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浙美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浙美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赏析《簪花仕女图》

答:1、周昉,唐代仕女画家,《簪花仕女图》是其代表作

2、描绘了装饰华丽的贵妇人在庭园中闲步赏花的各种姿态。

3、人物动作从容悠缓,表情安详平和,充分表现了唐代雍容华贵的富丽气象,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4、简劲的线描、艳丽的设色,显示出作者在工笔重彩技法上的高超水平。

《老师,您好》

1、贺卡:贺卡是人们在喜庆节日里为相互祝贺、联络感情而赠送的一种精美卡片。是具有欣赏和使用价值的装饰艺术品。

2、卡片的形式一般有单片式、折页式和立体式。制作卡片的材料:纸为主,用石头、树枝、贝壳、毛线、布等来装饰。

3、贺卡制作方法:折、剪、贴、画

4、要注意贺卡中的书写要使用礼貌语言。

《土特产包装设计》

1、土特产是代表地方特色的产品,具有地域文化特征。

2、商品包装的作用:保护商品,便于携带、储存,美化商品,传递商品信息,增值等功能。

3、色彩是商品包装中传递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重要元素。

4、包装材料的选择上会考虑到地域特征、存储的要求等。

5、常见的包装材料有纸、陶瓷、布、玻璃、木材等。

6、包装上的图片和文字是美化商品、传递商品信息的重要手段。

7、包装设计步骤

(一)构思设计草图稿

(二)绘制平面结构图

(三)制作

8、纸质包装是各类包装材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相对其他材料,它具有适于印刷,轻、低成本,易于加工等优点。

《手绘简笔人物》

1、简笔画:简笔画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方式,具有用笔简练,形象概括、快捷作画的特点。

2、形象平面化、概括化、简略化。

3、工具一般为铅笔或钢笔

4、人体可以简单分为头、身躯、上肢、下肢四部分。

5、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成人的全身高度站立为七个头长,做起为五个头长,蹲起为3.5个头长。躯干约为两个半头高。两臂平伸时,两手指尖距离等于全身长度。)

5.服饰能区别人物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

《动漫天地》

1、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指所有的动画、漫画作品。

2、动漫作品常用夸张形,拟人的手法来描绘事物

3、常见的动漫艺术表现形态有动漫图书、动画片等。

4、动漫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法:夸张、变形

5、动漫形象的夸张是建立在形象的结构、特征、色彩等基础上的。

6、在动漫形象创作中常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动物、植物等。

《动漫故事会》

1、动漫作品有连环画、动画片等表现形态。

2、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称为“连续画”。

3、连环画一般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干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章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

4、动画片是集合了绘画、电影、数字媒体、接影、音乐、文学等众多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5、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单页插图式、分框分格式

6、现代动画的三大门类:定个动画、手绘动画、电脑动画。

《静物之美》

1、西方绘画中三种主要的绘画体裁:人物画、静物画、风景画。

2、视觉美、光与色彩之美。

3、物体的明暗效果可以用线条排列出明暗不同的黑、白、灰来表现。画面丰富的明暗层次能生动地表现出静物的光影、质感、空间等。

《工业设计》

1: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它的核心是工业产品设计,广泛运用于轻工、纺织、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

3、,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使设计与机器制造逐渐分离。

4、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更加注重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运用,追求实用和美观的和谐统。

5、“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6、“路线大师”不仅是伦敦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还成为英国享誉世界的标志之一

7、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设计师们也常常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

8·纸

纸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纸的品种有很多,质地差别也很大。除常见的折、撕、剪、贴的纸张使用方法外,还可以还原成纸浆,用来做雕塑,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纸塑美。

9、金属

金属材质的特点明显,常让人感觉冷峻、坚硬。铁、铜、铝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0、在用金属材料制作时,最好戴上手套。在使用铁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用电焊笔时,要注意用电安全。在切割时,注意避免金属薄片伤人。

11、在美术创作中,除了用纸、金属外,还可以用塑料、木材、布、石等材料。

《瓷器之美》

1、瓷器是中国的重要发明

2、China,是中国的英文名称,也是陶瓷的意思。

3、瓷器源于中国,早在商代就生产出了原始青瓷,,东汉时已烧出较成熟的瓷器。经过南北朝、

4、陶与瓷的不同。

一般采用陶土

5、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吉样动物,传统吉祥纹样有“二龙残珠”、“岁寒三友”(松、竹、*)、"万象更新”(万年青,自象)、“岁岁平安”(谷穗、花瓶、转转)等。

6、在瓷器上运用中国书画进行装饰称之为瓷画艺术,它是中国瓷器的显著特征之一

7、瓷器装饰大致可分为釉下彩装饰和釉上彩装饰两种基本类型。

8、轴下彩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坏上用色料绘画,上釉后入窑以高温烧成。特点是彩在釉下,光滑平整,如青花瓷。

9、轴上彩装饰是在烧成瓷器的釉面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特点是彩在釉上,有凹凸感,如粉彩。

10、瓷器制作过程

答:1、瓷泥拉坏。2,用铅笔直接在还体:画稿3,用青花勾线笔画出图案。4、在树枝上锚落有致地点上较浓重的色料,画上草叶及水纹,再用较淡的青花色勾画远处山景。5,已烧成的山水青花纹瓶。

《流光溢彩》

1、玻璃是一种用石英砂、石灰石等混合提炼而成的透明物体,可以制威门窗、灯泡、器皿、镜子等日常物品。

2、玻璃制造工艺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出现了。

3、玻璃花瓶的制作过程

答:1、把熔化的玻璃粘附在吹杆尾端。

2、把吹杆伸进模型中,吹出所霉的形状。

3冷却后,用研磨机磨平。

5、白色的石英砂是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

《遵义市凤凰山烈士陵园纪念碑》

1、赏析《遵义市凤凰山烈士陵园纪念碑》

答:遵义市凤凰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高30米,下宽6米,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造型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空间2米的大圆环形,圆环由老红军头像、青年红军头像、女红军头像、赤卫队员头像托起,寓意红军威震四方的英雄气概。

2、纪念碑常常使用石料、混凝土以及金属材料建造,其外观造型、大小尺寸常常有着丰富的寓意。

3、通常情况下纪念碑分为碑座、碑身、碑顶三部分。

《墨印红星》

1、水墨人物画用水墨画的形式来描绘特定的人物形象,借以传达作者者的思想与情感,这就是水墨人物画。

2、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的绘画艺术理念

3、水墨画的工具材料有毛笔、墨汁、宣纸、砚台、中国画颜料、调色盘等。

4、“文房四宝”:笔、墨、纸、观是我国传统的书画工具

5水墨画的层本步骤:1、,用铅笔或炭系在宣纸上勾画轮泰形象2.用读墨定稿:3.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描绘和渲染;4.根据画面需要着色,调整画面进一步突出主体。

6、中国画通常融诗、书、画、印于一体,题材上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写意画、工笔画和兼工带写(小写意)等表现形式

7.沃特,迪斯尼(1901-1966) ,美国动漫画家。他于20世纪20年代末创造的米老鼠形象,被人们誉为商业动画影片之父。他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的创始人,也是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的创始人。

8、色相、朋度、纯度是色彩的三属性,色相:色彩的相貌。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纯度:指色我的浑独程度

9、三原色:指红、黄、蓝。三间色:橙,紫、绿

10、加入黑色明度降低,加入白色明度提高。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图形思维训练的探究综合实验课,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视觉欣赏贯穿始终,大凡成功的创意图形,往往会吸引受众的注意,要首推其在视觉传达中所表现出的新奇感,它是创意的特色和亮点,是一种透射出具有强烈个性并对观众造成视觉冲击的能量。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图形思维训练,拓展直观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奇特的图形,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了解这些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 2、能够运用空间、明暗、形色、错觉等美术语言对美术图形进行简单的评述。 3、通过一系列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能够尝试运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图形,拓展直观想象的空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行图形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难点:学生对图形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了解图形创意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绘画工具、十六开铅画纸。 教师:课件、有关视觉创意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观察感知。 (1)课件展示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的海报作品。先请同学们观察感知,然后谈谈构成画面的元素有哪些?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教师小结:大凡成功的创意图形,往往吸引受众注意的,要首推其在视觉传达中所表现出的新奇感。 (3)强化概念:该画面所透射出的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并对观众造成视觉冲击的能量。 2、引导欣赏。 (1)课件展现图片《为什么和平迟未实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和平鸽与人头骨两者联系在一起?有何寓意?

(2)归纳:作者利用异形同构的方法,将和平鸽、人头骨这两样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把和平与战争这对立的两极、差异的双方,互相借用,互相重合,融合为一个紧密的视觉幻象,给人的视觉造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发人深思。 (3)教师归纳:上述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片中虽然保持了图形的基本特征,但其中某一部分被其他相类似的形状所替换。这种构思方法称为元素替代。 3、构造图形。 (1)以同构或元素替代的手法设计一组图形,并说说自己的创意或构思。建议小组合作,也可单独完成。 (2)教师巡回辅导。 4、评价 (1)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作,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2)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将完成的作业悬挂在教室进行观摩。 5、课外拓展。 (1)课后可利用影子的形状来丰富自己的视觉语言。 (2)找出一些奇特的视觉图形,进行欣赏。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五 年 级 上 册 美 术 教 》 案 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 1.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 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三.主要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课外拓展方法 ( 1.积极拓展课后内容,如《安全标识》《民间木雕》《彩色的世界》……渗透 相关课外知识,增加文化内涵。 2.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前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积累的过程中了解课堂内容。 五.教学进度表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目录 美术文库 第1课设计的魅力 第2课老师,您好 第3课卡通天地 第4课美丽的西湖 第5课巧用身边的材料 第6课瓷器风韵 第7课流光溢彩 本册综合 浙美版八年级15册美术美术文库教案教学过程

第1课《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生)铅笔、剪刀、胶水、橡皮、铅画纸等(师)优秀贺卡作品(包括电子贺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第6页与第7页上的资料。屏幕上放映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贺卡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讨论: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情感内涵?在展示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有什么特色? 小结:虽然市场上有许多贺卡,但是自己设计最有意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在画面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开拓思路,激发创意 1、讨论: ①主题是什么?(提示: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 ②运用什么图案为主?(提示:蜡烛。)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蜡烛作为设计符号或象征物来比喻老师呢?(提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老师呢? ③贺卡的折叠方式除了课本第7页所介绍的以外,还有没有别的? ④你喜欢第7页上介绍的卡片镂空方法吗?你想用在哪里? ⑤如何搭配色彩,使之既有节日气氛又能充分展示自我? 2、运用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拓宽思路,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作品进行比较,认识贺卡设计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 三、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浙美版美术 九年级下册 1.美术欣赏与收藏 教案设计

1.美术欣赏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 2、创新目标:从角色模拟、画面分析、文献理解中尝试描述、分析、解释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3、审美目标:品读经典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从而客观判断美术史中经典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学情分析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严重参差不齐,给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天生爱好美术,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美术素养自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或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能一统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响,认为学美术没出息,再加上缺乏定的兴趣爱好,差异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三.教学重难点 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欣赏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外在形式美。 四.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初初的感觉:描述 边欣赏边交流每幅绘画的第一感观。 画家画了些什么?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伏尔加纤夫》画了些什么?(近景、中景、远景) 小结你们已经学会了欣赏的第一招:用语言描述画面的第一感感觉,这是我们对艺术品最初的感觉。欣赏一件艺术品只停留在初步的感觉够吗?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活动2【活动】深入研究:分析 深入研究:分析 (二)画家用什么方法来突现画面主题? 1、画面的大色调 ①天空、海水、沙滩的色彩是怎样的?假如变成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和自然态的沙滩你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江南民居_浙美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江南民居_浙美版【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图像和艺术作品的欣赏,感受江南民居的美 2、学会以水墨画的形式、个性、童趣地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3、在多元欣赏、个性选景及相关的创作活动中,发展独特的审美眼光,感受水墨艺术、江南民居建筑艺术之间交相辉映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欣赏画家笔下江南民居美的基础上,以水墨的形式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2、难点: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江南民居的独特视角,加以个性、童趣的水墨表现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各种江南民居图片,了解画江南民居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等。准备好水墨创作相关的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及示范的笔墨工具 【五】教学设计: 1、寻找我眼中的江南民居印象,初步视觉认知 〔1〕打开画家吴冠中的水墨画,提问:猜一猜画中画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画面中,说说你对江南民居的印象 〔2〕寻找你对于〝江南民居〞感受最深的视觉关注点 〔3〕揭示课题:?江南民居? 2、欣赏吴冠中的水墨江南,提升视觉审美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吴冠中的?水乡周庄?,提问:江南水乡民居美在哪里?学生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一起研讨,并推荐学生代表交流看法 3、探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发展艺术个性 接着欣赏杨明义、戴启顺两位画家的作品:画家是如何来处理点、线、面和黑、白、灰的关系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联系例如图,结合现场局部示范方式加以提点,以引导学生个性表现 4、探寻独特化的创作视角,锤炼艺术创作

〔1〕引导学生观看江南民居风景照:图片中的江南民居表现内容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最有江南味? 〔2〕在具体表现上,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水墨技巧表现风景中的江南味的? 5、汲取同龄人的作品优点,获得迁移学习 寻找儿童水墨画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和同伴一起说一说 6、捕捉图片中的创作灵感,尝试水墨表现 〔1〕捕捉图片中富有江南味的独特景致,进行创作的构思 〔2〕创作一幅有江南特色的水墨作品 7、进行发现式的展示评价,升华学习感悟 从创作视角、水墨画面处理等方面,发现自己和同伴创作的成功之处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纸杯的特点,通过剪、折、贴等造型方法,掌握纸杯DIY设计制作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改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乐趣,增强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巧用纸杯的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创作有特色和有创意的作品。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纸杯的特点,通过剪、折、贴等造型方法,掌握纸杯DIY设计制作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改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乐趣,增强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学习巧用纸杯的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3.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创作有特色和有创意的作品。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PPT 1)师:之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使用过的一次性纸杯,都带了吗? 生:…… 师:纸杯里的水喝完了,我们一般会怎么做?来看一下,这是上周的有一天,我在你们班拍到的一张照片(PPT 2) 生:扔掉。 师:是的,扔掉。据报道,250个纸杯就可以毁掉一棵树,按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用三个纸杯来算,一年算下来,那该是多少啊?又要毁掉多少的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我们能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 活动2【讲授】欣赏大师作品 师: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使用过,但形状仍保持完好的纸杯,来进行艺术创作,欣赏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赋予纸杯新的生命,巧用身边的纸杯,进行DIY设计。(点题PPT 7) 活动3【活动】探究一 探究一:纸杯的特性(PPT 8)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手中的纸杯,分组讨论下纸杯有哪些特性? 生:…… 师小结: 1、纸杯是立体的,是圆柱体(形状) 2、纸杯是有硬度的,可以站立 纸杯可以剪切、挤压、变形(质感) 3、纸杯是有颜色的,有图案(有颜色、有图案)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让世界更美好教案

《让世界更美好》教案 教材分析: 21世纪人类将面临十大全球性问题:石油告急、全球气候升高、水资源缺乏、紫外线辐射量增大、矿产资源耗竭、耕地面积减少、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减少、沙漠面积扩大、人口膨胀、粮食需求可能超过地球的供给极限。结合这些公益招贴,谈谈如果要让世界更美好,我们必须要关注哪些问题。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关注人类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培育爱心。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海报的概念,设计特点,海报设计的具体要素。 2、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 3、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并体会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公益海报的海报主题范围及其结构要素。 难点:创意设计。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以“哈利伯特”预告片与环保的公益广告导入,区分两者的区别:商业性与非商 业性。 (2)让学生从中体会要想让世界更美好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地球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引起学生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习新课。 (1)请学生在理解公益海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明确公益海报的基本概念。 (2)出示海报的图片资料,得出公益海报的特点。 3、深入理解。 (1)出示《2050年的杯子》画面上是一只倒放的杯子,正中央是浑浊的水,水的颜色与背景形成对比,突出图案。 (2)了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十大全球性问题,让学生想想将来的环境。 4、即兴创作。 (1)请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加深对公益海报的了解。

(2)要求学生以“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设计一张公益海报。(3)教师进行指导。 5、评价。 在课后举办展览,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选出最佳创意奖。 6、拓展。 请学生将制作好的各种资料在社区或校内进行公益活动的宣传。

【教育学习文章】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课外拓展方法

2014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美术期末测试题 浙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试题(总分:100分)时间4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哪位著名诗人用作评价西湖的诗句?()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2、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哪一年?() A、2007 B、2008 C、2009 3、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是?()。 A、吴昌硕 B、潘天寿 C、赵之谦 4、《上升与下降》的作者是?() A、马格里特 B、彼得·布鲁特斯 C、埃舍尔 5、《红模型》的作者是?() A、达利 B、马格里特 C、金特·凯瑟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水彩画的特点是颜料透明、____、____,十分适宜表现淡雅的静物和____的自然景象。 2、服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社交礼仪服、日常生活装、___、___、舞台展示服等。 3、人体的基本比例是:站___、坐___、蹲__。 4、一般宣传活动包括制定计划、__、__、设计制作、_等几个环节。 5、天下三大行书是:_____、_____、_____。

6、印章上文字凸起,盖在纸上后印文呈白底红字,称为“___”,又称“阳文”;反之,则称为“___”,也称___。 7、篆刻的工具一般以刻刀、___、___、宣纸、___最为重要。 三、名词解释(30分) 1、公益招贴 2、正形和负形 3、写出汉字演化的过程

B C A C B 水色交融、淋漓流畅,雨雾朦胧 职业装、运动装 七、五、三半 策划方案、收集资料、活动开展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 朱文、白文、阴文 毛笔、墨、印泥 公益招贴: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的宣传,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 正形和负形:一个图形,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成为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负形。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2016年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姓名:班级:成绩: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48分) 1、童谣和童画,将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地融为一体。 2、 ______ 、______ 、______ 被称为三原色。三间色:______ 、______ 、______ 。 3、对比色:红色——()黄色——()蓝色——() 4、墨分五色,即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5、杭州城市起源的见证—— ___ 。 6、敦煌石窟现存有壁画彩塑的洞窟共______个。 7、中国传统门饰内容上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博古杂宝等。 8、适合纹样包括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______式。 9、门饰以______ 技法为主。北方______为多,南方则以______、______为主。 10、色轮里______的色彩为类似色,______的色彩为对比色。 11、类似色在同一环境货画面配合时产生______、______的感觉,对比色则会产生______、______的色彩效果。 12、敦煌石窟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个石窟,其 中 ________ 最大。 13、宋代画家()的《溪山行旅图》,成功的运用了()和()之间的 ()关系,画中的山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显得很小。 二、我会判断:(每空2分,共10分) 1、中国传统门饰是民居建筑中装饰艺术最为精美的,装饰手法繁多,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适合纹样是指将一种纹样适当地组织在某一特定的形状或空间中具有装饰效果的纹样。() 3、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是世界篮球赛男、女团体赛最高奖项。() 4、飞天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教艺术形象。() 5、飞天因为能歌善舞,全身又充满香气,故又称“香气神”。() 三、我会选:(每空2分,共12分) 1、右图的作品名称是() A、《指墨柳塘双鸭》 B、《登高》 C、《睡猫图轴》 D、《小猫图》 2、右图的作者是() A、张大千 B、潘天寿 C、齐白石 D、徐悲鸿 3、下面这幅画是()的作品,是中国画里的什么表现方式() A、张大千 B、龚贤 C、张择端 D、花鸟画 E、泼墨画 F、指墨画 4、给下面的颜色找找对比色 红---()蓝---()紫---() A、灰 B、绿 C、橙 D、黄 5、捏泥巴的方法有()。 A、搓、揉、压 B、剪、撕 C、画、贴 6、以下中国画哪幅是表现唐太宗接见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的场景()

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年级美术上册目录 美术文库 第1课设计的魅力 第2课老师,您好 第3课卡通天地 第4课美丽的西湖 第5课巧用身边的材料 第6课瓷器风韵 第7课流光溢彩 本册综合

浙教版八年级15册美术美术文库教案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学生设计意义 (一)欣赏发现一、新课导入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思考与讨论各自的感受: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你对他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 教师简要概括 王羲之的生平 激发学生兴趣 二、引入 展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了解他的生平 学生欣赏讨论通过范例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能 够了解中国书法史上的著名书法作 品 (二)体验探究三、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加深印象 提出问题:如何评价我国 古代书法的艺术成就?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扩展自己的知识 面 五、归纳小结 教师小结:中国书法的艺 术成 六、内容延伸 (1)了解流行色 (2)了解三位抽象画艺术 大师 学生欣赏,提出 自己的疑问 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学习的主 体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七、布置作业 任选三位抽象画艺术大师 的作品一幅作品进行评价 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多未知知识 的渴望 八、作业评价 多学生较精彩的评价进行 引用 通过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评价,体 验美术评论的精彩之处

方案1 第1课《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生)铅笔、剪刀、胶水、橡皮、铅画纸等(师)优秀贺卡作品(包括电子贺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第6页与第7页上的资料。屏幕上放映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贺卡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讨论: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情感内涵?在展示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有什么特色? 小结:虽然市场上有许多贺卡,但是自己设计最有意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在画面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开拓思路,激发创意 1、讨论: ①主题是什么?(提示: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 ②运用什么图案为主?(提示:蜡烛。)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蜡烛作为设计符号或象征物来比喻老师呢?(提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老师呢? ③贺卡的折叠方式除了课本第7页所介绍的以外,还有没有别的? ④你喜欢第7页上介绍的卡片镂空方法吗?你想用在哪里? ⑤如何搭配色彩,使之既有节日气氛又能充分展示自我? 2、运用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拓宽思路,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作品进行比较,认识贺卡设计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三、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主题: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可以采用绘画也可采用电脑制作的方式。 要求: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的贺卡设计知识,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表达出对教师的祝贺与热爱之情。 (1)学生设计小样,在实物投影仪上投放或在屏幕上放映,陈述设计意图。 (2)师生讨论,学生进行小样修改、完善。 (3)学生完成设计制作。 四、学习评价,深入体会 (1)学生作业互评,师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2)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标准有:①能否热情参与讨论和展示作品的活动,大胆表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茶香四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已广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茶与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色彩的世界_浙美版

色彩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对比色,类似色的基本知识,练习调色 2、用类似色调或对比色调创作一幅漂亮的色彩画,提高学生对色彩敏锐的观察、辨别能力 3、欣赏观察自然界、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不同色调,提高色彩美感意识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类似色、对比色的知识并能在自然界、生活中以及绘画作品中准确区分 2、难点:掌握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关系及不同的色调,并能应用于创作表现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水粉画颜料、水粉笔、调色盘、水桶、吸水布等工具 (教师)课件、水粉画颜料、水粉笔、调色盘、水桶、吸水布等工具五、教学设计: 1、欣赏导入:(1)欣赏一张有丰富绿色层次的图片,找一找有多少种不一样的绿色?这样的色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心情?(2)小结:仅仅绿色就有这么多丰富的层次,一起走进色彩的世界,板书课题——《色彩的世界》 2、深入感知(1)师生一起寻找这些绿色的关系和位置,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说一说自己的体会(2)通过引导与谈论,了解类似色调的关系和特点类似色:柔和、悦目、平静(3)欣赏对比色调的图片,师生交流探讨这样的色调带来的感受教师引导小结:对比色:强烈、耀眼、跳跃(4)两两相对的颜色距离很远,我们称之为“对比色”。比如蓝色和橙色、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给人醒目、强烈、跳跃的感觉(5)分辨课件中四幅图片的色调,哪些是类似色,哪些是对比色? 3、技法探究环节(1)在班级中寻找类似色调或对比色调例如:学生的着装色彩;衣服和红领巾的色彩关系;教室窗帘和班级装饰的色彩关系等(2)调色练习:教室实物投影示范对比色调的调色,或请学生上台尝试小结:色彩的世界是如此多姿多彩,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色调或对比色调景物,你观察到了吗?(3)生活中也不乏类似色或对比色的物品,但是要学会合理搭配(4)欣赏马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上册 美术 https://www.360docs.net/doc/3d787485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五 年 级 上 册 美 术 教 案 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该教材改变过去以技术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着力真善美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等教学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智力和才能的发展。 (三)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浅显的彩墨画知识和技法。

6.学习简单的手工的基本方法。 难点: 1.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操作态度,进一步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及一些 正确执笔.运笔与运墨的方法。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提高美术审美能力,体会审美情趣。 2.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在学习过程中丰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欣赏与评述能力。 三.主要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4.通过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课外拓展方法 1.积极拓展课后内容,如《安全标识》《民间木雕》《彩色的世界》……渗 透相关课外知识,增加文化内涵。 2.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前知识的积累,在信息积累的过程中了解课堂内容。 五.教学进度表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9让世界更美好 教案设计

让世界更美好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同时在活动中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现实生活关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通过对公益广告等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海报,并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运用于生活实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地球环境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个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愿望,但事实上总有一些情况跟这种愿望格格不入,如过度砍伐森林、浪费水电等现象。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生,使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总的来说,缺少环保意识、对现实的漠不关心造成了我们现在的环境困境。青少年作为世界的未来,更应该成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积极宣传者,环保意

识正成为每个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因此让学生关注社会、设计公益海报、开展公益活动,成为本课教材的重点。本课的第一部分从图形创意出发,将形象生动的几幅公益作品展示给学生,在感性认知中了解生活中的环保等各种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公益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公益海报设计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并说明设计原理,从学科体系上建构学生的知识点。然后分析事例《心灵之窗——目染篇》,详细了解海报的基本结构,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创作一幅公益海报。从这个结构安排上,可以见到本课的编排体系采用建构主义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的从学生兴趣出发,逐渐由兴趣过渡到知识的学习,逐步巩固知识。 在本课的第二部分以各种形式的公益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借鉴学习这些知识,在教材中引入了环保小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本课的第三部分主要整合前面介绍的知识点,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设计一个公益活动。这里包括宣传活动的各个环节的介绍制作等,这些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成为宣传环保的重要内容,同时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下,理解公益活动方案的制作过程,真正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是设计公益海报,关注社会并能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适当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19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探访的建筑物名称,值得探访的一处传统历史建筑——探访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所在的(街区)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课件出示老街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江南风景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3.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5.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6.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7.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师)课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10课《瓷器之美》教案1浙美版

瓷器之美 1创新设计 青花瓷 2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了解“青花瓷器”的概念,“青料”、“纹饰”的理解 2. 初略感受中国青花瓷的器型美、色彩美、纹饰美 3. 学会用简单的纹饰装饰器型 3学情分析 瓷器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学生对中国瓷器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但对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和高度成就的全面系统了解不够。本课通过多角度学习欣赏和认识中国陶瓷,提高视觉感受能力,体验中国瓷器的造型美、色彩美与纹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并激发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能对陶瓷艺术作简短评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 《瓷器风韵》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新课程要求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4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中国传统青花瓷的纹饰 难点:能够根据不同的器型设计纹饰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目标 5.1.2学时重点 5.1.3学时难点 5.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欣赏视频舞蹈《青花》导入 1.请同学说说这段舞蹈美在哪里?这段舞蹈的灵感来自哪里? 揭示课题《青花瓷》 2.说说你对青花瓷有多少了解 活动2【讲授】青花瓷的概述 1.讲解“青花瓷”的概念(出示青花瓷笔筒实物配合讲解):青花瓷器,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青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 青料:苏麻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浙料、珠明料 纹饰: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 2.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萌芽于唐 繁盛于元 顶峰于明 缤纷于清 活动3【讲授】青花瓷的美 1.“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美丽源自哪里? ——器型美,色彩美,纹饰美 2.器型美:展现各种青花瓷器型的模型 3.色彩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雅出于清,赏于清

最新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共两个班,每个班26人,能很好的实施小班化教学,特别适合美术的合作学习。经过一年的教学,对本年度八年级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只要老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学生对美术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效果比较理想,但尖子生很少,平常学生准备工具材料不够积极,需要老师想更多的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美术教学更好发展,逐步形成本校美术教学特色。 二、总体思路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已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全

册共有11课,分为4个隐性单元,热爱自然、美化生活、关注社会、艺术瑰宝四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三、教学目标 1.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采用造型的方式进行水彩画和篆刻学习、创作和展示。 四、教学方法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

开想象,进行比较。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达到自

新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4好看的装饰画

新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4好看的装饰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画的起源、种类、作用、感受装饰画独特的艺术美 2、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培养将美术作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装饰画设计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装饰画 2、难点:灵活运用装饰画设计方法,设计有创意的装饰画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彩色笔、绘画铅笔、画框 (教师)范画、课件 五、教学设计: 1、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装饰画,提问:这样的画给你带来怎样的美感?我们应该把它称为什么画? (2)说一说:你对装饰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怎样的装饰画? (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这种“与环境协调,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画”。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装饰画”。因为装饰画具有鲜明的欣赏性和装饰性,所以人们称它为:“经过化妆、打扮出来的画。” 出示课题:《好看的装饰画》 (5)教师讲解装饰画的起源,师生共同感受装饰画悠久的历史。 2、交流研究

(1)欣赏著名的装饰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装饰画独特的美。 (2)与写实的绘画相比,装饰画具有怎样的美感 (3)通过照片与装饰画的对比,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装饰画的方法:夸张、变形、简化、概括、修饰等方法;总结装饰画的设计三要素:造型、色彩、构图 3、设计实践 (1)教师示范的装饰画设计方法,强调作品创作时可以是形状的装饰变化,也可以是色彩的装饰变化 (2)学生了解装饰画绘画步骤 (3)学生了解装饰画的组合形式:独帽式装饰画和组合式装饰画 4、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创作建议:①设计一幅以《花》为主题的独帽式装饰画;②小组合作设计一组以《花》为主题的组合式装饰画 (2)学生进行创作,选择完成组合式装饰画的同学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5、课外延伸 (1)学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展示作品,并填写说明 (2)教师组织学生欣赏装饰画展,进行自评和互评 (3)欣赏多种材料制作的装饰画 (4)可以尝试将自己设计的装饰画运用到生活物品中去 新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4好看的装饰画2016-01-05发布105阅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画的起源、种类、作用、感受装饰画独特的艺术美 2、学习装饰画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八年级美术上册11流光溢彩教学设计浙美版

流光溢彩——玻璃 教学目标:能对玻璃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述,体会玻璃的材质特点,学会多角度认识和欣赏玻璃艺术的美,探究玻璃器的艺术性和生活性,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激发对丰富多彩的玻璃艺术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体会玻璃艺术因材质的特点而呈现独特的美,参与欣赏与评述。 教学难点:玻璃艺术的造型美和形式美,结合使用功能,渗透西方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导入,学生发现都是生活中的玻璃制品,(板书:玻璃)玻璃的发展和运用主要在西方,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二,新授 1,造型美和形式美 1.1材质美 老师拿出一个生活中的玻璃杯,让学生现场看到它的透明,并把玻璃杯拿到学生面 前让学生伸手触摸一下(玻璃的表面是光滑的,触摸时还能感觉到玻璃的冷和硬),以此联想玻璃落地的声音,(同学们,玻璃材质的美感我们可以通过看,触摸和借 助于经验基础上的联想来感受)。出示玻璃工艺视频,玻璃加工技法上分热加工和 冷加工,现在视频中所看到的是玻璃热加工中的吹制技术,在高温下,玻璃拥有岩 浆般炎热的温度,有了火的气息,当它冷却了的时候,晶莹剔透,有了冰的气质, 冰和火两者是有强烈冲突的,但在玻璃艺术中它们是能完美的融合的,这就是玻璃 材质美感最典型的体现。玻璃材质美的另一个特性在于光,(如图1)有 了光,玻璃就有了灵魂。 1.2形体造型 展示图片,在欣赏对比中找出玻璃艺术作品中的两种形式,平衡和不对称视觉均衡。 问学生喜欢哪种形式?为什么?一般平衡使人感到对称、稳定,而均衡,因为造型的变化而生动优美,造型静中有动,更具方向感和运动感,生动活泼。这是玻璃艺术品的一大特色,也是它造型美感的一个体现(对称与均衡感,运动感)。同时也因为吹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