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移动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移动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讲义编号: 组长审核:
学员编号: 年级: 课时数:5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小数点的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数射线上0.1、0.01、0.001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理解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小数的值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等;掌握一个数乘以(或除以)10、100、1000等,只要把小数点向右(07÷10 9.307
93.07÷100 0.9307 小数点前无其他数时,应补上“0”。
93.07÷1000
93.07÷10000
总结: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0.001×10=0.01 0.01÷10=0.001
0.01×10=0.1 0.1÷10=0.01
0.1×10=1 1÷10=0.1
观察这三个除法关系式中小数点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总结:一个小数除1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师:小数除10,小数点就向左移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
练习:0.01×10 0.001×10 0.0007×10 0.0078×10 0.0666×10
师:(出示数射线)在数射线上找一找0.1、0.01和0.001之间的关系?
生观察总结:10个1/1000是10/1000,10/1000是0.01,所以10个0.001是0.01,
10个1/100是10/100,10/100是0.1,所以.10个0.01是0.1,
10个1/10是10/10,10/10是1,所以.10个0.1是1。

期末复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课件

期末复习-四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课件

1、学校举行“快乐运动 强国有我”主题演讲比赛,评分规则如下: (1)比赛总分为10分; (2)五位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其他三位评委的 总分为参赛选手的最终得分。
三位小伙伴的得分情况如下表,请根据打分规则计算出他们的最终得分, 并给他们排出名次。
27.3
2
27
3
27.6
1
2、有一个宽1.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将它的四条边紧贴桌面在直线上转一圈
基础巩固 说说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①62.2-(1.2+0.9)=62.2-1.2-0.9 ②□×(▲+■)=□×▲+□×■ ③(0.12+2.9)+6.1+0.88=(0.12+0.88)+(2.9+6.1) ④4600÷25=(4600×4)÷(25×4) ⑤128÷(2×32)=128÷32÷2 ⑥ 20000÷125÷8 =20000÷(125×8)
3、计算结果与72÷24的商相等的算式是( )。 A.(72×2)÷(24÷2) B.(72÷24)×(24×4) C.(72+72)÷(24+24+24) D.(72×3)÷(24×3)
基础巩固 选择
3、计算结果与72÷24的商相等的算式是( D )。 A.(72×2)÷(24÷2) B.(72÷24)×(24×4) C.(72+72)÷(24+24+24)=(72×2)÷(24×3) D.(72×3)÷(24×3) 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 不变。
基础巩固 将下列能简便的简便计算
(1)10.75+(0.4+0.25)
(3)19.48-2.36+8.52-4.64
基础巩固 将下列能简便的简便计算
(1)10.75+(0.4+0.25)

1.2《整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课件)四年级+数学下册+沪教版

1.2《整数的运算性质》(教学课件)四年级+数学下册+沪教版

小试牛刀
计算下面一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被除数的变化 除数的变化 商的变化
7÷2 70÷20 700÷200 7000÷2000
余数的变化
探索新知
观察算式
7÷2 =3……1 70÷20 =3……10
被除数的变化 除数的变化
商的变化
余数的变化
×10
×10
不变
×10
7÷2
=3……1
700÷200 =3……100
减法运算性质
探索新知
小丁丁看一本书,共231页。第一天看了19页,第二天看了21页,还剩多少页 没有看?
231-19-21 =231-21-19 =210-19 =191
231-(19+21) =231-40 =191
小胖
小巧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探索新知
举例验证发现性质的正确性
达标练习
1470 ÷0 50 0 =29 …… 20 29
50 0 1 4 7 0 0 10
47 45
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商不变,余数 也要缩小10倍。
达标练习
判断
(1)在360÷50=7……10中,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除以10,商和余数都不变。 ×
(2)在6×60=360中,两个因数都乘 10,积不变。 ×
观察上面的算式,算式中的什么数有变化?什么数没有变化? 被除数、除数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探索新知
列表对比观察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变化。
观察算式
2÷1 =2
4÷2 =2
2÷1 =2
6÷3 =2
2÷1 =2
8÷4 =2
4÷2
=2
20÷10 =2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1. 加减法1.1 整数加减法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2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下学期学生将重点掌握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以及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在学习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掌握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24+19=43,35-18=17等。

1.3 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不仅要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需要理解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2. 乘法2.1 算法和口诀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乘法,重点是通过口诀和计算方法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基本乘法表,并能计算各个乘积。

2.2 乘法的应用在学习乘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能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围墙的周长等。

3. 除法3.1 算法和口诀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除法,重点是通过算法和口诀,掌握小学除法表,并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2 除法的应用在学习除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能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均数、计算人均年收入等。

4. 分数4.1 分数的概念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的意义等。

并能比较大小、化简分数、相互转换等。

4.2 分数的应用学生还需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计算体积等。

5. 几何5.1 几何图形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5.2 几何测量下学期学生将继续学习几何知识,包括长度、角度、周长等的测量,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6. 统计与概率6.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调查问卷等,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

6.2 统计的基本概念学生还需要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能用具体例子来加深记忆。

6.3 概率学生还需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用具体例子来加深记忆。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小数的意义1(共16张PPT)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小数的意义1(共16张PPT)

第一课时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课后篇素养形成A组定向稳固定向稳固一、共价键的形成1.以下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D.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当成键原子相互靠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状态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的能量降低。

2.在氯化氢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是( )A.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B.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2p轨道C.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D.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3p轨道原子和C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1和1s22s22p63s23p5,由此可以看出,H原子的1s轨道和Cl原子的3p轨道上各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故两者在形成氯化氢分子时,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是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

定向稳固二、共价键的特征及存在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假设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B.s轨道和p轨道重叠可以形成π键C.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D.冰融化时分子中的共价键发生断裂,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其氢化物只能是H2S,A项正确;s轨道和p轨道重叠只能形成σ键,B项错误;H2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s轨道重叠形成的s-sσ键,因s 电子云为球形,故H 2分子中的H —H 键无方向性,C 项错误;冰融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并未发生共价键的断裂,D 项错误。

4.根据表中的数据,从电负性的角度判断以下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的一组是( )①Na 与Cl ②Mg 与Cl ③Al 与Cl ④H 与O ⑤Al 与O ⑥C 与ClA.①②⑤B.③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1.7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Na 与Cl:3.0-0.9=2.1>1.7;Mg 与Cl:3.0-1.2=1.8>1.7;Al 与O:3.5-1.5=2.0>1.7;Al 与Cl:3.0-1.5=1.5<1.7;H 与O:3.5-2.1=1.4<1.7;C 与Cl:3.0-2.5=0.5<1.7;故①②⑤不能形成共价键,③④⑥可形成共价键。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数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所涉及的教材为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性质》。

该教材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小数的概念及读法。

2.小数的比较。

3.小数的加减法。

4.小数的乘法。

本教案的重点是对小数的性质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数,为后续的小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概念及读法,能够较为熟练地读写小数。

2.掌握小数的比较方法,能够运用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

3.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并检验结果。

4.理解小数的乘法,知道小数相乘时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小数的比较方法及其应用。

2.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能够进行运算并检验结果。

难点:1.理解小数的乘法原理,知道小数相乘时要把小数点左移相应的位数。

2.小数的应用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小数的概念及读法(1课时)2.小数的比较及应用(2课时)3.小数的加减法(2课时)4.小数的乘法(1课时)五、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导入法: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概念及读法。

2.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运算方法。

3.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我梳理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小数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小数的运算方法及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技巧1.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原理和应用。

2.制定问题导向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3.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并增强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1. 小数的概念及读法1.导入环节:通过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和小数。

教师在黑板上放置多个整数和小数的牌子,教师与学生们进行问答互动、观察牌子并带领学生们认识分数和小数。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想一想
1470 0÷ 50 0=29......20 29 50 0 1 4 7 0 0 10 47 45 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商不 变,余数也要缩小10倍。
(1)在360÷50=7……10中,被除数和
判断
除数同时除以10,商和余数都不变。
(2)在6×60=360中,两个因数都乘
×
10,积不变。
探究三:
13.50元
2.08元
表示:2元0角8分
5.85元
元 角分 表示:5元8角5分
元 角分 元 角分 表示:13元5角0分
小数的读法需要注意事项: 知道商品价格每个数表示 的意义。
小亚到卫生室测量身高体重,他说: “在测身高时我看见老师依次写下 写下1、4、7三个数字。”根据小亚 所说,你认为小亚的身高是多少?
探究一:
我的身高是1.39米
我的体重是39.5千克
探究一:
4.00元
2.98元
0.90 元
3.50 元
探究二:
像1.39、40.5、4.00、0.90、2.98……这样 的数叫做小数,小数中的“ ”叫做小数 点。 读作:一点三九 读作:四十点五 读作:四点零零 读作:零点九零
.
探究二:
0.90、1.39、40.5、4.00 读作:零点九零 读作:四十点五
×
(3)38除以9,商是4,余数是2,如果把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商是4, 余数是2。
×
选 择
(1)4800÷700=( B ) A. 6……6 B. 6……600 C. 600……6 D. 600……600
(2)被除数乘4,除数除以4,商就 ( D ) A. 不变 B. 乘4 C. 除以4 D. 乘16

1-4(1)解决问题-两步计算(教学课件)-四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

1-4(1)解决问题-两步计算(教学课件)-四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
方法一:
方法二:
答:应付6400元。
基础练习二
practice
方法一:
方法二:
答:乙队平均每人植的树多,多2棵。
基础练习三
practice
千米/时
答:剩下的路中他的平均速度是39千米/时。
基础练习四
practice
方法一:
方法二:
答:这时小巧离电影院还有60米。
拓展练习一
practice
(1)3600÷24+1200÷24=( 480)÷024
问题: ① 第二天需要比第一天多派几名保洁员?
探究一
presentation
综合列式:
答:滑雪场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9名保洁员。
探究一
presentation
分步列式:
①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几位学生? ②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派几名保洁员? 答:滑雪场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9名保洁员。
探究一
presentation
学习重点
借助树状算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 关系,运用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来解决实 际问题。
学习难点 正确运用逆推方法解决逆向思维问题。
引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nowledge link
探究一
presentation
已知:
① 第一天接待学生650位 ② 第二天接待学生875位 ③ 每25位学学生需要一名保洁员
你能将小胖的分步列式合成一道综合算式吗?
①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几位学生? ②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派几名保洁员? 答:滑雪场第二天要比第一天多派9名保洁员。
探究一
presentation
有些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知识点一四则运算(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默写)我要拿100分得分: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默写)我要拿100分得分: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 +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6、连减:a—b—c=a—(b+c)7、连除: a÷b÷c=a÷(b×c)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一(默写或自己举例子)我要拿100分得分:一、常见乘法计算:25×4=100 125×8=1000二、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三、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50+50+98 =488+(40+60)=100+98 =488+100=198 =588四、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五、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25×4×56 =99×(125×8)=100×56 =99×1000=5600 =99000六、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65+35)+(28+72)=100+100=200七、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25×125×4×8=(25×4)×(125×8)=100×1000=100000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二(默写或自己举例子)我要拿100分得分: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一、分解式二、合并式25×(40+4) 135×12—135×2=25×40+25×4 =135×(12—2)=1000+100 =135×10=1100 =1350三、特殊1 四、特殊299×256+256 45×102=99×256+256×1 =45×(100+2)=256×(99+1)=45×100+45×2=256×100 =4500+90=25600 =4590五、特殊3 六、特殊499×26 35×8+35×6—4×35=(100—1)×26 =35×(8+6—4)=100×26—1×26 =35×10=2600—26 =350=2574知识点四简便计算三(默写或自己举例子)我要拿100分得分:一、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250二、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3200÷25÷4=3200÷(25×4)=3200÷100=32三、其它简便运算例子:256—58+44 250÷8×4=256+44—58 =250×4÷8=300—58 =1000÷8=242 =125知识点五三角形(第1条到第13条要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

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知识点六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7、10条默写,其它要理解)我要拿100分得分: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

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

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5、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

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倍;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质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长度: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

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

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

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知识点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条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知识点八统计图(背诵)我要拿100分得分:1、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

知识点九数学广角(默写)我要拿100分得分:(一)植树问题:1、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2、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棵数+1(二)锯木问题: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方阵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是(边长-1)×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上海市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精品含答案)考试时间2012年6月18日(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散主义)姓名成绩第一部分计算题(36分)1.直接写出得数。

(9分)0.83+0.27= 2.9 ×100= 50÷1000=( )×10=0.7 80÷()=0.8 + =5.6+4= 0.13×1000= -0.35=2.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就简便计算。

(18分)35.8-6.35+3.65 4200÷25 200+144÷(16×3)280×36-360×18 5400÷(50×27) [3920-(56+42×16)]÷283. 列综合算式计算(9分)①45与55的和增加到19倍,结果是多少?②③ 2个13相乘的积去除169,商是多少?第二部分概念题(共36分)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7分)(1)大于5.4而小于5.9的二位小数有49个…………………………()(2)三位小数一定大于一位小数…………………………()(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4)小数一定比整数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