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贤文志向篇》之一教案

合集下载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生成长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生成长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领悟古人智慧,引导学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今贤文(真理篇)》领悟古人的智慧,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古今贤文(真理篇)》选文:让学生阅读并理解选文内容,领悟其中的道理。

2. 文言文翻译: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古人智慧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悟《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古人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文言文,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智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人智慧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提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智慧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古今贤文(真理篇)》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选文:让学生自读选文,理解文意,体会其中的道理。

3. 讲解文言文:对文言文进行翻译,解释其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古人智慧的理解。

5. 案例分析:提供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智慧解决问题。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古今贤文(真理篇)》选文的理解和古人智慧的应用。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古人智慧的理解深度。

3. 案例分析报告:收集学生对提供案例的分析报告,评估学生运用古人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延伸2. 组织实践活动:策划一次以古人智慧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辩论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资料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资料

《古今贤文》教学设计资料一、课时目标: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明白人要有志向的重要性,能领会通过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明白人要有志向这一道理,并能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三、教学难点:领悟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揭题导入。

志向即理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疏通文字。

2、哪些文字你已读懂讲给别人听。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文中用了哪些譬喻把它们找出来。

2、这些譬喻想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具体说明。

3、两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1)人为什么要有志向。

(2)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志在年少,理想要远大明确,勤于实践,学习知识。

)四、小小演讲会《我的理想》。

1、选择一两句,侧重谈谈自己的体会。

2、畅谈理想。

五、板书设计11、古今贤文(志向篇)要有理想实现理想教学反思:习作3看图作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第六幅图,看看图中有什么人物,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写篇作文。

2、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让图上的人物活起来,让画面动起来。

3、让学生初步尝试通过描写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让图上的人物活起来,让画面动起来。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尝试通过描写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人的健康成长与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最大。

今天,我们要写的作文就是关于一位母亲如何教育孩子的。

二、习作指导1、复习看图作文方法。

(1)指名说。

(2)教师相机板书:看;一;;一;按顺序、想;一;;一;要合理、写;一;;一;要具体2、看图。

(1)学生按上述复习的方法自由观察六幅图。

(2)同桌交流看到的内容。

(3)请六位同学分别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4)请两三位同学说说这六幅图说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11.古今贤文(志向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

2、读熟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畅谈自己的志向。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难点:
体会短文蕴含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磁带
教学进程:
一、导入课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

我们学习了不少名人名言警句。

今天我们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解释题意:题中“古今”点明时间范围,“贤”显示文章性质,在此有“深刻”、“有益”之意。

这是一篇教导学子趁早立志的文章,应该此称为“志向篇”。

3、本文通过一系列格言和谚语,表达了青年人应该树理想,立大志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第一篇:《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11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

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⑶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2、检查自学效果: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

即人要有志向,要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志向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志向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

2、读熟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畅谈自己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1、谈话导入(略)2、解释题意:题中古今点明时间范围,贤显示文章性质,在此有深刻、有益之意。

这是一篇教导学子趁早立志的文章,应该此称为志向篇。

3、本文通过一系列格言和谚语,表达了青年人应该树理想,立大志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二、指导自学。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3、再读课文,再次感受格言和谚语的文化魅力。

4、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格言、谚语,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三、交流感悟。

1、小组之间初步交流对格言、谚语的感悟2、师巡视指导,并从小组中找出好的感悟让他们大声朗读。

四、交流名人立大志的故事。

1、小组之间交流。

2、选代表演讲名人故事(可以加上自己他们的评价)3、听了许多名人立志的故事,你是否也立下了伟大的志向呢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吧。

4、指名介绍自己的理想,并说说原因和准备怎么做。

五、让学生以lt;lt;我的理想为题,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六、交流部分学生的小练笔。

七、作业。

1、找寻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继续在课文上写自己的感悟。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今贤文》教案设计教学目的:
1、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方式。

2、对课文中的成语、名言能熟读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预备及辅佐活动。

主要板书方案:
8、古今贤文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狂妄自大,听取意见
作业设计、布置:
课内:背诵课文。

课外:搜集一些名言、成语及谚语故事。

教学进程:
一、激起兴味
引见名人名言导入。

二、带着效果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了解词语。

三、停止朗诵竞赛
1、自己练读课文。

读准到读流利
2、朗诵竞赛
四、讨论
第一自然段:联络先生自己生活实践,运用言语资料讨论,体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践提出讨论议题,再从先生所知道的名人中举例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五、再读课文,联络实际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给你启示最大,你能用理想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吗?
2、交流。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希望我们每个同窗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我才干取得长足的提高。

六、熟读。

七、课后搜集一些名言或成语或谚语。

教后感:
指点先生仔细朗诵成语、名言,感悟课白话语,要把读、思、议、悟结合起来,多方位停止感悟训练,以片面吸收言语资料。

教学时可组织朗诵竞赛活动,从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诵,一次一次逐渐提高要求。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一等奖学习目标:1、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2、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已做好的书签教学过程:一、从题入手、初识课文1、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2、检查预习谁愿意帮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句子指名读(2)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的、矢、焉、蠹(3)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4、在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①句子短小②蕴含深刻哲理③由一些名言警句组成……5、小组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6、组织交流二、联系实际,理解深刻含义1、这些句子中你对哪句话有很深的感受?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感触呢?2、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亲身经历、历史典故……)3、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两句话,写在自制的小书签上,待会儿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4、生制作书签,师巡视辅导5、同学们送给好朋友的是哪句话?为什么要把这句话送给他呢?你愿意和我们大家说说吗?6、我想同学们都想亲手把自己的书签送到朋友的手中。

现在就请大家离开座位,向同学送去一份浓浓的情谊和对他的希望吧!7、同学们也许当你收到朋友送给你的那勉励话的时候,会感觉听得不顺耳,可是那些都是“忠言”啊!所以老师想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送给我们大家,让我们一齐共勉,好吗?齐读8、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还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勉励,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一齐分享一下好吗?作业:必做题:背诵选做题:1、课后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抄在摘录本上。

古今贤文教案(共5篇)

古今贤文教案(共5篇)

古今贤文教案(共5篇)第一篇:古今贤文教案《古今贤文》诵读教案★ 教材说明《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

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明朝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古今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 教学目标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 教学策略: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背诗导入:师:同学们,诗歌是人间最美的艺术花朵。

我们会背很多的诗。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个诵诗会,把这学期要求背诵的25首诗展示一下。

同学们背过几首了?我们从背诵的25首诗中找出5首,由一个同学领诵,其他同学打好节奏背诵,注意每首诗的最后三个字的节拍要慢。

生齐背。

古代的诗歌写得太好了!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么,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是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

我们学习《千字文》的时候是这么说的,现在我们要学习《古今贤文》。

2、简介《古今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

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明朝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贤文(志向篇)》之一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11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

“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⑴读准字音,
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
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⑶全文共多少句话,
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
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
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采用“读读——议议——
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
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


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
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

即人要有志向,要
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
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
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

3、学生积累。

五、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格言。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一由教案频道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