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大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大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产生的中国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风格各异,具有独特的艺术和时代特征。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知识点,以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这一领域。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以及西方文学思潮的引入。
20世纪初,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现当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此外,许多西方文学思潮也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中国现当代文学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中,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并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此外,还有莫言、余华、王小波等知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广受读者喜爱,代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高度成就。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特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特点多样。
在主题方面,作家们关注社会问题、人性困境、历史反思等,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心理状态。
在风格方面,文学作品形式多样,既有写实主义的作品,也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作品。
不同风格的作品各具特点,呈现了多元化和丰富多样的文学面貌。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许多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成就。
例如《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家族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苦难与变迁;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展现了人的尊严和苦难的意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通过女性视角反思了文化大革命和社会变革对个体的影响等。
五、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和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
它通过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对读者产生了积极的教育和思想引导作用。
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也为西方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窗口,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现当代文学重点总结

“五四“时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
基本特征: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从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
1917,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新文学复古派斗争序幕:1918钱学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扩大文学革命影响。
抨击新文学的主要复古派:20年代初的“学衡派”和20年代中期的“甲寅派”。
早期新文学小说家大致划分:“新青年”作家群和“新潮”作家群。
1918《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刊发短小的时评或杂感,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
鲁迅:最初三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短篇小说。
《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结集。
最早出版的个人新诗集《野草》散文诗。
《故事新编》鲁迅,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但实质上是以历史讽喻现实,是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小说。
最早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里的《伤逝》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鲁迅杂文:现代杂文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萌芽于“五四”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
他的杂文创作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三贤、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郭沫若:球形发展的天才,他同时在多种文学领域驰骋才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气质特点:“青春型”浪漫主义诗人。
闻一多在诗歌上的文艺主张:节制的美、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叶绍钧的创作取材特点:以现代中国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教育小说”《包身工》标志着报告文学的成熟。
茅盾《子夜》标志现代长篇小说成熟,人物: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冯云卿、林佩瑶。
巴金:初期《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初步显示巴金小说善于描写家庭题材以及作品充满激情的特点。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创作达到成熟和高峰境地。
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总结一、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特点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其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现当代文学展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例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实验文学等。
2. 反传统:现当代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渐摆脱了传统文学的束缚,开始注重对传统观念和价值观的反思和批判,体现了对传统的重新解读和重新定义。
3. 社会批判:现当代文学作品往往关注社会现实,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4. 主观性:现当代文学作品更加突出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强调了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5. 多元文化:现当代文学作品往往借鉴了多种文化和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体现了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二、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1.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对拉丁美洲社会现实的深刻描绘而备受赞誉。
2. 卡夫卡《变形记》:捷克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以其对人性、孤独和恐惧的深刻探讨而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3.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英国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以其对艺术家命运和艺术家与现实的冲突的描写而成为一部经典文学作品。
4.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代表作,以其幻想和想象力的丰富性而备受推崇。
5.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以其对青春、爱情和成长的感悟而成为畅销书之一。
6. 杜拉斯《情人》:法国作家杜拉斯的代表作,以其对爱情、欲望和人性的深刻探讨而备受称赞。
7. 翁贝托·埃科《离开大修道院》:意大利作家埃科的代表作,以其对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深入探讨而成为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
8. 萨拉马戈《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法国作家萨拉马戈的代表作,以其对人性、爱情和命运的描写而备受赞誉。
期末总结现当代文学

期末总结现当代文学作为课程的最后一节,我要来总结一下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收获。
现当代文学,指的是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和形式。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对文学的发展和变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文学的意义以及如何欣赏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通过学习现当代文学,我明白了文学对于社会和人类的重要性。
文学是对人类经验和情感的艺术表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共鸣和分享作者的体验。
文学是一种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交流方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视野。
其次,学习现当代文学也让我了解了文学的多样性和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文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和限制,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
现代主义作品追求形式的创新,弃用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和人物角色,以及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常规写作方法。
后现代主义则更加注重叙事的多样性和模糊性,通过拼贴和碎片化的手法,展示多样性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这些新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也挑战了读者的理解和阅读方式。
此外,在学习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文学作品对于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力。
文学作品可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引发思考和启示。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体验到各种情感和人类经验的广度和深度,感受到作家对于生活和人类状态的洞察和理解。
同时,文学也可以激起读者的反思和行动,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1984》和《动物庄园》,以及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如《平凡的世界》和《活着》,无不通过作品中的主题和情节,探讨人类的苦难和追求,引发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学习现当代文学也让我充分认识到文学的艺术性和价值。
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的精妙,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总结。
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情感、心理的文学。
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古代:鸦片战争之前(1840年)、近代:1840—1919、现代:1919—1949、当代:1948—至今五四运动:1919、5、4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学革命:文学领域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初文学革命的背景:思想文化背景: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西学东渐,变革思想萌生(中体西用—洋务运动、政治维新—维新、伦理道德—新文化);辛亥革命后复古逆流的出现,导致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变革思想。
《青年杂志》1915、9上海,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2、反对封建迷信,宣传近世科学思想;3、倡导文学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文学革命的内容:1、反对文言文。
提倡白话文;2、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3、介绍翻译外国文学,吸收外国文学的影响。
特点:1、理论预设,创作滞后;2、功利为主,审美为辅;3、反封建,启蒙为主,文学自身,本体追求为辅;4、语言形式变革为主,内涵更新相对滞后。
功绩:1、宣告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2、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取得正宗地位;3、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社团流派:1、文学研究会(1921北京为人生的艺术现实主义《小说月报》);2、创造社(1921北京为艺术而艺术浪漫主义)文艺论争:新旧之争:1、对国粹派的论争(林纾);2、对《学衡》派的论争(梅光迪);3、对《甲寅》的论争(章士朝)。
“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李大钊)。
五四文学创作实绩:1、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
主张:“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背知识点
【实用版】
目录
1.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2.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
3.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
4.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5.现当代文学的必背知识点
正文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从 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到目前为止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既继承了古代文学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文学的优秀成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
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文学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时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
三、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
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有:新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先锋派。
这些流派各具特色,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四、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有: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狂人日记》、《女神》、《家》、《茶馆》、《雷雨》、《边城》等。
五、现当代文学的必背知识点
现当代文学的必背知识点包括:文学史的发展脉络、重要作家和作品、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文学理论和批评、名著导读等。
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它不仅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还包括了各种文学流派和作家的作品。
现当代文学总结

一、名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经》原名《诗》,“《诗》三百。
”存目311,实有305。
“笙诗”有目而无词:《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二、版本经过秦焚书坑儒后原版消失,之后一批文人凭记忆整理出“今文本”后出现“古文本”。
有四家诗:齐鲁韩三家实属“今文经”学派,盛行汉武帝后百余年间,东汉趋于衰微。
毛诗是“古文经”学派。
郑玄作《毛诗笺》,毛诗盛行于天下。
《毛诗》即今《诗经》。
三、体裁风:1.一种地方独有裁。
2.一种教化,3.与音乐有关。
雅:主要流传于京畿分为大雅和小雅大致因体裁而有别。
大雅,几乎全为文人所做,一种为颂,一种为讥讽;小雅,文人作品居多但亦有民间,以讽刺为主。
颂:宗庙和朝廷的颂歌。
后颂歌多延用此三种体裁中作品均可唱,但后亡逸乐谱,仅剩一部分。
诗有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赋:叙述,“直言其事也”(朱熹)比:比喻,“以此物比彼物也”(朱熹)兴: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2兴起3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朱熹)。
四、孔子删《诗》a吴公子季札入鲁观乐,《诗》顺序大体同于今本而当时孔子仅8岁b“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c墨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d当时士大夫唱、听均提到“三百篇”五、篇目算篇目,共311篇,但有6篇仅有而无诗。
因为,一当年就是仅有题而无诗,但有乐。
(比较有道理)故题目仅为“音乐题”或“笙诗”;二后人在传诵时渐渐漏掉。
《风》即“十五国风”,无楚风、吴风、蜀风,不是当地无“风”而是因为采风官未到,共160篇;《雅》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包括<周颂>31篇,<商颂>5篇。
六、时代问题《诗》跨度大,自西周初年至东周末(前11BC——前6BC)地域广,但仍以北中国为主。
魏风,山西中南部;周南,召南,大概在江汉地区,但不确定。
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总结一、定义与特点定义:当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它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
特点: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承传:体现了现代新文学、新文化与传统旧文学、旧文化的根本冲突和转折,同时与其母体文学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中外文学的相互交融: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代历史赋予其特殊使命,形成了一批世纪性的大家与名作。
二、重要作家与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
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作品风格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老舍:《四世同堂》等作品以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面貌。
三、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多样性和主体性,突破传统文学规范。
新月派: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以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为代表。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核心,作品风格清新、感染力强,多描述解放区、根据地的精神面貌。
自然主义:强调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科学观察与分析。
七月诗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诗歌流派,主张主客观统一、个人与历史融合。
四、发展历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是从1917年至今,它标志着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转变。
这一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各种新的文学样式和流派,而且传统文学和文化也对其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五、主题与思想当代文学作品主题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人性等多个方面。
作品思想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六、艺术手法与风格当代文学在艺术手法和风格上不断创新,运用了多种文学技巧和表达方式。
作品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当代文学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主题揭示官僚主义现象,从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通过个人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现叙述人心路历程的成长小说。
二、人物形象
刘世吾有理想,有能力,麻木淡然,逃避,内心痛苦,被同化,是颇有深度的复杂的官僚主义者,小说表现了从革命者蜕化为官僚主义者的过程。
性格的复杂性1,对现实情况十分了解却麻木冷漠就这么回事条件成熟论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包含着一种可怕的冷漠。
2有领导能力懂得领导艺术520游行3生活在时常有热情显现对年轻人真正的关心喜欢看书4真实写出她内心的痛苦小铺夜谈5老练而不圆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条件成熟论成绩基本论都是借口。
林震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共产党员形象,热情单纯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思想不成熟冲动个人主义倾向
三、艺术特色
1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矛盾错综复杂。
采用主副线的结构,以中心人物为纽带,展示了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组织部的内部斗争。
2 人物个性鲜明突出,人物间相互对比映衬
3叙述充满讽刺性又不失幽默。
茶馆
主题1通过茶馆的变迁和王利发一生的遭遇,通过和这个茶馆有牵连的各种人物的沉浮,盛衰,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揭示出中国的苦难的人民的血泪心酸。
2 通过大茶馆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衰落,破败,展示出旧中国病入膏肓,每况愈下的世态众生图,表达了要葬送三个时代的深刻主题。
3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艺术构思
一、使用“反描法”生动而精炼的描述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
会。
戊戌变法后的清末社会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抗
战后的国统区以灭亡写新生
二、采用“侧面冲突法”来表现主题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中国的茶馆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次旧中
国的茶馆是一个五方杂处的地方,各色人等自由出入,各个阶层及各个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然会在
这里有所反映小小的茶馆成了大中国的一个窗口,是旧
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三、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
画人物。
人物分成三类1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穿
全剧2反面人物父子相承推动情节3无关人物召之即
来挥之即去。
四、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艺术结构1在“史”
与“面”交叉点上体现作者意图2每一幕都穿插描写
怪异事件。
人生
主题小说通过城乡交叉地带青年高加林的悲剧故事描写,表现了中国农村青年的人生追求,也尖锐的揭示出生活中得丑恶与庸俗,体现了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选择中所面临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艺术特色一、情节跌宕起伏,极具戏剧性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1)主题上(2 )人物设置上(情节上)
三、传统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和现代的心理分析有机结合。
四.弥漫全篇的悲剧格调
棋王
主题对棋呆子王一生的故事的描述,肯定他刻苦专研棋艺的精神和他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棋品。
表现了王一生特别的处世之道和淡泊无争的精神,肯定了“人还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
”
艺术特色一、作品角度新颖,与众不同
二.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极具表现力
三.文字新颖
红高粱
主题以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生命意识为基调,讲述了余占鳌和奶奶的爱情故事和山东高密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一方面渲染了一种火红高粱般的民族性格,一方面通过战争这一特殊环境开掘出真正属于农民的正负两个方面。
艺术特色
一、独特的叙事策略站在子辈的位子上回忆父辈的故事
二、新颖的结构设置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
结构方式
三、奇特意向的书写
四、弱化政治色彩,再现英雄壮举和本色人生
游园惊梦
主题作品对女主人公蓝田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描写了这位守寡的将军夫人的悲剧性命运遭遇,反应了原国民党上层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5、60年代的台湾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人物世事无常的沧桑感。
艺术特色
一、意识流的艺术效应 1.窦夫人宴请的场面和故事和当年
钱夫人在南京宴请的重叠2借助意识流的手法捕捉昆曲的韵律3钱夫人的意识流,将情绪引向高潮。
二、“互反性”小说艺术1 人物关系的互反性2 产生戏中
起暗示作用。
4 人名曲名物名地名互文现象
三、色彩叙事1以白色红色主情,以情观色。
2 用黑色
和墨绿写意,传神写照。
许三观卖血记
主题《许三观卖血记》通过许为自己和家人在不断卖血的描述,表现了许作为俗世英雄的牺牲品质,凸显了他再面对苦难和拯救苦难的过程中得非凡勇气,也彰显了底层人民在生存意愿中所表现出得柔韧品质。
艺术特色
一、重复的叙事方式保证故事的单纯和完整。
《许》在叙事
上十分完整,始终是两个人和一个家庭以不断重复的情节方式在漫长岁月中发展。
这种重复的情节,以自身完整的结构单元一次次的再现出来,从而形成了对叙述主题的一次次强化和升华。
二、对话的叙事手法:平白质朴,朴实明晰。
《许》是完全
用对话来完成的一部小说,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发展、历史跨度的跳跃、人物矛盾冲突的处理,都是通过对话来展现的。
白鹿原
主题小说以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背景,通过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白鹿两家几代人的人生命运和复杂的纠葛,展现家族争斗的同时,还展现了各派政治
势力之间的生死搏斗内忧外患,揭示了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源远流长的文化。
艺术成就
一、宏阔的叙述,史诗般的风格。
二、在人物塑造中,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宗法文化和家族文
化的角度出发,塑造出具有崭新意义的人物形象。
三、成功的对作为民族禁区的性生活及其在文化网络中的
重要地位作出了展示。
四、具有浓郁的关中地方特色和乡土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