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样本

合集下载

航空摄影技术计划

航空摄影技术计划

Step.5 – 确定重叠度
航线方向必须有三度重叠,用于立体模型的连接、选择
公共的定向点;
定向点离像片边缘大于1.5cm,…一般规定航向重叠度为 60%~65%,丌得低于53%; 旁向重叠度需保证相邻航线像片的正常连接,约为30% , 丌得低于13% ;
特殊地区对重叠度的要求可适当放宽。
B (1 qx ) l x 1)平坦地区应选择较短的焦距: 基高比 H f
焦距越短,基高比越大,有利于改善立体观测效应。
2)当测区为丘陵或高山地区时,选择长焦距航摄物镜。 以便减小左右视差较ΔP,提高高程量测精度和减少由于地 形起伏所需增加的航摄像片数量:
H P f m P h b b
划分摄影分区
需分区航摄的情况:

② ③ ④ ⑤
航摄区域面积很大,丌能一次完成
航线过长,难以保持直线性 地形高差过大,像片间比例尺差别超限 有两架以上飞机同时执行任务 任务的特殊需求
航摄分区原则:

② ③
分区边界不图廓一致,最小丌能小于一个图幅
分区最大高差丌能超过四分之一航高 同一分区要采用同一相机
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模型数N:
N
S S有效

Lx Ly M
2 2 2
(1 qx )(1 q y ) l m
在相同条件下,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模型数不图像比
的平方成反比,提高图像比将有劣于降低测绘成本,缩短
成图周期,提高生产率。
But,航摄资料的质量能否满足图像比的要求呢?
K的因素: 测绘一幅地形图所需要的立体模型数; 航摄资料的质量能否满足图像比的要求。
2、绝对方位元素的确定
2、绝对方位元素的确定

航空元素拍摄方案策划书3篇

航空元素拍摄方案策划书3篇

航空元素拍摄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航空元素拍摄方案策划书》一、拍摄主题“翱翔天际:探索航空之美”二、拍摄背景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天空的向往与探索日益加深。

本次拍摄旨在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画面,展现航空领域的魅力与神秘,激发人们对航空事业的关注和热爱。

三、拍摄目标1. 捕捉航空元素的精彩瞬间,包括飞机、机场、飞行员等。

2. 展现航空领域的科技感、速度感和力量感。

3. 通过视觉传达,让观众感受到航空的魅力和重要性。

四、拍摄地点1. 当地机场的跑道、停机坪、候机大厅等区域。

2. 航空博物馆。

3. 飞行训练基地。

五、拍摄时间[具体拍摄日期],选择天气良好、光线适宜的时间段。

六、参与人员1. 专业摄影师 [X] 名。

2. 摄影助理 [X] 名。

3. 模特(飞行员、地勤人员等)[X] 名。

七、设备需求1. 专业摄影相机及镜头。

2. 三脚架、稳定器等辅助设备。

3. 灯光设备,用于营造特定氛围。

八、拍摄内容及风格1. 飞机起降的壮观场景,突出速度与力量,采用动态拍摄风格。

2. 机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展现专业与严谨,以纪实风格为主。

3. 航空博物馆内的珍贵展品,体现历史与文化,采用艺术化的拍摄手法。

4. 飞行员的风采,包括训练、飞行等场景,展现勇敢与自信,风格兼具动感与庄重。

九、后期制作1. 对拍摄的照片进行精心挑选和修图,调整色彩、对比度等。

十、宣传推广1.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拍摄的精彩照片,吸引关注。

2. 与航空相关的网站、杂志等合作,进行专题展示。

3. 举办线下展览,扩大影响力。

十一、预算安排1. 设备租赁费用:[X] 元。

2. 人员费用:[X] 元。

3. 场地租赁及许可费用:[X] 元。

4. 后期制作费用:[X] 元。

5. 宣传推广费用:[X] 元。

总预算:[X] 元。

十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机场及相关场所的规定和安全要求。

2. 确保拍摄设备的安全,防止损坏或丢失。

3. 尊重模特及工作人员的意愿和隐私。

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目录1 概况 (1)1.1测区范围 (1)1.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1)2已有资料情况 (1)2.1影像资料 (1)2.2地形图资料 (1)2.3基础控制资料 (1)2.4界线资料 (2)3 引用文件 (2)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2)4.1数学基础 (2)4.2分幅与编号 (3)4.3成图方法与成图精度 (3)4.4技术指标 (3)4.4.1 数字线划图(DLG)技术指标 (3)4.4.2 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指标 (3)4.4.3 数字正摄影像图(DOM)技术指标 (4)4.5数据的组织与命名 (4)4.5.1测区简写 (4)4.5.2数据文件的命名 (4)4.5.3数据组织结构 (4)5设计方案 (4)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4)5.1.1使用的软件 (4)5.2.1使用的硬件 (5)5.2航测外业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 (5)5.3航测外业基准站控制点布设及作业要求 (6)5.4航测外业像控点布设及作业要求 (6)5.4.1基准站控制点布设和测量 (6)5.4.1.1平高点布设 (6)5.4.1.2高程点施测 (6)5.4.1.3像片控制点的施测 (6)5.4.1.4检测要求 (7)5.4.1.5整饰与分装 (7)5.4.2航测外业的注意事项 (7)5.5外业调绘 (8)5.5.1基本作业要求 (8)5.5.2调绘的具体要求 (8)5.5.3地物的补测 (9)5.5.4调绘片的输出 (9)5.5.5文档簿的填写 (9)5.6航测内业作业方法 (10)5.7作业要求 (10)5.7.1基本要求 (10)5.7.2空中三角测量 (10)5.7.2.1作业流程 (10)5.7.2.2作业方法及要求 (10)5.7.3数字线划图(DLG)数据生产 (10)5.7.3.1技术路线及作业流程 (10)5.7.3.2主要技术要求 (11)5.7.3.3立体测图方法及要求 (12)5.7.4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生产 (12)5.7.4.1技术路线及作业流程 (12)5.7.4.2作业方法及要求 (13)5.7.5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生产 (14)5.7.5.1技术路线及作业流程 (14)5.7.5.2作业方法及要求 (14)5.7.6元数据制作 (15)5.7.6.1基本要求 (15)6质量保证措施 (16)6.1质量管理措施 (16)6.2质量控制关键内容 (16)6.2.1控制测量 (16)6.2.2像片调绘 (16)6.2.3空中三角测量 (16)6.2.4数字线划图 (16)6.2.5数字高程模型 (17)6.2.6数字正射影像图 (17)6.2.7元数据和文档簿 (17)7上交资料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测区范围1.2 作业区自然地理状况2 已有资料情况2.1 影像资料2.2 地形图资料2.3 基础控制资料2.4 界线资料测区行政区域界线为权宜划法,不作为实地权属勘测定界的依据。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飞机或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摄影测量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获取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来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测量地形高程等应用。

本文将从设计书的角度,介绍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和设计案例。

一、设计流程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流程包括摄影计划、航空摄影、后处理和产品制作四个阶段。

1. 摄影计划阶段摄影计划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第一步。

在该阶段,需要确定摄影区域、摄影高度、摄影角度、航线布局、相机参数、控制点等。

摄影计划应考虑到地形地貌、光照条件、数据精度等因素,以确保航空摄影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2. 航空摄影阶段航空摄影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核心步骤。

在该阶段,需要根据摄影计划,搭载相机进行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可以采用全色相机、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

为了保证摄影数据的质量,需要选择适当的相机,并确保相机的曝光、焦距、感光度等参数设置正确。

3. 后处理阶段后处理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重要步骤。

在该阶段,需要对航空影像和航空数据进行校正、配准、三维重建、高程测量等处理。

后处理可以采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三维建模软件、遥感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

为了保证后处理结果的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4. 产品制作阶段产品制作阶段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设计的最后一步。

在该阶段,需要根据后处理结果,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高程模型等产品。

产品制作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三维可视化软件、CAD软件等不同类型的软件。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精度,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并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二、设计要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设计要点包括相机选择、航线布局、控制点设置、后处理流程等。

1. 相机选择相机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核心设备之一。

在相机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摄影区域、数据精度、数据量等因素。

全色相机适用于制作数字地图、三维模型等应用;多光谱相机适用于植被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等应用;高光谱相机适用于矿山勘探、环境监测等应用。

SWDC航摄技术设计书

SWDC航摄技术设计书

1 前言1.1主要工作内容(1)获取增城市市域范围内约1650平方公里真彩数码航片。

(2)沿增从高速、北三环高速和广河高速公路测绘面积约216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3)中心城区62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修测。

(4)广汕路以北第一期测绘302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5)广汕路以北第二期测绘498平方公里1:2000数字线划图(DLG)。

(6)广汕路以南650平方公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

1.2 技术依据表1 技术依据1.3 测区概况增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

因地处连接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都市的中部,被称之为“黄金走廊”。

全市地形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3%;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约占全市面积的35.1%,低丘和台地集中在中南部,约占全市面积的23.2%;南部是广阔而典型的三角洲平原,加上河谷平原,约占全市面积的33.4%。

航摄范围以行政境界为基础采用满图幅方式进行外扩设计。

1.4 气候状况增城市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全年平均气温为22.2度,年降雨量1869mm。

4~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5%,10~3月为干季,占雨量的15%。

受地形影响,降雨量北多南少;北部正果最多年降雨量3049.1mm,南部石滩最少年降雨量只有877mm。

夏季常有台风侵入,年平均2次,最多年达7次,也有无台风的年份,风力最大可达11级,对南部地区影响较大。

图1 增城市航摄范围示意图1.5 飞行平台、航摄仪及摄影基地飞行平台:运5航摄仪:SWDC-4机场:广州白云机场1.6 SWDC-4数码航摄仪简介本次航空摄影测量项目拟采用国产SWDC-4真彩数码航空摄影仪实施。

1.6.1 SWDC-4数码航空摄影仪国产SWDC-4数码航空摄影仪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与河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成功新一代航摄仪。

本项目的产品是传统航摄仪的更新换代产品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产品,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产品的开发成功对加速我国的测绘手段现代化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国家信息化进程大量需要的航空相机提供可选择的可靠国产品牌。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密级: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XXXX 测绘科技2022 年7月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工程担当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工程概述 (4)2测区概况 (4)3作业依据与根本规定 (4)3.1作业依据 (4)3.2根本规定 (4)4技术方案 (5)5航空摄影 (5)5.1无人机飞行平台 (5)5.2航空摄影技术参数设定 (7)6.3 航空摄影的实施 (7)5.4 摄影质量掌握措施 (8)6质量掌握 (9)6.1飞行质量掌握 (9)6.2摄影质量掌握 (9)6.3航摄成果质量检查 (10)7安全生产和风险躲避 (12)8成果提交 (12)1工程概述略。

2测区概况略。

3作业依据与根本规定3.1作业依据3.1.1《1:500 1:1000 1:2022 地形图航空摄影标准》GB/T 6962-2022;3.1.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标准》GB/T 19294-2022;3.1.3《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3.1.4《航空摄影仪监测标准》MH/T 1005-1996;3.1.5《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根本要求》CH/Z 3001-2022;3.1.6《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22;3.1.7《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标准》CH/Z 3005-2022;3.1.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18316-2022;3.1.9《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1003-1995;3.1.10《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3.1.1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3.1.1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22。

3.2根本规定3.2.1 平面坐标:承受 CGCS 2022 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3 度分带,投影面:0 米。

航空摄影技术

航空摄影技术
(1)航向重叠度
1.4.1 重叠度
(2)旁向重叠度
lx
py px
lx
航线方向相邻像片的重叠长 度与像片尺寸的百分比称为 航向重叠度。
qx
px lx
100%
相邻航线的重叠长度与
像片尺寸的百分比称为
旁向重叠度。
qy
py 100% ly
航空摄影技术
1.4.1 重叠度
(3)用地面距离表示重叠度
Bx
f
Px m px Lx mlx
航空摄影技术
1.3 航空摄影技术过程
用户单位
1
航摄委托书
3
申请升空权
航空主管部门
航摄单位
2
签订技术合同
4
制定技术计划
送审 6
5
航空摄影与处理
7
检查验收
航空摄影技术
1.4 航空摄影中的几个概念
1.4.1 重叠度 1.4.2 基高比 1.4.3 垂直夸大(超高感) 1.4.4 构架航线
航空摄影技术
mh
1.21H Bx 2
1 2R
R:空间分辨率(GSD)
基高比越大,高程精度越高,反之,越低。空间分辨率 (GSD)越高,高程精度越高。
1.4.3 垂直夸大(超高感)
生理视差:同一物体像点的左右距离之差
A F
B
f1、f2为视网膜中心
O1
O2
b1 +
--
+ a2
f1 a1
b2 f2
F点的生理视差为0,比F点远的A点,生理视差 <0,而比F点近的B点,生理视差>0。
h h 最 高 h 平 均 h 平 均 h 最 低 1 2 ( h 最 高 h 最 ) 低

航空摄影计划书

航空摄影计划书

航空摄影计划书1. 引言本摄影计划书旨在介绍并规划航空摄影项目的执行方案。

航空摄影是利用航空器进行摄影活动,通过空中的视角展现独特的景观和角度。

航空摄影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建筑设计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航空摄影的目标、摄影计划、预算和风险管理等内容。

2.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航空摄影捕捉到极具艺术性和商业价值的照片,以展示目标地区的美景和特色,并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航空摄影服务。

主要目标包括:•利用航空摄影技术展示目标地区的独特景观和风貌。

•提供拍摄到的照片给客户,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过航拍照片的商业价值,使项目能够达到经济回报。

3. 摄影计划3.1 目标地区本项目选定了目标地区为XXXX省YYYY市,该地区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地标,为航空摄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目标地区,我们将选择以下几个重点地点进行航拍:1.A景点:位于XXXX市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B景点:位于YYYY市,拥有宏伟的自然风貌和山水之美。

3.C景点:位于ZZZZ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

4.D景点:位于WWWW村,以其古老的建筑和乡村风情而受到游客欢迎。

3.2 摄影装备为了满足本项目的要求,我们将配备以下摄影装备:•一架高性能航空器,具有稳定的飞行性能和航拍能力。

•远距离遥控器操控设备,用于控制航空器的飞行和拍摄角度。

•高分辨率的航拍相机,能够捕捉到细节丰富的照片。

•快速存储设备,用于保存大量的照片和视频素材。

3.3 拍摄计划本项目的拍摄计划如下:1.预先进行勘测和风险评估,确保航空器的安全飞行和摄影的顺利进行。

2.安排专业的飞行员和摄影师团队,以确保航拍过程的高效和质量。

3.根据天气状况和目标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航拍。

4.在每个选定的景点进行航拍,保证从不同角度和高度捕捉到丰富多样的照片。

5.对拍摄到的照片进行初步的处理和筛选,确保照片的质量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4. 预算本项目的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航空器租赁和飞行员工资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1测量内容及要求
本项目1: 地形图测图面积为360km2, 按设计要求, 地形图绘图等高距为1m。

6.3.2测量方法
1: 地形图成图方法: 采用机载LIDAR航拍采集野外数据, 外业调绘, 内业成图。

6.3.3机载LIDAR测量地面配合
机载LIDAR测量地面配合工作主要包括检校场测量、地面基站配合和测区内数据检校。

( 1) 检校场测量。

检校场选在地物多, 植被少, 交通方便, 离测区近的地方, 在地图上提前选好位置。

在测区内布置6个地面标志, 用白色油漆涂成L型明显标记, 以测区内四等GPS点静态联测地面点, 统一平差计算地面点坐标, 高程能够采用拟合方法测定; 在测区内大路上每5m间隔用GPS-RTK方法或全站仪测量一个坐标点, 将采集的数据提供给内业人员, 便于图形纠正缩放工作。

( 2) 地面基站配合。

飞机航拍同时, 在地面架设GPS接收机同步静态观测, 数据采样率为0.5S, 由于数据采集量大, 使用加有内存卡的天宝5700接收机, 供电电源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 并保证飞行期间不断电。

采集数据转成标准Renix格式, 便于内业平差计算。

( 3) 数据检校。

航拍数据平差计算出来之后, 外业采用工程测量方法在测区内采集数据进行比较, 以检验成果的正确性。

6.3.4 航片调绘
1: 地形图地形、地貌要素以LIDAR航摄影像为准, 按50×50cm打印出照片, 便于外业调绘。

6.3.4.1调绘原则
外业调绘的原则是定性。

调绘时做到判准绘清, 符号运用恰当, 说明清楚, 各种注记准确无误。

对地物、地貌的取舍以成图比例尺及图面允许的负载量为准, 既具有实地细部特征, 又保持图面清晰易读。

6.3.4.2调绘内容
( 1) 房屋不综合, 逐个表示; 房屋以砖 (石)木结构时, 标注性质注记, 层数注
在房屋图形中心。

( 2) 围墙的宽度在图上大于0.5mm时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小于0.5mm用单线表示, 黑块符号一般向里绘。

( 3) 植被界限调绘清楚, 园地和树木调绘品种和高度。

( 4) 电力线分输电线与配电线; 电力线、通信线调绘出电杆、电线架、铁塔、电缆标的位置。

( 5) 公路在图上每隔15~20厘米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 国家干线公路注出国道路线编号; 其它道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全部用文字进行说明标注, 并调绘其路宽和材质。

( 6) 沟渠、河流、干沟标出流向, 对耕( 园地) 中不小于1.0m宽度的沟、渠、路和田埂以及单线表示的其它线性地物, 逐条标注宽度, 对用双线表示的线性地物以双线准确标明其宽度。

( 7) 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 包括镇的街、巷 ) 、山岭、河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 以及单位名称, 都调查核实, 以法定名称为准, 并正确标注。

6.3.5 图层、颜色、线型的规定
图层、颜色、线型的设置按CASS9.1软件设置确定。

6.3.6地形图数据文件的命名及图廓整饰
地形图数据文件保存为*.dwg, 格式为AutoCAD 格式, 文件名为地块编号加分幅序号, 如29-1.dwg,表示第29块地第1号图, 对于在地块编号之外的地形图, 地块编号从最末地块编号累积增加, 顺序从北到南, 先东后西。

图名由本项目名称加上具体工程名称组成, 如: XXX王国国公省基里沙果县旅游项目机载LiDAR地形图。

图廓外左上角为接图表, 正中为图名, 右上角为保密等级, 左侧为施测单位, 左下角包含平面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图式, 绘制日期等内容, 下中为比例尺, 右下角为植被附注情况。

6.4机载LIDAR点云数据处理
( 1) 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包括以下数据内容:
1) 点云数据;
2) 航迹文件( GPS时间、位置信息( X, Y, Z) 与姿态信息( H, R, P) 相对应的列表文件) 等参考文件;
3) 地面检查点, 即用于精度检测的野外实测数据;
4) 成果坐标系统与点云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参数;
5) 其它有关数据, 如与数据处理、成果检验相关的数据。

6.5坐标系统转换
利用转换参数, 将点云数据由XXX坐标系转换至成果坐标系统。

利用测区控制网, 采用七参数法求取WGS84的GRS80控制点在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由于测区较大因此采用分区求取。

坐标转换的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

6.6高程基准转换
点云数据为大地高, 进行高程拟合转换, 将点云高程系统转换至成果高程系统, 高程拟合转换采用七参数法。

高程系统转换中误差不大于高程中误差值的1/2。

6.7数据分块
根据实际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块。

每一个数据块为软件处理的一个单元, 一般按矩形切块。

6.8点云滤波分类
点类定义
6.9噪声点滤除
将明显低于地面的点或点群( 低点) 和明显高于地表目标的点或点群( 空中点) , 以及移动地物点定义为噪声点。

在进行地面点分类之前, 首先将这类点分离出来。

6.10点云自动分类
( 1) 分类算法
利用基于反射强度、 回波次数、 地物形状等的算法或算法组合, 对点云数据进行自动分类。

( 2) 提取地面点云
裸露地表处有且只有一次回波, 此次回波对应的反射点即为地面点。

植被覆盖区域可能对应多次回波, 正常的地面点是最后一次回波对应的反射点。

相对于地物点, 地面点的高程是最低的。

从较低的激光点中提取初始地表面; 基于初始地表面, 设置地面坡度阈值进行迭代运算, 直至找到合理的地面。

( 3) 非地面点分类
根据点的高度及点云分布的形状、 密度、 坡度等特征, 对非地面点云进行分类。

对于形状规则, 空间特征明显的地物, 可经过参数设置, 利用软件自动提取, 如建筑物、 电力塔等。

6.11人工编辑分类结果
对高程突变的区域, 调整参数或算法, 重新进行小面积的自动分类。

采用人工编辑的方法, 对分类错误的点重新进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