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文史类专业课复习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文史类专业课复习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1917年2月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初的理论倡导。

1918年5月,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括小说。

胡适的《尝试集》和郭沫若的《女神》成为最早的白话新诗集。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他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创作有《呐喊》和《彷徨》、《故事新编》三部短篇小说集,收入《狂人日记》、《药》、《阿Q 正传》、《祝福》、《伤逝》、《奔月》等33篇短篇小说,鲁迅还写了两本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16部杂文集,两部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和50余首旧体诗。

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又名鼎堂。

“五四”新文化时期,他创作了《女神》,《前茅》等多部新诗集,还写了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

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多部历史剧。

1949年后,又写《蔡文姬》、《武则天》等剧作和一些新诗。

他在考古和古文字研究方面也有诸多贡献。

1921年1月,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在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倡导下成立,坚持“为人生”的创作方法。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子夜》,中、短篇小说《林家铺子》,以及长篇小说《腐蚀》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1981年底去世时,留下遗愿用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甘,安尧棠,他创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包括雾、雨、电),《寒芾》,《憩园》,《第四病室》等。

1978年后,写出了散文集《随想录》(包括话集,病中集等),鲁迅称为“一个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中国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老舍是北京的满族人。

原名舒庆春,字会舍。

他以前写出了《猫城记》、《骆驼样子》、《月牙儿》《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等小说,1950年后,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剧本,被誉为“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学科。

它涵盖了中国作家在20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进展,展示了中国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经历了鸿蒙时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革等时期的洗礼与磨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研究者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追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探讨其中的文学思潮和创作特点。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致力于研究和评价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创作成就和作品质量。

研究者通过对作家的生平、创作经历和作品的分析,揭示作家的创作风格、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以及作品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

第三,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学理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也关注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研究者通过对不同文学理论流派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批评范式和批评方法,以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和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还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其他文学体系的交流与对比。

研究者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比较,探讨不同文学体系之间的异同和互补,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还可以促进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与交流,丰富人们的文化视野和审美体验。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一门宝贵的学科,它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研究,揭示了中国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呈现了中国作家在20世纪以来的创作风貌和思想成果。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门学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为我们拓展了文化视野和思维方式,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养。

考研专业详解:八大类语言文学专业

考研专业详解:八大类语言文学专业

考研专业详解:八大类语言文学专业下面为大家介绍八大类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所学课程、参考书目、就业前景、院校推荐以及报考的热度,希望对广大考生2015年研究生报名有所帮助。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

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

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广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报考热度:★★★★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报考人数达到891人,创历年新高,录取比例一般低于10%。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一、本大纲适用专业本大纲适用于广告学本科专业。

二、编写本教学大纲的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文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国量都对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着影响,这些外因影响着它的萌生、兴起,影响着文学运动、文艺论争、文学创作,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种种迅速、纷纭的变化,构成一部能折射历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广告学本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的讲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代表作家、作品,而其中又以叙事性的作品为这,突出名家名作和有特色的作家作品,突出散文和报告文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学现代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现代文学史上纷呈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论争。

2、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众多作家作品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名家名作,学会分析作品和人物形象。

(三)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鲁迅的作品分析。

2、沈从文作品分析。

3、80年代、90年代文学思潮和创作。

(四)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联系紧密。

(五)学时分配安排本课程为72学时,每周4学时。

(六)本课程为的教学方式和其它教学环节的安排本课程通常采用课堂教学方式,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多看原文、多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2学时)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的背景以及创作实绩。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学时)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2、20年代文学论争的内容。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4学时) 1、鲁迅生平及创作道路。

2、《呐喊》与《彷徨》的内容与艺术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描述一.课程简介中国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新闻等专业必修基础课,其讲授内容一般限于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文学。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当代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点作家作品,勾勒、描绘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真实状貌,分析、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气象、运动轨迹、流变规律及美学价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撰写符合要求的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使学生能够运用先进的哲学观念以及方法论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把握,建立良好的文学审美素养,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适应中小学语文教育体制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轨迹,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了解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与演变;重点掌握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本课程讲授以文学史的发展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总体发展脉络;教师在讲解文学思潮、流派时,应引导学生历史性地看待和辨证地评价,使学生能理解各种流变的历史原因;本课程教学以作家、作品的分析为重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在作家、作品分析时,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讨论,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思想、手法和文学史意义。

二.历史沿革中国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新闻等专业必修基础课,其讲授内容一般限于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文学。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当代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点作家作品,勾勒、描绘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发展的真实状貌,分析、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气象、运动轨迹、流变规律及美学价值。

本课程的最早开设是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新中国文学”部分,后来院系调整后,中文系并入开封的河南大学,本课程也就停开了。

到了1985年,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恢复建系,此课程又重新开设,开设对象是198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每周4课时,一学期,计72课时。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山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师范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2个研究方向:(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0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传媒与中国现代文学;02新诗研究、小说研究、文学思潮研究考试科目:1.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2.2010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3012文学批评写作二、考试内容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1、初试(1)准考证下载:准考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zsxt)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初试日期:2019年3月30-31日。

(3)初试地点:中央民族大学,具体考场见准考证。

(4)初试内容: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

2、复试(1)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按照一定比例择优参加复试,复试名单和复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2)同等学力考生在初试时加试政治理论,复试时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各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实行博士学科自主招生,请考生关注研究生院和招生院系公布的招生工作安排。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1985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依托吴宓、方敬等前辈学者奠定的坚实基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现当代文学已建设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现有教授 3 人,副教授5 人,其中博士7 人,学科负责人为王本朝教授。

近 5 年来,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研究》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有30 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和复印,同时还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10 余项,获省部级奖励多项,出版学术著作16 部。

本学科在“基督教文化与20 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中国当代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租界文化与30 年代文学”“重庆文化和大后方文学”“沈从文与苗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扎实而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现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文化”三个硕士招生方向;1.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主要讨论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的综合研究,从观念和方法论上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的复杂关系。

2.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戏剧以及中西叙事理论,探讨现当代经典作家作品的叙事特征,探索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理论。

3.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文化:主要探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之间共生与裂变之关系,探讨中国大西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复杂隐秘的关系。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简介本学科依托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这个建设平台,整合艺术学、美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资源,已经建成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2012年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中,我校电影学专业名列全国第七,西部第一,是我校为数极少的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23303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英文名称: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5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编导播音主持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校编导播音主持专业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为背景,以代表性作家的12篇经典作品为中心进行文本细读,通过运用叙事学、小说理论、诗歌理论、戏剧散文理论等,由点及面,通过文本细读,兼顾宏观思考,进一步把握作家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使学生对现代汉语文学的“文学性”有感性认识和理性把握,并通过掌握一定的理论和阅读方法,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把现代文学的作品和当代文学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同学们认识到20世纪上半部分中国所受到的屈辱和人民的苦难,从而更加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爱国爱民的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a public course in whole school. By the course, we will introduce to students the contemporary classical literature works. We will evaluate them to see from some new angles of view, train the students to have higher ability to appreciate works, to absorb its literature essence, and to increase its humanities cultivated manners. Our target is to give our students the methods to read and analyze works. and train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individual thoughts to the writers, works,literature ideas and phenomena.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正确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历史、科学地分析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学科。

它涵盖了中国文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一、学科概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文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涵盖了上百年来的文学发展历程和文学思潮。

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和分析,以及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特点,揭示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

二、研究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首先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如鲁迅、茅盾、老舍等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对新时期文学现象的研究,如新诗、新小说、新散文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学的创新。

此外,还可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理论问题,如文学批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这些理论研究可以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提供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学科特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有以下几个学科特点。

首先,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次,它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

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最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对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四、就业前景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从事教育、研究、编辑、出版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在教育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高中、大学的文学教学工作,或者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工作。

在编辑和出版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文学类杂志、报纸、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或者从事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推广工作。

此外,还可以选择从事文化传媒、艺术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和理论的探讨,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和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