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资源中心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部编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关爱他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情感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提问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故事相关的主题,如“小女孩的愿望”或“我们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传达深刻的道德教育。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对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道德观念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童话故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同情和珍惜。
-写作技巧:学生可能难以将所读故事的情感和主题转化为自己的写作内容,需要指导如何构思和表达。
-朗读技巧: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具体举例:
-教学重点中的词汇理解,例如“温暖”一词,教师需通过课文中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其不仅是物理上的温度,还代表了情感上的安慰和关怀。
2.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品课件

参考答案:小女孩擦燃火柴出现烤鹅的 幻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街上就飘着一 股烤鹅的香味,又是大年夜,她又特别饿, 于是第二个幻象中出现的就是烤鹅。
课后作业
1. 向爸爸妈妈复述这个故事。 2. 找找安徒生的其他童话读一读。 3. 展开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
中间,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 写下来。
是啊,这还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呢,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小女孩为什么会孤 零零一个人流落街头呢?让我们一起到丹麦作 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 找答案吧。
第一课时
安徒生 (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 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 塞。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代表作:《小锡兵》《海的女儿》《拇 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皇帝的新装》等。
品读课文
怎样理解这两个“幸福”?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 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 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 走去。
小女孩死了就没
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
有寒冷、饥饿和痛苦, 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
就彻底幸福了。
幸福的。
品读课文
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 到作者压抑在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 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 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8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仔细观察 这幅图,你关 注了哪些信息? 有什么疑问?
一起说一说
这是一个冬天 的夜晚,屋子里、 街道上都亮着灯, 屋外正下着鹅毛大 雪。
这么冷的天,还 下着雪,小女孩为什 么一个人光着脚走在 街道上呢?
屋顶上、街道上都覆盖着一 层白雪。小女孩穿着很单薄,光 着脚走在雪里,身后留下一串孤 独的脚印。
《第8课 共享资源途径》作业设计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三年级上册

《共享资源途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互联网共享资源的途径;2. 通过实践操作,熟悉如何在网络上寻找、下载和上传共享资源;3. 提高信息检索和整合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资源搜索练习要求学生们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在互联网上搜索与学习、生活相关的资源,如学习资料、科普知识、优秀文章等。
学生们需要记录下搜索到的资源链接,并尝试理解链接中的内容。
2. 任务二:资源下载练习学生们需要尝试下载搜索到的资源,可以选择使用迅雷、比特彗星等下载工具。
在下载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理解并遵守网络下载的相关规则,如不占用过多带宽、尊重原作者版权等。
3. 任务三:资源上传练习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公共的网络云盘(如百度云盘、腾讯微云等),将下载的学习资料、优秀文章等资源上传到云盘中。
学生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云盘的相关操作,如上传文件、设置分享权限等。
4. 任务四:综合应用练习学生们可以将上述三个任务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如搜索技巧、下载规则、云盘操作等)进行综合应用,尝试寻找、下载并上传一份适合分享的学习资料,如电子书、教学视频等。
学生们需要将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作业反馈和评价。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学生们需要独立完成各项任务,不得抄袭或依赖他人完成;2. 记录过程:学生们需要将整个作业过程记录下来,包括搜索到的资源链接、下载和上传的过程等;3. 遵守规则:学生们需要遵守网络和版权相关规则,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4. 提交作业:学生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作业评价后不再接受修改和补充。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们提交的作业记录和综合应用成果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们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信息检索、整合能力和遵守规则的情况;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纳入期末总评;3. 反馈交流:教师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优质课件

现实
每一次点燃火柴,小女孩的愿望实 现了吗?现实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 来试着填写表格的第四列吧!(课后第 二题)
次数
幻象
愿望
现实
第一次 温暖大火炉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第四次 慈爱的奶奶 第五次 和奶奶一起飞
渴望温暖 渴望食物 渴望欢乐 渴望家人疼爱 渴望光明和快乐
寒冷 饥饿 痛苦 孤独 冻死
课堂演练 一、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A.拖鞋 慈爱 蜷着 B.维一 简直 擦燃 C.暖和 曾经 冻疆 D.火焰 腊烛 喷香
二、连线我是小能手。
金黄的 可怜的 小小的 闪亮的
铜器 火柴 女孩 铜把手
暖烘烘的 香喷喷的 明晃晃的 亮晶晶的
蜡烛 火炉 烤鹅 星星
三、指出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转折。 ③表示声音延长。
第一次,小女 孩“终于抽出”是 犹豫了好久才抽出 一根的,最后一次, 是“赶紧擦着”很 迫切,毫不犹豫。
前四次小女孩都 只擦燃一根,第五次 擦燃了一大把。
联系上下文,体会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的心情。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 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 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 了一根。
结构梳理
卖 在大年夜冒雪卖火柴
火
暖和的火炉
柴 的 擦燃火柴 喷香的烤鹅
小
美丽的圣诞树
女
慈祥的奶奶
孩 冻死街头
揭露资本主义 社会的罪恶
主题概括
课文主要讲述一个_卖__火__柴__的__小__女__孩__在合家欢 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_冻__死__在__街__头__的故事,揭露 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 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__强__烈__不__满___。
七年级第8课时

内容
周次:第四周总第8课
600~800米的跑走交替;游戏《实心球》;
韵律舞蹈《友谊花开万里香》;
课
的
类
型
复
习
课
教学
任务
1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跑走姿势;
2通过复习舞蹈提高学生的协调
课的
部分
时
间
教学内容
运动量
组织、教法及要求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
始
部
分
4分
一课堂常规
1军体整队,报告人数
2上课,师生问好
3宣布本科内容
一:600~800米的跑走交替
动作要领:臂摆动协调,呼吸均匀
`
`
组织形式:
基
本
部
分
26分
二:游戏《传实心球》
1头上传实心球
2跨下传实心球迷
三:韵律舞蹈
《友谊花开万里香》
`
组织形式:
教法;教师讲解动作要求,并指挥队伍进行练习。
组织形式:
教法:教师指挥,并进行纠正;
要求:练习整齐,听音乐练习;
结束部分
3分
4安排见习生
5检查服装
2`
小
一、组织形式:
☆☆☆☆☆☆
☆☆☆☆☆☆
☆☆☆☆☆☆
☆☆☆☆☆☆
★
要求:整队迅速,服装统一
准
备部分7分源自一、绕操场200米二徒手操;
1、伸展运动
2、体侧运动
3、俯背运动
4、踢腿运动
1`
`
``
`
`
二
八
呼
×
3
一、组织;体操队形
二、教法:教师口令并示范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8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8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3d6ef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9.png)
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2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通过愿望和现实的对比,理解其表达的愿望。
2.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和同学交流故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梳理小女孩的愿望,对比现实和愿望,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词语听写。
(1)听写词语。
火柴围裙可怜哪怕暖和蜡烛亮光忽然地板烛光温和赶紧痛苦清晨(2)同桌互相订正错误。
2.复习主要内容。
在一年的最后一夜里,一个小女孩在街上_____________。
因为天气寒冷,小女孩多次擦燃火柴取暖,通过烛光看到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然而她的_____________一次次破灭,最终冻死在街上。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本课的学习,看看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后面又遇到了什么事情呢?(板书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一)探究一:梳理愿望,对比感受。
1.按照表格顺序梳理愿望。
教师:小女孩在几乎冻僵的情况下,,忍不住擦燃了火柴。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5~9自然段,思考: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出示表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2.将小女孩看到的幻象和现实进行对比,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现实中小女孩是悲惨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她擦燃火柴后在幻象中看到的美好事物?(小组内交流展示。
)学生:把美好的幻象和悲惨的现实放在一起写,通过对比,突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教师:作者对小女孩是怎样的感情?学生:作者对小女孩的命运是同情的。
【设计意图】“梳理愿望,对比感受”是本课的难点,引导学生借助表格作对比,梳理出小女孩的愿望,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二)探究二:交流故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谈感受。
1.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和感受。
教师: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一年的最后一夜光着脚走在街头,又冷又饿,只能擦燃火柴来取暖。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精美课件

是啊,这还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呢,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小女孩为什么会孤 零零一个人流落街头呢?让我们一起到丹麦作 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 找答案吧。
第一课时
安徒生 (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 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 塞。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代表作:《小锡兵》《海的女儿》《拇 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皇帝的新装》等。
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我们 跟随安徒生一起去看看吧!
互动课堂
品味小女孩的“幸福”
默读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思 考: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画 出相关句子。(课后第二题)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五次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从第一次擦燃火柴到第五次擦燃火柴, 小女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品味小女孩的“可怜”
默读第1至4自然段,用一个词语来说 说你对小女孩的总体印象吧!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可怜
又冷又 饿
痛苦
再读课文,用上文中的词句具体描述你对 这个小女孩的感觉。
这是一个( 有着金黄色卷发的很美丽 )的小女孩。
这是一个(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里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 ) 的小女孩。
请找出这一部分中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或几句 话,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说课文内容吧!
课文先写小女孩( 卖)火柴, 再写小女孩( 擦)火柴, 最后写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请你根据课文的大致内容,结合下面的提示给课文 划分段落并补充段意。
第一部分 讲大年夜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火柴不敢回 (第1至4自然段) 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优质PPT课件

反问句
水只有在流动的 情况下才能有活力。
写河流向池子讲述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的自然规律。
反问写池子反驳河流的反问句。
这样舒适安逸的生活谁不喜欢? 难道我错了吗?
第八节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写河流因为遵循自然规
不顾自身的安逸。
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池子对于河流的生活的评价是什么?
(1)“你几时才能抛开这样的生涯?”“生涯”可以 换成哪些词语?“这样的生涯”是指? 点拨:生活;是指河流整日忙忙碌碌,不知疲倦地流 着,身上负载着船只、竹筏。
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1.池子对于河流的生活的评价是什么?
(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点拨:因为它觉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负重太多。
本课第一至八小节写池子与河流的对 话,为什么有的小节只用了前引号,却没 有使用后引号?
如果连续几个自然段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 则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用一个前引号,而除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一个后引号,前面自 然段的末尾都不用后引号。
结构梳理
池 子
池子:生活安逸—被遗忘—干枯 才 只 能有
与 河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8 池子与河流
喜间走会欢进有池这有同一塘个怎学个,样寓们池还言的,塘是故对你和河话事们一流。呢见条呢?过河?我多流们少是一池邻起塘居走和,进河他诗流们歌?之,你
克雷洛夫:俄国作家。 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 《剃刀》《鹰与鸡》《快乐 歌声》《受宠的象》等。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经常
写在池子的眼里河流总是很忙碌。
第二节
“我差不多老是看见,
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 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知能提升第二单元 方程与不等式第8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8x +15=0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长和腰长,则△ABC 的周长为( )A .13B .11或13C .11D .12解析:∵x 2-8x +15=0,∴(x -3)(x -5)=0.∴x -3=0或x -5=0.∴x 1=3,x 2=5.当腰长为3时,3+3>5,∴△ABC 的周长为3+3+5=11;当腰长为5时,3+5>5,∴△ABC 的周长为3+5+5=13.∴△ABC 的周长为11或13.答案:B2.(2013·四川宜宾)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1B .k >1C .k =1D .k ≥0解析:∵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 =1,b =2,c =k ,∴Δ=b 2-4ac =22-4×1×k >0.∴k <1.答案:A3.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 +a =0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x 1,x 2满足x 1x 2-2x 1-2x 2-5=0,那么a 的值为( )A .3B .-3C .13D .-13解析:∵x 1,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 +a =0的两个不相等实数根,∴x 1x 2=a ,x 1+x 2=-4.∴x 1x 2-2x 1-2x 2-5=x 1x 2-2(x 1+x 2)-5=a -2×(-4)-5=0,即a +3=0.解得a =-3.答案:B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 2-mx -6=0的一个根2,则m =__________,另一个根为__________.解析: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 2.∵关于x 的方程2x 2-mx -6=0的一个根是2,∴x =2满足该方程.∴2×22-2m -6=0.解得m =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2x 2=-3.解得x 2=-32.答案:1 -325.(2013·贵州黔东南)若两个不等实数m ,n 满足条件:m 2-2m -1=0,n 2-2n -1=0,则m 2+n 2的值是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m ,n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则m +n =2,mn =-1.∴m 2+n 2=(m +n )2-2mn =22-2×(-1)=6.答案:66.(2013·甘肃白银)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a ★b =a 2-3a +b ,如:3★5=32-3×3+5,若x ★2=6,则实数x 的值是________.解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x ★2=6变形,得x 2-3x +2=6,即x 2-3x -4=0.因式分解,得(x -4)(x +1)=0.解得x 1=4,x 2=-1.∴实数x 的值是-1或4.答案:-1或4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 +m -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x 2.(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2(x 1+x 2)+x 1x 2+10=0,求m 的值.解:(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Δ≥0.∴9-4×1×(m -1)≥0.解得m ≤134; (2)∵x 1+x 2=-3,x 1x 2=m -1,又∵2(x 1+x 2)+x 1x 2+10=0,∴2×(-3)+m -1+10=0.∴m =-3.8.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 +2)x +(2m -1)=0.(1)求证:方程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解:(1)证明:∵Δ=(m +2)2-4(2m -1)=(m -2)2+4,∴在实数范围内,m 无论取何值,(m -2)2+4>0,即Δ>0.∴关于x 的方程x 2-(m +2)x +(2m -1)=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根据题意,得12-1×(m +2)+(2m -1)=0.解得m =2.则方程的另一根为m +2-1=2+1=3;①当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1,3时,由勾股定理得斜边的长度为10;则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3+10=4+10;②当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分别是1,3时,由勾股定理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为2 2.则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3+22=4+2 2.9.(2013·山东泰安)某商店购进600个旅游纪念品,进价为每个6元,第一周以每个10元的价格售出200个,第二周若按每个10元的价格销售仍可售出200个,但商店为了适当增加销量,决定降价销售(根据市场调查,单价每降低1元,可多售出50个,但售价不得低于进价),单价降低x元销售一周后,商店对剩余旅游纪念品清仓处理,以每个4元的价格全部售出,如果这批旅游纪念品共获利1250元,问第二周每个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价格为多少元?分析:根据纪念品的进价和售价以及销量分别表示出两周的总利润,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解:由题意,得200×(10-6)+(10-x-6)(200+50x)+(4-6)[600-200-(200+50x)]=1250,即800+(4-x)(200+50x)-2(200-50x)=1250.整理,得x2-2x+1=0.解得x1=x2=1.∴10-1=9.∴第二周的销售价格为9元.10.(2013·浙江衢州)如图所示,在长和宽分别是a,b的矩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x的正方形.(1)用a,b,x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2)当a=6,b=4,且剪去部分的面积等于剩余部分的面积时,求正方形的边长.分析:(1)边长为x的正方形面积为x2,矩形面积减去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2)依据剪去部分的面积等于剩余部分的面积,列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解:(1)ab-4x2;(2)依题意,得ab-4x2=4x2.将a=6,b=4,代入上式,得x2=3.解得x1=3,x2=-3(舍去).∴正方形的边长为 3.11.某中心城市有一楼盘,开发商准备以每平方米7000元价格出售,由于国家出台了有关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开发商经过两次下调销售价格后,决定以每平方米5670元的价格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房产销售经理向开发商建议:先公布下调5%,再下调15%,这样更有吸引力,请问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是否更优惠?为什么?分析:(1)设出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利用原每平方米销售价格×(1-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经过两次下调每平方米销售价格列方程解答即可;(2)求出先下调5%,再下调15%,是原来价格的百分率,与开发商的方案比较,即可求解.解:(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x,根据题意,得7000(1-x)2=5670,解得x1=10%,x2=190%(不合题意,舍去).∴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2)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理由如下:(1-5%)×(1-15%)=95%×85%=80.75%,(1-x)2=(1-10%)2=81%.∵80.75%<81%,∴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12.据媒体报道,我国2009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5000万人次,2011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7200万人次,若2010年、2011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逐年递增,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这两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2)如果2012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请你预测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多少万人次?分析:(1)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2010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为5000(1+x)万人次,2011年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5000(1+x)2 万人次.根据题意得方程求解;(2)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7200(1+x)万人次.解:(1)设这两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5000(1+x)2 =7200.解得x1 =0.2=20%,x2 =-2.2 (不合题意,舍去).∴这两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2)如果2012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则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为7200(1+x)=7200×(1+20%)=8640(万人次).∴预测2012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约8640万人次.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口诀二次项系数化为1,常数项移右边,一次项系数取一半,平方后加两边.方程间的转化口诀:高次方程低次化,分式方程整式化,无理方程有理化.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