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解读口头禅:间接反映人的性格

合集下载

从口头禅看一个人的性格~

从口头禅看一个人的性格~

从口头禅看一个人的性格~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口头禅是人内心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是外界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

当类似的情形再次出现时,它便脱口而出。

口头禅作为一种下意识的表现,它反映了人的一种情绪,一种心态,所以间接地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1、习惯说“老实说”、“说真的”、“不骗你”、“的确”的人;这种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因此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

他会十分在意对方对自己所陈述事件的评价,所以会一再强调事情的真实性,希望自己的观点或意见被人认可,以得到大家的信赖。

2、习惯说“应该”、“必须”、“一定会”、“一定要”的人;这种人自信心极强,说话办事较为理智,为人冷静。

自认为自己对的时候,会极力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应该”说得过多时,反表现出其有“动摇”的心理。

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3、习惯说“听说”、“据说”、“听别人讲”的人;爱使用这类口头样的人,在心理上,是想给自己的讲话留余地,以避免自己因过于自信,被对手抓住把柄而没有了退路。

有这类口头禅的人要么是见识虽广,但决断力不够;要么就是处事圆滑,因其在办事过程中,他们需要时刻为自己留个台阶。

4、习惯说“可能是吧”、“或许是这样”、“大概是如此吧”的人;经常使用这类口头禅的人,自我防卫意识较强,轻易不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

在为人处世方面会很冷静,所以工作和人际关系都不错。

此类口语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事情一旦明朗,他们会说“我早料到了这一点”。

从事政治的人多使用这类口头禅,这类口头禅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5、习惯说“但是”、“不过”的人;爱说这类口头禅的人大多观点鲜明,富有进攻性。

为了不招致公众的攻击,又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以平衡公众的情绪。

“但是”、“不过”显得委婉、客观。

从事公共关系的人常有这类口头禅。

他们的职业要求他们要善于说旗帜鲜明的话,又要求他们注意公众的接受度和情绪,使用“但是”、“不过”就可以很好地使自己的发言符合身份和自己代表的利益。

心理咨询师解读:话痨的四种心理倾向

心理咨询师解读:话痨的四种心理倾向

心理咨询师解读:话痨的四种心理倾向生活中你是否也会遇到话痨的朋友呢,你知道话痨的人心理有什么倾向吗?将为你答疑。

心理咨询师解读:话痨的四种心理倾向“话唠”的四种心理倾向:1.语不惊人死不休,热衷于黑色幽默型这类人通常头脑灵活,比较聪明。

他们往往没有恶意,只是单纯想要卖弄自己的过人之处,却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甚至让对方觉得是被当成傻瓜对待,从而怀恨在心。

2.缺乏自信多说一句心里踏实型这类人总是纠结于自己的权威和立场是否动摇,并且当对方春风得意时急于表露自己并无烦恼,处于这些想法,总是多说一句赞扬之类的话以求心安,却不知这会让对方觉得很不舒服。

事实上,这种“多言精”是自信、自尊不足在作怪,从而导致他们冥冥中处于了“居高临下”的立场上。

3.心里有话,不吐不快型这类人意识不到自己所言有何不妥,他们往往不懂得察言观色,也不懂得有些话完全没必要说。

并且说话不过脑子,不会深思熟虑。

虽然这种“话唠”不会找来过分的厌恶,但是也很难获得他人的信任。

4.孤独寂寞冷,过分要求存在感型这类人总感觉自己“因为不可靠而被孤立”,所以迫切想要成为众人焦点,让周围的人向自己聚拢,于是就喋喋不休说个没完。

通常来看,他们的感情十分细腻,并且过于敏感。

想想看,你或是你身边的人是否就是以上四种类型之一?类型1、2的人,在说话之前应该多换位思考,多想想自己的话是否会对对方造成伤害。

类型3的人不要过于争强好胜,要学会发自内心的称赞别人。

类型4的人应该放宽心,因为对方并没有你所想的那种想法和偏见,另外在聊天时学会倾听,不要说得过多就好。

现在,让我们站在另一角度,看一看遭遇话唠时的应对方法吧。

当对方对着你“锦上添话”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懒得和他争论个没完,也不愿意把怒火当面发泄出来呢?那么不妨学习一下以下两点秘来摆脱烦恼。

1.时刻提醒自己“和他说话会心烦”,尽早抽身多言精大多不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你要意识到“和他多说也无益”,时刻提醒自己“和他说话会让自己心烦”。

人际交往中的口头禅

人际交往中的口头禅
一般有以下几种口头禅类型:
A.附和型——啊、是、对、嗯
印象:这些人主动发言和提问的机会并不多, 是很好的倾听者。 解析:这些人要么是城府很深,他们用附 和型的口头禅来回应对方,达到和谐,同时也 让自己有时间思考对方的话语含义,从而调整 自己的言行。总的来说,这种人的内心是比较 孤独的。 相处:和这些人相处时,不要过多地对他 人进行评价,保持情感中立,客观公正,同时 与其君子之交淡如水即可
其次,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还会 遇到以下几种情况,透过他们 的口头禅我们也可以学会该如 何和这一类人交往。
“凭什么呀”
【心理潜台词】事情不该是这样的,但却这样发生了。 或出于心理失衡,或基于愤世嫉俗,总之,就是看不惯 那些与意愿相悖的事,并以重复出现的这句口头禅来鸣 不平,缓解郁闷。 【性格特征】正直,却有几分神经质。苛刻,但不 一定专门针对你。对公平和特权十分敏感,"凭什么呀", 其实是在诉苦,抑或是在控诉,典型的"愤青"情结。 【和他处】提醒他学会管理公平、平衡心态非常必 要。口头禅所暴露的,常常是心理和思维的惯性,所以, 他要管理的不是不公现象,而是自己的不公心态。
D.质疑型——是吗、真的吗
印象:你总会感觉到自己说的内容他不太信任, 与他交流无法深入。 解析:他们自信,对一切表示质疑。会笑 着问别人:是吗?其实他们只是不轻易表达自 己的观点。这些人处事老道,但密切的朋友并 不多。 相处:这些人不会轻易地展现给别人,但 他们却反感别人跟他们遮遮掩掩。但和他们的 关系过犹不及,和他们保持愉快相处即可。
F.发泄型——kao、TMD、有病
印象:这类人内心激愤,行动力也比较快,性 子比较急,攻击性比较强,他们的口头禅带有 很明显的情绪宣泄色彩。 解析:这类人时常感到气愤和不平,他们 倒不会真正和别人发生冲突,只是把这种冲突 停留在内心,并以口头禅的形式宣泄出来。 相处:和这类人相处,不要和他们“一般 见识”,他们的口头禅不是针对你,而是他们 的一种宣泄,这些人普遍需要朋友,如果你能 够对他们宽容点,他们会对你特别信任。

“口头禅”透漏出的真实性格,让你猜透人心

“口头禅”透漏出的真实性格,让你猜透人心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口头禅,就个像每人都有习惯性的动作一样,这种习惯性的动作和语言很难被自己察觉,但是别人却会清晰地感觉到。

从心理学来讲,口头禅是内心中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在内心的加工,并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因此只要有下面这样的情况发生,它就会脱口而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口头禅,代表着他人内心真实的想法:1、不一般女性心理上是同意的,但是嘴上常常说“不”。

很喜欢说不得女性往往女人味十足,说“不”是女性温柔的体现,她们对丈夫或恋人正如这样,嘴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懒得管他”,事实却是很想管他。

2、是啊是啊常被用在赞同对方所说的话,如果说的同时还伴有深深的点头,就是真心赞同,否则就只是一个姿态。

重复两次以上的话,可能只是在敷衍对方,其实根本没有听进去。

3、对啊生活中,大家都喜欢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所以,就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嘴边挂着“对啊”,表面一团和气,人际关系也相当融洽。

4、就算是。

差不多这是年轻人中间常用的一种暧昧词语,当他们失败时,不想受到责备,就用这种话语推脱、搪塞。

5、反正这是一种对事情悲观失望、消极被动的表现,“反正我不行”“干了也没用”。

总是用否定的语气,在还没有行动前就开始放弃和绝望了。

6、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总是把这样的口头禅挂在嘴边的人都具有很强的自我防卫意识,不会完全表露出内心的想法。

在处事待人方面很冷静,所以工作和认识关系处理的都很好。

此类口头禅代表这以退为进,事情一旦明确,他们会说“我早估计到这一点”。

7、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瞒你这类人担心会被对方误解,因此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多有愤。

他们过分看重对方如何评价自己所称述的事件,所以对事情的真实性做再三的强调。

8、应该、必须、肯定会、一定要往往自信心极强的人常如此说,为人冷静,做事显得很理智,对能说服对方显得非常自信,令对方信服。

另一方面,说了太多的”应该“,其动摇的心理反而显露出来。

常见的口头禅

常见的口头禅

常见的口头禅常见的口头禅1、"听说、据说、听人说"也许这种人对所说的内容很相信,但却不想让自己没有转弯的余地,因此会使用此类的口头禅,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心理形成的。

这种人的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不适合做领导。

但是他的处世圆滑,善于保护自己却值得大为提倡。

他处处想得周到,为自己留有余地,不至于要担负大的责任就是对自己很好地保护,这在很多领导中尤为常见。

2、"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说这种口头语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甚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

在处事待人方面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系都不错,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

但是你很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事情一旦明朗以后,他们会说,"我早估计到这一点"。

出事了无需负责任,顺利的时候就邀功,极度善于伪装,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3、"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这些口头禅男女都有,常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说这话的人,有可能是谎言说多了,使得别人不大相信自己,总会怀疑自己。

于是,导致了日后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口头禅,希望增加自己言语的可信度。

这种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

若不是"狼来了"的谎言说多了,旁人也不至于常误会他。

因此与此种人相处要警惕他的言论中是否会常有谎言,不要被兜进圈套去了。

4、"应该、必须、必定会"此人自信心极强,显得很理智,在没有确认一件事情之前,不会贸然做出结论。

他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让别人信服自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被认同感和喜悦。

另一方面,"应该"说得过多的时候,反映了他有"动摇"心理。

动摇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没信心,而是他内心的寻求认同的感性所致,他不希望由于自己的一次错误导致日后没有威信。

5、"但是,不过"这类人有些任性,因此,在旁人指出他的失误的时候,总是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而这些又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

反映心理的谚语

反映心理的谚语

反映心理的谚语心理具体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反映心理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反映心理的谚语一有时候人就像只刺猬,当别人抱着他,血滴在他身上时,他说"我把你伤害了",可他却不知道那血是那个人的。

手牵手比分享一张床还意义重大。

--林燕妮白痴定律: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

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这句话适应于那些还放不下的孩子:其实有时候要想想,是真的爱的深,还是因为不甘心。

人总是这样,对亲近的人太苛求,对陌生人显得过于宽容。

这句话就如同,别人访问你?饕巢⒉淮?肀鹑讼肽钅慊蛘叨阅愀行巳ぃ?灿锌赡鼙鹑苏?诟?肀呷司倮?馑凳裁词呛萌恕?"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

同理一个人,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悉心呵护她,喜欢则想要不择手段占有她。

心理科普:越是拥有越是不满足。

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

反映心理的谚语二上帝之所以创造指纹,是因为他想让人们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有伤痕。

但凡真爱上一个人,你会患上感情洁癖,忍受不了对方一点点感情不洁,不论身体还是精神上。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对语调特别敏感,所以"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摩丝骨子里自卑的人,他们总希望看到别人出丑。

女生最讨厌听到的话:"不是早和你说过吗?""随便。

""以后再说。

""你自己看着办。

""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

""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你想多了。

""那就这样吧。

口头禅

口头禅

爱说“听说”的人,并不是真的喜欢道听途说,而是他们懂得使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从责任中心脱离出来,大多是处世很圆滑的人,懂得给自己留有余地。
2、转折型:“但是,不过”
有一类人喜欢用转折词“但是”来保护自己,为自己辩解,无论他人提出什么观点,这类人都喜欢提出另外的意见,这类人内心大多自我认同感非常强烈,喜好特立独行,但虽然有些任性,表达方式还算温和,也比较能够接受别人提出的不同意见,拒绝方式会很委婉。
3、强硬型:“应该、必须”
爱说这种话的人通常很自信,遇到事情冷静、理智,他们也认为自己能力十足,领导力很强,喜欢当说客,并确信自己能够将对方说服,热衷于听众对他们狂热追随和听从的感觉,是典型的内心英雄主义。
4、思考型:“这个……那个……”
这类人通常思维速度比较慢,对要表达的内容很慎重,会寻找最为合适的词汇来形容,或是准备不足,说话的同时还在思考,利用停顿作为间歇,对这种人要给予更大的耐心。
5、谨慎型:“可能是吧,大概是吧”
不要被表面的柔和骗了,有这类口头语的人通常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语言上的模棱两可实则是在隐藏好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多半不会轻易暴露心底的想法,处事待人很冷静,客观,少情绪化。对待这种人,最好不要撒谎,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审视的眼睛盯着你哦!
6、聪明型:“听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说”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喜好、心理特征,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的交流和磨合以加深了解,但对于初次见面或相识时间不长的人,想要快速摸透他的心理性格,以便小心提防或是巧妙达成你自己的愿望,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哦!心理学家也说,从口头语就可窥探一个人难以掩饰的真性格哦!
1、肯定型:“说真的,不骗你”
爱说这种口头语的人内心有一种潜意识,就是怕别人误解自己,不相信自己,他们多半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被人愿望的不平心理,迫切需要别人表现出信任和理解。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的意思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的意思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的意思标题:深入探讨“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的意思与内涵1. 引言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遇到一些人,他们总是喜欢插手别人的事情,散布谣言,制造是非,给他人的生活带来困扰和伤害。

针对这样的现象,人们常常会用“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来形容这些人。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句话的内涵和背后的道理。

2.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那些喜欢散布是非、制造谣言的人,本身就是是非之人,他们总是沉浸在制造矛盾、挑拨是非的氛围中,并乐此不疲。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负面的情绪和想法,缺乏善良和正能量,因此他们无法理解和珍惜真正的友谊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3. “是非人”心态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遇到“是非人”。

他们喜欢把自己置身于是非之中,在言行举止上经常表现出一种挑拨离间的倾向。

他们的心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3.1 喜欢炫耀和独占他们总是希望成为众人的焦点和关注的中心,因此会刻意制造是非,以便将争议和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

3.2 缺乏善意和友善在他们看来,别人的生活和关系并不重要,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从中获取的利益和满足感,对他人缺乏善意和友善。

3.3 对别人的不幸和困扰感到快乐“是非人”往往会因为他人的不幸而感到愉悦,因为那样他们可以从中获取满足感,通过散布谣言削弱他人的地位和形象。

4. 如何看待和应对“是非人”在面对这样的人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避免被他们的言行所影响。

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善良的品质,保持真诚的人际关系。

4.1 保持清醒的头脑当我们发现有人在散布谣言和是非时,我们不应该盲目相信,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判断和调查来确认事实的真相。

4.2 积极培养善良的品质在生活中,我们要主动培养善良、友善的品质,心存善念,待人真诚,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和促进真正的友谊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所揭示的是人性中的一种阴暗面,同时也警示我们对待他人时要谨慎和善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专家解读口头禅:间接反映人的性格同事小王是个在办公室里极受欢迎的人。

他为人活络,左右逢源,大家也都愿意和他聊,因为他的那句挂在嘴边的“还不错嘛!”的口头禅,在节奏紧张的职场中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那天,同事李大姐气喘吁吁地冲进办公室,丢下包,一屁股坐下,拿着手中的考勤卡边扇风边抱怨:“没见过这么肉的司机,今天我都比平时早5分钟出门,结果那个“面瓜”司机,赶上了所有的红灯,害得我下车一阵猛跑,8:58打的卡,多悬啊!”“还不错嘛!”小王的口头禅又冒了出来,“还不错,没迟到,那位司机特为你算好了时间呢,不是还富裕2分钟吗!”说的李大姐笑了起来,“嗯,权当跑步减肥了。


小王的这句“还不错嘛”的口头禅一天要说N遍,遇到高兴的事,无疑是锦上添花,遇到烦心的事,小王的口头禅外加他那宽容、客观的劝解,无疑又是雪中送炭。

早有同事说了,小王是颗“开心果”!
一句口头禅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
在职场中,要做到小王这样的好人缘可不容易,而他的那句口头禅也让他获
益匪浅。

“真没劲”、“烦死了”、“有没有搞错”……日常生活中,这些口头禅时常灌进我们的耳朵,有的口头禅表现地比较主观、骄傲,相反,有的口头禅则委婉、谦虚。

那么,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到底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心理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窦东徽博士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了口头禅:口头禅是人内心中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以致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

口头禅作为一个下意识的表现,它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一个人。

因为口头禅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情绪,人当时的一种心态,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

口头禅是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和积累效应的结果
窦东徽博士介绍,口头禅的形成无外乎两个原因: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和积累效应的结果。

譬如,一个满腔热情的年轻人真挚的投入到恋爱中,爱情欺骗了他,当他失恋后,可能在一段日子里他会对爱情嗤之以鼻,他的口头禅也许就是“爱情这东西,纯粹是扯淡!”而当一个人多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后,积累效应就会在他的口头禅中得以展现。

如果在生活中多次遇到见死不救、坑蒙拐骗,那么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现在的人啊,和以前没法比!”这样的口头禅了。

前一阵子,在央视八套热播韩剧《加油,金顺》里,“加油!加油!”这句话几乎在每集都出现。

它是剧中女主人公的口头禅,每次遇到困难时,她都右手握拳屈臂,口中大声地喊“加油!”,来鼓励自己战胜困难,增强自信。

窦东徽博士介绍,这样的口头禅催人奋进,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这是我们所应该提倡的。

口头禅是人们心理宣泄的通道
积极的口头禅催人奋进,而有些口头禅则带有消极的意味。

那么是不是这些听似消极的口头禅一定就是不好的呢?窦东徽博士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现在人们流行把“郁闷”一词挂在嘴上,难道真的是事事郁闷、处处郁闷吗?窦东徽博士介绍,其实这不过是因为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态变化快,通过这样的口头禅来倒倒苦水,让心理有一个舒缓、宣泄的通道,这样,反倒更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而学生们每逢考试老爱把“这下可死定了”挂在嘴边。

其实,这是出于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就是以某种心理的方式或手段,把自己与现实关系之间做出某些积极的适应性的改变,使自己较容易接受,不致于引起心理上
过大的紧张和痛苦,以保护心理安宁的一种方式。

学生们先将情况估计更糟些,通过口头禅来强化,当现实情况可能并不那么糟糕时,也就能及时得到心理安慰了。

窦东徽博士介绍,这可被视为自我心理疗伤。

■心理测试:
你经常会说哪些口头禅呢,下面的题目会相应测出你的个性。

A.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B.应该、必须、必定会、一定要
C.听说、据说、听人讲
D.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E.但是、不过
F.啊、呀、这个、那个、嗯
分析结果:
A此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因此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

他会十分在意对方对自己所陈述事件的评价,所以一再强调事情的真实性,更多希望的是自己在团体中可以被认可,并得到很多朋友的信赖。

B此人自信心极强,做事情显得很理智,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

另一方面,“应该”说得过多时,反表现出其有“动摇”的心理,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C此人所以用此类口头语,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心理形成的。

这种人的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

很多处事圆滑的人,易用此类语。

在办事过程中,他们会为自己时刻准备着台阶,有时也会被很矛盾的心理困扰。

D说这种口头语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甚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

在处事待人方面很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系都不错,此类口语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

事情一旦明朗,他们会说“我早估计到这一点”,从事政治的人多有这类口头语,这类口头语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E此人有些任性,因此总是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但是”语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

也显示了其温和的特点,它显得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

从事公共关系的人常有这类口头语,因为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淡感。

F常是词汇少,或是思维慢,在说话时利用作为间歇的方法而形成的口头语的习惯。

因此,这种口头语的人,反应是较迟钝或是比较有城府的。

也会有骄傲
的公务员爱用这种口头语,因怕说错话,需有间歇来思考。

这种人的内心也常常是很孤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