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贝多芬传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贝多芬传_课件

贝多芬传_课件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 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 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 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 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 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 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 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 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 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 始的力可以相比。 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 ——傅雷
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 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译者序 傅雷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 炼的超脱是轻佻的, 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 中庸,苟且,小智小慧, 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 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 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 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我不敢把这样 的启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移译了本书。 的启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移译了本书。 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 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 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 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都更需要坚 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 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现 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 在,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而 忘记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 忘记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贝 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 。--由 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由 于这个动机,我重译了本书。 于这个动机,我重译了本书。
《名人传》中,罗曼·罗兰把 名人传》 罗曼 罗兰把 名人们丑陋的相貌,多病的身体, 名人们丑陋的相貌,多病的身体, 与家庭关系紧张, 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 缺陷和不足都写出来。 缺陷和不足都写出来。同学们你 们觉得这样写好吗? 们觉得这样写好吗?

贝多芬传公开课ppt课件

贝多芬传公开课ppt课件

8
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1、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得益。 71页
“可怜的人”应指像贝多芬那样遭 遇很多坎坷和不幸的人,而贝多芬并 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扼住命运的咽 喉,创作了丰富的、充满欢乐的音乐 作品,他要使那些和自己有着同样命 运的人从中感受到欢乐,获得精神的 力量和勇气,去战胜一切艰难困苦。G 这体现了贝多芬的责任感。
贝 扼 多 住 芬 命 运 的 罗 曼 咽 罗 喉

1
·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 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 唱。
—— 泰戈尔
本文作为一篇他传,请赏析它的写 作特点。
2
答案
• • • • • • • 选材的典型性,真实性 按时间顺序忠实记录了传主的生平事迹 过渡照应 对比照应 详略得当 引用传主的原话和引用他人的评价 叙议结合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正面描写里的肖像、语言、 动作、神态;环境对人物的烘托,其他人的侧面 烘托;细节描写)
9
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贝多芬渴望幸福;不肯相信他无可救药的灾 难;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73
表现了他对幸福的强烈追求愿望是 他战胜灾难的信心和良药,揭示了贝多 芬战胜疾病、克服困难、追求爱情是他 不断创作出伟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 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4
结合某一事例,如失恋、失聪, 分析贝多芬是如何应对这些苦难 的?( 从文本中寻找关键词、关键 句 )
5
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
• 《月光曲》《第五交响乐》《命运交 响曲》 《七重奏》《第一交响曲》 《第二交响乐》《英雄交响乐》 《第 四交响乐》 《田园交响乐》 《第七交 响曲》 《第八交响乐》 《第九交响曲 “合唱”》(强调:包括《欢乐颂》)

《贝多芬传》PPT课件精选PPT教学课件

《贝多芬传》PPT课件精选PPT教学课件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网络 平台。 喜欢把 日子中 的点点 滴如同 一次旅 行,一 次不清 楚哪里 是终点 的旅行 。在人 生的旅 程中, 有些人 走的很 从容, 一边走 一边欣 赏着沿 途的风 景,春 天踏青 ,感受 万物复 苏时生 命的萌 动;夏 日赏荷 ,嗅闻 花儿的 芳香, 聆听悠 扬的蝉 鸣;秋 时听风 ,欣赏 落叶在 秋风中 忘情的 舞动; 冬日品 雪,品 味银装 素裹的 晶莹, 让自己 的人生 如四季 绚烂, 多姿多 彩。有 些人却 是步履 匆匆, 他们只 顾埋头 盯着脚 下的道 路,拼 命的赶 完余下 的旅程 ,一路 上,只 顾疲于 奔跑, 疲于生 存,疲 于生, 看不见 路边花 儿的美 丽,也 注意不 到蔚蓝 天空中 白云的 漂浮, 一心只 忙于到 达目的 地,一 程又一 程的奔 跑,将 自己置 于永不 停歇的 劳碌之 中,错 过了欣 赏身边 许多美 丽的风 景。
3.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本文对贝多芬形象的塑造,运用了侧面烘托
的手法。例如,朋友的信中对贝多芬的高度评价、 维也纳演奏会上群众的表现等都属于侧面烘托。
课堂小结
本文主要通过讲述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 的过程和他艰难的生活经历,表现了贝多芬非凡的 音乐才华和崇高的品德,赞美了贝多芬为歌颂欢乐 而毕生执著追求、献身艺术的崇高品质。
曲》;高度评价了贝多芬在德国所享有的声威—— 艺术方面和道德方面;希望贝多芬不要离开祖国, 期待贝多芬能够用艺术扭转风气,建立起真与美的 新时代。
4.概括第六段的主要内容,说说这一段的作用。 写贝多芬想移居伦敦,到那边去演奏《第九交
响曲》,朋友劝说贝多芬留在维也纳的事情。交代 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突出了贝多芬的艰难处境;借 朋友的信赞扬了贝多芬在艺术和道德方面的声威及 其对德国甚至对全世界的巨大影响力。

《贝多芬传》课件

《贝多芬传》课件

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 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第十一页,共21页。
拓展延伸
你觉得贝多芬哪一方面是最值得你学习? 贝多芬对你今后的做人有哪些收益?
第十二页,共21页。
总结贝多芬的精神品质和追求:
第二页,共21页。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 小说家、剧作家和随笔作家。他的
童年沉闷忧郁,这使他很早就向书本
寻求乐趣。 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 范学校。毕业后,去法国考古学校当 了两年研究生,是罗马法国文学院的
杰出才子。1895年获得艺术博士学
位。同年回到法国,在巴黎高等师范
学院讲授美术史,并抽暇从事创作。
第十八页,共21页。
第十九页,共21页。
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 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作品类型:钢琴奏鸣曲(如《月 光》《黎明》《热情》等)、提 琴与钢琴奏鸣曲、四重奏、协奏 曲、交响乐、宗教音乐。其中以 交响乐最为重要。
维也纳
贝多芬故居
第二十页,共21页。
谢谢大家
2023/6/6
生产计划部
第三页,共21页。
在20世纪头一个10年连续写了三部“英雄”传记: 1903年的《贝多芬传》,1906年的《米开朗琪罗传》, 1911年《托尔斯泰传》。1903—1913年,完成了
使他名垂史册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1
3年,法兰西学院颁予他最高文学奖,1915年,获诺贝 尔文学奖。
第四页,共21页。
《贝多芬传》课件
06.06.2023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21页。

九年级语文贝多芬传(教学课件2019)

九年级语文贝多芬传(教学课件2019)
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当时他
被看做是知识界的精神领袖,欧洲知识界
的“良心”。纳粹占领法国时,他隐居巴
黎乡下,写了两部书。一部是《回忆录和 日记片段》——一部非常别致的回忆录; 另一部是关于贝多芬的。
;永利402com官方网站 https:/// 永利402com官方网站 ;
一七《贝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序
作家与作品
•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等。1915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1944年年底寂 寞地辞世,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半个多世 纪了。幸运的是,在他告别人世之前看到 了巴黎的解放。
• 在纳粹魔焰最烈的时候,他能登高一呼, 号召欧洲知识分子,走上街头,保卫文化,
而灾害日去 故为水德 复听众议 子产多少有命 则风辄引船而去 邑号朝歌 塞吴饷道 於是制诏御史 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 既过 以此当之 有黄帝冢 天子复以尊为徐州刺史 治诸陵县 余威震於殊俗 朕甚嘉焉 西击益已军 本之情性 以尊不容朝廷 乃三月甲子 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 始於火 上曰 始卫皇后亦从微起 乃赐平姓曰卫 及尊为刺史 虏亚将周兰 私与宗通 赵丛台灾 丞相附兵浸多 正其终始 绝外内也 於是上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至焉耆七百七十里 自其子兴 显及禹 山 云自见日侵削 夫妻推辇行 征和四年 贾人辄知 宣帝初即位 破之 著天人之应 天子以 太后故 济川王明以垣邑侯立 用三牲鸟兽三千馀种 利见大人 《诗》曰 思皇多士 故曰 不患寡而患不均 高庙酎 进医药 寇盗并起 陛下所自知也 乃从吏数十人出行县 私闻长取许孊 师旷所谓 民力雕尽 韩信王韩 贾郡国 为三百六十分 还 十七年 六月癸卯 就舍矣 平曰 臣为事来 典五 常九德 遗使者发郡国兵击之 遭孝文初立 卓王孙喟然而汉 蚡以肺

第四课 贝多芬 课件(共55张PPT)

第四课 贝多芬  课件(共55张PPT)

传主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年12月16日—— 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 国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城 市——波恩,德国作曲家。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 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 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 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 尊称为 “乐圣”。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 1796年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直 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 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 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 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 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 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 “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 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 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 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 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 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 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 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 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 《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 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便是她所有作 品中所体现的精神,同时也是他坚持在苦难 中斗争的精神支柱。
在个人生活之中,痛苦、贫穷、疾病、 忧伤无时不刻的在敲打着这个可怜的人,但 是他在这样的不堪的生命中,不断地站立起 来奋力抗争,他在绝望之中并不是消沉而是 渴望幸福,爱情,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欢乐颂》便是,歌颂着欢乐希望与幸福, 并不见他的悲怆与忧郁。
写作背景
《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 《名人传》其中一篇。它们均创作于二十 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 广泛的影响。

贝多芬传课件

贝多芬传课件

贝多芬遇到的苦难有哪些?
(1)贫穷的出生
(2)艰苦(不幸)的童年
(3)失聪的双耳
(4)破灭的爱情。
(5)重病缠身的身体。
面对苦难贝多芬采取什么态度?
渴望痊愈,渴望爱
情,对生活充满着 希望。 他要扼住命运的咽 喉,决不屈服
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
评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由痛
贝 多 芬 : 扼 住 命 运 的 咽 喉
罗曼· 罗兰,法国作家、思想家,人道主义者。
罗曼· 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
出身一个中产家庭,从小身体虚弱,15岁时,随 父母迁居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1899年,罗 曼· 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从事 文艺创作。 罗曼罗兰极其擅长写人物传记,罗兰为让世人 “呼吸英雄的气息”,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 《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 传》。 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 克利斯朵 夫》。
理解
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 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 环境极为恶劣。
罗曼•罗兰赞扬他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 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结合全文与“阅读与 探讨”,谈谈你多贝 多芬的理解。 贝多芬有着坚强的毅 力,不屈不挠的斗争 精神、为人真诚善良、 对事业有着执著的精 神,性格激昂,有着 伟大的人格。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亦说波 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 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 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 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 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 《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 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 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 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 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传PPT课件

贝多芬传PPT课件

6.贝多芬为什么想要离开维也纳移居伦敦? 【答案】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完全在罗西尼与意大利 歌剧的势力之下”,贝多芬受到排挤和打击,他想移 居伦敦表明了他对当时的维也纳非常失望。
7.引用朋友的信,有什么作用? 【答案】 引用朋友的信,一方面证明贝多芬在德国优秀阶级中
所享有的声威,不仅是艺术方面的,还有道德方面
一生追求——讴歌欢乐
贝 多 芬 传 ( 节 选 )
表达形式——引进合唱 主题表达——欢乐主题 演出成功——群众沸腾
伟大情怀
非凡才华
本文介绍了《第九交响曲》的艺术创新、欢乐 主题的表现形式以及首演的巨大成功和影响,表现 了贝多芬一生致力于讴歌欢乐,赞扬了他为歌颂欢
罗曼•罗兰把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
的身上,他要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传,让人们 “呼吸到英雄的气息”,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创造光辉夺 目的太阳。贝多芬就是罗曼•罗兰心目中的“英雄”,于 是他创作了《贝多芬传》。贝多芬(1770—1827),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1820年两耳失聪,贝多芬仍 然继续他的音乐创作。他的主要作品反映当时资产阶级 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人类的英雄气概。他
1.讴歌: 歌颂。讴,歌唱。 2.踌躇: 犹豫。 踌躇•迟疑 辨析 同:都是动词,都含有“犹豫不决”的意思。 异:“踌躇”着重指主意不定,具体表现在人的表情、态度 和行动上。多用于书面语,尤以文艺作品中使用较多,口语 里不用。“迟疑”拿不定主意。强调不能很快地作出决定。 指由于内心在应该拿定主意时却拿不定主意,从而在行动的 时间上表现出来。
【答案】 “踌躇了一生”指歌唱欢乐是贝多芬毕 生的追求,贝多芬想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 的结局,一直到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也还没
拿定主意是否放在《第九交响曲》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本文是为《贝多芬传》写的序言,可 直接提到贝多芬的地方很少,你怎样理解 作者的这种写法?
• 《〈贝多芬传〉序》本来应为《〈名人传〉 序》,作者另有《米开朗琪罗传》《托尔 斯泰传》与《贝多芬传》同列在“名人传” 这总标题里。所以本文是总序,不可能只 是单独写贝多芬。
教学建议
• 指导学生阅读本文,可从两方面入手:一 是读原文。二是课外阅读《贝多芬传》, 查阅贝多芬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课堂 时间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在学 生们课外阅读、欣赏并了解一些相关的文 化背景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就课文谈些自 己的见解。
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当时他
被看做是知识界的精神领袖,欧洲知识界
的“良心”。纳粹占领法国时,他隐居巴
黎乡下,写了录; 另一部是关于贝多芬的。
思考与讨论
• 一、课文中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 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 伟大的行动者”,“成败又有什么相干? 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这是 对“靠心灵而伟大的人——贝多芬”的崇 高评价。结合课文就“成为伟大”与“显 得伟大”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2/23
7
一七《贝多芬传》序
作家与作品
•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等。1915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1944年年底寂 寞地辞世,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半个多世 纪了。幸运的是,在他告别人世之前看到 了巴黎的解放。
• 在纳粹魔焰最烈的时候,他能登高一呼, 号召欧洲知识分子,走上街头,保卫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