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的移动

讲义编号: 组长审核:
学员编号: 年级: 课时数:5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小数点的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数射线上0.1、0.01、0.001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理解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小数的值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等;掌握一个数乘以(或除以)10、100、1000等,只要把小数点向右(07÷10 9.307
93.07÷100 0.9307 小数点前无其他数时,应补上“0”。
93.07÷1000
93.07÷10000
总结: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0.001×10=0.01 0.01÷10=0.001
0.01×10=0.1 0.1÷10=0.01
0.1×10=1 1÷10=0.1
观察这三个除法关系式中小数点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总结:一个小数除1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师:小数除10,小数点就向左移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
练习:0.01×10 0.001×10 0.0007×10 0.0078×10 0.0666×10
师:(出示数射线)在数射线上找一找0.1、0.01和0.001之间的关系?
生观察总结:10个1/1000是10/1000,10/1000是0.01,所以10个0.001是0.01,
10个1/100是10/100,10/100是0.1,所以.10个0.01是0.1,
10个1/10是10/10,10/10是1,所以.10个0.1是1。
沪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小数与近似数知识点总结教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课时知识点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小数与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哪一位的具体含义。
3.知道在表示近似数的结果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知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胡老师知道你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一些求近似数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预设:“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
2.你们学得真不错,老师准备了几个题目考考你们:(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他们的近似数。
986534≈ 50047 ≈58741 ≈ 31200 ≈398010 ≈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 ≈32万47□05 ≈48万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刚才胡老师知道了一些同学的身高,那你们知道胡老师有多高吗?胡老师上次测量到的高度是1.703米,一般我们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1.7米就可以了。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许多小数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与近似数)【以身高引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减少陌生感。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小胖有1美元,他想兑换成人民币,根据2011年4月20日的人民币汇率表,可以兑换多少元?出示:6.5294元人民币就是6元5角2分……“2”后面的数怎么办呢?预设:人民币最小的单位就是分,后面的数就可以不要了。
对,我们把6.5294四舍五入到分就可以了,那么应该保留到哪一位小数呢?我们又应该看哪一位数来决定呢?预设:分在百分位上,保留到百分位,看千分位。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垂直讲解

A
O C×
B
配套练习一份
2、你还能找出什么路和什么路相交成直角呢?(学生说,老师用媒体演示)
3、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成直角的例子?
二、画出直角,建立垂直的表象
师:你们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你们能用三角尺画出直角吗?
a把三角尺的直角描在纸上 。展示、讲评。
b先任意画一条边,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边。(学生演示)讲评。
三、折出直角,再次建立垂直的表象
师:大家画得都很对。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能用这张纸折出直角吗?(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你怎么肯定你折出的角是直角呢?说一说理由。(学生演示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垂直
垂直与相互垂直
教学过程:
一 、 学习垂直与互相垂直
二、练习
1、下面三副图中的直线互相垂直吗,说说理由?(2)如果互相垂直,请你说出谁是谁的垂线,垂足是什么?
c
d
a
O
b
b
Q
c
a
(1) (2) (3)
2、请在你们收集的含有直角东西上面,指指哪两条边互相垂直的?
想一想、做一做
1)、书52页第一题(填空)
2、)在地图上标上字母,填空(口答)
如:和GJ垂直的线段有( )。
3.会运用语言、符号表达两条直线、线段互相垂直。
4.通过“量”初步体会到点到直线距离的含义。
教学重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折和画的动手操作,分别得出垂直的两条直线,从而理解垂直的概念。
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处处相等的,它们之间的宽是不变的”这一概念。
授课日期及时段
4-1(3)垂直 - 画垂线(教学课件)四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

探究一
presentation
画出与直线c互相垂直的直线。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可以画无数条。
探究二
presentation
过一点画直线c的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 只能画出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探究二
presentation
过一点画直线c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 只能画出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探究二
presentation
4.1(3)垂直
(画垂线)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HJ 第四单元
01. 学习目标 Leaning objectives
能通过量两条线段或两条直线之间的交角是
1
否为直角,画直角,折出相交成直角来建立 垂直的表象。
2 会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或直线,会用三角 尺的直角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
3 能用语言、符号表达两条线段或直线互相垂 直。
基础练习二
practice
分别过A、B、C、D四点画出线段AB的垂线。
基础练习三
practice
基础练习四
practice
知识总结
summary
画垂线
三角尺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
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要经过已知点。
课后作业
homework
1. 会用三角尺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 完成练习册73页。
02. 重点难点 Leaning points 学习重点 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习难点 用语言、符号表达两条线段或直线互相垂直。
引入
knowledge link
edge link
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吗?
探究一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20241. 加减法1.1 整数加减法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20以内整数的加减法,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下学期学生将重点掌握两位数之间的加减法,以及用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在学习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掌握带有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24+19=43,35-18=17等。
1.3 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不仅要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需要理解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2. 乘法2.1 算法和口诀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乘法,重点是通过口诀和计算方法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基本乘法表,并能计算各个乘积。
2.2 乘法的应用在学习乘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能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围墙的周长等。
3. 除法3.1 算法和口诀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除法,重点是通过算法和口诀,掌握小学除法表,并能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2 除法的应用在学习除法的基础上,学生还需要能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平均数、计算人均年收入等。
4. 分数4.1 分数的概念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的意义等。
并能比较大小、化简分数、相互转换等。
4.2 分数的应用学生还需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计算体积等。
5. 几何5.1 几何图形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5.2 几何测量下学期学生将继续学习几何知识,包括长度、角度、周长等的测量,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
6. 统计与概率6.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四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调查问卷等,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
6.2 统计的基本概念学生还需要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并能用具体例子来加深记忆。
6.3 概率学生还需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用具体例子来加深记忆。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想一想
1470 0÷ 50 0=29......20 29 50 0 1 4 7 0 0 10 47 45 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商不 变,余数也要缩小10倍。
(1)在360÷50=7……10中,被除数和
判断
除数同时除以10,商和余数都不变。
(2)在6×60=360中,两个因数都乘
×
10,积不变。
探究三:
13.50元
2.08元
表示:2元0角8分
5.85元
元 角分 表示:5元8角5分
元 角分 元 角分 表示:13元5角0分
小数的读法需要注意事项: 知道商品价格每个数表示 的意义。
小亚到卫生室测量身高体重,他说: “在测身高时我看见老师依次写下 写下1、4、7三个数字。”根据小亚 所说,你认为小亚的身高是多少?
探究一:
我的身高是1.39米
我的体重是39.5千克
探究一:
4.00元
2.98元
0.90 元
3.50 元
探究二:
像1.39、40.5、4.00、0.90、2.98……这样 的数叫做小数,小数中的“ ”叫做小数 点。 读作:一点三九 读作:四十点五 读作:四点零零 读作:零点九零
.
探究二:
0.90、1.39、40.5、4.00 读作:零点九零 读作:四十点五
×
(3)38除以9,商是4,余数是2,如果把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商是4, 余数是2。
×
选 择
(1)4800÷700=( B ) A. 6……6 B. 6……600 C. 600……6 D. 600……600
(2)被除数乘4,除数除以4,商就 ( D ) A. 不变 B. 乘4 C. 除以4 D. 乘16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课程背景该课程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本节课主要涉及到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2.掌握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3.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第一部分:概念讲解首先,我们需要讲解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在讲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需要引入垂线的概念,并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第二部分:计算方法练习接着,我们需要给学生讲解计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在练习中,需要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要求学生计算出其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第三部分:应用练习最后,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应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练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问题,并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怎么计算?活动二:概念讲解1.讲解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2.讲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3.解释垂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活动三:计算方法练习1.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2.要求学生计算出其平行线之间的距离;3.指导学生使用公式计算。
活动四:应用练习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问题;3.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
活动五: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概括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计算方法。
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和检查学生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通过作业批改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3.通过课堂测验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沪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 几何初步知识点

几何初步知识点1.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做直径。
4.经过圆心而且两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5.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6.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d=2*r),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r=d/2)。
8.圆规画圆的方法:1.定圆心2.定半径3.画圆线段----射线-----直线1.线段:有2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长,可以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2.射线:有1个端点,能向一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是直线的一部分。
3.直线:没有端点,能向两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
4.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5.过1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6.过2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角1.一个点和从这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角的计量单位叫做“度”,用“。
”表示。
4.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6.1周角=2平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4直角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程度有关。
8.量角的方法:(1)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
(点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叫的一条边重合。
(边边重合)(3)读出角的另一端在量角器上的刻度。
(看另一条边,读出度数)9.1平角=1/2周角1直角=1/2平角=1/4周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__________
4B 数学 知识点
一、 复习与提高 1.1 四则运算
1、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四舍五入法
a) 四舍五入法到万位 b) 四舍五入法到亿位 3、大数的读和写 4、递等式计算
1、42×169-78+32
2、42×169-(78+32)
3、42×(169-78+32)
4、42×[169-(78+32)]
5、简便计算
1、575+635+125+265
2、27×55-27×45
3、98×25
4、101×72-72
5、125×64
5、68×14+14×32 7、(32+32+32+32)×25 1.2 整数的运算性质
1、减法运算性质:()a b c a b c --=-+
2、除法运算性质:()()0,0a b c a b c b c ÷÷=÷⨯≠≠
3、商不变性质:××÷(00)÷÷a b a c b c b c ⎛⎫⎛⎫
÷= ⎪ ⎪⎝⎭⎝⎭≠,≠
1.3 看谁算得巧 商不变性质 除法运算性质
1100÷25
1100÷25
= (1100×4)÷(25×4) = 1100÷(5×5) = 4400÷100 = 1100÷5÷5 = 44 = 220÷5
= 44
个数字。
0.132读作零点一三二。
b)先写整数部分,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五百零二点零写作502.0。
9、算盘定位点标出了个位,个位的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只要在算盘上标
出定位点,就可以表示小数,就可以在算盘上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了。
2.3小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
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4小数的性质
1、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5小数点移动
1、10个0.001是0.01,10个0.01是0.1,10个0.1是1。
2、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3、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就是这个小数乘10。
4、把一个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
填上“万”字。
2.6小数加减法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在计算中,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可把“0”去掉。
2.7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1、整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a)带符号搬家;
b)加法交换律;
c)加法结合律。
2、整数减法的运算法则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a)带符号搬家;
b)减法运算性质;
五、问题解决
5.1解决问题(2)
1、增加2倍就是增加到3倍,就是原数的3倍。
2、增加2倍就是增加了2倍,就是原数的3倍。
3、树状算图。
4、线段图。
5、“鸡兔同笼”问题。
5.2小数与近似数
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应该看小数部分第三位(千分位)
上的数。
2、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要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否小于5,小于
5(<5)的舍去尾数,大于或者等于5(≥5)的就向前一位进1。
“四舍五入”
法求近似数对整数和小数都适用。
3、“去尾法”和“进一法”求近似数都可以在小数中使用。
4、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用“精确到十分位”来表示。
5、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
5.3垂直与平行
5.4数学广场——用多功能三角尺画垂线与平行线
多功能三角尺可以画直线、线段,量角度。
5.5数学广场——五舍六入
1、在数学计算中,我们常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有时还会用到“去尾法”
和“进一法”,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还用“五舍六入”的方法来求近似数。
2、“五舍六入”法:尾数小于或等于5的舍去,尾数大于或等于6的就向前一位进
1。
5.6数学广场——计算比赛场次
1、连线法
2、列表法
3、B组参赛队有6支球队,每两支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共要比赛的场次是:
6×5÷2=15(场)。
5.7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
1、在坐标图中标记(4,5),(12,13),(0,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