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气体生产安全预评价报告
溶解乙炔、氧气生产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目录1总论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目的、指导思想与评价重点 (2)1.3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 (3)1.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确定 (4)1.5评价标准 (4)2工程分析 (6)2.1工程基本情况 (6)2.2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16)2.3工程的防渗处理措施 (17)2.4事故风险分析 (18)2.5工程分析小结 (29)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0)3.1自然概况 (30)3.2社会环境概况 (31)3.3工程四周环境概况 (31)3.4环境质量状况 (32)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4)4.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35)4.3声环境影响分析 (35)4.4事故风险分析 (35)4.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6)5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 (37)5.1废水 (37)5.2噪声 (37)5.3固体废物 (38)5.4废气 (38)5.5防渗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 (39)5.6小结 (39)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0)6.1工程的社会效益 (40)6.2工程经济效益 (40)6.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0)7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42)7.1总量控制原则与对象 (42)7.2总量控制分析 (42)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43)8.2环境监测计划 (43)9评价结论与建议 (45)9.1评价结论 (45)9.2环保措施和建议 (47)附件:1总论1.1编制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修订);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2年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6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0《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国经贸技术〔2002〕444号);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1998年11月;1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1989年7月10日;13 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14 国发[2005]40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11);15 国家发改委[2005]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005.11);16 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管理办法》;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局,环发[2001]17号);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9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1 环发[2005]152号文《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2环发[1999]269号《关于加强化学品管理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公安部、交通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通知);2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10月实施);24环发[1998]89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年7月1日实施);25环发[1999]296号《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26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7交公路发[2002]226号《关于继续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XX市XX气体有限公司溶解乙炔、氧气生产项目环评

26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27交公路发[2002]226号《关于继续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
二、地方法律法规文件
1****省人大常委会2001年12月7日修订《****省环境保护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10《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国经贸技术〔2002〕444号);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1998年11月;
1.3
1.3.1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及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工程排污等特点,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见下表1-1)
表1-2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
环境类别
地下水
噪声
生态
环境空气
事故风险
评价等级
影响分析
三级
影响分析
影响分析
二级
注:项目产生的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段水质要求,论述项目建设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影响。
2《关于****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批复》(**政字[2000]86号);
3《****省“十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4《****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2001-4-11;
5****省人大常委会《****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2005.11);
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内容范文(3篇)

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内容范文乙炔发生站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装置之一,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也不可忽视。
为了确保乙炔发生站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检查。
下面是一个关于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内容的范文,供参考。
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内容范文(二)第一章安全管理体系检查1.1 乙炔发生站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行?乙炔发生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检查乙炔发生站的安全管理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1.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否明确?乙炔发生站应明确相关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责任的有效落实。
1.3 安全培训和教育是否到位?乙炔发生站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检查培训和教育的内容、方式是否合理,并核实人员是否参加了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第二章生产设备安全评价检查2.1 乙炔发生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乙炔发生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检查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2.2 设备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检查乙炔发生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设备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是否稳定,设备是否存在漏气、泄露等安全隐患。
2.3 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否到位?乙炔发生设备应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检查维修和保养的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未及时处理的故障和问题。
第三章安全防护设施检查3.1 是否设置了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乙炔发生站应设置适当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气体泄漏探测器、防火设施、事故报警装置等,检查这些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3.2 安全警示标志和标牌是否明确?乙炔发生站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标牌,检查标识是否齐全、清晰,能否起到有效的安全提示和警示作用。
第四章应急预案检查4.1 是否编制并按要求进行演练应急预案?乙炔发生站应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检查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演练是否到位,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溶解乙炔安全评价

溶解乙炔安全评价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规定,溶解乙炔企业必须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的有关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进行安全预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专项安全评价,而危险化学品以国家标准公布为准,根据国家标准GB122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溶于介质的乙炔,即溶解乙炔被列入第2.1类易燃气体。
因此,溶解乙炔企业必须按规定,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将成为溶解乙炔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为了配合溶解乙炔企业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本文将简要介绍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及有关安全评价资料模式,并对溶解乙炔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同时提出相应安全防范对策措施。
1 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为了使安全评价工作顺利展开,溶解乙炔企业有关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安全评价的基本知识。
1.1 安全评价及其目的安全评价,也称为危险评价,它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评价寻求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评价也就是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系统地从规划、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潜在事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评价装置设计是否使收益与危险达到最优组合;在装置试验、使用前或制安完成时,对可能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考核已判定的危险事件是否消除或控制在相应的可接受水平,为所提出的消除危险或将危险减少到可接受水平的措施所需费用和时间提供决策支持;评价装置或生产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实现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1.2 溶解乙炔过程安全评价通过对溶解乙炔的危害辨识,辩识出存在的危险源,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更应按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比确定;进行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大小,是否可接受;制定相应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程度,使之达到可接受水平。
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范文

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范文概述:乙炔发生站是一种生产乙炔气体的工业设备,用于供应给燃气灯等燃料。
然而,乙炔发生站涉及到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如爆炸、泄漏和火灾等。
因此,定期对乙炔发生站进行安全评价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乙炔发生站的安全评价检查范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建筑结构评价乙炔发生站的建筑结构是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的基础。
检查员应该对乙炔发生站的建筑结构进行评价,包括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抗震性能等。
同时,检查人员还应该检查乙炔发生站的防护设施,如防爆墙、泄漏控制设备等。
这些设施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人员和设备损失。
2. 设备状态评价乙炔发生站的设备状态直接关系到乙炔的生产和供应。
检查员应该对乙炔发生站的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净化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
同时,还需要检查设备的维护记录和保养情况,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安全管理评价乙炔发生站的安全管理是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的关键。
检查员应该对乙炔发生站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等。
同时,还应该对安全管理文件、设备操作规程等进行检查,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环境保护评价乙炔发生站的生产活动涉及到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检查员应该对乙炔发生站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评价,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处理装置等。
同时,还应该检查乙炔发生站的废气和废水排放情况,是否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要求。
结论:乙炔发生站的安全评价检查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乙炔发生站的建筑结构、设备状态、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修复。
只有不断加强对乙炔发生站的安全评价检查,才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以上为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范文,重点围绕建筑结构评价、设备状态评价、安全管理评价和环境保护评价展开。
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内容范本

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内容范本乙炔发生站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施,但它也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乙炔发生站的安全运营,进行安全评价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乙炔发生站安全评价检查的内容范本,其中不包含分段语句。
一、设备安全性检查1. 检查乙炔发生炉的防爆措施是否完善,如防火墙、防爆门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2. 检查乙炔发生装置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是否存在异常泄漏现象。
3. 检查乙炔发生站的防火、防爆设备是否有效,如灭火系统、防爆电器、防爆照明等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4. 检查乙炔发生站的电气设备是否存在漏电、过载等安全隐患,并检查防雷设施是否完备。
二、物料储存及管理检查1. 检查乙炔气体的储存设施,如储气罐、储气柜等容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存在毛孔、漏气等问题。
2. 检查乙炔发生站的气体管道系统是否存在泄漏风险,如管道连接是否紧固、密封是否完好等。
3. 检查乙炔发生站的乙炔气体存储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存储区是否通风、标识是否清晰等。
4. 检查乙炔发生站的物料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专门负责人负责物料的储存、使用和处置。
三、运输安全检查1. 检查运输乙炔气体的车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如车辆是否经过定期检测、是否安装了防爆设备等。
2. 检查运输乙炔气体的车辆驾驶员的资质是否合格,是否具备乙炔气体的安全操作知识。
3. 检查乙炔气体的运输车辆上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安全设备,如防护罩、防滑装置等。
4. 检查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泄漏、火灾等安全风险,如紧急救援设备是否齐全、应急预案是否健全等。
四、作业风险控制检查1. 检查乙炔发生站的作业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是否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2. 检查作业中是否存在明火、静电等火灾引发因素,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3. 检查作业现场是否存在堆放物料、挪动设备等安全隐患,是否按照规定设置了警示标识。
4. 检查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操作规程的违反情况,如是否存在未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乙炔发生站安全技术范文

乙炔发生站安全技术范文乙炔发生站是一种生产乙炔气体的设备,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焊接、切割等工艺。
然而,乙炔气体具有高度爆炸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乙炔发生站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乙炔发生站需要具备安全的设施和装备。
例如,应当配备防爆灯、防爆电器等设备,以防止电火花引发爆炸。
同时,还应当设置可靠的事故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应当对乙炔发生站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乙炔发生站的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资质证书考核。
只有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乙炔气体的性质、处理方法、事故应急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操作人员应当熟悉乙炔发生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规操作的发生。
同时,乙炔发生站的安全管理应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在施工和维护过程中,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和工艺要求,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另外,乙炔发生站的周边环境应进行合理布置和管理。
例如,要保持周围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乙炔气体积聚造成爆炸危险。
同时,要与周边单位和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周边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乙炔发生站的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设备设施、人员培训、安全管理以及周边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各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乙炔发生站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乙炔气体的生产和使用安全可靠,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乙炔生产装置环评报告

乙炔生产装置环评报告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化工、金属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乙炔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等。
因此,在建设乙炔生产装置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乙炔生产装置的建设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址。
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以及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的距离。
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以确保装置建设和运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乙炔生产装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首先,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乙炔生产装置的运营过程也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要求。
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对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应加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其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乙炔生产装置的环境风险评估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装置建设之前,应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地质灾害、气象条件、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
乙炔生产装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由专业的环评机构进行编制,并依法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和审批。
报告内容应包括乙炔生产装置的规模、工艺、设备配置、环保措施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以及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估结果。
同时,还应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方案,确保装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乙炔生产装置的环评报告是确保乙炔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文件。
通过选择合适的场址、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严格遵守环保要求,并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应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以确保乙炔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及《关于加强企业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三同时”工作的通知》(新安监管字[2003]170号)的有关规定,***********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对该公司特种气体生产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委托要求以该项目初步设计为依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和预测该工程的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劳动安全卫生设计改进对策,作为该工程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和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监察的主要依据。
接受委托后,*************组织安全评价工作组开展工作,编制预评价工作计划,进行资料准备及专业分工。
项目组成员与项目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进行了类比装置调研,搜集了该类工程的有关数据,按照安全预评价方法,依据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本工程的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及建筑、自然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进行了工程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确定了相应的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辨识与分析,并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重大危险源危害程度量化评价等分析评价方法对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形成综合评价结论,并依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和建议。
1、编制说明1.1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有关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政府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2)通过安全预评价,对乙炔、氧气生产装置的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中存在的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系统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设置多重安全屏障,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本质安全化。
3)在系统设计前进行安全预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物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避免设施不符合要求或存在缺陷,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
4)通过安全预评价,可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和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及其严重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5)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1.2评价范围及重点本项目的预评价范围为***********年产15万瓶氧气、15万瓶氮气、15万瓶乙炔特种气体生产,拟建项目的主要工艺装置及设施。
评价重点是拟建项目选址的合理性,选用工艺及其配套装置和危险物料在安全上的可行性。
拟建项目的作业场所、拟建项目的配套设施和辅助工程在安全上的可行性。
1.3评价原则安全预评价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次安全预评价是以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基础,以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为依据,用严肃科学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全面、仔细、深入地开展和完成评价任务。
在安全评价工作中自始至终遵循科学性、公证性、合法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1.4评价依据1.4.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执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9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执行)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2002年1月26日公布,2002年3月15日施行)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8)《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2000]250号9)《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 2003年6月1日施行)11)《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年第1号) 12)《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评价工作的通知》(新安监管字[2003] 98)13)《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第35号令(2002年10月8日公布,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14)《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AQ8001-2007);15)《安全预评价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AQ8002-2007);16)《关于加强企业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安监管字[2003]170号)1.4.2相关标准1)《乙炔站设计规范》 GB50031-912)《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30-91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17624-19984)《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17266-19985)《溶解乙炔充装规定》 GB13591-924)《溶解乙炔气瓶》 GB11638-895)《溶解乙炔气瓶用回火防止器》 GB12136-896)《溶解乙炔设备技术条件》 JB/T8856-20017)《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B13076-9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199310)《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1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1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1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14)《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GB3836-83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001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1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20)《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21)《危险货物运输及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22)《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3130-88)25)《安全标志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2894-96)1.4.3其它资料1)《***********安全预评价委托书》2)《***********可行性研究报告》3)《***********初步设计》4)***********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5评价程序评价工作共分八个阶段。
1、准备阶段;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4、选择安全预评价方法;5、定性、定量评价;6、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7、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8、安全预评价结论;本项目的具体评价程序见图1-1图1-1 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图2 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简介***********成立于2006年9月,注册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化工产品(氧气、乙炔)的生产和销售,干鲜果品的收购和销售。
现有职工30人,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200万元。
2.2项目概况2.2.1项目背景2.2.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特种气体生产项目;建设单位:***********;拟选厂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拟建规模:年产15万瓶乙炔、15万瓶氧气、15万瓶氮气气体生产。
2.3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2.3.1地理位置:***********特种气体生产项目拟选厂址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项目主要是特种气体生产,拟建项目地理坐标:***************。
本项目占地面积40亩,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部,交通较为便利;拟选厂址的西侧拟建有一混凝土拌合站,距厂围墙60米,东侧、北侧和南侧500m范围内均为空地,拟选厂址周围无其他人员密集区和其他生产厂房。
拟建项目区周围500m无重大危险源,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安全危害,周围环境设施也不会对拟建项目产生安全危害。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8平方公里,由开发区管委会统一规划和开发利用,并提供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和配套基础设施,该项目符合当地政府的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要求。
(见附件周边区域示意图)2.3.2工程地质:项目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属阿瓦提-琼库勒隆起带,为新生代地层冲积而成,地层岩性大部分由粗砂、沙砾、角砾组成,地下水位大于20米,承载力在200Kpa以上,地基耐压力高。
2.3.3平面布置:本项目利用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平面布置按功能区域划分为生产区和办公区。
拟建生产区分为乙炔装置生产区、氮氧气生产装置等均为单层建筑物,拟建乙炔装置乙炔发生器布置位于厂区南部。
电石渣坑和发生器相邻布置,位于厂区的南部,气柜的布置在发生器南部,净化、压缩和干燥与充装车间之间有50米的间隔隔开。
拟建制氧(氮)装置位于厂区中部。
拟建项目的制氧装置空气压缩机进风口距电石渣坑100m以外且处在常年风向的上风口,距乙炔生产装置72m,基本符合氧气站建站相关标准。
(见附件平面布置图)主要建筑物、设备、设施距离见下表:2.4自然条件:拟建项目所在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据*******市气象站资料:当地年平均风速3.3m/s,主导风向东北风(频率12%),次主导风向为东风。
当地多风,年平均风速达3.2m/s,年均静风频率29%,大风多发生在春、夏、秋季。
年均温度11℃。
绝对最高温度42℃,绝对最低温度-36.8℃,年均降水量40mm,年均蒸发量2000mm,最大冻土厚度125cm。
厂址位于库鲁塔格山南侧的陡斜砾质平原,地貌类型属堆积平原。
海拔940-970米之间,厂址地势平坦,相对起伏较小。
2.5工艺装备技术拟选用主要原料、辅助材料的供应情况(年操作日:300天)2.5.1乙炔(切割气)生产方法概述工业生产乙炔的方法有多种,如电石法、甲烷裂解法、烃类裂解法以及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等离子体裂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