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炸药的爆炸性能
(整理)爆破安全培训

爆破安全培训一、爆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炸药属于易爆物品,在特定条件下,其性能稳定,贮存、运输、使用时是安全的。
然而,在意外爆炸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由于目前大多数职工缺乏系统的爆破安全技术知识,不能熟练准确地进行爆破安全操作,遇到事故征兆处理不当,是当前爆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是爆破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二、爆炸1、爆炸就是物质从一种状态很快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能量作机械功的现象。
瀑炸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物理爆炸,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爆炸后物质化学成分不变。
如:锅炉爆炸,轮胎爆炸等。
2)化学爆炸,物质状态,化学成份都改变。
如:炸药爆炸,煤尘、瓦斯爆炸等。
3)核爆炸,是由于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引起的爆炸。
2、炸药爆炸的三个基本特征:爆炸放出高温热量,爆炸过程高速度,生成气体产物。
三者是炸药爆炸的三要素。
1公斤常用炸药爆炸后,放出的热量可达1675—6280千焦,爆炸温度可达1500—4500℃。
炸速可达3000—8500米/秒。
3、炸药的性能:在通常情况下,炸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要引起炸药发生爆炸必须给予一定的外界作用。
如:冲击、摩擦、加热、火花、火焰、电火花、雷管,以及静电作用等,都会引起炸药爆炸。
三、煤矿许用炸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煤矿许用炸药的选用应遵循下列规定:1、低瓦斯矿井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代于一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2、低瓦斯矿井的煤巷,采掘工作面、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
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3、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
严禁使用黑火药和冻结或半冻结的硝化甘油类炸药,同一工作面不得使用两种不同品种的炸药。
煤矿炸药的安全等级及其使用范围,是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严格的实验后确定的,使用未经过安全鉴定的炸药或不按指定范围使用,都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炸药的爆炸性能

炸药的爆炸性能炸药的爆炸性能是炸药与工程爆破效果相关的基本性能和指标,包括炸药的敏感度、爆力、爆速、猛度、殉爆距离、管道效应、聚能效应等性能指标。
一、敏感度在外能的作用下,使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敏感度。
当炸药起爆所需要的外能小,则该炸药的敏感度高;反之,当炸药起爆所需要的外能大,则该炸药的敏感度低。
能够激发炸药发生爆炸反应的能量有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冲击波能等。
炸药对于不同形式的外能作用所表现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1)炸药的热感度。
炸药的热感度是指在热能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通常用爆发点表示。
爆发点是在标准容器中放入0.05g炸药,在5min 内受热而发生燃烧或爆炸反应时的最低温度。
当炸药爆发点越高,表示炸药的热感度越低。
不同炸药有各自的爆发点,硝铵炸药为280~320℃,黑火药为290~310℃,雷管为175~180℃。
(2)炸药的机械感度。
炸药的机械感度是指炸药在外力撞击下,生产与运输时产生摩擦等机械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一般采用爆炸概率法来测定。
几种炸药的撞击感度与摩擦感度见表2-1。
表2-1 几种炸药的撞击感度与摩擦感度表注梯恩梯(TNT);黑索金(RDX)。
(3)炸药的起爆感度。
炸药的起爆感度是指在该炸药引爆时,使猛炸药发生爆轰的难易程度。
猛炸药对起爆药爆轰的感度,一般用最小起爆药量来表示。
在一定试验条件下,使1g猛炸药完全爆轰所需的最小起爆药量称为极限起爆药量。
在工程爆破中,习惯用雷管感度来区分工业炸药的起爆感度。
能用一发8号工业雷管可靠起爆的炸药称之为具有雷管感度;凡不能用一发8号工业雷管可靠起爆的炸药称其不具有雷管感度。
(4)影响炸药敏感度的几个主要因素。
①温度的影响:炸药随着外界温度的增高,各项感度也随之增加,在高温环境下实施爆破作业应引起高度重视;②炸药密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装药密度的增加,炸药起爆感度会下降;当粉状铵梯炸药的装药密度大于 1.2g/cm3时,容易出现拒爆;③炸药颗粒度的影响:炸药的颗粒度主要影响炸药的爆轰感度,炸药颗粒越小,其爆轰感度越大;④炸药物理状态和晶体形态的影响:铵梯炸药受潮结块时,感度明显下降;因此,在雨季和潮湿环境下保管和使用铵梯炸药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硝化甘油炸药在冬季冻结时,晶体形态发生变化,其感度明显提高。
炸药的起爆感度及有关性能

炸药的起爆、感度及有关性能一、炸药的起爆炸药具有爆炸的性能。
在常态下,它能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它不会自行发生爆炸。
要使炸药发生爆炸,必须使炸药失去其相对的稳定状态,即必须给炸药施加一定的外能作用。
炸药在外能作用下发生爆炸的过程,称为炸药的起爆。
使炸药起爆所必须的外能,则称为起爆能。
多种形式的外能都可以激起炸药起爆,但从工程爆破技术、作业安全和有效使用炸药的角度看,热能、爆炸能和机械能较有实际意义。
1.热能当炸药受到热或火焰的作用时,其局部温度将达到突发点而引起爆炸。
例如,火雷管起爆法就是利用导火索的火焰来引爆火雷管;电雷管起爆法则是利用电桥丝通电灼热引燃引火药头而引燃雷管,进而起爆炸药。
2.机械能炸药在撞击或摩擦的作用下,炸药颗粒间产生激烈的相对运动,机械能瞬间转化为热能,从而引起炸药爆炸。
但利用机械能起爆炸药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工程爆破中一般不采纳。
在运输和使用炸药时,必须注意机械作用可能引爆炸药的问题,以防爆炸事故发生。
3.爆炸能工程爆破中常用一种炸药爆炸产生的强大能量来引爆另一种炸药。
例如在实际爆破作业中最常见的是利用雷管或导爆索的爆炸来引爆炸药;其次是利用起爆药包的爆炸,引爆一些钝感炸药。
除了上述的热能、机械能和爆炸能外,光能、超声振动、粒子轰击、高频电磁波等也都可激起炸药爆炸,因此这些在爆破作业中都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二、炸药的感度炸药在外界作用影响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叫炸药的敏感度(简称为感度)。
即指炸药对外界起爆能的敏感程度。
感度的凹凸,通常以引起爆炸所必须的最小外界能量来表示。
所必须外界能量小则感度高,反之则感度低。
引起炸药爆炸的外界能量有:(1)机械能:冲击、摩擦、针刺、振动等产生的能量。
(2)热能:加热、火花、火焰或灼热物所放出的能量等。
(3)电能:电热、电火花产生的能量。
(4)光能:激光发出的能量。
(5)爆炸能:由爆炸产生的能量引爆炸药。
炸药的感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击感度即对冲击能量的敏感程度。
炸药

信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绍
炸药就是可以非常快速地燃烧或分解的物质,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典型的炸药包含爆炸物、 某种引爆装置,通常还有某种外壳。被雷管的热量或冲击能量触发后,爆炸物就会进行快速化学反应,即燃烧或 分解。
在化学反应中,化合物分解产生多种气体。在反应物(原始化学化合物)的各个不同原子之间,以化学键形 式储存着大量能量。化合物分子分解时,生成物(产生的气体)可能利用其中的一些能量(而不是全部能量)形 成新键。大多数“剩余”的能量会形成高温热量。集中的气体在极大压力下快速膨胀。热量会加快各个气体粒子 的运动速度,使得压力更高。在高能炸药中,气体压力很大,足以破坏建筑,致人伤亡。如果气体膨胀速度比音 速快,就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压力还能促使固体碎片高速冲出,以巨大的力量打击人或建筑。
原理
炸药的爆炸通过一定的外界激发冲量的作用,爆轰是炸药中化学反应区的传播速度大于炸药中声速时的爆炸 现象,是炸药典型的能量释放形式。爆炸实际上分两个阶段。大部分破坏是最初的膨胀造成的。它还会在爆炸源 周围制造一个压力很低的区域,气体快速向外移动,从而将大部分气体从爆炸 “中心”向外吸。向外冲击之后, 气体涌回到部分真空的中心地带,形成第二个破坏力较小的内向能量波。由于炸药爆炸时化学反应速度非常快, 在瞬间形成高温高压气体。以极高的功率(每千克炸药爆轰瞬间输出功率可达5×10千瓦)对外界作功,使周围 介质受到强烈的冲击、压缩而变形或碎裂。
爆炸危害中以空气冲击波波及范围最大,飞散物危害次之,但当小于某个距离时,则又有可能以飞散物危害 为主。
在冲击波不同超压下预计人员受到的伤害
在冲击波的直接作用下和在建筑物碎片的撞击下,未作抗爆加强的建筑物内将有人员死亡在冲击波的直接作 用下,建筑物倒塌或移动,在未作抗爆加强的建筑物内人员将会受到严重伤害或死亡人被冲倒,以及被建筑物碎 片撞击,在未作抗爆加强的建筑物内的人员将会受到严重伤害或死亡在破片、碎片、燃烧的木头或其他物体的撞 击下,
爆破知识点

一、选填题1、炸药三种不同形式的化学变化是缓慢分解、燃烧、爆炸与爆轰。
2、氧平衡值:炸药内含氧量与所含可燃元素充分氧化所需氧量差值相比之间的差值,分为正氧平衡、负氧平衡和零氧平衡。
3、爆轰产物主要有等,若炸药中含硫、氯和金属等产物中还会有硫化氢、氯化氢和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等。
4、炸药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有CO和氮氧化合物。
5、感度: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6、列出炸药的几种感度:炸药热感度、炸药机械感度(包括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
7、殉爆距离:主发药包爆炸时,引爆被发药包的两药包间的最大距离,单位一般是厘米。
8、影响殉爆距离的因素:装药密度、药量和药包直径、药包外壳和连接方式。
9、随着药包直径的增大,爆速相应增大,一直到药包直径增大到d极时,药包直径虽然继续增大,爆速将不再升高而趋于一恒定值,亦即达到了该条件下的最大爆速。
d极称为药包极限直径。
随着药包直径的减小,爆速逐渐下降,一直到药包直径降到d临时,如果继续缩小药包直径,即d<d临,则爆轰完全中断,d临称为药包临界直径。
10、炸药爆炸性能有爆速、威力、猛度、聚能效应。
11、炸药做功能力是衡量炸药威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威力的表示方法)12、测定威力的实验方法有铅铸扩孔法、弹道臼炮法、爆破漏斗法。
13、按炸药组成分类:单质炸药、混合炸药按炸药作用特性分类:起爆药、猛炸药、发射药、烟火剂按工业炸药主要化学成分分类:硝铵类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类炸药14、硝铵类炸药主要有硝酸铵、铵梯炸药、铵油炸药、乳化炸药等含水炸药。
15、含水炸药包括:浆状炸药、水胶炸药和乳化炸药。
16、铵梯炸药有硝酸铵、梯恩梯和木粉三种成分组成铵油炸药:以硝酸铵和燃料油为主要成分的粒状或粉状(添加适量木粉)爆炸性混合物称为铵油炸药,简称ANFO爆破剂。
17、爆破器材的销毁方法:爆炸销毁法、焚烧销毁法、溶解销毁法、化学分解法。
18、按引爆方式和起爆能源的不同,工程爆破中常用的工业雷管有火雷管、电雷管和非电雷管等。
第二章炸药的爆炸性能及其参数

C
爆炸与爆轰
炸药以每秒数百 米至数千米的高 速进行爆炸反应
爆轰 爆炸速度增长到稳定爆速(stationary detonation velocity)的最 大值 ,以每秒数千米的最大稳定速度进行的反应过程。
2.2.1 炸药氧平衡与反应产物
炸药的 (Oxygen balance)
氧平衡
炸药内含氧量与可燃元素充分氧化所需 氧量之间的关系为氧平衡。 养系数---指炸药中含氧量与可燃元素充分氧化 所需氧量之比。 氧平衡用每克炸药中剩余或不足氧量的克数或 质量分数来表示。
影响有毒气体生成量的主要因素
A
炸药的氧平衡
B
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
生成H2S、SO2 等有毒气体
炸药外壳为涂蜡纸壳
C
D
爆破岩石内含硫
2.2.3 炸药热化学参数
1kg炸药爆炸生成气体产物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称为爆容 爆容 (specific volume)(单位:L/kg)。 爆容越大,炸药做功能力越强。
均匀灼烧机理 A
均匀灼烧机理又称整体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在整个爆炸波波阵面上同时进行。 ①炸药中含有的微小气
泡(气体或蒸气)在受
设y 0
得
x 87.34%
z
12.66%
再设z 0
得
x 78.72%
y
21.28%
三种成分的取值范围为: 硝酸铵 x 78.72 ~ 87.34% ,TNT y 0 ~ 21.28%
木粉 z 0 ~ 12.66%
可取TNT含量y=10%,代入上方程组解得: x 83.3%
z 6.7%
热点形成的原因:
( 1)炸药内部的空气间隙或者微小气泡等在机械作用下受到了绝热 压缩;
爆炸理论基础

爆轰
爆炸速度增长到稳定爆速的最大值时就转化 为爆轰,爆轰是指炸药以最大稳定速度进行的反 应过程。特定的炸药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爆轰速度 为常数。 爆炸和爆轰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传 播速度不同而已。爆轰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爆 炸的传播速度是可变的,就这个意义上讲,也可 以认为爆轰是爆炸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稳定的爆 炸。
32~40 48~56
泰安
100
62%胶质炸药
100
起爆药的撞击感度测定
起爆药用弧形 落锤仪,撞击能量 较小。通过调整重 锤的落高,同一落 高下做多次试验, 100%能使炸药爆 炸的最小落高为上 限距离,100%不 能使炸药爆炸的最 大距离为下限距离。 1-定位钩;2-弧形架;3-炸药;4-钢 试验次数10次以上。 底座;5-落锤
1-支座;2-炸药;3-试管; 4-下夹头;5-上夹头; 6-导火索;7-标尺
1.2.4 炸药的机械感度
机械感度主要有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在爆 破工程中,雷管内利用起爆药的热感度起爆,起 爆药与炸药间利用爆炸能起爆,一般不用炸药机 械感度起爆。机械感度主要影响炸药的贮存、运 输和使用安全,机械感度高的炸药会给爆破工程 带来更多的不安全因素,所以爆破工程中不希望 炸药的机械感度高。在军火方面,弹药的引信一 般用机械作用起爆,机械感度对弹药的起爆有重 要意义。
化学爆炸
炸药的爆炸,石油液化气体与一定比例的空 气混合物所引起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化学爆炸 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物质内潜在的化学能,在极短 时间内迅速释放出来,转变成热能,使爆轰产物 由于达到100K以上的高温和1010Pa 以上的压力, 而迅速向外膨胀,在空气中形成冲击波,并对外 做功。 化学爆炸特征:爆炸前后,物质发生了质的 改变。
1.1.2 炸药爆炸具备的条件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一、炸药的爆炸参数(一)爆速爆速是炸药爆炸时爆轰波沿炸药内部传播的速度。
炸药爆速的高低与许多因素有关,首先取决于炸药自身的性质,其次还与装药直径、装药密度以及颗粒度、外壳、附加物等因素有关。
爆速是炸药的重要参数之一。
爆速愈高,炸药的爆炸能力愈大。
常用工业炸药的爆速通常为3000-4000m/s,低爆速炸药的爆速通常为2000m/s左右。
(二)爆热爆热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 v表示。
爆热是炸药爆炸做功的能量指标。
常用工业炸药的爆热为3000-4000kJ/kg。
(三)爆温爆温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使爆炸产物定容(指爆炸产物的容积与炸药爆炸前的体积相同的情况)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一般来讲,炸药的爆温愈高,气体产物的压力就愈大,对外界做功的能力也就愈大。
在实际应用中,不是爆温愈高愈好。
通常水下爆破炸药要求有较高的爆温,以提高水中爆破效果;对于煤矿安全炸药则要求有较低的爆温,以降低点燃瓦斯的可能性。
常用工业炸药的爆温为2300-3000℃,单质炸药的爆温为3000-5000℃。
(四)爆容爆容又称炸药的比容,是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气体产物在标准状态下(0℃和0.101MPa) 所占的体积(%) 。
通常炸药的爆容愈大,做功能力也愈大。
爆容只是一定条件下的相对值。
常用工业炸药的爆容为900L/kg左右。
(五)爆压爆压是炸药爆炸时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生的压力。
通常有两个含义:(1)指爆轰压力,又称C-J压力,它是炸药爆炸时爆轰波阵面上的压力p1。
常用工业炸药的爆轰压为3000-3500MPa。
爆轰压可由试验测定,也可由理论计算得出。
(2)指爆炸产物压力,它是炸药爆炸做功时爆炸产物的压力p2,通常爆炸产物压力是爆轰压力的一半左右。
二、炸药的爆炸性能(一)做功能力炸药爆炸对周围介质所做的总功称为炸药的做功能力。
炸药的做功能力又称爆力或威力,它是炸药的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做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气体在标准 状态下所占的体积。
爆温
炸药爆炸时所放出的热量将爆炸产物热达 到的最高温度称为爆温。
爆热
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炸药爆炸 时放出的热量。
爆速
是炸药爆炸时爆轰波沿炸药药内部传播的速度。
第二节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1 炸药的爆炸参数
1、爆速 1.1 定义
爆轰波在炸药药柱中的传播速度称为爆轰速度,简称爆速。
要素三
变化过程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作功的介质)具有膨 胀做功的能力。
第一节 炸药的爆炸现象与条件
3
爆炸
反应的速度和传爆的速度极高,可达 到每秒数千千米。爆炸的传播靠冲击 波,在爆炸界面附近,发生压力、温 度的急剧升高。爆炸过程是很不稳定 的,不是过渡到更大爆速的爆轰,就 是衰减到很小爆速的爆燃直至熄灭。 因此,爆炸只是爆炸变化过程中的一 种过渡状态。
物理爆炸:爆炸前后只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而物质的化学成 分和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爆炸现象,称为物理爆炸。
分类
化学爆炸:爆炸前后不仅物质形态发生变化,而且物质的化学 成分和性质也发生变化的爆炸现象,称为化学爆炸。
核爆炸:由核裂变、核聚变或发生物质湮灭等释放出巨大能量 而引起的爆炸称为核爆炸,核爆炸在瞬间施放出极大的能量。
第二节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2 炸药的爆炸性能
1、做功能力 炸药的做功能力是指炸药爆炸对周围 介质所做的总功,又称爆力或威力。
A Qv
1
V1 V0
K 1
V1:爆炸产物膨胀前的体积 V0:爆炸产物膨胀到常温时的体积
1) 炸药的最大做功能力随爆热的增大而 增大;
2) 爆热的实际做功能力与比容V0有关, V0越大,效率越高。
03
01
反应 形式
04
热分解
炸药在常温下也要进行分解作用,但反应速度缓慢, 不会形成爆炸。当温度升高时,分解速度加快,温 度继续升高到某一定值时,热分解就能转化为爆炸。 炸药的热分解性能影响炸药的贮存---严格的要求。
02
燃烧
a 反应区能量通过热传导、气体产物的扩散辐 射传入原始炸药(爆轰是借助于爆轰波传递), b 燃烧传播速度较爆轰低 c 燃烧时火焰区内的压力较低 d 在炸药燃烧的条件下,化学反映的速度和性 质主要取决于外界压力。
主讲:罗福友
目录/Contents
炸药的爆炸现象与条件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炸药的感度与储存性能
01
第一节 炸药的爆炸现象与条件
一、爆炸现象及其分类 二、炸药爆炸的基本条件 三、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炸药的爆炸现象与条件
1
爆炸 现象
定义
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有限空间和极端短的时间内,迅速释放 大量能量或急骤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在这种变化过程中, 通常伴随有强烈的放热、发光和声响等效应。
沟槽效应,也称管道效应、间隙效应,就是当药卷与炮孔壁间存在有月牙形 空间时,爆炸药柱所出现的自抑制---能量衰减直至拒(熄)爆的现象。两 种观点: (1)空气冲击波超前传播→压缩药卷→改变密度→拟制爆轰。 (2)爆轰波波阵面前方有一个等离子层→压缩药卷→改变密度→拟制爆轰。
小直径药卷爆破作业中普遍存在。
第一节 炸药的爆炸现象与条件
第一节 炸药的爆炸现象与条件
第一节 炸药的爆炸现象与条件
2
要素一
变化过程释放大量的热:这是产生爆炸的首要 条件。
热是爆炸做功的能源;是维持化学变化自行传 播的条件。
炸药 爆炸
要素二
变化过程必须是高速的:由于反应速度快,极短 时间内大量气体产物生成。 高速:能量集中,功率巨大,最主要条件。
效果最好 效果最差
第二节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2 炸药的爆炸性能
4、聚能效应
上图为不同装药结构对钢板产生的破坏效果:
(a) 表示柱状装药结构。引爆后爆轰波到达钢 板时,爆轰产物沿锥角平分线传播。能 量不集中。
(b) 表示无罩聚能装药结构。当爆轰波到达聚 能槽时,爆轰产物沿锥角平行线集中, 形成高速气流,称为聚能流,具有极高 的速度和密度.然而高压气体分散,穿透 效果有限。
(c) 表示有罩聚能装药结构。即聚能槽处有药 型罩,当爆轰波到达罩面时,金属罩强 烈压缩,部分金属沿锥角平分线高速流 动,形成射流,能量集中。
(d) 表示有罩聚能装药结构在特定炸高起爆。 金属罩汇聚、延伸成细长射流后,然后 侵入钢板,穿透能力极强。
第二节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2 炸药的爆炸性能
5、沟槽效应
下列技术措施可以减少或消除沟槽效应, 改善爆破效果:
1) 采用化学技术,选用不同的包装覆盖物; 2) 调整炸药配方和加工工艺,以缩小炸药爆 速与等离子体速度间的差值; 3) 堵塞空气冲击波、离子体的传播;
第二节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2 炸药的爆炸性能
3、殉爆
1)装药密度
主发药包密度增高,殉爆距离加大。
2)药量和药径
增加药量和药径,殉爆距离加大。
3)药包约束条件和连接方式
如果主发药包有外壳等约束,或者两个药包间存在管 道,殉爆距离加大。
4)药包的摆放形式(图2-18) 5)惰性介质的性质
惰性介质越粘稠,殉爆距离越小。
爆轰
最大而稳定的爆速进行传播
炸药4种化学变化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爆破效果、器材安全
02
第二节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一、炸药的爆炸参数
二、炸药的爆炸性能
第二节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1 炸药的爆炸参数
爆压 爆容 爆温 爆热 爆速
爆压
是炸药爆炸时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生的压 力。取决于爆热、爆温和爆轰气体的体积。
第二节 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性能
2 炸药的爆炸性能
2、猛度
是指炸药爆炸时破碎与其接触的介质的能 力。
炸药的猛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爆速。爆速越 高,猛度越大,岩石被粉碎得越厉害。
炸药猛度的实测方法一般采用铅柱压缩法。
3、殉爆
殉爆是炸药(主装药)发生爆炸时,由于冲击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 离的另一炸药(受爆药)爆炸的现象。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能发生殉爆的最 大距离称为殉爆距离。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不发生殉爆的最小距离称为殉爆 安全距离。
1.2 爆速的影响因素 1)药柱直径与约束条件
其它条件相同的炸药,药柱直径越大,爆速越接近理想爆速;增强药柱约束条件,可以 提高爆速,减少临界直径。
2)炸药密度
工业炸药,药柱直径一定时,存在有是爆速达到最大值的密度值(最佳密度)。再增加 密度,爆速下降,进而熄爆。
3)炸药粒度
减少炸药粒度,提高爆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