关键:修井工具和工艺。 3、修井工具的类型 检测工具; 打捞工具;震击工具;倒扣 工具;切割工具;磨铣工具;整形工具;
第一节

检测工具
判断、证实井下状况是处理井下事故和油水井大修作 业的首要前提,是选择应用修井工具的主要依据。因 此,检测工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二、 铅模

1.用途 用来探测井下落鱼鱼顶状态 和套管情况。通过分析铅模 同鱼顶接触留下的印记和深 度,反映出鱼顶的位置、形 状、状态、套管变形等初步 情况,作为定性的依据,提 供施工作业参考。 2.结构 铅模由接箍1、短节2、拉筋 3及铅体4等组成,中心有水 眼,以便冲洗鱼顶。如图13所示。
油管或钻杆通径的 测量一般都在地面 进行。通径规的形 状为一长圆柱体。 其中一种形式是两 端无螺纹,如7-2图 (a)。可利用刺 油管时的蒸汽作动 力,将其从被测管 子的一端推入,另 一端顶出。另一种 形式为两端有抽油 杆螺纹,与抽油杆 连接用人力进行通 径,如图1-2(b)
3.参数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施工过程

4.热洗刮蜡 下人φ118mm刮蜡器,φ73mm反扣钻杆,刮蜡至井深 621.50m,并用65℃热水30m3洗井,起出刮蜡管柱。 5.打印 下人φ116mm铅模1个,φ73mm反扣钻杆单根75根打印, 钻具总长707.57m,遇阻深度705.60m,打印钻压30kN。 起出打印钻具,铅模印痕为套管错断,最小通径φ100mm。 6.验漏 由φ62mm油管,K344—114封隔器,喷砂器组成验漏管柱, 卡距分别为100m和11.5m。验漏井段为704.50— 13.50m,用清水正打压,漏失井段长192-190m,漏失泵 压11MPa,漏失量0.1m3/min,其他井段正打压15MPa, 稳压15min,压力降低了0.5MPa,不漏。
4.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将套管通径规连接下井管柱下入井内通径 规应能顺利通过,若遇阻则说明井下套管有问 题。 2)当下井的工具较长时,可以在通径规下端 再连接另一个通径规,两通径规间距大于工具 长度进行通井。 3)地面通径实验时,管内应没有任何外来物质, 并应适当支撑,防止管子下垂,以便通径规自由 通过.
(三)施工过程


17.切割 打捞下入φ118mm机械内割刀,φ118mm三滑块捞矛,分3次 进行切割,打捞,切割深度分别为:202.10,403.15, 603.10m;打捞深度分别为:6.7,205.60,404.10m,累计捞 获φ140mm套管57根,切割出短节1个,长2.10m,总长 599.30m,鱼顶深度603.10m,验定漏点在191.60m(公螺纹头) 处,形状为φ15mm圆孔。 18.冲砂打捞 下入φ58mm带眼捞矛,φ73mm反扣钻杆74根,钻具冲砂打 捞,钻具总长698.67m方余11.10m,下至深度689.50m上 提钻具0.5m,用密度1.3g/cm3、粘度35s的修井液正循环 冲砂至井深699.50m,进尺10m下放钻具试捞1次捞住,上提 负荷420kN,降至150kN,起出打捞钻具,捞出丢手管柱。
常用修井工具
能和各位同行们一起讨论:121—Y61井深取 套

(一)基本情况 该井于1998年1月8日完钻,完钻井深 1456.5m,套管规范φ139.7mm,壁厚 6.20~7.72mm,水泥返高603m,人工 井底1443.81m,射孔井段 966.80~1395.40m。 (二)井下情况 目前套管漏失严重。
(三)施工过程

7.锥铣找通道 下入φ73-110mm笔尖铣锥1个,φ73mm反扣钻杆74 根,89mm反扣方钻杆1根,钻具总长711.22m, 下至深度705.60m,反复提放,多向旋转,找通 道成功后,用清水20m3正循环锥铣,泵压4MPa, 排量0.3m3/min,钻压10-30kN,进尺2m,铣至 707.60m,通过错断点。 下入φ120mm长锥面铣锥1个,φ73mm反扣钻杆74 根,89mm反扣方钻杆1根,钻具总长711.22m, 方余7.55m,下至深度705.60m,用清水正循环, 锥铣扩径,循环液总用量20m3,泵压4MPa,排量 0.3m3/min,钻压10~30kN,进尺2m,锥铣至 707.60m通过错断点,起出锥铣钻具。
(三)施工过程



10.打印 下入φ120mm铅模1个,φ73mm反扣钻杆134根钻具打印, 钻具总长1263.94m,方余10.27m,遇阻深度 1255.60m,打印钻压30kN。起出打印钻具,铅模印痕 为套管变形印,最小通径116mm。 11.整形 φ118—120mm梨形整形器1套,级差2mm, φ120X1000mm长锥面整形器1个,共计整形3次,冲程0— 5m,整形深度1255.60m,夹持力由300kN下降到10kN, 均通过变形点。 12.打印 下入φ118mm铅模1个,φ73mm反扣钻杆149根钻具打印, 钻具总长1405.39m,方余10.82m,遇阻深度 1396.50m,打印钻压30kN。起出打印钻具,铅模印痕 为套管变形印,最小通径115mm。
(三)施工过程

19.倒扣打捞 下入φ118mm滑块捞矛1个,φ73mm反扣钻 杆65根,钻具打捞钻具总长613.80m,方 余8.13m,打捞深度607.60m,试捞1次 捞住,上提负荷300kN降至150kN,机械倒 扣40圈,倒开,起出打捞钻具,捞出 140mm套管10根,切割短节1个,长9.1m, 鱼顶为套管接箍。
(三)施工过程


22.试压 下入φ62mm丝堵,K344—114封隔器2级,喷砂器1级, φ62mm油管110根钻具试压,钻具总长1059.0m,方余 2.83m,下入深度1058.10m,试压井段2.5— 1050.10m,用清水正打压20MPa,稳压30min,压力降 低了0.5MPa,试压合格,起出钻具。 23.冲砂 下入φ62mm油管笔尖1个,φ62mm油管146根钻具冲砂, 钻具总长1404.60m,方余3.03m,下至深度1400.50m, 上提钻具0.5m,用密度1.4g/cm3、粘度45s的修井液 正循环冲砂,泵压4MPa,排量0.3m3/min,钻压10— 30kN,进尺43.31m,冲至井深1443.81m(人工井底), 起出冲砂钻具。
(三)施工过程

24.模拟通井 下人φ118X5000mm模拟筒1个,φ73mm反扣钻杆153根钻具 冲砂,钻具总长1447.79m,方余5.91m,通至井深 1443.81m,无卡阻,起出通井钻具。 25、替喷 下人φ62mm光油管154根,尾部油管割成笔尖,钻具总长 1452.22m,方余11.05m,下至深度1443.10m,用清水 40m3正循环替喷,泵压4MPa,排量0.3m3/min,至出口 见清水。 26.完井 下入φ62mm油管23根,坐油管挂,完井深度966.25m。 思考题



套管通径规技术规范如表1-1所列。例如套管规格为 41/2 in时, 通径规外径为92~95 mm, 通径规长度500mm, 其上接头螺纹NC26-12E或2//TBG, 下接头螺纹NC26-12E或2//TBG。 油管通径规技术规范如表1-2所列。油管规格11/2 in 时,其 径规外径38mm, 径规长度500 mm。
(三)施工过程

13.整形 φ116—120mm梨形整形器1套,级差2mm, φ120X1000mm长锥面整形器1个,共计顿击整 形4次,冲程0-5m,整形深度1396.50m,夹 持力由300kN下降到10kN,均通过变形点。 14.通井 下入φ120X320mm铅模1个,φ73mm反扣钻杆 149根,钻具通井,钻具总长1405.39m,方余 6.82m,遇阻深度1400.50m,通井钻压30kN, 起出通井钻具,铅模印痕为砂印。
(三)施工过程

8.打捞 下入φ58X1200mm滑块捞矛1个,φ73mm反扣钻 杆76根,钻具总长717.88m,方余4.21m,打 捞深度715.60m。试捞1次捞住,上提负荷 300Kn,提出。捞出φ62mm油管7根,三级三段 和球座(井内落物全部捞出)。 9.测磁性定位 配合测磁性定位,确定井内套管接箍深度。配合 测X—Y井径,曲线解释该井在 698.90~707.50m处套管错断,最小通径 100mm;1254—1260m,1394-1400m井段均有变 形,最小通径分别为117mm和116.5mm。
(三)施工过程

21.打水泥帽 上提套铣筒,有加持力。在0—55kN范围内反复 活动管柱,活动开。起出φ219mm套铣筒64根, φ290mm套铣头1个。在套管外环空下入φ38mm 油管5根,总长45.08m,方余2.35m,下至井 深44.66m上提套管负荷300kN,泵压4MPa, 排量0.3m3/min,先正打入3m3水垫,再正循 环密度1.9g/cm3的水泥浆3.5m3,水泥返至 地面(水泥浆中加入早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