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酵母的驯化研究[开题报告]
《富硒酵母中硒的种态分析》范文

《富硒酵母中硒的种态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营养科学和食品安全研究的深入,富硒酵母作为一种具有重要营养价值的生物资源,其研究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其中,硒元素作为富硒酵母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存在形态和含量对酵母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富硒酵母中硒的种态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富硒酵母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富硒酵母购自某生物制品公司,确保其品质和纯度符合实验要求。
2. 方法采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如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对富硒酵母中的硒进行种态分析。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富硒酵母进行干燥、研磨、过筛等处理,得到均匀的粉末样品。
(2)X射线衍射分析:对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硒在酵母中的存在形态。
(3)光谱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进一步确定硒的化学形态。
(4)质谱分析:通过质谱技术,对样品中的硒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1. 硒的存在形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光谱分析,我们发现富硒酵母中的硒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与酵母的蛋白质、多糖等有机物质结合。
此外,还发现少量以无机态形式存在的硒。
2. 硒的含量及分布通过质谱分析,我们测定出富硒酵母中硒的含量较高,且在酵母细胞内分布较为均匀。
这表明富硒酵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
3. 硒的生物活性富硒酵母中的有机态硒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能够参与人体内的多种生化反应,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生物活性。
而无机态硒虽然含量较少,但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四、讨论本实验通过对富硒酵母中硒的种态分析,发现其主要以有机态形式存在,与酵母的蛋白质、多糖等有机物质结合。
这种结合形式使得硒在酵母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此外,我们还发现少量无机态硒的存在,虽然其含量较少,但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这表明富硒酵母中的硒具有多种存在形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富硒酵母提供了理论依据。
夏季日粮中添加酵母锌、酵母硒对种公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夏季日粮中添加酵母锌、酵母硒对种公猪繁殖性能
影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在农业生产中,猪是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也是人们食品中的重要
来源。
而如何提高猪的繁殖性能,是现代畜牧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研究
表明,酵母锌和酵母硒对猪的生长和健康都有较好的提升效果。
因此,
本研究将探究在夏季日粮中添加酵母锌和酵母硒,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
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夏季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酵母锌和酵母硒,对种
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现代畜牧业实现科学化、高效化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确定试验组和对照组
(2)给试验组的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酵母锌和酵母硒
(3)对照组的日粮中不添加酵母锌和酵母硒
(4)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种公猪的繁殖性能指标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随机分组设计方法,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
试验组将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的酵母锌和酵母硒,而对照组将不添加。
通
过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种公猪的繁殖性能指标,来比较添加酵母锌和酵
母硒对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四、预期研究结果
本研究预计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酵母锌和酵母硒,对种公猪繁殖性能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究添加酵母锌和酵母硒是否会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果将为现代畜牧业提供科学化、高效化的技术支持。
富硒酵母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富硒酵母的研究开发与应用1.引言1.1 概述概述如今,富硒酵母已经成为了食品和保健品市场上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
富硒酵母作为一种富含有机硒的生物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对富硒酵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其开发与应用的潜力。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其在人体内参与多种生理状况的调节,如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等。
然而,由于传统的硒元素补充剂在有效吸收利用率和生物利用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富硒酵母成为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替代品。
富硒酵母的研究开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富硒酵母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改良,以提高硒的含量和生物利用度;其次是富硒酵母功能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以便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富硒酵母的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
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如富硒面包、富硒酵母饲料等;在医学领域,富硒酵母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因此在癌症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此外,富硒酵母还可以用于生物修复、环境治理等领域。
本文主要探讨了富硒酵母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旨在深入挖掘其潜力,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富硒酵母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其在人类健康领域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能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富硒酵母将会在更多方面展现其独特魅力,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反映了文章的逻辑和条理性。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富硒酵母的研究开发2.2 富硒酵母的应用3. 结论3.1 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意义3.2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会概述富硒酵母的研究与应用背景,并解释其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结构,指出本文将围绕富硒酵母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展开,以此引导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建立起初步的了解与期望。
关于富硒酵母的驯化研究调查[文献综述]
![关于富硒酵母的驯化研究调查[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8b01b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2.png)
关于富硒酵母的驯化研究调查[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工程关于富硒酵母的驯化研究调查一、前言部分1.1 富硒酵母驯化目的元素硒是生物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于其活性中心[1]。
可以分解生物体内的有害过氧化物,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细胞膜氧化受损和体内重金属的过量积累[2]。
缺硒可能导致癌症和心肌梗塞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但通过膳食摄取足够的硒则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3]。
我国72%的地区处于缺硒、低硒带,成人的日摄硒量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标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另外,缺硒使家畜生产力下降,繁殖机能受阻,给畜牧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饲料中加入硒,不仅能满足畜禽生长对硒的需要,还可生产出富硒食品如富硒牛奶、富硒鸡蛋等,对于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防止缺硒引起的各种疾病具有特殊意义。
[4]天然食品中的硒含量普遍较低, 仅靠天然食物中的硒并不能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而亚硒酸钠之类的无机硒毒性较高不能用于食品中, 因而开发含硒食品是很有意义的[5]。
研究表明通过微生物合成法富集硒元素是一种开发硒食品安全有效的途径,其中富硒酵母在国外已实现商业化生产[6],国内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但是对富硒发酵的培养条件还缺乏探索,不具备规模生产的指导意义。
啤酒酵母具有生长繁殖快,发酵周期短,对微量元素吸收率高等特点,是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理想载体。
1.2 富硒酵母驯化现状目前,用于补充硒源的物质主要分为2大类:无机硒(以亚硒酸钠为主)和有机硒(如富硒酵母、蛋氨酸硒)。
研究表明,有机硒较无机硒毒性小,机体吸收率高。
[7]其中有机硒的获得主要有:微生物转化法、植物天然种子发芽转化法、动物转化法等。
其中微生物转化法较多的是培养富硒酵母,所用的菌种多为啤酒酵母有机硒可克服无机硒的过氧化作用,其生物活性较高,能够有效地在机体内同化,有利于在动物体内吸收利用。
[8]人们获得有机硒的主要途径是生物转化。
硒酵母功能作用研究进展

硒酵母功能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吴泽柱盛艳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9年第06期摘要:硒是人和动物生存所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生物学功能。
硒酵母作为一种营养添加剂适量加入食品、保健品和饲料中,广泛参与人和动物体内生理过程的调节。
关键词:硒酵母;生产;功能作用;食品;保健品;饲料中图分类号:R15 ; ; 文献标志码:A ; ;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9.06.024Abstract:Selenium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for the survival of human and animals,which has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improving immunity,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and inhibiting lipid peroxidation. As a nutritional additive,selenium yeast is widely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 in human and animals by adding appropriate amount of selenium yeast into food,health products and feed.Key words:selenium yeast;production;function;food;health products;feed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特性介于硫元素和碲元素所在的硫族元素之间。
1817年Jons Jakob Berzelius发现了硒[1]。
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发现硒在人体和动物体内主要参与合成硒代半胱氨酸、硒代甲硫氨酸和多种硒代蛋白(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生物学功能[2]。
富硒酵母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富硒酵母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富硒酵母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且从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探讨了其优势和推广前景。
同时,还介绍了富硒酵母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方法,并总结了目前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更好的推广和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向。
富硒酵母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方法生产工艺富硒酵母的生产方法一般分为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生物法最为常见和可行,其主要生产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筛选合适的基质:选择适宜的基质是制备高质量富硒酵母的第一步。
常见的基质有酪蛋白、酵母浆和剩余物质等。
2.基质经过处理:将所选基质经过洗涤、浸泡、发酵或其他处理步骤,使之合适用于酵母生长。
3.加入富硒的溶液:在所选基质中加入含有适量硒元素和其他必需元素的溶液。
4.微生物发酵:将基质和添加的溶液放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和通氧气的条件下进行微生物发酵。
5.获得富硒酵母:经过上述处理后,可收获到含有高浓度硒元素,且微生物质量较高的富硒酵母。
使用方法在猪生产中,使用富硒酵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与普通酵母相比,富硒酵母活性低,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环境条件,以确保富硒酵母的适宜工作条件。
2.富硒酵母的添加量要根据不同的猪的年龄、生长阶段、体重和季节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过量添加或添加不足的情况发生。
3.富硒酵母对猪体的吸收和利用需要时间,一般建议在饲养期中连续添加3周或4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富硒酵母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猪养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富硒酵母在猪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已将富硒酵母纳入其标准化生产流程中,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因为富硒酵母可以有效降低猪的早晨死亡率,提高切割等级和生育率,提高养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硒的研究开题报告

硒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量摄入硒会导致硒中毒,而缺乏硒则会引发多种疾病。
因此,研究硒的功效与摄取量对于人类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开题报告将对硒的生物学功能、摄取来源以及安全摄入量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地探究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明确硒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摄取量,为合理使用硒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综述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机制。
2.分析不同食物中的硒含量及其摄取来源。
3.研究硒的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包括以下内容:1.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代谢机制通过文献回顾和实验研究,深入探讨硒在人体内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代谢机制。
重点分析硒对抗氧化应激、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和调节甲状腺功能等方面的作用。
2. 硒的摄取来源调查不同食物中硒的含量,并分析硒的摄取来源。
通过统计数据和实验分析,评估不同膳食模式下硒的摄取水平以及不同食物中硒含量的变化。
3. 硒的安全摄入量根据研究结果,确定硒的安全摄入量,并与现有的推荐摄取量进行比较。
结合硒的生物学功能和毒性,制定出适合不同人群的硒摄取建议。
4. 硒摄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探讨不同摄取水平的硒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硒的摄入量与疾病发生率、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等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1.文献回顾:通过检索相关文献,了解硒的研究现状和前沿,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验分析:选取不同食物样本,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等分析技术测定其硒含量,并分析硒的摄取来源。
3.临床试验:选取人群进行临床试验,测定其硒的摄入量,并结合相关指标评估硒的摄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4.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硒的摄取水平与人体健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并制作相关图表。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结果:1.详细了解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代谢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硒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高生物量富硒酵母的选育及富硒机理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生物量富硒酵母的选育及富硒机理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
告
尊敬的评委老师:
富硒酵母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富硒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硒元素补充、抗氧化和抗肿瘤等领域。
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富硒酵母产品,需要进行选育工作。
本次研究旨在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富硒酵母,并对其富硒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高亲硒菌株进行酵母的富硒培养,以提高酵母细胞中的硒含量。
选择不同来源的酵母菌株进行富硒培养,并使用不同浓度的亲硒化合物作为硒源,比较菌株的生长状况和生物量。
通过测定酵母菌株中硒的含量,筛选出生物量较高且富硒效果较好的优质菌株。
针对富硒酵母的富硒机理,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对富硒酵母菌株的代谢活性进行研究,了解其在富硒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和代谢特点;其次,分析酵母细胞中富硒组分的形态和分布情况,探究其在酵母细胞中的富集机制;最后,使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分析富硒酵母中与硒代谢相关的基因、酶和代谢物,揭示其富硒的调控机制。
预计本研究将获得以下成果: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富硒酵母菌株,进一步揭示这些菌株的富硒机理,并从基础上为富硒酵母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希望您能对本研究给予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
富硒酵母的驯化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够预防和抑制肿瘤、抗衰老、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的结构与功能,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出现。
[1]在我国有近3/4 的地区缺硒,生物体内的硒都来源于蔬菜、水果等,但这些天然食物中硒含量普遍较低,一般不足0.01μg/g,很难满足中国营养学会1988 年推荐的成人硒日摄入量50μg。
[2]因此在食品中添加硒很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
研究表明,有机硒在生物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在人体硒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有机硒可贮存起来,当人体硒营养摄入不足时,贮存的有机硒能够补充到生理代谢中,从而满足硒的需求。
无机硒(如亚硒酸盐和硒酸盐),进入人体后很快通过排泄途径排出体外,在体内停留时间较短,因此其毒性大于有机硒,而活性又低于有机硒,通常不适合于直接添加到食品中。
[3]因此通过生物富硒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是生产富硒食品及添加剂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而黄酒作为最佳的调味料酒已是人所共知,成为了餐馆、酒楼、家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是一个理想载体。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目前,用于补充硒源的物质主要分为2大类:无机硒(以亚硒酸钠为主)和有机硒(如富硒酵母、蛋氨酸硒)。
研究表明,有机硒较无机硒毒性小,机体吸收率高。
[4]其中有机硒的获得主要有:微生物转化法、植物天然种子发芽转化法、动物转化法等。
其中微生物转化法较多的是培养富硒酵母,所用的菌种多为啤酒酵母有机硒可克服无机硒的过氧化作用,其生物活性较高,能够有效地在机体内同化,有利于在动物体内吸收利用。
[5]人们获得有机硒的主要途径是生物转化。
由于微生物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快、代谢能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利用微生物进行硒的生物转化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且生产周期短,容易诱变。
酵母菌具有高度的富集硒能力和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能力,单细胞的酵母菌容易诱变,比植物品种容易改良,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变育种,从而获得优质的富硒生产菌株。
[6]因此
硒的微生物转化目前也开始成为硒的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无机硒和有机硒化合物都能被动物机体吸收,但是,由于畜禽对无机硒吸收利用过程中,无机硒须先进入肝脏,转化成生物硒后才可被吸收,因而毒性很大。
畜禽补硒后常有不适,应激反应较大,且易引起硒中毒。
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有机硒[7]。
酵母具有较高的富硒能力并能将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其中有机硒含量占总硒量的90%以上,其生物活性与吸收率是无机硒的 l0~20 倍,可忽略硒酵母中无机硒含量。
[8]硒酵母一般含硒500μg/g-1500μg/g,其中有机硒占95%左右,主要以硒代氨基酸和硒蛋白的形式存在,同时一部分形成硒多糖,如: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硒磷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甲酸脱氢酶、烟酸羟化酶、含硒tRNA等。
[9]硒一般取代化合物中硫原子的相应位置,由硫化物转化为相应的硒化物,如蛋氨酸中的硫被硒取代变成硒代蛋氨酸。
酵母对微量元素的富集过程中,微量元素在酵母细胞中的分布和结合有所不同。
其中51%的微量元素与酵母细胞壁的大分子组分紧密结合, 45%左右与细胞液中的肽、氨基酸结合,其余少部分则与可溶性蛋白质结合,[10]使微量元素由无机状态转为有机状态,提高了其生物利用率(一般可达37% ),并降低了毒性。
[11]应用酵母使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转化率高,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富硒酵母在提供硒的同时,还可提供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硒酵母中的有机硒含量高,可被人体有效吸收,生物学效价高,毒性较无机硒小,更安全。
基于上述的这些优点,可以看出富硒酵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有机硒补充剂。
产朊假丝酵母富含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富硒酿酒酵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中,但富硒产朊假丝酵母的研究和应用却刚刚起步。
虽然国内已有关于富硒产朊假丝酵母制备的研究报道[12],但其生物量不高。
本文以一株能够在胞内富硒的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出发菌株,研究影响酵母细胞生长和富硒能力的各种因素,为“三高”(高生物量、高硒有机转化率和高有机硒含量)富硒产朊假丝酵母的高效制备奠定基础。
[13]由于该种富硒产朊假丝酵母能够在胞内积累谷胱甘肽,在补充硒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畜禽的免疫力。
当前人们已广泛应用植物或微生物作为硒的生物有机化载体进行富硒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4]。
但多局限在对啤酒酵母的富硒培养及对硒酵母中硒的存在形态、分析方法、免疫调节和抑癌作用等生理功能的研究上,对其他酵母菌的富硒性能及发酵生理学指标和条件的研究尚少。
[15-16]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预期
达到的目标
1.研究内容
主要利用酵母高度的富硒能力以及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转化能力,在培养基中加入无机硒,培养条件优化通过微生物培养制取富硒酵母粉。
培养条件优化主要是从添加硒浓度、硒添加方式等因素对酵母富硒影响。
最终确定最佳培养条件。
2.试验方法
菌种:由企业提供。
2.1工艺:硒
↓
培养基配置→发酵培养→分离→酵母乳液
↑
酵母菌种
2.2确定最适Na2SeO3
先确定Na2SeO3的梯度,分别以10、20、30、40、50ug/ml等浓度。
选择添加硒的最佳方式.采用1次添加与2次添加方式,1次添加,在发酵12 h时一次性加入25μg/mL亚硒酸钠;2次添加分别在12 h和24 h添加,每次所加质量浓度为一次性添加的一半,即为12.5μg/mL,摇瓶培养. 其他条件为之前所确定的最适条件。
经过培养并测得菌体的吸光度,确定硒含量最高。
3. 难点
主要难点在于培养条件的优化,由于实验条件有限,设计的亚硒酸钠梯度及添加方式较为简单,而且测得的单一影响因子不能充分证明所得到的最适条件即为菌体的最佳生长条件。
4. 预期达到的目标
通过实验得到培养基优化的最佳的单一影响因子,并最终得到较好的菌体生长条件,使菌体生长的最好,并得到有用硒的最高产量。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3月10日前:完成熟悉实验室环境和基本实验操作,准备论文实验所需基本材料,完成并提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
3月10日:完成开题答辩
3月中旬至5月中旬:实验
5月17日前:完成并提交毕业论文
5月31日前: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6月5日:完成并提交答辩后的修改论文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斯琪,富硒酵母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8,2(9):96-97.
[2] 丁文靖,刘力,祝小蕾.硒酵母的研制与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2(5):73-74.
[3] 贾洪锋,贺稚非,刘丽娜,富硒酵母的研究进展[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5,3 (41):8-12.
[4] MARGARET P R. The importance of selenium to human health [J].Lancet,2000,356:233-241.
[5] 杨丽华,代国庆,马兴,酵母对无机硒的富集及其影响[J],食品工程,2006,4:37-39.
[6] 张顺涛,李肖,左涛,荀娟,李珊,高生物量富硒酵母菌的选育[J],中国酿造,2008,21(198):37-40
[7] Gerhard N.Schrauzer. Nutritional Selenium Supplements:Product Types,Quality,and Safety.Jour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2001,20(1):1-4.
[8] 刘莉君,程茂基,杜波,方华平,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富硒酵母的研[J],饲料与营养,2007,6:29-30.
[9] 赵雪梅,张正钫,郭静成.富硒螺旋藻、酵母、平菇的培养及其含硒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 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3(1): 11-15.
[10] 范秀英,郭雪娜,傅秀辉,何秀萍,王昌禄,张博润.高生物量富硒酵母的选育及培养条件初步优化[J].生物工程学报, 2003,19(6): 720-724.
[11] 肖方正,刘曲滨.富硒酵母的研究开发与应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1, 8(8): 7-10
[12] Finley JW, Davis C D, Feng Y. Selenium from High Selenium BroecoliProtectsRats from Colon Cancer[J]. JNutr, 2000, 130(9): 2384~2389.
[13] 葛晓光,卫功元,聂敏,等.富硒产朊假丝酵母的制备条件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9:31-33.
[14] 黄峙.食品硒源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1,22(5):93.
[15] 朱蕴兰,陈宏伟,徐高,活性酵母富硒发酵条件研究[J],食品与药品,2006,01(59):59-61.
[16] 陆步诗,李新社,何红梅.富硒烹调黄酒的研制.中国调味品,2007,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